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埃及之旅那還是N多年前的事,純屬偶然又即興的報了攜程旅游團,一團二十多號人來自各地,大多是在崗的年輕人,象我這樣的閑人沒幾個。我和閨蜜兩地相聚由衡陽坐高鐵到長沙再由長沙飛往上海。</h3> <h3>十幾小時的夜間飛行,平安到達開羅機場。我們并沒因一夜旅途的顛簸而疲憊,反而更加的興奮了起來。埃及讓我充滿太多的探奇心,此刻一分鐘也不想耽擱在路上。</h3> <h3>還是在上小學時就有耳聞,在那遙不可及的地方,有一座神奇的古代金字塔,雖說小時候的記憶大多都模糊不清了,唯有這座金字塔的傳說,卻一直心心念念的伴隨著記憶漸漸變老。從來不敢去奢望生命里還會有一天能站在它的面前,還自己一個童年時的夢境。</h3> <h3>當你站在這些用石塊層層疊疊壘起的金字塔時,仰望這足有四十層樓高的塔身,歷經(jīng)滄桑卻依然聳立在眾人的面前時,除了稱奇更多的是對先輩們創(chuàng)造出的奇跡無限敬仰。</h3> <h3>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經(jīng)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 東南與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h3> <h3>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象征性的文物,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不僅是當墓穴, 在統(tǒng)治者健在時還起禮儀建筑的作用。當初在未完工的金字塔前,都要建一座小型宮殿,統(tǒng)治者在位33年及此后每隔3年都要在那里慶祝法老的生辰。</h3> <h3>獅身人面像位于吉薩金字塔景區(qū)內(nèi),在胡夫金字塔和卡夫拉金字塔之間,已有4000年歷史,它與吉薩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獅身人面像是一座人臉獅身的雕像,前爪向前臥在沙漠上,整個雕像高22米,長57米,除了前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巖石雕成。</h3> <h3>一到景點就被當?shù)厝撕鲇浦鴣淼揭惶幭鄬τ稳松冱c,卻可以任性的拍照,這里的旅游相當?shù)某墒?,套路也是少不了的,花點錢有時就是圖個心安罷了。</h3> <h3>頂著炎炎烈日,穿梭在一片荒蕪的殘垣斷壁間,人都仿佛飄飄然了,四月的埃及早己是酷暑難耐的季節(jié)。</h3> <h3>這里的路才稱得上馬路,汽車得讓牲畜,而它們才不理會汽笛聲呢。</h3> <h3>我們居住的酒店就座落在美麗的紅海邊,酒店沿著海岸邊延伸沒有任何的隔離設(shè)施,這兒的人也不算多,當旅行回來時可以盡情的享受這份溫潤的時光。</h3> <h3>我們的餐食也是非常的豐富,這里的早餐偏甜食的品種多些。</h3> <h3>望著大海,清風伴隨就著美味的早餐,非常的愜意,因為埃及的午后就是另一番滋味襲來……耐熱的人是體不到那份酷熱罷了。</h3> <h3>外邊再熱,可回到酒店就是另外一片天了,人也似乎清醒了許多,顧不上休息,到酒店的四周閑逛了起來。</h3> <h3>酒店依著海邊,不費功夫就可以欣賞到紅海邊的迷人景色了。大家都出去游玩,此刻整個沙灘邊非常安靜,倒讓我們?nèi)∠送獬瞿铑^。</h3> <h3>決定留在酒店,那就好好的享受短暫的寧靜沒有打憂的氛圍中吧,此刻海浪拍打著沙灘,輕風吹起了裙邊,歡樂的人在這兒翩翩起舞……</h3> <h3>尼羅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尼羅河在埃及境內(nèi)長度為1530公里,兩岸形成3-16公里寬的河谷,到開羅后分成兩條支流,注入地中海。