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欣賞海口的部分“非遺”項目,感受??讵毺氐乩憝h境和人文歷史的風俗民情文化魅力。<div> 海口市經過多年的努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已經擁有7個國家級、9個省級、3個市級共19個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8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7名。</div>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瓊劇》??诟侨枪珗@內的瓊劇演唱會。瓊劇是海南一大劇種,其音樂曲調優美動聽,唱腔以板腔為主,兼有少量的曲牌。一般分為中板、苦哭嘆板、專用腔、雜調和創作小曲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八音器樂》進??谑焦糯?三卿村演奏。海南八音器樂是海南器樂的主要品種。它因采用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八大類樂器為:弦、琴、笛、管、簫、鑼、鼓、鈸。海南俗稱的八音包括樂器,樂曲和樂隊。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齋戲》在瓊山龍塘鎮永鞏村表演中。海南齋戲是祭祀儀式性戲曲,類似我國北方的儺戲。素有“北有儺戲,南有齋戲”之說。海南齋戲源于民間的祭祀儀式,早期的祭祀儀式只是簡單的舞蹈和念唱咒文,海南民間稱為“做齋”。隨著外來戲曲劇種的傳入,祭祀儀式吸納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發展成為齋戲。齋戲是海南戲曲的雛形,大約產生于明代,已有400年歷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冼夫人信俗》冼夫人信俗在海南流布最廣。從唐代沿襲,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海口市鄉村是冼夫人軍隊的駐營地,也是海南“軍坡節”的源頭,其活動形式和內容極具代表性。南北朝至隋朝,嶺南族首領冼英(后稱冼夫人)輔佑丈夫高涼太守馮寶,派軍南下,平亂安民,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被冊封為“譙國夫人”。冼夫人去世后,海南人民建廟緬懷。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谔旌箪敕睢吩谥猩铰诽旌髮m門前的紀念活動。海口天后祀奉是一項以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習俗和廟會為表現形式的崇奉、頌揚媽祖的民俗信仰活動。??谔旌箪敕顝脑_始在民間形成,已700多年。其活動形式極具民間信仰的代表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口天后祀奉》在中山路天后宮門前的紀念活動。??谔旌箪敕钍且豁椧詫m(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習俗和廟會為表現形式的崇奉、頌揚媽祖的民俗信仰活動。海口天后祀奉從元代開始在民間形成,已700多年。其活動形式極具民間信仰的代表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椰雕》傳承人柯秋楓在位于??诃偵絽^府城街道儒傳村的廠房內進行加工創作中。海南椰雕歷史悠久,有“天南貢品”之譽。史料有載,唐代已有椰雕。《瓊州府志》載:“唐代李衛公征蠻時,常配一椰杯帶于懷中?!币褚蛴需b毒性能而流行于士大夫階層,明、清兩代,椰雕已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虎舞》在??谌f春會上的表演。虎舞是一項傳統的民間活動,集舞蹈、武術、音樂于一體,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⑽枳悦鞒芍性瓊魅牒D?,大約三百多年。在海口三江鎮及其周邊農村現有七支虎舞隊伍。虎舞帶有厚重的傳統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得當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喜愛,是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龍塘雕刻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王科美與兒孫在家鄉龍塘鎮文彩村自已家庭院里制作新作品。龍塘民間雕刻藝術起源于陶瓷業的泥塑,延伸到石雕、木雕,一脈相承,互為影響。從元代開始就有了石雕、木雕,到了明朝,工藝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尤其在神像雕刻方面。當時的雕刻藝人繼承了我國北方雕塑的優良傳統,吸收了一些外來手法。明、清兩代富有人家建造房屋石木結構,四圍墻體雕琢光滑,室內棟梁大多為菠蘿蜜或花梨格木結構,上面雕刻的花紋細致,雕飾精美。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黃花梨家具制作技藝》傳承人吳名光在位于海口在位于海口龍泉鎮的黃花梨家具工廠進行生產中。