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十年西藏路》之五:漫漫萬里路,雪域高原行。——蘋果姐姐制作。

蘋果

<p class="ql-block">  十年西藏路,2009年第一次進藏 ,那一年我56歲(上圖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2018年第十次進藏,那一年我65歲(下圖也在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  想去西藏,是我很久很久以前就心揣的一個夢想,但又覺得這個夢離我太遙遠了,遠的在天的盡頭。———這是南京朱捷老師給我拍的在札達縣古格王朝遺址的暮色晚霞中。</p> <p class="ql-block">  但, 我終歸相信:只要有夢,夢里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到達。《坐著火車去拉薩》,我來到了夢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網上盛傳一位美女在藏區雪山拍下的一組美片,婀娜多姿,氣貫長虹,看的讓人好生羨慕。好多朋友把這組圖片轉發給我 ,并對我說:看了這組照片就想起了我這個“蘋果姐姐” ,說我特別像這位“女俠”,也希望我也做這樣一組美篇,理由是我走過的場景更美,去過的地方更多,我的氣場更大。??????——我在羊卓雍措</p> <p class="ql-block">  我沉思許久,也后悔當初為什么不給自己也拍拍那樣的藝術照呢?可是我只能遺憾的說:十年間我十次進藏,每一次整理行囊,“行頭”都是沖鋒衣,羽絨服,戶外鞋……,有限的空間只想能多裝幾個鏡頭,沒有多余的空間讓我考慮帶上“奢侈品”。——我在米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再者,同去西藏的都是“攝影人”,似乎沒有哪一個人是專門拍個人照的,相比之下我算是“愛臭美”的,到哪里都忘不了給自己留張工作照。大家都不會把最好的光影,最佳的時間浪費在給別人拍照上。這大概就是攝影和旅游的區別吧。———我在林芝。</p> <p class="ql-block">  這樣的裝束是我在西藏的標配。缺氧, 日曬,寒冷……,臉上曬得過敏脫皮 ,就得把自己捂的嚴嚴實實,在海拔4500米之上的山坡行走,走幾步就想坐下歇口氣,根本顧不上地上是稀泥還是牛糞,哪有精力和閑心去換身時尚的長裙,再擺上一個優雅的姿勢,來一張意境深遠的照片呢?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這只能是一種奢望。———我在納木錯爬上山坡去拍夕陽。</p> <p class="ql-block">  沒辦法,陽光太烈,紫外線太強,山風太大,只有這身裝束才能抵擋每一天起早貪黑,爬山涉水的行程中的風寒日曬。——自拍一張</p> <p class="ql-block">  盡管我沒有一張藝術性極高的“模特”照,但我十分喜歡那組美片選擇的音樂《游牧時光》,因為那位模特表現出的意境是我真實的體驗,音樂的旋律把我帶進曾經游走在雪域高原的時光中!———我在拉薩河</p> <p class="ql-block">  《游牧時光》里的牧人,可以朝著任何一塊牧地行進,感覺哪里好就躺在哪里,一切牛羊的方向就是他的方向。牧場上有他的道路,他的時間,他的床鋪,他的家……。我也是,我想走過的這段路,我想到達的地方,就是放飛夢想的家園。——林芝來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  《游牧時光》的時光緩慢悠長,牧人、羊群,一起走在回家的溫暖之途。唱歌的人用了心,聽歌的人動了情,聽著歌寫故事的人落了淚。聽著想著寫著,我突然感覺到,世間并無隱逸之路而只有生活的跋涉。———我在青稞麥田。</p> <p class="ql-block">  十年的奔波,我攝下許多美麗的景致和生動的人文,過往中,也留下漸行漸遠自己那不可復制的身影。照片中的每一個我,都有一個難忘的故事,都成為我人生路上厚重的積淀。</p> <p class="ql-block"> 十年西藏路,方方面面我都有很多收獲,在前四篇的美篇文章中我用風光圖片,感悟文字,內心情感作了祥盡敘述,在無數贊譽之詞的背后,十年西藏路我也經受了身體,精神的巨大考驗。我找出旅途中并不漂亮 也不優雅,甚至有些落魄的個人照片,這才是自己旅途中真實的寫照。