</h3> <h3>尼羅河有兩條上源河流,西源出自布隆迪群山,經(jīng)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湖向北流,被稱為白尼羅河;東源出自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塔納湖,稱為青尼羅河。青、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土穆匯合,然后流入埃及。 </h3> <h3>黃昏下坐著小帆船,沿著尼羅河兩岸的風光映入眼簾,美得窒息更讓人癡迷于此……</h3> <h3>在開羅市區(qū)尼羅河兩岸的碼頭可以看到不同檔次的各種游船,游客可坐游船欣賞尼羅河兩岸的美景,還可以在游輪上欣賞尼羅河兩岸旖旎風光。</h3> <h3>尼羅河發(fā)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流經(jīng)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扎伊爾、蘇丹和埃及九國,全長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二條最長的河流。</h3> <h3>卡爾納克神廟位于盧克索古城北部,地處開羅以南700公里的尼羅河東岸,是古埃及規(guī)模最大的神廟建筑群,是底比斯最古老的廟宇。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共有50多位法老參與建造。直到公元前3世紀,這座文明人類史上建造時間最長的神廟終于竣工。</h3> <h3>卡爾納克神廟由磚墻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它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左側(cè)的是獻給蒙圖神的,而另一個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穆特女神,但現(xiàn)在尚未發(fā)掘。</h3> <h3>建筑群中還有大大小小幾十座各式神廟。在這里可以觀賞到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廊柱、庭院、大塔和方尖碑,甚至還有圣湖。進入到神廟,一定要去看看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雕像,它是卡爾納克神廟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h3> <h3>卡爾納克神廟不僅是盧克索最大,也是埃及最大的神殿。神廟占地逾100萬平方米,多達10座的塔門拱衛(wèi)著20多座殿堂,無論你在里面停留多久,總有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h3> <h3>阿莫爾清真寺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落成于1125年,是法蒂瑪王朝在開羅僅存的清真寺之一。它坐落于穆子街的北端,處在喀拉溫建筑群中,附近坐落著幾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建筑。此清真寺得名于在月光下銀波浮動的四壁,阿莫爾在阿拉伯語中即“月華寺”之意;有時也被稱為灰色清真寺。</h3> <h3>方尖碑是古埃及的另一件杰作,方尖碑一般以整快的花崗巖雕成,重達幾百噸。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銅或金銀合金包裹,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fā)光。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奪,如今方尖碑的故鄉(xiāng)——埃及只剩下5塊方尖碑了,其他的方尖碑都散布在世界各地。