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山凹里的侗寨——報京

三宜散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凹里的侗寨 —— 報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壽平 文/ 攝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報京侗寨是鎮遠縣最大的侗寨,也是北部侗族的中心點。寨子有四百余戶人家,約2000多人。報京鄉政府駐在寨旁的一個山脊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谷雨之前,我和幾位攝友前往臺江縣參加苗族的傳統節日——姐妹節,節前一日,順道去了一趟報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劍河縣的岑松鎮下高速公路后,轉道至鎮遠的山區公路。16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沿途漫山遍野開滿了桐子花,不時見到村寨隱藏在新綠的樹叢里。一塊塊山田的水面泛著白光,像一面面鏡子鑲嵌在青翠的山巒間,偶爾幾只白鷺劃破綠色的植被,融入到雪白似鏡的水田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報京侗寨藏在一個山凹里,四周云山繚繞、林木蔥郁。山寨背靠大山,左右兩邊山巒像一個大沙發的扶手向前伸去,前面一垌壩田,真是一片風水寶地,難怪當地人的墳墓多分布在寨頭的山坡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寨中建筑依山勢從上往下錯落構成,中間建筑最多,兩邊山坡上也有不少的木樓,以右邊為多。站在寨頭的高坡往下看去形似一個大畚箕。三面為參天古樹包圍,猶如天然綠色屏障。寨子中心有一小廣場,是村民娛樂活動的場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報京雖說是侗寨,但與其他侗寨很不相同。首先,這里沒有鼓樓。大凡侗寨一族姓便建有一座鼓樓,以為全族議事娛樂的地方。寨中鼓樓越多,便知族姓越多。其次,沒有風雨橋,也許是這里沒有溪河的緣故吧。侗族大多依山傍水而居,只要有溪河便建有風雨橋。所以鼓樓和風雨樓便是侗寨的象征。但是在報京,你卻看不到這些標志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不但風俗特別,而且說話也與別的侗寨不同。據當地人介紹,很久以前,原來居住民是逃難到此的漢族人,在戰亂的年代,處在深山老林之中的報京實為“避秦”的世外桃源。由于山高水冷,地極偏僻,原住民后來便逐漸遷往外地。附近山上的一位苗族青年,來到這里幫人打工,邂逅一位由劍河逃難至此的侗族婦女,這一對有情人便在此定居下來。后來這里的漢族人都搬走了,夫婦二人便成了這片山林的主人。年復一年,逐漸繁衍成了一個大寨。因侗族婦女說侗話,在家務操持中據主導地位,與兒女們多用侗話交流;而作為父親的苗族男子則只說苗話。天長日久便演變成一種以侗話為主,兼或雜以苗語的獨特方言。這種現象還體現在他們沿傳下來的一些風俗習慣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一年中最有名也是最古老的節日是“三月三”,附近各寨的侗族男女都集中到這里熱鬧三天。小伙子和姑娘們都換上盛裝,在寨中的小廣場伴著蘆笙踩堂,或在附近的山坡上對歌,以歌傳情挑選自己的意中人。小伙子們都要向自己心儀的姑娘討蔥蒜,以明確姑娘是否真心以身相許。因此“三月三”也被稱為侗族的“情人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到達寨中拍照,一位小姑娘很詫異地問我們怎么不在三月三來呢,說那幾天可真是熱鬧啦。因為時間錯不開,我們只能以苗族的“姐妹節”為主了。但在2000年的三月三前夕,我和幾位朋友還真是為到這里參加“三月三”而跋涉數千里來到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年的農歷三月初一,我們一行5人經桂林坐火車到貴陽,再坐到鎮遠縣城,然后轉乘班車,在崇山峻嶺之中,沿著泥濘的公路,顛簸了近40多公里方才到達報京。這里沒有旅店,也沒有飲食店,經鄉政府的人介紹,便借住在鄉人大主席團周主席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住家在山頂的一條很短的小街上,四周煙雨迷朦,看不到寨子的建筑,感覺有點失望。等到煙消霧散,一個藏在山凹里的寨子突現眼前,吊腳木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地排列在三面的山坡上,令人驚嘆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報京的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最大的特點是古樹。三面的山坡和山脊上長滿了參天古樹,有碩大古老的銀杏、楓樹及一些不知名的樹木,環抱著這個山寨。時值清明剛過,散布在山坡墳堆上,插著的一片片白色的紙幡,顯示出對已故先人的拜祭剛結束不久。周圍的古樹、老干虬枝,綴上點點新綠,纖細而堅韌的絡石藤沿著樹干往上爬,開出白色的小花,還真是應驗了“老樹高留芽,枯藤細著花”這兩句古詩的意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周主席介紹,現在的老樹比以前少多了,有自然死去的,有人為砍伐的,甚至外地有人來私下想購買這里的古銀杏,看中的是那碩大樹干可作木材使用。我們聽后覺得很可惜,吁請周主席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保護這里的古樹林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主席還特別介紹秋天的景色,農歷十月間,山上的楓葉紅了,銀杏也染成金黃色,一些不知名的樹葉青黃相間,非常美麗。我們聽后心中癢癢的,約好來年秋天一定到報京來拍秋景。第二年秋天我還特意打電話問周主席秋葉是否紅了。