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俄羅斯、不需要贊美的世界文化遺產

田雨

<h1><b><i>前言</i></b></h1> 因為工作需要,進出俄羅斯很多次,2013年參加旅行團赴俄羅斯旅游。多次想寫游記,但是感覺俄羅斯既熟悉又陌生,無從下手。總感覺沒有看出俄羅斯的特點。<div> 新冠疫情囚居,讓人有時間去翻閱照片,翻著翻著,感覺有二點可以肯定。</div><div> 俄羅斯地大物博,天地遼闊是其一;</div><div> 俄羅斯鄉村幾代人不變的木屋,尤其是西伯利亞,屋子地基冬凍夏又化,木制房屋總有些歪斜。</div><div> 但是,不管春夏秋冬,屋里鮮花常開,畫作常掛,一派溫馨。</div><div> 這是其二。</div> <h5>彼得保羅大教堂(1703年建、彼得要塞中)圣彼得堡</h5> 如果剛旅游回來,將一個國家分成幾個景區寫游記,即景即情發揮,即快又現實。<div> 如果擱置時間一長,再寫游記,就需要了解這個國家的景區及景點后,才能分辯照片的出處地點。無意中,更容易寫出這個國家提綱挈領性的范圍更廣的游記。<br> 寫俄羅斯游記就屬于后一種情況。</div><div> 盡管篇幅長,但是游記整體思路能順溜地舒展下去,可以一路到底。<br> 盡管今天是信息爆炸時代,人們熱衷瀏覽眼球標題、短文精圖。<br> 但是,游記主要還是記述自己的見聞,自我認為完美最好。<br> 先說說去俄羅斯的一些見聞。</div> <h5>羅斯特拉燈塔柱(32米、1810建、瓦西里島岬角)圣彼得堡</h5><div><br></div> <h1><b><i>第一部分、眼見與歷史的俄羅斯</i></b></h1> <h1><b><i>一、眼見俄羅斯</i></b></h1> <h1><b>1、伊爾庫斯克入境俄羅斯</b></h1> 第一次赴俄,是經由伊爾庫斯克去西伯利亞深處的博代博城,因為那里有志留系褶皺帶、火山沉積片巖型金礦。世界第一大金礦穆龍套的儲量2400噸,很吸引人。 飛機抵達伊爾庫斯克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鐘,機場周邊一片漆黑。好一會兒,機場出口處亮起幾盞昏暗電燈,像誰家后院的欄桿鐵門開了一樣。<div> 二位老奶奶服務員驗票、辦理手續,嘴里嘟嘟囔囔說,外面有什么好玩的,呆在家里多好,還跑到吉隆坡去(喔,飛機是從吉隆坡來的)。</div> <h5>蘇茲達里古鎮傍晚(世界文化遺產)、莫斯科近郊</h5> 住的賓館好像是四星級的,床大概80公分寬、很窄,非常想不通,也不習慣。俄羅斯人大個子,怎么睡這么窄的床。到了,也沒有找到答案。<div> 伊爾庫斯克是蘇式戰斗機的生產重鎮。可是街上見不到幾個人,滿眼冰天雪地。</div> <h5>克里姆林宮傍晚(世界文化遺產)</h5> 俄羅斯的餐飲有三個特色讓人記得住。<div> 一是餐餐都有酸黃瓜,時間久了,不吃還不習慣。</div><div> 二是肉包子,餡是牛肉加大蔥,絕對綠色,皮是死面的,稍加注意,可以喝到包子里那一點點鮮美的湯汁,吃三個保管到中午不餓。</div><div> 三是俄羅斯大餐實在是豐盛,烤火雞、烤豬肘、土豆燉牛肉、洋蔥滿滿一大桌,對于生活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我們,十分的誘人。</div> <h5>謝爾蓋耶夫古鎮風光、莫斯科近郊</h5> <h5>涅瓦河畔城市花園、圣彼得堡</h5> 在伊爾庫斯克盤旋了幾天,第二天就要飛博代博了,當地設計院為我們安排好了一切,晚上分別時還聽到他們打電話詢問票已經買好。<div> 天還未完全亮,我們已經在冰天雪地里奔向機場,城市異常的寧靜,不得讓人想起蘇聯電影的名字“這里的黎明靜悄悄”。</div><div> 一通忙碌,下車進入候機廳,到處是人,亂哄哄的,感情俄羅斯人坐飛機就像我們坐汽車一樣,候機廳的的確確像我們八、九十年代的汽車站一樣一樣。</div> <h5>伊爾庫斯克教堂</h5> 陪同我們的俄羅斯朋友發現,他們身上誰也沒有拿飛機票,電話告訴辦公室,經辦人說票放在了辦公桌上,趕緊又叫人起床送票。<div> 同時,說航班不是在這個機場起飛,我們趕緊跑往另外的機場,好在不太遠。俄羅斯朋友沒有讓大家下車,一人下去打探,回來說還是在原來的機場。</div><div> </div> <h5>伊爾庫斯克教堂</h5> 到了機場,一看起飛時間到了,我們急得茫然不知所措。<br> 俄羅斯朋友找到了一個像是飛行員模樣的人,讓飛機等一等,票很快送到。<br> 飛機還真的等我們。 <h5>伊爾庫斯克公園的湖</h5> <h5>伊爾庫斯克景觀</h5> 飛機升空,西伯利亞廣袤的原野展現在腳下,冰雪覆蓋,一個山頭接一個山頭全是樹林,偶爾見到幾個小黑點房屋。<div> 什么叫幅員遼闊、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真正感受到了。</div><div> 飛機好像到了博代博,腳下的房屋多了起來。下面哪有機場跑道,全是冰雪一片。</div><div> 飛機悄無聲息,一點動靜沒有,穩穩當當停了下來,不得不稱贊俄羅斯飛行員“真的牛逼”。</div> <h5>飛機降臨博代博</h5> 乘客大包小包拿著下了飛機,一個婦女嘟嘟囔囔地跟一個機場人員說什么,說著還有些激動,來了個人好像為他們評理,就像鄰居家論事一樣。<div> 我們這些一到機場就習慣聽什么什么規定,不能不能干什么的人,好像回到五、六十年代巷弄鄰里間那種環境。<br> 眼前的俄羅斯,物產豐富、自給自足,安居樂業,能說他們貧窮嗎!</div> <h5>博代博市容</h5> <h5>街道被雪覆蓋</h5> 博代博就更貼近自然了,連綿的木屋,木欄圍起的院子,滿天大雪,零下四十度,屋子里溫暖如春。