感謝朋友們的鼓勵支持,我寫下這篇《十年西藏路之五》,作為自己西藏之行的終結篇。———我在去邊境察隅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  三年疫情 ,打亂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節奏,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來日并不方長”的無奈。西藏,我還留有遺憾 ,但似乎沒有彌補的機會了。 時間是單行道,過去了,回不來,走過了,忘不了。———走滇藏線經過芒康鹽田。</p> <p class="ql-block">  滇藏線上的這位不知姓名的藏族小伙,我還記得他的盛情:“大姐,你要是回來還走這條路,就到我家喝碗酥油茶。”那種真誠,讓我懷疑人生:在這荒蕪之地,我們孤單出入,怎么遇到的全是好人?</p> <p class="ql-block">  當帶著一路風塵疲憊以及高原反應的昏昏沉沉走進拉薩,等候我的是一聲“扎西德勒!一路辛苦了”,遞上來的是一束花,一條哈達,甚至是備好的一個氧氣袋。頓時,心就像這藍的耀眼的天空一樣清澈,像炙熱的太陽般溫暖。——這是第十次進藏的司機兼導游,藏族朋友次多在我走出“拉薩站”時,為我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p> <p class="ql-block">  我珍惜每一個可以讓我稱作朋友的人,感謝我旅途中相遇的每個人!這是我第二次進藏,一起同行的我們東風汽車公司的三位“共和國同齡人”——“牛大哥”“牛大姐”。</p> <p class="ql-block">  沒有人能留住歲月的腳步。但我們能留住美好的記憶!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但我們能保持快樂的童心!———我十次進藏中有三次都是乘坐劉立明兄弟的這輛車。</p> <p class="ql-block">  劉立明師傅是甘肅張掖人,和愛人一起在西藏打拼多年了 ,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在老家上學,跟著奶奶生活。大兒子和小女兒都先后考上重點大學 ,十分優秀。他們夫婦兩人勤勞善良 ,用自己的辛苦換來生活條件的改善,用良好的信譽和熱情的服務贏得游客的信任贊譽,劉師傅多次被網絡評為優秀旅游好司機。他們身傳言教,用好的家風培養出兩個大學生。在他們一家人的故事里 ,我感悟到普通人生活的意義和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我和劉師傅夫婦在納木錯留影, 下圖在八一鎮留影。</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我第十次進藏的第一天,在高反不適的情況下,是這位小戰士陪著我,鼓勵我,幫我背著幾十斤重的相機包,登上藥王山最高頂,讓我今生有幸俯瞰看到最美的夜幕下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  十年西藏路,走過拉薩大街小巷。坐在倉央嘉措曾經坐過的“瑪吉阿米”酒吧的窗前,聽著游客和服務生津津樂道講著倉央嘉措的情史。盡管有的是杜撰 ,有的是口口相傳,但人們對倉央嘉措的迷戀有增無減。</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夜,我聽了一陣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一絲氣息。——我在色林寺拍攝喇嘛“辯經”活動。</p> <p class="ql-block">我在羅布林卡。</p> <p class="ql-block">  走在布達拉宮的石階上,突發奇想松贊干布在這里迎娶文成公主的那個盛大場面到底是什么樣的?放開腦洞去任意想,卻怎么想像都覺得無法承載歷史的厚重。思緒卻飄浮這文成公主淚灑西域,倒淌河流,回望長安,寶鏡擲地,一半為日,一半為月。頌贊干布遇見文成公主,倉央嘉措邂逅“月亮”公主,我想都是意在“遇見西藏”!</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我隨著藏民輕輕轉過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我在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  沒去的人心生向往,去過的人念念不忘,這就是西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夢不知所止,百轉千回。