</h3> <h3>埃及盧克索尼羅河西岸的熱氣球之旅,也很值得一試。在這里坐熱氣球,不但可以看到日出,還能高處俯瞰尼羅河和帝王谷面貌,十分值得體會。</h3> <h3>天還沒亮,我們凌晨3點就從尼羅河的東岸坐船到西岸,再坐越野車去熱氣球升空地。在船上會有準備的一些早點,船長會給大家講解坐熱氣球的注意事項。</h3> <h3>熱氣球籃子是分格子形式的,所以想要看到美景一定要早點排隊上籃子,這樣才能挑角落的地方看,中間太多遮擋物不能拍到更廣的景。</h3> <h3>望著四周一個個漸漸升騰的熱氣球,我們旁觀著也十分的震憾,終于也輪到我們升空了,除了激動還是激動,人生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凌駕于天空。</h3> <h3>我倆分工,一個往下拍照風景,一個用自拍桿自拍,只想記錄這瞬間的美麗……</h3> <h3>隨著高度的不斷上升,視野開闊了許多,欣賞角度的不同美感自然也就不同,俯看大地驚嘆這個世界真奇妙。</h3> <h3>陽光還沒露臉,晨霧卻籠罩大地,風指引著霧的走向,尼羅河時隱時現(xiàn)的在濃霧中盡顯她那萬般柔情的嫵媚多姿……</h3> <h3>尼羅河是一條流經(jīng)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又被稱為埃及人的“生命之河”,流經(jīng)埃及境內(nèi)的尼羅河河段雖只有1350公里,卻是自然條件最好的一段。在尼羅河的開羅河段,標準景色就是清澈的河水、沿岸的綠洲和遠處的沙丘。</h3> <h3>日出開始了,天邊的云彩被染得特別的壯觀。俯瞰下面的帝王谷,飛近的時候能看到神廟、石像、柱子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景觀。</h3> <h3>腳底下是一片村莊,在光的投射下純自然的鄉(xiāng)土氣息卻上心頭。</h3> <h3>菲萊神廟原位于阿斯旺大壩南面的尼羅河中的菲萊島上。1902年阿斯旺低壩攔截尼羅河水時,神廟部分被淹沒。1062年在菲萊島南面筑起高壩后,神廟幾乎全部被淹沒。為了保護這些珍貴文物不受毀損,從1972年開始,埃及政府在神廟四周筑起圍堰,將堰中河水抽干,然后將這組廟宇拆成45000多塊石塊和100多根石雕柱,于1979年8月在離菲萊島約500米處的艾格里卡島上,按照原樣重建了菲萊神廟。</h3> <h3>菲萊神廟是現(xiàn)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廟宇之一,建于希臘化的托勒密時期,是為古埃及神話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艾西斯而建。在這里被祭奠的有富庶之神哈索爾和生育之神艾西斯等。據(jù)說女神艾西斯有一萬個名字,她不僅掌管生育,還是所有人的庇護神,因而極受古埃及人的尊崇。神廟里有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后的象形文字碑文和一些形象生動的浮雕,主要都是的描繪艾西斯、丈夫奧西里斯和兒子荷魯斯的浮雕。</h3> <h3>盧克索神廟位于盧克索市中心,曾經(jīng)只是用來慶祝新年的小神殿,后來阿蒙霍特普三世、圖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相繼對此進行擴建維修,把這里作為迎接阿蒙·拉神、穆特女神和孔蘇神的祭奠之處,所以又被稱為“阿蒙神的南部別宮”。盧克索神廟的擴建工程一直持續(xù)到亞歷山大大帝,后來進駐的羅馬人曾將神廟作為軍隊營區(qū)。13世紀的時候,盧克索神廟旁邊興建了代表伊斯蘭教勢力的阿布赫格清真寺,伴隨著盧克索神殿看盡人世的悲喜。</h3> <h3>到埃及不去沙漠來一次越野體驗,那真的是一次遺憾了,雖說路途有些顛簸,雖說天氣有點太酷,但經(jīng)歷過一生才不會后悔。