<div> 駛往礦山的路上,一座紀念碑靜靜立臥在那里。汽車做短暫休息。</div><div> 為我們做翻譯的李老師老二口下車直奔紀念碑,看到他們眼睛噙著淚花,一定是有故事。</div><div> 他們都是莫斯科礦業學院畢業生,曾經多次到過這里,是感嘆曾經的歲月,還是嘆息已逝的青春,她們不一定都清楚。</div> <h5>紀念碑-博代博</h5> <h5>溫暖木屋、博代博</h5> 我不明白,為什么零下四十度還要工作,俄羅斯朋友告訴,西伯利亞的夏天泥濘,很多的沼澤,只有冬天汽車才能進得來。真是漲知識了。 <h5>博代博清晨(零下40度)</h5> <h5>奇怪的是,零下40度的博代博,只要沒有風,不冷,甚至穿毛衣可以在外面呆上5分鐘</h5> <h5>公路旁休息區</h5> 博代博的金礦產在志留系頁片巖石中,隨手撿起一片,自然黃金分布在方形黃鐵礦邊或裂縫。這樣的礦床這一帶好幾個。<div> 露天開采。選礦用的是中國產的設備,整個廠房中國制造,看到眼前的情景,真讓人感嘆萬分。</div> <h5>片巖金礦石</h5> 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56個建設項目、694個大中型配套項目,基本上采用蘇聯的設計、工藝標準體系。這個五年計劃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功在千秋。<br> 記得岳父馮紹周(解放前交大學生,最早的航空飛機制造工作者)說過,蘇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是建造“生產流水線“,使用“生產工藝工業化標準”。<div> 中國那時沒有工業化概念,也沒有生產流水線的概念,手工生產的東西,互不相同,不可能進行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br> 真是時過境遷,沒想到今天的俄羅斯不少行業用起了“中國制造”。</div> <h5>西伯利亞的選礦廠</h5> <h5>選礦-注意槽里金色</h5><div><br></div> <h1><b>2、內蒙古額爾古納進俄羅斯</b></h1> 從內蒙古額爾古納出入境,去俄羅斯赤塔州已經好幾次了。 記得一年的春節過了不久去赤塔。內蒙古的同志特意調配了輛警車同往,說是方便。<div> 進入俄羅斯不久,看到前面警車一個輪胎跑了出去,原來是換下汽車雪地胎時,修理工沒有擰緊螺釘。<div> 找到縣城(像中國過去的大村莊)一個修理點,別看小,什么工種都有,什么問題都能解決。</div></div> <h5>額爾古納河對岸俄羅斯奧洛奇</h5><h5>俄羅斯與中國接壤邊境基本上設縣級市鎮,全是白種人,歷史上被流放到此的。</h5><h5>物種、氣候是循序漸進變化,只有人種是跳躍變化的。看出俄羅斯擴充疆土的意識是代代傳承的</h5> <h5>奧洛奇(2005年)</h5> 汽車繼續上路,俄羅斯司機很有特點,如果碰到警察檢查點,他們會給對面汽車,壓幾下喇叭,讓你知道前面有警察,你至少不敢超速。<div> 快進赤塔時,路口警察將我們車攔下,前面警車停了下來,遠遠揮揮手,示意是一起的。警察示意我們可以走了。看來警車隨行還真有用。說是遇到這種情況給錢一般都會放行。 </div> <h5>俄羅斯曠野</h5> 一次,記得經過一個村莊時,不遠處山火正在燃燒,壯觀而可怕。一會兒,消防車來了,他們并不著急救火,只是在哪里觀望。過了不久,風向變了,不向村莊吹,山火也調轉了方向。消防車開走了。看得我們目瞪口呆。<div> 在俄羅斯呆過的人說,俄羅斯是不撲救山火的,救不起。</div><div> 那是救不起啊,實在是地域太遼闊了。難怪,路途經常看到燒過的山林。</div> <h5>城鎮學校</h5> 俄羅斯邊境區域的道路都破破爛爛的,有人告訴我,中國改革開放前,這里的公路都是一碼平整的柏油路。<div> 九十年代,中國收廢鋼鐵的人太多,運廢鋼鐵的超重車壓壞的。</div><div> 我說,俄羅斯人能不管嗎,說是給二個錢就讓走了。</div> <h5>俄羅斯貝加爾湖</h5><h5>我們的翻譯李老師說這是蘇武牧羊的地方。李老師隨口念出蘇武的詩句,看到李老師凝重的神情,我真的被感動,常言道,“家貧出孝子,國弱出忠臣”,李老師那一代人的情懷,讓我深深敬重。</h5><h5>《漢書蘇武傳》中記載,“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蘇武牧羊的地方在北海,古代的北海指的就是這里。</h5> 朋友們還說起一件事,他們住俄羅斯時,附近的俄羅斯人送來一車蔬菜,結算完了,送了他二瓶二鍋頭。<div> 第二天一早,有人打電話來問,“她老頭是不是睡在這里了“”,“沒有啊,昨天給完錢,他就走了“,又問“你們是不是給他酒了”,“是的”,對方說“肯定還在路上”。<br> 中國人怕惹事,放下電話,趕緊去找,結果那個人真的醉在路邊睡著了。或許這是俄羅斯人豪放的一面吧。</div> <h5>鄉村</h5> 一天,到了尼布楚,尼布楚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算是大城市,汽車快到時,看到附近平頂山上一排排綠色導彈指向天空。說是,中蘇關系緊張是,蘇聯部署的,現在不一定能打響。多少年了,沒有人來收拾。<div> 到了賓館(小旅店),賓館只有8張床,人滿。僅有的另一家賓館一樣。</div><div> 吃完飯,月亮已經升起,特別的干凈、冰涼。</div> <h5>高爾基筆下的鄉村風光</h5> <h5>溫暖農家</h5> 當地同胞帶我們到了一處地方,說是普京來時住過。四周墻圍著,有鐵絲網,有巡邏的武裝人員,帶著軍犬。在一個二樓上,房間明顯干凈,床也是80厘米寬。