———我在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西藏解放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  上面這張圖片,是我第一次進西藏在然烏湖留下的紀念照。這張照片似乎還能看的出我的臉,眼都有些浮腫,嘴唇發紫,那天我的高反特別嚴重。那晚就住在然烏湖邊一個兩層樓的簡易房里,我拖著行李上二層的房間,只有十幾個臺階我足足用了近一個多小時。(下圖,我在魯朗林海)</p> <p class="ql-block">  上圖中那個小木屋,就是我在然烏湖的夜晚居住的地方,然烏湖的清晨宛如仙境。第一次進藏住在然烏湖,讓我真的體驗了“眼睛里的天堂,身體上的地獄”的苦樂人生。</p> <p class="ql-block">  一次又一次,每次都要經受高原特殊環境的磨難歷練,可每一次回到家就想著下一次還要再去西藏,那是一種長在心里的“癮”,是揮之不去的思念,是命里注定今生我一定與它相見!———我在來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不會看到,在清晨的布達拉宮前,一路磕頭來到布達拉宮朝拜的信徒們。他們俯仰于天地之間,用身長丈量著到圣城的距離,他們塵灰覆面,臉上溝壑縱橫,額頭磨出了灰黑色繭子。當你注意看他們的表情時,絲毫不見痛楚,也沒有特別的喜悅,只有平和,就像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塵不染。——我在大昭寺,布達拉宮廣場夜景。</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不會聽到昆侖山和唐古拉山口的風聲是那么的孤獨;不會親身體驗到“天路”的遼闊悠遠。——我在青藏鐵路終點紀念雕塑留念,眺望青藏鐵路通往雪域高原。</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怎知在西藏還隱藏著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肯定就與世界上最美的來古冰川永遠的錯過;</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又怎能體會什么叫世事變換、什么叫人間滄桑;</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不會了解,這個世界還有圣湖羊卓雍措這樣一個能讓我心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這個隨意一做的姿勢,隱約可見我還有點“文藝范”??———羊卓雍措</p> <p class="ql-block">  西藏,是青藏高原永恒的圣地。我們這些被人叫做“藏漂”的旅游“達人”,不管你是佛教的信徒還是俗世凡人,無不都是受了西藏燦爛而強烈的誘惑,因果雖有萬千,成行只需一緣!——我在318國道上然烏。</p> <p class="ql-block">  我在西藏江南“朱瑞鄉”。</p> <p class="ql-block">  行走西藏,是用最慢的方式走向心中的圣地。沒有大聲疾呼,也沒有浪漫奔跑,只是從內心溢出的沉靜,仿佛自己就像歌詞里唱的那樣在“流浪”。———我在“318”國道“通麥天塹”最險路段。。</p> <p class="ql-block">  這種流浪精神使人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觸摸到的不是時光的流逝,而是時光溫暖的給予。———我在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p> <p class="ql-block">  尼洋河的水清澈而湍急,而雅魯藏布江水則渾濁而緩慢,尼洋河水匯入雅魯藏布江之后逆流而上,一清一濁,一急一慢,形成鮮明對比。也只有大自然的巧手,可以造就如此奇觀:尼洋河的優雅涓流,被奔騰的雅魯藏布江一并帶入印度洋,分界線明晰可見。雅江的水黃濁、尼洋的水青綠;雅江的水洶涌、尼洋的水平靜。