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西古城之馬號小學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批人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國人口激增爆炸時期(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那時候兵團連隊的家庭孩子都很多,一般都是三個孩子起步,四個剛好,五個六個不嫌多,七八個比比皆是!到我母親生我弟弟(1976年)時,全國經濟形勢開始好轉,我記得白面就放開供應了,在那年之前,我們供應口糧是百分之八十的玉米面,百分之二十的白面(小麥面),玉米面比較粗纖維,吃太多了咂喉嚨,反胃,燒心,致使我的父輩們現在一提到玉米面就搖頭不吃,那個時候吃太多了吃傷了。我們供應的糧店側面就是馬號,里面原來養著馬,騾子,牛等農業生產的畜力,后來兵團很快實現了機械化,房子就空閑下來了。我們這批人口爆炸年代出生的娃娃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了,團部的小學卻沒有空教室容納我們了,沒辦法,正好糧店旁邊的這個馬號空著,就收拾出來開了一個班,我記得我們班是一(三)班,但團部小學有一(三)班的,那時候就開始山寨,克隆了,我就在這冒牌的一(三)班里開始了我的小學生涯。</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個班收的小學生就是物資總庫,大食堂,電影隊,園藝連(筆者)等團部附近范圍的,當時我小學一年級男同學有李育林,宋兵臣,李新忠(從小學,初中,一直到現在還時不時走動),安海鷗,張志勇(張大慶)等,女同學有劉艷霞(周麒麟的高中同桌),劉秀琴(李新忠的同桌)等,當時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郭老師,她家在李新忠家后面一排房頭,斜對面是我們的柴油發電站,我每天放學都從她家門前經過,數學老師是胡茂菊胡老師。教室是由馬號改善而成,粗糙簡陋。唯一的好處是房子挑高比一般房子高,顯得空曠高大,冬天架火爐更燒不暖和。課桌沒有,這難不倒我們勤勞智慧的兵團人,用土塊壘個四方墩墩,上面擱兩塊木板,堅固的課桌大功告成,板凳自帶,每個星期一早上上學帶過來,星期六中午帶回家(我們那時每個星期六還要上半天課的)。在那時候我們學生上課和連隊開會是要敲鐘的,現在的人們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覺得我們那個時候很神奇,耍酷啊!</p> <p class="ql-block">我們小時候都愛玩的游戲——丟手絹</p> <p class="ql-block">斗雞——體現小伙伴們的智慧和勇敢!</p> <p class="ql-block">跳皮筋——小女生最愛玩的游戲,她們靈巧曼妙的身體在兩根皮筋間象蝴蝶般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蕩秋千——仿佛又看見馬號小學的小伙伴們圍在旁邊象快樂的小鳥般嘰嘰喳喳歡笑個不停。</p> <p class="ql-block">拔河比賽——體現集體力量協調一致的比賽。</p> <p class="ql-block">打三角,打四角——男生們常常玩的樂此不彼。</p> <p class="ql-block">老鷹叼小雞——男女生可混合在一起玩的集體游戲。</p> <p class="ql-block">那是個物資金錢匱乏的年代,一根小小的五分錢的冰棍是我們小伙伴們心里遙不可及的夢想。我記得那時候我父母親一個人的月工資是36.12元。一袋面粉(二十公斤裝)是7.56元,還是憑糧本按戶口每個月定量供應的,打開紅色的購糧本,扉頁上寫著毛主席語錄:戰時吃干,平時吃稀,平戰結合,備戰備荒為人民!家里如果男孩多口糧都不夠吃的,我爺爺家隔壁外貿站的王建勛他們家五個男孩,每次吃飯饃饃筐從廚房梁上系下來,吃完飯趕快再系上去,要不然一個月吃不到月底就斷糧了,那個時候戶口真重要,沒有戶口真要餓死人的。豬肉(我們俗稱大肉,那時候兵團基本上是漢族農耕聚集區,我們小時候都不吃牛羊肉,也沒條件吃的)每個月憑票供應一次2.06元/公斤,當時大家都喜歡多要肥肉,因為能解饞。餅干是我們自己付業連生產的一箱十公斤裝的要四十元。我們小時候是沒有什么泡泡糖,果凍等零食的,只有把柏油路上的瀝青摳巴摳巴當泡泡糖嚼,那時連隊榨油坊榨完油剩下喂牲口的油渣是我們小伙伴不可多得的零食,可那玩意可不能多吃,吃太多的話拉不出屎來的,那時候還不懂什么叫便秘的。有句話叫什么來著——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沙棗樹象征著我們兵團人不畏嚴寒酷暑,不懼自然條件惡劣,堅韌不拔的扎根精神,它的果實沙棗可以說是我們小伙伴最香甜的零食。</p><p class="ql-block"> 綜上所述,我們那個時候的小伙伴們的童年并不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饑餓,物資匱乏給我們的童年烙下了深深地印象。