<br> 第二天起床,看清了是個工廠,打聽得知是個糕點生產廠。這個陣勢,真讓人匪夷所思。 <h5>托爾斯泰筆下的俄羅斯原野</h5> <div> 滿清政府曾經和俄國在此簽訂過《尼布楚條約》,這是來過的有紀念意義的地方。</div><div>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中方代表索額圖、佟國綱等與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div> 《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于中國。</div></div> <h5>容易想起《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葉菲莫維奇·列賓作于1873年)</h5><div><br></div> <h1><b>3、閑暇感想</b></h1> 當全世界都在為人類跨世紀歡呼、英國人還修建了巨大的“千年眼”轉輪慶祝跨世紀時。<div> 我進入了俄羅斯商店,商店門窗有報警感應網,與警察局連著。柜臺散放不多的面包,貨架空空如也。</div><div> 七八十歲的男女繼續打工的隨處碰見,因為沒有地方、也沒有發放退休金的錢。</div> <h5>冬宮廣場風光</h5> 遠鄰有錢的米大叔給俄羅斯幫助不少,可以說是受益匪淺。<div> 先是米大叔帶來了米旗錢莊,高額的利息幫著存放哥爾巴巧父的大家庭管轄下臣民的錢袋子。<br> 不知怎么,哥爾巴巧父把大家庭弄解體了,大家庭沒有了,原來大家庭的綠布票作廢了,老百姓還沒有反應過來,錢袋子沒有了,找誰要錢去。</div><div> 米大叔可實實在在剪了這頭肥羊的毛。</div><div> 自然,錢袋子換成了黃金和固定資產,進了米大叔口袋。<br> 新來的管家俄羅斯的葉家大叔理清,在米大叔幫助下對俄“休克療法”。</div><div> 幾年下來,療法沒見成效,倒是把俄羅斯弄得休克了。再次被“剪了羊毛”。<br></div> <h5>涅瓦河游船、圣彼得堡</h5> 真是近的窮親不如富有的遠鄰,米大叔人還不錯,讓七八十歲的人還有工打,生活下去。你說,是不是得謝謝人家。<br> 葉家大叔左等右等不見米叔答應援助的錢到來,看看日子實在困難,情況越來越不妙,趕緊簽了個“不找后帳"的協議,讓年輕人普小哥來打理這個家。<br> 我進入俄羅斯,已經是普小哥時代了。 <h5>波羅的海入海口、圣彼得堡</h5><div><br></div> <h1><b><i>二、與旅游景點有關的俄羅斯歷史簡說</i></b></h1> 俄羅斯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是幾百年前先人們建造遺留下來的,自然,這些景點聯系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或事件,要讓眼前的景觀生動起來,讓游記更加有血有肉,需要增加一點與景點相關的歷史知識。<div><br></div> <h5>葉卡捷琳娜宮</h5> <h5>葉卡捷琳娜宮</h5> <h1><b>1、南宋前的俄羅斯是多公國的散沙</b></h1> 1219年前(南宋嘉定十二年前,大金四年),整個俄羅斯(那時稱羅斯)大地分布若干個民族和公國或稱部落互相爭斗,沒有大一點的國家。 <h5>冬宮</h5><div><br></div> <h1><b>2、蒙古人統治俄羅斯二百多年(1236-1505年、元朝)</b></h1> 1219年,蒙古第一次西征,擊敗了以基輔王公為首的羅斯南部諸王公。<div> 1236年(中國元朝,元大都)蒙古第二次西征,羅斯公國全被蒙古所征服。<br></div><div> 開始了蒙古人對羅斯人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 </div><div> 因為蒙古人發音習慣,“羅斯”變成“俄羅斯”。</div> <h5>身穿宮廷服裝的收費合影模特</h5><div><br></div> <h1><b>3、伊凡王公成為統一俄羅斯(1505年、明朝)的第一家族</b></h1> 1502年(明朝),伊凡三世滅亡金帳汗國,結束蒙古人對俄羅斯260年的統治。 <div> 1505年(明朝),伊凡去世后,兒子瓦西里三世繼位后,統一全俄羅斯,領土面積280萬平方公里。</div> <h5>雕飾的教堂門</h5> <h5>巴洛克式教堂-莫斯科近郊</h5> <h1><b>4、俄羅斯歷史上最重要人物-彼得大帝(1721-1762年、清康熙)</b></h1> 1721年彼得大帝(第四位沙皇)登基只有九歲。<div> 他聰明、勤于好學、愛好廣泛,會做牙醫、會做外科手術。<br> 他偽裝成下士到歐洲學習航海、造船、學習經濟、現代軍事。<div> 他打通了波羅的海出海口,使俄羅斯真正成為帝國。</div><div><br></div></div> <h5>彼得大帝雕塑-圣彼得堡</h5> <h5>彼得大帝時期的戰艦</h5> <h5>新圣母修道院(建于1524年,彼得大帝姐姐索菲亞因組織政變,被迫出家在此為修女)世界文化遺產</h5><h5>六年后(1704年)死于此地<br></h5> <h5>圣彼得堡風光</h5><div><br></div> <h1><b>5、俄羅斯歷史人物--葉卡捷琳娜女皇(1762-1796年、清乾隆</b><b style="color: inherit;">)</b></h1> 1762年6月(清朝乾隆年間),葉卡捷琳娜成為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第八代皇帝。<div> 葉卡捷琳娜是德國貴族,嫁到俄羅斯后,信奉東正教、學習俄語、學習俄羅斯文化、歷史、習俗等,十分的努力、充實的目標。