相互映襯下,兩江像一對不離不棄的戀人,在大自然中暢快的舞動。</p> <p class="ql-block">  歲月倥傯,時光輪轉,那看似跋山涉水,優游卒歲的日子,思緒卻直逼遠方。是你在我身上,刻下游牧時光,我愿把心兒放在你的歌聲里飛翔。這歌聲中傳出的飄渺傷感,隨著那月光,冷艷欲絕,美好的愿望,似乎越來越漸行漸遠。陣陣寒意襲來,趕緊將自己裹緊,心底便隱隱地有些許的多情的炙熱泛了上來。</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野狗”太多了,對于我這個從小到大就怕狗的人來說就是一種無法逾越的恐懼心理。然而,第二次進藏我來到納木措,卻與一條“野狗”結了緣分。十月中旬的納木措,已經非常寒冷,幾乎沒有游客。我等四人在納木錯住了一夜,爬高登下圍著湖邊拍的不亦樂乎。這條狗從早到晚一步不離開我,始終在我身后跟著,我由開始的心驚膽戰到發現它沒有惡意,也就釋然了。晚上我們在簡易房吃上藏民為我們煮好的蘿卜羊肉湯,我給狗狗??吃了骨頭,那一夜,狗狗在我住的板房外強跟下守了一夜,還不停用爪子扒墻根的土,我心中還真的有點緊張。第二天我們離開納木措,它一直目送我們的車遠去,直到今日,我都無法解釋我與這狗娃到底是什么樣的緣分?——這兩張圖片是我同行的影友趁我不注意特別拍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古象雄王國遺址,當我真的踏上這片古文明遺跡時,思接千古,感慨萬千…… 。 這是一本厚重的讓我不可能讀懂的“大書”,因為這本大書大到窮盡權威研究機構都無法可以探索到它的確切秘密,實在是古象雄文明離今天太遙遠太遙遠了。</p> <p class="ql-block">  離開象雄王國遺址時,數數我們的車四周竟然有六條野狗守著。那時,我倒也顯得淡定自如了,盡管不敢和它們“親密接觸”,但也敢和它們來張“大團圓”的合影。同在一個地球生存,又在有著悠久歷史的象雄王國遺址相遇,也算是千年緣分吧。</p> <p class="ql-block">  假如人生不曾與西藏相遇,我依然茫然失措、不知道心被自己孤單了多久。——爬上山坡 ,看到了納木措日落</p> <p class="ql-block">  親臨圣湖的一剎,心里才明白自己千里迢迢到西藏,竟是冥冥中早已注定……。———我在然烏湖</p> <p class="ql-block">  都說318國道最美的一段風景在波密,我覺得“名副其實”。來到波密,熟悉地形地貌的友人帶我走進鮮為人知的山澗,又如此好運遇到眾多拍攝元素堆砌一處的美妙時刻,我也很恍惚,不知此刻我在何處神仙境地?</p> <p class="ql-block">  這是松贊干布出生的地方——墨竹工卡縣,位于318國道旁一個村莊邊上,名為強巴敏久林。他出生地甲瑪鄉,甲瑪意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時為群山環繞、水草豐足的圣地。據說,在松贊干布的父親當政的時候,這里曾建有強巴敏居宮,松贊干布就出生在這座宮殿里。</p> <p class="ql-block">  這是墨竹工卡大昭古城遺址,在歷史上,這里是重要的軍事要地。經過之地,凡是有歷史的遺跡,我都想去看一看,拍一拍,哪怕是自己留個身影也很滿足,點點滴滴,都是串起西藏古往今來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三次去西藏,是受西藏朋友的邀請,專程只身前往林芝參加桃花節。四月初,林芝桃花是西藏最早的“報春花”,此時,也正是我們十堰最早的“報春花“櫻桃花怒放盛開的時候。告別鄂西北的櫻桃花,迎著西藏江南的野桃花。那個初春,在“遙遠桃花源”的點點滴滴至今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  即使我不遠幾千里來尋它,仿佛還是在夢中。它若即若離,若遠若近,四周靜的出奇,仿佛天地凝結,沉淀一世繁華。———我在索松村。</p> <p class="ql-block">  山路彎彎,放眼望去,如同天穹放肆潑灑的彩墨,一層層鋪染的姹紫嫣紅,紅波綠浪翻涌在雅魯藏布江的沿岸。</p> <p class="ql-block">我在雅魯藏布江轉彎處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在米拉山口處的“中流砥柱”留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西藏有名的圣湖———巴松措。