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遼寧省錦州曠古齋畫廊,創建于2000年,收藏和交流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和工藝美術家的作品。尤其是對錦州藉、或在錦州居住、學習和工作過的書畫家和名家作品偏愛有加。力求服務于文化藝術界,傳承中國文化藝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曠古齋》《曠古齋藏名家書畫作品展》題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篆刻委員會主任,西泠印社理事,遼寧省文聯副主席,碣石印社社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王丹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婁師白(1918— 2010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婁師白,原名婁紹懷,字亦鳴齋,號老安館,生于北京,畢業于輔仁大學美術系,專事繪畫。生前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燕京書畫社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名譽教授,北京人民對外友協理事,北京市政協委員,高級專家特殊待遇、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婁師白是齊白石的入室弟子,14歲就在齊白石先生家中學習詩、書、畫、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長達25年之久。他全面繼承齊白石藝術技法特色,并有所創新,其作品色彩鮮而不艷、雅而不俗,畫作簡練中有給人以豐富多彩、生機勃勃之感。尤以畫小鴨子著稱;在藝術界有這樣的說法: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黃胄的驢,婁師白的小鴨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婁師白《喜見圖》2004年八十六歲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67x3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婁師白先生2004年為《中外信息》雜志題詞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鐸(1930-2020)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鐸,號青槐,字仕龍,畢業于信陽步兵學院,湖南醴陵人。被譽為當代書法大家,文職將軍,享受國家特殊津貼。歷任軍事博物館研究員、解放軍書法創作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顧問。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委員、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中國書法函授大學特約教授、齊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北京工業大學書畫學會顧問、北京東方祥和書畫院藝術顧問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李鐸先生,2001年獲中國書法藝術特別貢獻獎。2006年12月被中宣部評為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2009年11月被評為中國文聯第八屆造型藝術成就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鐸 自作詩一首 設色紙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斗方4.2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陳大章 (1930.9—2015.3)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陳大章 ,當代著名畫家, 北京人。其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美術部美術總體設計,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會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副會長、北京湖社畫會副會長、中國文化部老藝術家書畫社社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陳大章擅長中國畫、美術設計,以畫山水、松、竹、梅著稱于畫壇。幼從家叔陳林齋學畫,15歲時就有作品在北京榮寶齋展出(掛筆單)。先后得到齊白石、陳半丁、吳光宇、胡佩衡、陳少梅等的指導。1950年陳大章21歲,為“中國畫研究會” 常務理事,部分作品入選全國第一、二屆國畫展。22歲,為毛澤東主席60壽誕繪畫《少先隊員知春亭跳舞圖》掛在毛主席書房。23歲調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美術部負責展覽設計、古畫臨摹和繪畫創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志學(193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志學,筆名問津、干城,黑龍江肇東市人。系冰雪山水畫創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創作研究員、中國書畫家協會主席、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美國國際傳記研究院傳記協會副理事長、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傳記中心研究員、黑龍江省畫院名譽院長、國畫會會長,黑龍江省美協名譽主席、顧問,北京盤古藝術書畫院名譽院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唐風美術館高級顧問,特約藝術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志學1991年3月為長春電影制片廠設計動畫片《雪鹿》。同年畫《雪鹿》贈給"毛主席的好工人"、中共九屆、十屆中央委員尉鳳英,并題寫:“鳳英方家雅賞”。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志學為尉鳳英作《雪鹿圖 》題詞“鳳英方家雅賞” 設色紙本 65x85 cm 4.9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會見尉鳳英。尉風英保存的照片及2003年的簽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志學 書法 《家和萬事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四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劉 澤(195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劉澤,教授,現任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院委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書畫名家協會執行主席。中國秦文化研究會顧問,美國密西西比學院榮譽博士,東方名人研究院院士,北京海峽兩岸書畫會會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研究員,中國詩書畫研究會顧問,北京杏林書院顧問。天壇書畫院院長,公益中國書畫院副院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劉澤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嫡孫,從師董怡如學書法,從師王雪濤學花鳥畫,又得到國畫大師李可染指點,后入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畫作被諸多國家級館、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等處收藏。