<br> <div><br></div></div> <h5>葉卡捷琳娜紀念塑雕-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娜花園</h5> <h5>俄羅斯18世紀建筑</h5> <h5>晚霞中古建筑身影</h5> <h1><b>6、成也亞力山大、敗也亞力山大.尼古拉的皇帝家族</b></h1> 1801年,亞歷山大登基,成為亞歷山大一世。<div> 亞歷山大一世因為擊敗了戰無不勝的拿破侖,獲得“歐洲救世主”和“神圣王”稱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去世,他的弟弟尼古拉繼位為沙皇。</div> <h5>亞歷山大紀念柱(高47.5米、1834年建、紀念1812年俄國戰勝拿破侖法國)-圣彼得堡</h5> <h5>亞歷山大紀念柱底座浮雕</h5> 1881年3月13日(清朝光緒年間),亞歷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頭視察時,被左翼組織刺殺身亡。 <h5>冬宮廣場自行車玩手</h5> 亞歷山大三世即位后,在二世遇刺的地方修建教堂作為紀念,俗稱“滴血教堂”,正式稱為基督復活大教堂(旅行團游覽之地)。 <h5>基督復活大教堂(滴血教堂)圣彼得堡</h5> 俄國在經歷了1917年3月推翻沙皇政府的二月革命和1917年的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旅游打卡點,阿芙樂爾號巡洋艦)。<div> 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布爾什維克集體處決。</div><div> 結束了俄羅斯皇帝與沙皇的歷史。</div> <h5>涅瓦河岸海軍部等建筑-圣彼得堡</h5> 簡說俄羅斯有關旅游景點的歷史,是增加旅游景點特定的歷史背景,讓景點更加具有活力、豐滿。<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當然,這也就是個游記的寫法問題,必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h5>莫斯科郊外晚霞風光</h5><div><br></div> <h1><b><i>第二部分、莫斯科世界文化遺產景點</i></b></h1> <h1><b><i>一、莫斯科近郊世界文化遺產古鎮</i></b></h1> <h1><b>1、謝爾蓋耶夫小鎮的教堂群(世界文化遺產)</b></h1> <h5>基督誕生大教堂</h5> <div> 位于莫斯科東北71公里。建于十四世紀四十年代。<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謝爾蓋耶夫是俄羅斯的東正教中心,在東正教中的地位就像是天主教中的梵蒂岡,這里的圣三一修道院是東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h5>約翰誕生的“門上”教堂</h5> <h5>苦行僧—謝爾蓋耶夫</h5><h5>東正教教義是,人生下來受苦,只有今生受苦,來生才能幸福。要求多做善事,做苦行僧。這種思想一直影響俄羅斯,難怪俄羅斯人面部沒有笑容,沒有愁容,有一張刻板、冷漠的臉<br data-filtered="filtered"></h5> 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有不同朝代改、擴建的教堂建筑群。<div> 包括,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靈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宮殿和斯摩棱斯克教堂(1748年),以及齋房、鐘樓、慈善醫院等。<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圣三一教堂(世界文化遺產、1440年)</h5><div><br></div> <h1><b>2、蘇茲達里古鎮(世界文化遺產)</b></h1> 蘇茲達里位于莫斯科東北方約220公里處,曾經蘇茲達里公國的首都所在地。是一座歷史博物館城市,多名勝古跡,列為世界遺產。 <h5>蘇茲達里(世界文化遺產)</h5> 城內擁有50多座教堂、5座修道院。當地的農民,僧侶、工匠根據俄羅斯童話中的描述,在田野上建造起一批批白色磚瓦建筑。<div> 這些風格獨具的農舍、宗教寺院、一座座白色的房屋像一顆顆珍珠,構成了蘇茲達里古鎮特有的風貌。</div> <h5>蘇茲達里(世界文化遺產)</h5> <h5>遠處豪稱小克里姆林宮</h5> <h5>三面碑,一面是彼得大帝,一面是列寧,一面是俄羅斯拖拉機締造者</h5> <h5>葉夫菲米救主修道院(世界文化遺產)</h5> <h5>葉夫菲米救主修道院外墻</h5> <h5>十八世紀風車</h5> <h5>蘇茲達里古鎮</h5><div><br></div> <h1><b>3、弗拉基米古城(建于十二世紀初,曾為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首都)</b></h1> <h5>德米特里大教堂(世界文化遺產)</h5> <h5>德米特里大教堂</h5> <h5>德米特里大教堂窗墻</h5> <h5>波克羅夫教堂</h5> <h5>圣母升天大教堂(世界文化遺產、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皇家教堂)</h5> <h5>圣母升天大教堂(世界文化遺產)</h5> <h5>弗拉基米爾、克利亞齊馬河</h5><div><br></div> <h1><b><i>二、莫斯科紅場景觀(世界文化遺產)</i></b></h1> <h1><b>1、概述</b></h1> <div> 莫斯科紅場最初建成在十五世紀末,十七世紀后半期取名“紅場”。