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研無教,則無以立足;教無研,則無以長遠”。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搭建一個相互交流、探討、展示的平臺,2022年5月下旬,我校開展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常態課與課例研討活動。引導青年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基于核心素養,踐行生本課堂”為出發點,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不斷提升青年教師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共有24位教師參加,涉及到語、數、科學、音樂、美術等學科。所有講課教師準備充分,綜合運用各種教學資源,關注課堂生成、課堂練習、課堂效率,不同角度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師的教研成果和教學經驗,精彩紛呈,各有特色。</p> 語文組 <p class="ql-block">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11位講課教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落實“雙減”,實施新課標要求,圍繞學生“興趣點”設置問題,讓學生做課堂的的主角,引領學生“探究”文章的精髓,適時點撥。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理解→掌握→應用,層層深入,環環緊扣,循序漸進,變被動為主動,變讓我學為我要學,打造高效課堂。</p> 數學組 <p class="ql-block"> 課堂即生活,生活即課堂。注重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創設親切、自然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到學習中。用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例做為教學內容,如《認識幾分之一》一課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巧妙設計了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的教學情境,用小猴分桃子做為學習材料,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新知,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一般概念知識學習、探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等技能;《認識三角形》一課從生活中的三角形抽象出數學上的“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形成三角形概念,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最終指到三角形知識在醫學上、心理學等地方的應用;《確定位置》一課學生根據座位表選擇自己的座位,通過學生真實鮮活的找座位體驗,引入數對的概念......這些活動都很好的建立了數學知識與兒童生活經驗的聯系,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真正體現了“生活--數學--生活”的教學思路。</p> <p class="ql-block"> 縱觀5位數學教師的課堂: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參與學習活動;實踐中,認真觀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感知理解,掌握新知;合作中,互助互學,發展思維;過程中,注重建立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注重“做中學”,注重多學科融合的理念,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課堂教學既有了數學之美、數學之味、數學之趣,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之用。</p> 綜合組 <p class="ql-block"> 藝體是生活的升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音樂課堂中,學生在欣賞學唱中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美好,潛移默化中提高審美情趣與藝術素養;美術課堂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課堂中,注重實踐探究過程的指導,注重引導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增強學生問題意識,滲透嚴謹的科學精神。</p> 共教研 <p class="ql-block"> 教學探索永無止境,思考反思層出不窮。立足常態教研,學科教研組長以活動課例為主,組織課例研討。作課教師陳述自己的作課思路,落實目標的手段與方法,針對課堂的課后反思等;組內教師以教學目標的落實、課堂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學生學習行為方式的改變等為研討點,進行深入的探討交流、思維碰撞,有效教研、潛精研思,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p> <p class="ql-block"> 反思中充實課堂,積累中沉積思想。</p><p class="ql-block"> 積極探索,努力追求,定會傾聽到自己幸福成長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新建县|
密山市|
临高县|
伽师县|
河池市|
鄂伦春自治旗|
资兴市|
蒙城县|
岫岩|
祁门县|
松潘县|
广灵县|
万载县|
榆社县|
长乐市|
当阳市|
丹寨县|
大荔县|
贵南县|
肃宁县|
长宁区|
泰州市|
如东县|
冀州市|
遂宁市|
辽宁省|
永州市|
吉水县|
突泉县|
渭南市|
县级市|
蒙山县|
石狮市|
杭锦旗|
湘潭市|
永仁县|
慈利县|
九台市|
佛教|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