與李可染先生合作巨幅山水畫被北戴河外國專家樓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中國文聯神州雜志社出版特刊《中華文化藝術巨匠》—-推崇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共評選出5位當代藝術家,分別是劉大為、劉澤、范增、馮遠、龍瑞。在全國公開發行。接受青島電視臺采訪并錄制專題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先生為曠古齋古玩店題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先生書為曠古齋主贈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四尺整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瑤蕊輕舒》設色紙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80 x 97cm 六尺整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先生《蘭花四條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38x34cmx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空蘭出香》138x3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風雅韻》138x3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香幽遠》138x3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作品《雅韻》138x3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題詞《上善若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134x3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劉澤先生《雙艷爭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60x4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齊展儀(1932年―)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齊展儀,又名齊秉聲,字隱聞,系齊白石第十二嫡孫。自幼酷愛繪畫,得齊白石親授。10歲時,齊白石特賜印章兩方:一方為“白石第十二孫”,一方為“齊秉聲”,作為而后繪畫之用。曾任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現為終身名譽會長,北京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副院長。其創作受齊白石藝術熏陶,領悟較深。作品筆法老辣、神趣充盈、章法多變、凝重奔放、潑墨大膽而生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7年作品參加在日本舉行的“中國現代書畫美術展”,與其爺爺齊白石、徐裴鴻作品同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作品深受中外各界愛好繪畫藝術者的好評和收藏,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作為珍貴禮品饋贈國際友人及一些國家首腦。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齊展儀《秋蠏圖》畫并題“白石后人齊展儀作于錦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4.4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 米克勤 ,于上世紀80年代到錦州市講學,在錦州火車站與弟子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米克勤(1956—1999)</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米克勤 ,字厚一,是書畫學大博士,書畫巨擘“宋四家”之一米芾的第二十八代孫。原為中國襄陽米芾紀念館的掌門人,襄樊市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襄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書學研究會理事,米南宮畫會會長,米芾書畫社社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書法作品曾獲“國際文化交流賽一等獎”、曾于全國三屆、四屆中青年書展中獲獎,還獲得了“湖北省書法大賽一等獎”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米克勤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書畫藝術研究上,上追秦漢魏晉、下涉唐宋明清,師承二王、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米芾、李唐、董源、范寬、荊浩、趙孟頫、董其昌、石濤、朱耷及近代書畫藝術大師。尤其對祖先米芾及米氏派系浸淫最深。其書畫作品在繼承家法的基礎上,又溶進個人意識和時代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米克勤先生為曠古齋主題詞《和順》并題“書贈和順方家” 設色紙本 約三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陳碩石(1932-2013)</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陳碩石, 又名師石、天鎖、宇振杰,號太行山人,山西省左權縣生人。中國畫院(現北京畫院)畢業,1959年寄身于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師宗吳昌碩、齊白石先生,融以八大山人布局,涉獵古今畫家之長,作品糅以己法,盡其力獨樹畫風。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理事,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為瀘溝石刻創始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陳碩石先生作畫擅用焦墨,作品講究氣勢,追求力度,尤擅長畫梅,法宗傳統又獨辟蹊徑,其梅花,主干堅瘦古樸,蜿蜒回轉,橫豎交織,有挺俊、有頓挫、有轉折,大有鐵骨錚錚、高風亮節之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陳碩石先生擅詩、書、畫、印,技藝精湛,成就卓著。其繪畫作品多國展出,為天安門城樓、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進行專題創作為,北京西客站大廳創作大幅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陳碩石先生于1994年到錦州參加筆會所做《紅梅》設色紙本 四平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陳清泉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陳清泉, 中國著名畫家,現任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亞洲中文美術學院聘客座教授、全國青少年美術攝影大賽評委、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國際美術家聯合會理事、孔孟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企業》報藝術顧問等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商務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周恩來紀念館、臺北國父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和平周、銀川美術館、奧組委、雷鋒紀念館等單位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陳清泉作品《高山流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八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民日報海外版專訪介紹陳清泉《中國實力派畫家陳清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臺靜農(1903--1990)</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臺靜農,本姓澹臺,字伯簡,原名傳嚴,改名靜農,筆名有青曲、孔嘉等,安徽霍邱(今六安市)人。