拿破侖的軍隊縱火焚燒了莫斯科,1812 年莫斯科重建時,大規模擴建紅場。<br></div> 紅場南北長695米,東西寬130米,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地面很獨特,全部由條石鋪成。 <h5>紅場北面的國家歷史博物館</h5> 紅場的西側是列寧墓和克里姆林宮的紅墻及三座高塔,列寧墓與克里姆林宮紅墻之間,有12塊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捷爾任斯基等人墓碑。<div> 紅場南邊是莫斯科瓦西里大教堂;北側是國家歷史博物館。附近還有朱可夫元帥雕像、無名烈士墓。東面是古姆商場。<br> 列寧墓上層修建有主席臺。每當俄羅斯重要儀式時,領導人就站在列寧墓上觀禮閱兵。</div> <h5>紅場西側的克里姆林宮(正在搞什么活動)</h5> <h5>紅場西城克里姆林宮圍墻</h5> <h5>紅場克里姆林宮入口</h5> <h5>克里姆林宮</h5> <h5>朱可夫元帥塑像</h5> <h5>紅場北側歷史博物館前朱可夫元帥塑像</h5><div><br></div> <h1><b>2、紅場無名烈士墓</b></h1> 克里姆林宮的西面是無名烈士墓(1967年建)。<br> 紀念二戰中犧牲的人們。墓碑上點有長明火,點燃后一直燃燒。 <h5>無名烈士墓</h5> 墓碑上刻著,"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div>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犧牲2600多萬人,是當時人口的四分之一,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死亡。</div><div> 新婚戀人一般都要來這里獻花。</div> <h5>你的名字無人知曉-無名烈士</h5> <h5>克里姆林宮墻</h5><div><br></div> <h1><b>3、著名瓦西里·勃拉仁內大教堂</b></h1> 瓦西里·勃拉仁內大教堂(1555~1561 年建)<br> 紀念俄國沙皇占領喀山公國和阿斯特拉罕。<br> 被譽為古代俄羅斯建筑藝術的卓越代表。教堂由9座教堂結合,8 座小教堂圍住中間大教堂,成一組精美的建筑群體 <h5>瓦西里大教堂(紅場南面)</h5><h5> </h5> <h5>瓦西里大教堂</h5><div><br></div> <h1><b>4、紅場列寧墓</b></h1> 列寧墓位于紅場西南方,初建時為木結構,1930年改用石建。陵墓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div> 墓前刻有“列寧”字樣的碑石,凈重60噸,象征著莊嚴肅穆。</div><div> 克里姆林宮與列寧墓之間,立有12塊紀念碑。</div> <h5>紅場列寧墓</h5> <h5>12塊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捷爾任斯基等</h5> 中國作家陳運和在此寫下《莫斯科紅場》詩,"十月革命的血,流淌過這兒條石鋪設的史頁。列寧不朽的魂,曾在此陵墓永遠止步停歇"。<div> 陳又寫下,《敬仰紅場列寧墓》緩步下去,“看清了眼前,想著了一切,中國夢大概是列寧夢的繼續,13億人正......”。</div> <h5>紅場左側列寧墓</h5><div><br></div> <h1><b><i>三、克里姆林宮(世界文化遺產)</i></b></h1> 12世紀上葉,多爾戈魯基大公在波羅維茨低丘上修筑了一個木結構的城堡叫克里姆林宮(城堡之意)。<div> 莫斯科就從這個城堡發展起來的,紅磚是1485年至1495年興建,大致呈三角形,宮墻全長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四座城門和十九個尖聳的樓塔。</div> 會議大廈,現代化的建筑,有6000個座位,裝飾豪華氣派,除開會外,也是高水平演出場所。 <h5>克里姆林宮現代化的會議大廈</h5> 炮王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重40噸、直徑0.92米。炮前的四個炮彈,每個重2噸。炮架上有浮雕,有沙皇費多爾的像。<div> 炮太重太大,從未使用過。</div> <h5>炮王</h5> <h5>克里姆林宮的炮王</h5> 鐘王矗立在石基座上。<div> 俄羅斯18世紀鑄造藝術的杰作。女皇安娜一世命令,由著名鑄鐘工匠莫托林父子在1733至1735年鑄造而成的。</div><div> 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鐘。</div><div> 鐘王重約202噸,高6.14米,直徑6.6米。</div> <h5>克里姆林宮的鐘王</h5> <h5>鐘王-打開一角</h5> 鐘王旁是白石頭的伊萬大帝鐘樓,高達81米。樓內懸掛著十幾個大小古鐘。敲響時,很遠都能聽到。 <h5>伊萬大帝鐘樓</h5> 教堂廣場的圣母升天教堂,(也叫烏斯實斯基教堂),建于1480年,歷代大公和沙皇在這里行加冕禮。 <h5>圣母升天教堂</h5> 天使報喜教堂,又名布拉戈維先斯基,靠近莫斯科河畔。規模不大,卻最具魅力。