好在那時候每家情況都差不多,誰也不會比誰家好太多,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小伙伴們在平等的環境中歡快,高興地成長著,蹦蹦跳跳的來到了上學的年齡,上小學一年級時耿軍又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因為他們的班級是冒牌山寨版的一(三)班,當然也就沒有什么教科書了,其實當時團部學校也緊張,按計劃調撥的教科書一時也來不了,主要是適齡入學兒童暴增,教科書沒準備那么多。別的小伙伴還好說,家里哥哥姐姐舊的教課書拿來用就是了,可耿軍在家里是頭一個孩子,是老大啊(所以老大不但是父母的實驗田,還負責給下面的弟妹們趟路,還是只生一個好嘞,好壞就是你了),哪有傳承下來的教科書,每天傻呆呆地做在教室里聽天書一樣,老師講的什么自然不懂,作業肯定不會做,更別說交作業了。我每天就拿著一本母親從別處借來的別人用不著的沒封面沒底的舊動物字典,看著里面畫的狼,狐貍什么的發呆。沒有哪個老師會喜歡學習不好的學生,我好像也不例外,沒過幾天毛老師就點了我和另外幾個小伙伴的名字,說這幾個同學天天不交作業,上課也回答不出老師提出的問題,這幾個同學她的意思是不管了,放任自生自滅吧。從老師的口中我能感覺出我是差生。寶寶心里苦啊,寶寶一腔委屈向誰訴說?寶寶只能自卑地低下倔強的頭顱,更加沉默寡言了。</p><p class="ql-block"> 這樣無趣的學習生涯又過了一個星期,有一天我們的班主任即語文老師郭老師說讓我下午放學后到她家去一趟。我以為又是在課堂上表現不好闖出什么禍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憂心忡忡地上了一下午課,下課放學后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郭老師她家門口,我本性格內向,害羞的,不敢上前去敲她家的門,害怕進去后受到的批評,可又不敢不聽老師的話。那時候的小學生可聽老師的話了,老師的話比父母的話都靈驗,都好使的。(我當時心里矛盾的就跟趙本山小品里演的會下蛋的公雞內心似的,我下呢我還是不下呢,我下了別的公雞會怎么看我,母雞又怎么看我呢)我就在郭老師家門前徘徊,左一圈又一圈的,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郭老師正好出門倒污水,看到我在門外徘徊,叫我進門,我眼一閉,心一橫,以赴死的心情昂著頭進去了,出乎我的意料,我并沒有被斥責,郭老師什么話都沒說,隨手遞給我一本新的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課書。其實她早就熟知我的基本情況,我記得當時激動的連謝謝都沒給老師說,就撒丫子一路小跑回家了。回到家我用顫抖的手摩挲著嶄新的語文書,發誓一定將語文學好,不辜負老師給的這本語文書。其實那個時候的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對待學生的,完全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是郭老師打開了我的學習之門,把一個自暴自棄厭學的差生扭轉到學習中去了。郭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她也沒用什么華麗的詞藻,動人的語言,她只是用一個自認為平常普通的舉動就讓一個懵懂少年邁入知識的海洋,在里面遨游,留戀忘返至今難以自拔!</p><p class="ql-block"> 前幾年我還回到了我魂牽夢繞的故鄉——150團(即西古城鎮)。由于進行城鎮化改造,我的出生地已變成一片廢墟。我站在郭老師家曾經的地方默默地念叨著:45年了,郭老師啊,您還記得我嗎,您的學生耿軍又來看您來了!</p><p class="ql-block"> 一個轉身,光陰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歲月便成了風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憶往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害羞的大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情感豐富憶少年,</p><p class="ql-block"> 兵團小學自辦簡:</p><p class="ql-block"> 最憶語文郭老師,</p><p class="ql-block"> 送我課本恩重天…</p><p class="ql-block"> 迷途少年始知返,</p><p class="ql-block"> 天道輪回嘆蹉跎!</p> <p class="ql-block"> 雖然我的出生地由于城鎮化改造已成廢墟,但對于曾經在這出生,學習,生活,渡過難忘的童年,懵懂青少年的我來說,這里有永遠割舍不了記憶中的美好時光,這里永遠是我記憶中的美好家園,是我斑斕五彩的夢想開始啟航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嘉禾县|
丁青县|
巴中市|
兴隆县|
武隆县|
朝阳县|
平塘县|
义乌市|
腾冲县|
伊春市|
榕江县|
敦煌市|
上杭县|
合山市|
永泰县|
台中市|
宁德市|
五莲县|
台湾省|
明星|
枝江市|
保山市|
专栏|
临泽县|
贵州省|
苗栗县|
比如县|
蒲城县|
志丹县|
井研县|
贵南县|
阿图什市|
交口县|
昌图县|
丰台区|
铁岭市|
芒康县|
济南市|
芜湖县|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