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書法家、教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臺靜農是著名的書法家,其書法廣泛涉獵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跡,篆、隸、草、行、楷諸體皆精;亦擅篆刻、繪畫。他幼年得先君庭訓,讀經史,習書法,苦摩古帖,復臨舊碑,得沈尹默先生指導,于胡小石、張大千處獲書法秘本,境界別開,格調生新 。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臺靜農,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肄業。早年系"未名社"成員,與魯迅關系密切,友誼深厚。1927年后,任教于輔仁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及齊魯大學。曾任職于國立編譯館,并于白沙女子師范學院執教并任中文系主任。曾創作小說《大時代的小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6年赴臺,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在文學、藝術、經史等多種領域均涉之甚深,文章書畫高絕馳名,并以人格耿介。</span></p> <p class="ql-block">臺靜農隸書對聯《不為無益事 多看有用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歐豪年(1935—)</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簡介:1935年生于廣東茂名。室名移竹軒。畢業于嶺南藝院。1970年定居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臺灣藝術大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榮譽館長,歐豪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香港珠海大學董事,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永久榮譽會長,美國國際科技大學董事,美國舊金山中華藝術學會監事長。十七歲師從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力學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繪畫題材兼善畫花鳥、山水、人物、禽獸,對書法與詩文亦多有研究,藝術成就多元而豐富。被譽為“臺灣畫壇第一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鏡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3x55cm約3.6平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款識:戊辰秋月歐豪年畫于挹翠山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印:歐氏、豪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吳建堂(193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吳建堂,中國捻條畫創始人,其父吳道悲與張大千、徐悲鴻和關山月并稱“書畫四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吳建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捻條畫創始人,中國捻條畫研創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成員,國際美術家聯合會理事、功勛書畫家,文化部中國德藝雙馨書畫院特聘榮譽院長,中國國畫院名譽院長,香港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爵士,中華名人協會書畫院院士,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榮譽院士、客座教授,聯合國文化總署授予“文化大使”稱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吳建堂自4歲起隨父“捻條畫創始人”吳道悲教授習畫,幸受父之畫友張大千、徐悲鴻的指教。他近40年 潛心研究捻條畫,棄毛筆用折疊紙條來繪制國畫,達到自然,純美,狂野的境界,創立了中國捻條畫。經多年琢磨研究中國四川特有的珍貴貢魚獨特繪畫,為中國水墨江團魚第一人。2010年他發明了捻條油畫畫法,成為捻條油畫發明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吳建堂“捻條畫”被譽為“國畫藝術的奇葩”和“國畫藝術的獨秀”。其作品榮獲各類金獎無數,并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作品被 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香港行政長官公署、泰國王宮、日中佛教協會、美國、俄羅斯等國內外機構、政要人士、鄧小平、中央宣傳部長劉云山、世界著名華人陳香梅、阿拉伯王子等和書畫愛好者競相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吳建堂捻條畫《江團魚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設色紙本 九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世鵬 (1942—)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張世鵬,齊白石再傳弟子,生于北京,字舞龍,號半通道人,堂號三余齋。畫家、篆刻家,自幼得書畫美育熏陶,畢業于中國書法大學,是齊派許麟廬先生入室弟子。任中國齊白石藝術館副館長,北京涉外經濟學院客座教授,北京三余齋書法院藝術總監,北京張士鵬書畫院院長,2008年和諧中華迎奧運美術,書畫巡展評選委員會主席,國際美術家聯合會會員等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張士鵬先生飲齊派圭泉四十余載深得齊白石書畫之風、之韻、之魂,其筆下之蝦,繼前人之精華又融入個人之感悟。同時又拜江南錢瘦鐵為師學習篆刻,對甲骨文、鐘鼎文、秦磚、漢瓦文字潛心研修。被中國書畫界同仁推為“書、畫、刻三絕”。 多幅優秀作品被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收藏,多次受邀參加境外大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世鵬作品《碩果圖》1.1平方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世鵬作品《松鼠圖》1.1平方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弋阳县|
平阴县|
阜新|
巴彦淖尔市|
塔河县|
巫山县|
桂阳县|
开阳县|
武清区|
北流市|
徐水县|
泌阳县|
拉萨市|
合水县|
东丽区|
湖南省|
娱乐|
阿拉善盟|
鹤岗市|
枣庄市|
拉萨市|
台前县|
沙坪坝区|
上高县|
舞阳县|
郧西县|
镇江市|
长兴县|
息烽县|
张家口市|
台东市|
平顺县|
许昌市|
乌海市|
肃南|
叙永县|
遵化市|
绥芬河市|
大余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