<h3>很多父母說,不知道要給孩子吃什么?為此很煩惱。</h3></br><h3>因為現在流行生活方式,是多種花樣,多種創意,不斷有新名詞,不斷有新概念,才感覺自己跟上了時代的脈搏,如果不努力一點,都擔心自己養育孩子是否太落伍了。</h3></br><h3>有些東西都是商業制造出來的一種氛圍,促進大家消費,而<strong>養育孩子,我們終究要踏實下來,回歸生命的本質。</strong></h3></br><h3>我一直覺得孩子好好吃主食,是一個最基本能力,也是孩子健康基礎,因為主食里的大米、小米、小麥,<strong>養的就是生命根本“精、氣、神”。</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來梳理下,這些三大常見的主食,分別滋養孩子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米,分為粳(jīng)米和秈(xiān)米,我們日常食療里,經常說“粳米”就是大米一種,雖然都是大米,但是兩者有一些區別。</p><p class="ql-block"><b>粳</b></p><p class="ql-block"><b>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性平,歸脾、胃、肺經,可以調中和胃、滲濕止瀉,除煩。其氣香醒脾,能補后天脾胃之氣。粳米色白而入肺,可補肺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我們常見的東北大米、珍珠米都是粳米,形狀比較圓潤,短而寬。</p><p class="ql-block"><br></p> <h3>粳米熬粥,比較粘稠,一般比秈米更容易出米油,《本草綱目》說粳米:“甘、平,益氣,止煩止渴止泄。溫中,和胃氣,長肌肉。壯筋骨,益腸胃。通血脈,和五臟,好顏色。”</h3></br><h3>還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h3></br><h3>粳米粥,可以補脾胃之氣,又能養肺胃之陰,所以我們經常喝完粥后,感覺特別清爽舒適,元氣滿滿。</h3></br><h3><strong>秈</strong></h3></br><h3><strong>米</strong></h3></br><h3>秈米,性溫,歸脾、胃經。《名醫別錄》中記載:“溫中益氣、和脾養胃、除濕止瀉。”多數是南方和東南亞國家所產,外形修長苗條,<strong>雖然性溫,但是不燥熱,</strong>生活在水中,還是偏向平性,祛濕利水能力也比較強。</h3></br> <h3>南方的小朋友,日常熬粥,也可以適度選擇當地的秈米,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h3></br><h3> <h3>一般包裝上也會寫粳米還是秈米!</h3></br><h3><strong>糙</strong></h3></br><h3><strong>米</strong></h3></br><h3>簡單來說,這兩種白色的大米都可以養我們的脾、胃、肺,養足孩子的精氣神,對于大孩子而言,現在的大米都是白精米,所以要適度吃一點糙米,大米和糙米一起熬粥,<strong>糙米保留著谷皮,養肺效果會更好。</strong><br></br></h3></br><h3>特別對于肺氣弱容易咳嗽的孩子而言,糙米保留的谷皮就彌足珍貴。</h3></br> <h3>糙米比較硬,對于小寶寶而言,就不適合,對大孩子而言,每次糙米的量不宜過多,且煮之前要多浸泡,如果太硬了,容易傷胃。</h3></br><h3><strong>小</strong></h3></br><h3><strong>米</strong></h3></br><h3>黃色的小米,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有極強的生命力,可以入脾、胃、腎經,在五谷之中,其養脾胃的效果最佳。</h3></br> <h3>有些人說,小米性涼,不敢給孩子吃,不同醫書對于小米的性記載是有差別,千年來,作為中國人的主食,還是比較平和,偏平性,所以民間經常說小米養人,也是無數人用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出來的總結。</h3></br><h3>當然,具體到每個人是會有差別,有些人對于某些食物,身體就是很難接受,就像有些南方人吃不了面食,<strong>我們要根據孩子實際情況來調整,不能照書養孩子。</strong></h3></br><h3>對于脾胃虛弱的孩子而言,大米小米飯,可以補中益氣,養脾、胃、肺、腎四個臟腑,而且很容易被吸收,給孩子基本的氣血保證,所以一直說要好好吃主食,讓孩子有基本的健康,道理就在此處。</h3></br><h3><strong>小</strong></h3></br><h3><strong>麥</strong></h3></br><h3>小麥,是常見主食,經常做成各種面食,面條、包子、饅頭等,也被中醫做為一味中藥使用,比如甘麥大棗湯,里面用小麥來養心陰,安心神。<br></br></h3></br> <h3>小麥,性涼,歸心、腎、腎經,可以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經常是北方人的主食。</h3></br><h3>對于南方的小朋友而言,夏季氣候多濕熱,<strong>當體內濕熱太重時,就不適合多吃面食</strong>,要多吃利濕的大米。</h3></br><h3>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孩子的主食選擇,除了根據個人喜好外,<strong>也多參考當地傳統的主食習慣。</strong></h3></br><h3>中醫講,五谷為養,養的就是生命的精氣神;因為五谷有補益身體的功效,<strong>但是又偏滯的缺點,需要蔬菜來助力</strong>,所以五菜為充,蔬菜的疏通之力,可以幫助五谷更好消化吸收。</h3></br> <p class="ql-block">小朋友好好吃主食,好好吃蔬菜,是一種基礎能力,能夠保證身體氣血基本供給,當然,主食吃多了,也會積食,一定要適量原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養育孩子,如果能夠摒除各種商業聲音,回歸尋常生活,就發現養育孩子比較簡單,但在這喧鬧的世界里,很容易被內卷,所以“過尋常生活”變成一種極難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文來自轉載,著作權歸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高邑县|
盐亭县|
嘉峪关市|
化德县|
三明市|
麻城市|
措勤县|
江山市|
丰城市|
晋城|
赤壁市|
福海县|
宣城市|
乐山市|
镇宁|
昌邑市|
崇州市|
元朗区|
抚松县|
河池市|
芷江|
灌云县|
平度市|
九寨沟县|
冀州市|
平潭县|
大庆市|
太和县|
吉安县|
招远市|
海安县|
新乐市|
安泽县|
闸北区|
蒙城县|
沽源县|
江陵县|
宜城市|
通许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