</h3> <h3>我們的駕駛員雖不懂用普通話交流,但手式一比劃,彼此都一個勁的點頭。哈哈,我們要換裝上陣了。</h3> <h3>一切準備妥當,我們開始向撒哈拉沙漠挺進,一切都那么的好奇,一切又那么的讓人欲罷不能。</h3> <h3>沙漠之路是荒蕪的,沙漠之路又是坐立不安的,因為道路的不平整,既便系了安全帶,你的屁股也幾乎沾不上坐椅的喲。我們的司機可不這樣認為了,瞧他放上音樂,就手舞足蹈的很嗨,也帶動了我們的情緒。</h3> <h3>這是全程最寬敞且最平坦的路了,好好珍惜一下吧。在這段路上可以看到海市蜃樓的情景哦,出現(xiàn)在我們視覺里的是山水間有魚兒在戲水……</h3> <h3>看到的太遠,想拍下來費力,只能是盡量吧,車還在行駛中很準保持平穩(wěn),加上時間緊我們還有更重要的項目等著,就不能隨意停車了。</h3> <h3>當我們來到山谷中時,眼前又產(chǎn)生了奇妙的幻覺,不只是個人的錯覺,全團隊友們都一致的說前方看到一片汪洋……</h3> <h3>我們可愛的司機朋友,照我們指引方向繼續(xù)行駛,直到無路可走才停下車來,結(jié)果別說什么汪海了,就連整個沙地上都被曬得發(fā)燙,唉!又一次被忽悠到。</h3> <h3>司機朋友為了讓我們看得更致細,建議大家上車頂去看看,好傢伙大家排著隊來體驗一下沙漠之顛。</h3> <h3>車行到此己無路可走,剩下的路程我們將步行往或騎單峰駱駝了,車要繞過山谷的另一處去接我們。</h3> <h3>此時太陽也緩緩落下,山谷里一陣風吹過還有些涼意,大家將事先備好的外衣從背包中取出,繼續(xù)向山谷深入走去。</h3> <h3>在這里一陣風吹過,一切又歸于原來,各種腳印一掃無余,來這里當偵探有點燒腦子哈。</h3> <h3>路途雖不算太長,但一定得有人帶路,這里幾乎還處在原始狀態(tài),沒有電沒有任何的信號,當夜色降臨時,你眼中也只有空曠無垠的天和地。</h3> <h3>迎著幕色我們漸進走向了黑暗中的村莊……</h3> <h3>在這荒蕪人煙的地方家訪,也是頭一回了,與其說是村莊倒不如說是有幾戶人家在此生息而己。家訪只是個借囗更吸引我們的是在滿天繁星下,點著油燈一邊吃著燒烤,一邊數(shù)著星星的那份暢快。</h3> <h3>這里靜下來時只有風的喧囂,還有忽明忽暗的流星在飛舞,就連你身旁坐著的人是誰,你都不一定知曉。伸手不見五指原來并非有夸大之嫌,只不過你沒有真正體會過而己。</h3> <h3>今天的景都在鬧市區(qū),還沒來得及下車,就被一大群學生模樣的少男少女們給圍困住了,打聽我們來自中國,就連下車都被堵在了車門囗,沒別的要求,只想和我們留個影,而且都是有備而來的。</h3> <h3>家境好點的孩子會用自己的相機要求拍照,這樣她們可以第一時間欣賞到相片,那個場面非常的混亂,卻亳不影響眾人們想要合影的激動心情。</h3> <h3>聰明點的會將我們拖到偏點的地方合影,大部分影相都在孩子們的手中,這種氛圍也讓我們受寵若驚了,不過也想成全孩子們的心愿。順便將事先備好的清涼油分發(fā)給了他們。</h3> <h3>前面的人只顧著留影,而這位就知道選角度來拍照了,趁著她們自拍的瞬間也抓拍了幾張留作紀念。</h3> <h3>原本就緊湊的行程,一下子在路邊就給堵了半小時,不過團友們都還能接受并欣然配合。旅行中總有突發(fā)事件,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應對,因為旅行不僅只有風景可賞,更多的民風、民俗人文的東西也是不可缺的體驗。</h3> <h3>這幾個男孩子跟隨身后,當發(fā)現(xiàn)時又都往后退,我示意了一下,是否想合影時?一致點頭,我主動跟他們合了影,當然要拍兩次,他們也要用自己的手機拍一張呢。</h3> <h3>紅海在整個城區(qū)穿行,許多的人會在堤岸邊逗留,開始是躲著拍點街景,后來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十分配合你的鏡頭。</h3> <h3>有人坐在大太陽下看書,不怕曬可以理解,但強光下能看清字嗎?替古人擔憂了。