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佘村位于南京青龍山麓,東為青龍山,西為黃龍山,而北面為橫山,南面還有雙龍湖,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橫山水庫和佘村水庫如兩顆明珠點綴著這個古老的村落,在群山環繞中綺麗多姿,美輪美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農田與錯落有致的民居、荷塘與小橋流水潺潺、水庫與溝壩縱橫、道路與層巒疊嶂的青山交織在一起,古樸閑適,好似一幅水墨畫卷。滿眼的田園阡陌,散發著一股古樸、沉靜的韻味,總讓人們放慢腳步,細細品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佘村是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青山綠水畫卷中,青磚黛瓦古韻風”,享有“金陵古風第一村”美譽的佘村,一個距今300多年的明清古建筑群,經過統一修繕,修舊如舊,展示原來的風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潘氏住宅位于宗祠西側10米處,為明末清初建筑,系潘氏先祖先后擴建而成。此宅院坐南朝北,分三個宅院,每宅三進,東西兩側各有偏房若干間,共計九十九間半,歷經戰火和火災,現存六十余間。該建筑結構嚴謹,均為三進穿堂式高墻深院,該建筑系徽派青磚黑瓦馬頭墻建筑風格,是南京地區尚存的古代民居建筑之一,于2006年被評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東側,始建于清朝順治初年,坐北向南,東西有馬頭墻,大門兩側各置青石戶對,高約0.8米。建筑主體結構為三房兩進式,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門廳、大廳內橫梁上雕有花卉圖案,大門上有精美磚雕,這組建筑民國十年修造過。 據《潘氏宗譜》記載,該組建筑是清朝順治初年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造。 潘氏宗祠修繕原樣,外觀莊重古樸,內部雕梁畫棟,精致美觀,是典型的徽派祠宇建筑風格,被打造成了佘村村史館,向外展示佘村的歷史變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另外,佘村在6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中,留傳下引人注目的“七古”:古祠、古宅、古花、古井、古樹、古鐵、古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斑駁的青磚,渾樸的馬頭墻,古拙的雕梁畫棟,幽深的小巷,蒼老的古井,都聚集在南京最老的徽派建筑——佘村中,漫步在村莊中,看著精致、玲瓏的小家碧玉式的建構,嗅其清冷卻充滿古舊的氣息,甚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此片為喜根先生攝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佘村不僅在古韻悠悠中留住歷史文脈,還在田園風光貌里留住淡淡的鄉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村中央的一塊5畝的水稻田在整治中被刻意保留下來。據說這片水稻田從建村起就沒挪過窩,山水流下來順著梯田灌溉,灌溉不費人力,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佘村人。不僅是保留下了歷史記憶,也成了村子的招牌景觀。游人踩著石板路,流連于稻田田埂上,腳下流水潺潺,四面民居圍攏,別有一番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佘村社區不斷做好生態修復,嚴守生態紅線,實現山水資源保護常態化。除了200畝油菜花田外,還有成片的水稻、葵花、茶葉和養殖池塘,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伴隨著民宿產業的發展,佘村的經濟發展也按下“加速鍵”。該村重點打造的民宿基地總面積約2300平方米,共9棟民宿建筑,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融入山水田園元素,緊扣“七古”進行設計與命名,風格簡潔古樸,環境清幽雅致,可提供餐飲、會議、住宿、娛樂休閑等一站式服務。與此同時,村內的30余家精品農家樂及眾多的特色小吃也給游客呈現了舌尖上的佘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佘村的綠水青山成為村民致富的金山銀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留在佘村的身影是回味不盡的記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附錄:小川藏線(吳曉艷攝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南京小川藏線”北起龍尚湖,南至金陵古韻第一村的佘村,中間還經過一座橫山水庫,全長約8.5公里,是板湯線(板橋至湯山)其中的一段。它深處青龍山腹地,是一段蜿蜒曲行、高低起伏的盤山路,沿途風光旖旎,空氣清新,景色宜人。</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鄂州市|
博罗县|
无为县|
洛川县|
衡水市|
怀宁县|
余干县|
鱼台县|
辛集市|
扶沟县|
普洱|
万全县|
喀喇|
临潭县|
双辽市|
山东省|
无极县|
甘德县|
平湖市|
巴里|
故城县|
荆州市|
封丘县|
铜梁县|
永仁县|
澄城县|
太湖县|
满城县|
祁东县|
咸丰县|
兴山县|
华宁县|
泾川县|
腾冲县|
永和县|
兴国县|
嘉禾县|
蒲江县|
贵港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