制作海南黃花梨家具的手工技藝本身所代表的是傳承了上千年的鄉土文化,以優等材質和高超技藝所創造的家具,它本身所形成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替代的。人們喜愛海南黃花梨木家具,欣賞其精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藝,從審美的角度凝視黃花梨木家具的華貴、典雅,其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已經遠在享受之外。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府城元宵換花節》府城元宵換花節原為“換香節”,俗稱“駁香”(諧音,海南方言)。元宵換花節是??谑协偵絽^府城鎮的民間傳統節日,其來源于民間,發展于民間,是從祖先沿襲下來的一年一度的節慶活動,也是社會性的民眾節日。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海南省文化、教育的中心,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聞名于世,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換花節慶典的場所。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粉烹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宋記海南粉傳承老店。海南粉,??谌朔Q腌粉。海南粉以其特有的發酵制作工藝制成的細粉絲,以及精選的各種拌料和獨到的腌制方法,使其具有香、滑、軟、韌、爽的獨特風味,深受群眾喜愛。海南粉具有400多年的悠久歷史,??谌俗怨乓詠?,每逢娶親、嫁女、生日、滿月、公期,款待親戚朋友,筵席上總有海南粉這一佳肴。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南麒麟舞》在永興鎮互聯網信息服務中心鄉村游休閑中心表演中。麒麟舞流行于中原地區,明朝中葉隨遷瓊始祖傳入,全島各地都有過麒麟舞隊,解放后逐漸失傳。如今,??谘蛏降貐^永興鎮的昌儒、吳洽、儒東等村仍有人會跳麒麟舞。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鹿龜酒釀泡技藝》中的椰島鹿龜酒產品正上線直播中。鹿龜酒是中國南方湯藥味飲酒的釀泡代表作,其相關釀造、泡制技藝的產生、傳承、發展均在海南省。這一技藝的重要載體就是海龜龜甲和海南坡鹿鹿骨膠;由于人類活動的原因,海龜和海南坡鹿都已成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鹿龜酒的配料亦已改為人工養殖的山龜龜甲和人工馴養的馬鹿骨膠。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瓊式月餅制作技藝》??谑屑t星食品廠生產的海南老字號瓊式月餅。瓊式月餅由蘇式月餅演變而成的,大約有300多年歷史,是蘇式月餅與廣式月餅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廣式月餅的糖漿皮突出“軟”的特點,包入蘇式月餅油酥心產生“酥”的特點,經過幾百年錘煉,不斷改進,形成瓊式月餅“松、酥、軟”的鮮明特征。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法制糖技藝》蔗糖是海南島的特產。海南省海口市遵譚鎮農民利用傳統的土法工藝制成的紅糖、白糖,一直都是海南土特產的一大農副產品。據《廣東通志》、《正德瓊臺志》載傳統制糖業在遵譚鎮有六百多年歷史。 海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邶埼琛放臄z于今年中山路元宵節活動現場。龍舞是中國漢族的民間舞蹈,因舞蹈者手持傳說中的龍形道具而得名。逢年過節,海口街坊鄉里的民眾都喜歡扎龍、舞龍,尤以龍文坊的舞龍活動著稱。 ??谑屑壏俏镔|文化遺產項目《海南獅舞》拍攝于今年中山路元宵節活動現場。海南的獅舞明代已有史書記載。海南島有來自我國各地的移民,傳入北獅和南獅兩派風格,海南獅舞將北獅和南獅的風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文武兼備,有舔毛、搔癢、抖毛等斯文溫情表演,也有跳躍、翻騰、爬高、跌撲等勇猛動作,更顯得多彩多姿。 海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淺海捕撈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的演豐漁民李興豐帶著兒子在??谘葚S曲口紅樹林地區出海用手拋網法打漁。演豐鎮漁民依舊使用著代代相傳的傳統捕撈技藝。傳統捕魚是以漁具與技藝相結合的淺海作業,漁具大多為各種漁網和漁籠。所有的漁網皆有浮標、主綱、網目、鉛墜。傳統捕魚使用的漁網有火車網、排網、拋網、拉網、攔網、指網、罾網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隆安县|
吴旗县|
壤塘县|
南召县|
甘洛县|
洞口县|
安新县|
泰州市|
马龙县|
崇义县|
金阳县|
庆城县|
修水县|
武定县|
灵武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三江|
镇康县|
陇西县|
阿拉尔市|
上杭县|
资源县|
呼玛县|
乡城县|
都兰县|
彭泽县|
分宜县|
宣城市|
崇仁县|
紫阳县|
曲靖市|
陕西省|
八宿县|
普宁市|
城口县|
博爱县|
土默特右旗|
平度市|
德化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