</h3> <h3>這里的女人幾乎不打傘遮陰,一塊方巾包裹著頭就算數(shù)了。所以人人都是黑里透著健康的紅。</h3> <h3>阿布辛貝神廟位于阿斯旺市西南290公里處,地處納賽爾湖西岸,由依崖鑿建的牌樓門、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廳及神堂等組成,共有兩座由巖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廟,分別為:獻給普塔赫神、阿蒙拉神、拉一哈拉赫梯神和神化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神廟及附近的獻給女神哈托爾和拉美西斯二世最寵愛的夫人奈菲爾塔瑞王后的小神廟。每年有兩天陽光可以直接照進圣殿,圣殿中四尊圣像除了死神阿努比斯在黑暗中另三尊都能照亮。</h3> <h3>阿布辛貝神廟是拉美西斯二世為炫耀自己,并企圖將生命延續(xù)至來世而建造的神廟。兩道巍峨的塔門、立有48根巨石柱的立柱廳、兩座寬廣的庭院以及三間圣堂,構(gòu)筑成一處足以頌揚這位“萬王之王”不朽功勛的殿堂。盡管這座永恒之殿不敵歲月的洗禮已呈傾圮,但游走其間,它恢弘的規(guī)模還是能令人肅然起敬。這處規(guī)模巨大的建筑群里,包含了神殿、儲藏室、行政辦公室、祭司的住所。從建成起一直到公元9世紀,這里都是底比斯的經(jīng)濟和生活中心。</h3> <h3>在這光禿禿的山丘中,看到一棵也會讓人驚喜,站在外邊那真的是在烤人,進內(nèi)則又是一個天,非常涼爽。所以既便參觀完了,人們也不會輕易出來的,等導游吹哨子了才擁出門外。那份熱浪真無法接受。</h3> <h3>這里雖偏僻遠了些,四周非常的寧靜,沒游客時只聽到風在嘶吼,遮陽的帽子也無法安分的戴在頭頂上了,撩亂了的發(fā)捎也隨風一起飛舞……</h3> <h3>這次旅行我們似乎跟沙結(jié)下了緣,再一次來到了沙丘,不過這回是來爬沙山,體會純正的滑沙項目,之所以說純正,是不借助任何工具,任由自己的方式從山上往下滑。</h3> <h3>也許滑下去容易,爬上來可費勁了,到處是尖銳的小石塊,稍不留神就劃傷了腳,此處創(chuàng)可貼好搶手了。</h3> <h3>膽大的人一趟又一趟的享受著滑沙的暢快,也有人千般辛苦爬了上去,卻沒勇氣往下滑,但人上去了又不能呆著不下耒呀,最后是導游一拖幾的連拖帶拽的給捎了下來。</h3> <h3>也有人怕被拖下來,只能用這樣的方式滑了下來。</h3> <h3>在路邊看到放學的孩子們,十分友善的招手示意,看著他們的裝束真為他們感覺到熱,可他們早己習慣了這樣的氣侯環(huán)境。</h3> <h3>埃及市場一定得去逛逛,那里有許多純手工制做的精品物品,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卻還十分享受著。</h3> <h3>在這買東西,不懂得語言交流也無妨,一手拿起計算器,另一只手拿著想要的東西,然后要老板出示價格在算器里,如果你否定,就將自己想要的價位輸進去,老扳看也不接受,他也會再將價格輸進幾番輪回總能達成心愿哈。</h3> <h3>趁著朋友買東的空隙,自己晃悠了一圈,看哪哪都喜歡,就是不能買,早給自己定了規(guī)矩,出行只帶眼看世界,出門只帶嘴來吃遍世界。其余的就一晃而過吧。</h3> <h3>有空閑還是喜歡街拍,既然不用偷偷摸摸了,那就用微笑示意一下,得到認可就搶拍一張。</h3> <h3>現(xiàn)察了半天小男孩身邊居然沒大人守護,男孩子倒也十分乖巧靜坐于此。這個裝扮也讓人感到很討喜呢。</h3> <h3>很喜歡這次旅行的住地,一個比一個舒適,天熱的時侯連大門也不邁了,而且餐食也是很豐盛的。</h3> <h3>喜歡午后一杯咖啡的助力,讓疲倦的身軀又有了活力。</h3> <h3>帝王谷位于盧克索古城西部,地處尼羅河西岸,距岸邊7公里,可以從底比斯衛(wèi)城北端陡峭的環(huán)山公路到達。這里一共有63座帝王陵墓,埋葬著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帝王谷曾經(jīng)被稱為“萬代法老之大墓地”,新時期的長老們選擇在這個人煙罕至的山谷安葬,為的就是躲避當時已非常猖獗的盜墓行為。