<div> 是皇宮家家用禮拜堂,也是舉行皇族婚禮的地方,里面保留著俄羅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畫。</div> <h5>天使報喜教堂</h5> 大克里姆林宮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圓頂上插著一面白藍紅三色的俄羅斯國旗。現在這里是俄總統辦公的地方。 <h5>大克里姆林宮(右),據說左的小樓才是普老兄辦公室</h5> <h5>辦公區樓房</h5> <h5>舊時兵器庫</h5> <h5>兵器庫</h5> <h5>克里姆林宮圍墻</h5><div><br></div> <h5>莫斯科著名“九姐妹建筑”(共有9座,十月革命后建)</h5><div><br></div> <h1><b><i>第三部分、圣彼得堡世界文化遺產景點</i></b></h1> <h1><b>1、圣彼得堡(世界文化遺產)</b></h1> 圣彼得堡,位于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div> 始建于1703年,到1918年的200多年間,這里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div><div> 圣彼得堡和歷史中心古跡群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div> <h5>圣彼得堡涅瓦河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h5> <h5>冬宮廣場-圣彼得堡</h5> <h5>政府大廈</h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圣彼得堡當時叫列寧格勒。<div> 德國軍隊圍困城市872天(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發生在這里。</div><div> 列寧格勒城內六萬四千二百多平民死于饑餓與嚴寒,兩萬多人死于空襲與炮擊,3200幢建筑被摧毀,街道變成了瓦礫堆。</div> <h5>海軍部等建筑</h5> 這個城市死于轟炸和饑餓的平民人數高于美國和英國平民死亡人數的和。<div> 在那場蕩氣回腸的死亡封鎖戰爭中,絕望的人們甚至吃掉壁紙后面的漿糊充饑,堅強地挺了過來,他們甚至在傾瀉的炮彈旁點著蠟燭舉辦音樂會,忍饑挨餓地寫詩,這種堅韌讓后來人無法忘卻。</div><div> 讓游客的我們向列寧格勒人致以深深的敬意。<br></div> <h5>圣彼得堡風光</h5> <h5>涅瓦河</h5><div><br></div> <h1><b>2、彼得要塞</b></h1> 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右河岸,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幾經擴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br> 古堡的墻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div> 要塞中有圣彼得堡大教堂、鐘樓、圣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筑物。</div> <h5>彼得要塞-圣彼得堡大教堂、鐘樓、圣彼得門</h5> <h5>圣彼得門</h5> <h5>要塞內</h5> <h5>要塞城墻</h5> <h5>要塞的圣彼得堡大教堂</h5> <h5>要塞外墻</h5><div><br></div> <h1><b>3、阿芙樂爾號巡洋艦</b></h1> “阿芙樂爾”巡洋艦造于1900年,長124米,寬16.8米。<br> 1917年11月7日,“阿芙樂爾”號按照革命命令,向冬宮開了第一炮,揭開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br> 1948年作為軍艦博物館,固定在涅瓦河上。 <h5></h5> <h5>阿芙樂爾號巡洋艦</h5> <h5>艦載大炮</h5> <h5>停泊在涅瓦河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h5><div><br></div> <h1><b>4、涅瓦大街</b></h1> 涅瓦大街建于1710年,連接市區和涅瓦河的主要干道。<div> 長4.5公里,道路兩邊集中了18-20世紀最杰出的建筑。</div><div> 街道兩側有很多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和電影院教堂和名人故居等。</div> <h5>涅瓦大街</h5> <h5>涅瓦大街古建筑</h5> 這里的建筑保持18世紀、19世紀的風貌,精雕細刻。<br> 涅瓦大街有東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羅教堂、天主教的圣凱瑟琳教堂、荷蘭教堂、亞美尼亞教堂等。<br> 這條街橫貫3 條河。格利巴耶多夫運河、噴泉河、莫伊卡河。<br> 噴泉河上有15座橋,涅瓦大街上的橋叫安尼可夫橋,建于1841年,有在花岡石基上安放的馴馬銅雕,形象逼真。 <h5>涅瓦大街18世紀建筑</h5> <h5>涅瓦大街</h5> 涅瓦大街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俄羅斯文學作品中,果戈理的《涅瓦大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div> 果戈里在《涅瓦大街》中,描述了19世紀中期圣彼得堡的市井的故事。