后來因到雷山及從江等地去了,便沒有機會再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年過去了,當我們再到這里時,看到所有的古樹干上都釘上了紅色金屬保護牌。作為這里最有特色的旅游資源之一的古樹,終于得到了應有的重視。遺憾的是在寨頭公路旁一座建筑邊的幾株老樹大都已枯死了。當時這幾株不知名的老樹很美,樹干墨黑,樹枝細密,造型十分入畫,就象是宋畫里的樹木。看到這些情景,馬上想到周主席,我到街上找到當年住在地方,大門緊閉,經打聽,原來老周已調往北邊的金堡苗族鄉任職去了,房子已轉讓其妹妹,現無人在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寨中的另一特點是一處泉水聚集而成的洗菜塘。從寨子左邊的山脊轉到寨門處,沿小路下去,便可見以一大水塘,中間隔成三處。源頭泉水供飲用,流下來匯聚起來供洗菜、洗衣及牲畜飲水,再流下去灌溉山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洗菜塘還有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敘述當地邰官寶和周蘭香的愛情悲劇故事,也就是“三月三”的來歷。人們將這個故事編成一首民歌,當地人都會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邰家的哥子叫官寶,周家的姑娘叫蘭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為二人留古記,輩傳輩來班傳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兩個青年情意好,攔住古木不成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結果不得成雙對,手拍胸前淚汪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脫鞋掛在古樹上,二人舍命跳下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沒得什么作記號,留下一口洗菜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洗菜塘下去,還有一處泉水,也分成兩個塘,是寨中另一部分人的生活用水。今年春旱,水塘的水幾近干涸,只在源頭處尚可供人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2000年三月初二來時,村民已開始犁田、插田了,當時寨中采用蒸氣育秧法,提早了時間,今年到這里已是農歷三月十四,尚無春耕的跡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寨中的小路都用水泥鋪好,環境也比前有所改善。時近中午,春日暖而人困,走在小路上,連狗兒都懶得理我們,自個兒的做它的春夢。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多家庭都裝了電視接收天線,一個個“大鍋”分布在屋與屋之間,形成一道特殊的景觀,現代文明的普及真是日新月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山坡上,透過樹木看去,寨子里炊煙繚繞,雞鳴犬吠,不由得想到陶淵明《桃花源記》里描寫的景象。從繁華的鬧市來到這里,令人有隔世之感,可感受到什么是寧靜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寫于2008年4月/2022年5月重訂 /配圖照片均為筆者攝于2000年4月,膠片掃描保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記: 據報道:2014年1月25日23時30分許貴州省鎮遠縣報京鄉報京大寨發生火災,致使296戶、1184名民眾受災,1000余間房屋被燒毀、損害,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970萬元人民幣。</span></p> <p class="ql-block">筆者與三位中學生 2000年4月</p> <p class="ql-block">配圖除標明日期外,全部由筆者攝于2000年4月,膠片掃描。</p> <p class="ql-block">去報京的路上 2008/04筆者攝</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寨中的三方水塘</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放牛</p> <p class="ql-block">放牛</p> <p class="ql-block">挑糞下田</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古樹,第二次去時,有的古樹已失。</p> <p class="ql-block">早插秧</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早耕</p> <p class="ql-block">周主席的女兒</p> <p class="ql-block">2008/04攝</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在后山遠眺</p> <p class="ql-block">2008/04攝</p> <p class="ql-block">同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本溪| 墨脱县| 曲阳县| 苏尼特左旗| 阜阳市| 蒲江县| 兰考县| 德令哈市| 邵东县| 凤山市| 屏南县| 嵩明县| 丰镇市| 建始县| 金塔县| 平阳县| 上蔡县| 隆林| 广饶县| 普兰店市| 博兴县| 比如县| 三河市| 金溪县| 济宁市| 遵义市| 同德县| 鞍山市| 德化县| 方正县| 康平县| 东丽区| 晋中市| 和田县| 房山区| 石家庄市| 西盟| 吉木乃县| 敖汉旗|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