帝王谷陵墓不規(guī)則地分布在山谷之中,墓穴依山開鑿,入口往往開在山腰,以防止盜墓者的破壞。</h3> <h3>塞提一世之墓是整個帝王谷最大的一個陵墓,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墻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圖坦卡蒙之墓是幾乎所有來到帝王谷的人都不會錯過的最具傳說色彩的陵墓,如今墓內(nèi)的大部分珍寶都被移入了開羅博物館,但圖坦卡蒙的木乃伊依舊留在原處。</h3> <h3>埃及博物館是游人來到埃及必去的地方,它始建于1858年,由法國考古學家馬里埃特在開羅北部的布拉克建造而成的,當時的目的是阻止埃及發(fā)掘出來的國寶流失國外,1902年博物館遷至開羅解放廣場的新館。</h3> <h3>埃及博物館分為兩層,有50多個展廳,珍藏著古埃及法老時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紀的文物共30萬多件,其中展出的有6萬多件。我們專門請了一個在埃及的留學生來講解,這樣有什么不明的也可以當場提問。</h3> <h3>埃及博物館可以說是埃及文物精華的所在地,最早是由法國人建造的,距今有100多年歷史了,以收藏古埃及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埃及人習慣稱其為“法老博物館”。由于時間的受限,我們也只是走馬觀花的轉(zhuǎn)了一圈,但還是從中感到無比的震撼。</h3> <h3>相比較在室內(nèi)參觀雖游人有些擁擠,但比較清涼,一步入戶外用烈日炎形容也不過份,人們紛紛使出絕招來遮陽,而有些索性躲在柱子的陰涼處,完全回避導游的講解了。</h3> <h3>埃及每到一處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塊石碑都記載著一段過往的歷史。先輩人的智慧及高超的工匠技藝,都能在這些殘亙斷壁中探尋得到。</h3> <h3>千年的風釆并非歲月可摧毀,千年的文明也并不會因流逝的歲月而淡漠。踏在形同廢墟般的土地上,環(huán)視身旁一座座并不完整的建筑,抬頭望著一個個長短不一聳立的石柱,仿佛在向后人訴說著那歲月的往事……</h3> <h3>這是我們在埃及的最后一天,等大巴車的空隙拍到的街頭場面,雖一句聽不懂,但小販們的叫賣聲卻十分的賣力。</h3> <h3>烤餅是放在一個藤編的扳上,有得還散發(fā)著熱氣在你身邊穿梭而過。</h3> <h3>這里的菜都是在各自的小車上進行買賣的,沒有那么光鮮亮麗,但足己讓人心里感到踏實。</h3> <h3>擠得水泄不通的市場,穿流不息的人們,真實的展示在你的眼前,不同地域,不同膚色,不同的種族世世代代沿襲著自己舒適的方式生息,生活原本如此。</h3> <h3>每一次的旅途,再有不舍都有說再見時,縱有千般好也得回歸本真的生活中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沉淀下來的就是屬于自己美好往事……<br></h3> <h3>在埃及旅行中,因許多場所不允許我們帶相機手機入內(nèi),所以只能獨享其中的美麗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连山|
连城县|
宁蒗|
岚皋县|
石门县|
民县|
婺源县|
马公市|
新兴县|
阳曲县|
云浮市|
清涧县|
太仓市|
梧州市|
伊吾县|
诏安县|
昭通市|
明光市|
重庆市|
大同市|
依安县|
象州县|
金阳县|
克拉玛依市|
平安县|
锦州市|
宜丰县|
崇义县|
武宣县|
工布江达县|
枝江市|
扶绥县|
江北区|
井研县|
山阳县|
平昌县|
深水埗区|
通州区|
神池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