現在閱讀,同樣引人入勝。</div> <h5>涅瓦大街</h5><div><br></div> <h1><b>5、青銅騎士(彼得大帝紀念塑像</b><b style="color: inherit;">)</b></h1> 青銅騎士是圣彼得堡市標志性雕塑,位于十二月黨人廣場上。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創作。雕塑安置在廣場中央的巨石上。<br> 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在坐騎上,兩眼目視前方炯炯有神。馬蹄下踐踏著的蛇,代表阻止改革維新的反對力量。<br> 俄國詩人普希金高度頌揚這尊塑像,寫下了出名的敘事詩《青銅騎士》。 <h5>青銅騎士 ,名稱來自于普希金的長詩《青銅騎士》</h5><br> 俄羅斯人總是說, 沒有彼得大帝就沒有俄羅斯今天的疆土。 <div> 葉卡捷琳娜繼任俄國皇帝后,極力證明她有能力治理和發展俄羅斯。</div><div> 她建此紀念雕像,意為她有能力像彼得一世成為明君,石座上寫有“葉卡捷琳娜二世向彼得一世致敬,1782年”字樣。</div> <h5>俄羅斯彼得大帝雕塑</h5><div><br></div> <h1><b>6、葉卡捷林娜宮</b></h1> 葉卡捷林娜宮位于圣彼得堡南郊24公里。<div> 現劃在普希金村中。普希金村由兩座皇宮一個花園組成。<div> 葉卡捷林娜宮、亞歷山大宮,藝術風格園林綜合體。</div></div> <h5>葉卡捷林娜宮</h5> <h5>葉卡捷林娜宮樓廊</h5> <h5>會見廳</h5> <h5></h5> <h5>葉卡捷林娜宮</h5><div><br></div> <h1><b>7、冬宮</b></h1> 冬宮座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俄國沙皇的皇宮。建于1754年至1762年。<div> 俄羅斯十八世紀,巴洛克式建筑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至1839年重建。</div><div>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遭到嚴重破壞,戰后修復。<br></div> <h5>冬宮廣場</h5> <h5>冬宮</h5> 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筑,高三層,宮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div> 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div><div> 冬宮的亞歷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侖軍隊的豐功偉績。</div> <h5>冬宮</h5> <h5>冬宮</h5> 冬宮的展廳,有各類文物270萬件。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 <h5>冬宮</h5> <h5>裝飾精美</h5> <h5>亞歷山大大帝寶座</h5> <h5>木雕</h5> <h5>多少年了,還任你踩</h5> <h5>金孔雀</h5> <h5>冬宮-圣彼得堡(1838年至1839年重建)</h5><div><br></div> <h1><b>8、夏宮</b></h1> 夏宮位于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30公里,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div> 夏宮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樸莊重,內部裝飾華貴。</div> <h5>夏宮(世界文化遺產)圣彼得堡</h5> 皇家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在這里舉行。彼得大帝每年來此度夏。<div> 俄國十月革命后,1934年夏宮辟為民俗史博物館。</div> <h5>金噴泉、64個噴泉、250多尊金銅像的第一個梯級大瀑布</h5> <h5>著名的大力士參孫和獅子相搏的雕像</h5><h5>泉水從獅子口中沖出22米之高,象征俄羅斯獲取圣彼得堡</h5> <h5>夏宮的第二個階梯噴泉</h5> <h5>第二噴泉</h5> <h5>夏宮</h5> <h5>夏宮</h5> <h5>夏宮的綠色</h5><div><br></div> <h1><b>9、斯莫爾尼宮</b></h1> 斯莫爾尼宮建于19世紀初葉,三層建筑。正面長220米,主體建筑的兩翼伸出,每翼各長40米,組成宮中的主要庭院。<div> 20世紀60年代在正門增建8根圓柱和7個拱形門廊,和其右側巴洛克式建筑風格的斯莫爾尼修道院渾為一體,稱斯莫爾尼建筑群。“斯莫爾尼”俄語“瀝青”,這里原瀝青廠。<br><br></div> <h5>  斯莫爾尼宮(世界文化遺產)</h5> <h5>  斯莫爾尼宮逆光照</h5> <h5>歐洲的寵愛—Smart乖乖</h5> <h5>  斯莫爾尼宮遠眺</h5><div><br></div> <h1><b>10、喀山大教堂</b></h1> 教堂由沃羅尼欣設計,1801一1811年建成。最顯著的特征是呈半圓形的柱廊。柱廊后面是70米的教堂圓頂。<div> 教堂名稱來自供奉的喀山圣母像,喀山圣母像是東正教敬奉的圣像之一。</div> <h5>喀山大教堂</h5><div><br></div> <h1><b>11、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b></h1> 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可容納1.2萬人。<div> 教堂于1818年開工,1858年完工,歷時40年,用工44萬人。</div><div> 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大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墻。柱廊建完后砌墻,再豎上層的細石柱,最后覆蓋上圓頂,建筑蔚為壯觀。</div> <h5>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世界巴洛克風格四大教堂之一</h5> <h5>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大教堂齊名</h5> <h5>16根大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墻</h5> <h5>圣經人物及故事</h5> <h5>涅瓦河上的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風影</h5><div><br></div> <h1><b>12、滴血大教堂</b></h1> 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運河旁,聳立著名的基督復活教堂,也叫滴血大教堂。 <h5>涅瓦河畔的基督復活教堂(世界文化遺產)</h5> 滴血大教堂是紀念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案發地點建。<div> 亞歷山大二世被稱為“農奴解救者”,在位26年期間,給俄羅斯作了貢獻,刺殺引起全國上下的指責。<br> 建筑師巴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為藍本建造,其外貌更加美麗、生動。<br> 1883年9月14日奠基,1907年8月19日完工,歷經24年。</div> <h5>1881年3月1日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案發地點(稱滴血大教堂)</h5> <h5>世界文化遺產</h5> <h5></h5> <h5>教堂圍墻</h5><div><br></div> <h1><b><i>13、莫斯科新圣母修道院的雕塑(世界文化遺產)</i></b></h1> <h5>新圣母修道院(世界文化遺產)</h5> <h5>俄羅斯著名舞蹈家芙蘭諾娃</h5> <h5>功過正反(黑白)說的赫魯曉夫</h5> <h5>心藏手術(手捧仁心)的著名醫生巴庫列夫</h5> <h5>蘇聯英雄卓亞</h5> <h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h5> <h5>木屋-俄羅斯的特征</h5><div><br></div> <h1><b><i>第四部分、結束前的畫面</i></b></h1> <h5>沒想到的是,2013.8.30日在圣彼得堡涅瓦大街旅游停車點遇到國旅歐洲帶隊的導游姜笑勇二人,意外而親切,在此打個招呼,“新冠”期間可安好!</h5><div><br></div> <h1><b><i>1、莫斯科地鐵</i></b></h1> <div><br></div><div><br></div> <h1><b><i>2、俄羅斯鄉村印象</i></b></h1> <h5></h5><div><br></div> <h1><b><i>3、莫斯科勝利廣場(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1995年建)</i></b></h1> <h5>碑高141.8米,象征著1418天的衛國戰爭</h5> <h5>莫斯科凱旋門(紀念俄國1812年的衛國戰爭)</h5><div><br></div> <h1><b><i>結 束 語</i></b></h1> 盡管多次到俄羅斯,我想知道,我了解它嗎,<div> 問天問地....</div><div> 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擁有 ,</div><div> 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div> <h1>  <b><i>再 見 !</i></b></h1><div><b><i><br></i></b></div><div><b><i><br></i></b></div><div><b><i><br></i></b></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克拉玛依市| 灵川县| 盐津县| 句容市| 南康市| 荣昌县| 东宁县| 蒙阴县| 潍坊市| 广昌县| 枞阳县| 衢州市| 九台市| 蛟河市| 工布江达县| 个旧市| 昆明市| 静宁县| 巴塘县| 宁海县| 敖汉旗| 新沂市| 尉犁县| 宣恩县| 交城县| 康定县| 北安市| 中山市| 榆社县| 德令哈市| 江津市| 江源县| 大埔区| 无棣县| 偏关县| 仲巴县| 临邑县| 大理市| 梁山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