作為紅教圣地,巴松措隱于河流上游的高深峽谷,它不同于西藏其他高海拔的湖泊,這里氣候濕潤,景色秀麗。這里有個叫扎西的小島很有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春天,八月的夏季,我都繞有興致走過湖上浮橋上島,走進唐代修造的措宗貢巴寺,寺廟周圍的藏族白塔典雅肅穆,煨桑爐和轉經筒環視可見,這是在西藏最輕松的游圣湖,海拔不算高,空氣清新潤肺,四周蔥綠養眼。</p> <p class="ql-block">  人若如初初若世,天地我心空靈境!——第一次進藏我坐在羊卓雍措湖邊。</p> <p class="ql-block">  “千里邊防固若湯”,風也昂揚,云也昂揚。我兩次進入南伊溝,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美麗風光的驚艷,更有家國情懷的感動!這里是祖國的西南邊境,我聽到了讓人震驚的過往,也看到了讓我震撼的一幕幕。——我在南伊溝</p> <p class="ql-block">  我十分有幸走進邊防哨所,看著那些臉上還帶著稚氣,眼神卻那么堅定的年輕戰士,我心里滿滿都是熱愛和崇敬!他們“投筆從戎懷祖國,青春無悔赴邊關”,用一份堅守,一份堅強,在如畫的南伊溝,堅毅書寫不朽的軍魂!———我要離開南伊溝了,再一次站在這塊醒目的標語牌前,久久無法平靜!“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絕不把主權守丟了”!這是邊防軍人對祖國和人民承諾的誓言!面對他們,我的眼睛潮濕朦朧,那種感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謝我在西藏遇到的軍人朋友們!你們的“家國情懷”在百姓心中豎起的是一座永遠的豐碑。我們的相聚很短暫,有的戰友連面都沒見到,但你們給予我的幫助鼓勵我一世不忘!無論你是轉業回到家鄉,還是仍在守衛邊疆,我都衷心祝福你們平安快樂,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見到雅魯藏布江岸邊一片璀璨,在雪域高原看看如此斑斕的秋葉,心里有著一種對生命力量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穆然再回首 ,只見秋風浮起,黃葉疊更,心中輕輕吹起的思緒,原來已是久遠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  我第四次去西藏,是帶著我家的“同學”,我的孫女一起去的,那時她還是一名小學生。在學校就是一名“小記者”的同學,背著一部單反相機 ,經歷了人生許多個“第一次”。———第一次走進西藏;第一次看到一座座雪山;第一次就看到南迦巴瓦峰;第一次來到祖國邊境,走進邊防哨所;第一次參觀布達拉宮;第一次與磕長頭的西藏少年合影留念……。她用相機拍了不少有看點的好圖片。———我們在林芝,在納木措。</p> <p class="ql-block">  盡管小雪去過國內不少地方,但這次西藏之行應該是她最難忘的一次精神之旅。西藏回來,我們隱約覺得她懂事了,長大了,那種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我們在卡定溝。</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一次進西藏去米堆冰川,也許是連日奔波有些疲勞,那天我高反很嚴重,嘴唇發紫,臉有些浮腫,但是我沒有選擇騎馬進冰川,背著相機包徒步走向目的地。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當時的我真的很狼狽 ,但今天看到這張圖片我卻覺得十分珍貴。在大自然面前,我顯得十分渺小,在世人面前,我也相形見拙,但是正是這一次我選擇了“堅持”,才有我后面十次在西藏的一路前行!———我在去米堆冰川的路上,上圖已經看見冰川了。</p> <p class="ql-block">  藏北草原,念青唐古拉山,納木錯……,一個風景無限,風情萬種,有情有愛令人神往的地方。在我們的眼中,納木錯靜靜的依偎在念青唐古拉山峰的胸前,被英俊的白馬王子盡情擁抱。在同一天空下,相擁一體。天風舞蕩,那些輕柔的深陷倒影,是一種依戀的匹配。默無一言,卻折射它們愛的深度和高度。———清晨,我在念青唐古拉山腳下,納木措湖邊。</p> <p class="ql-block">  背著背包在西藏,看到風光無限,聽過故事委婉,遇到游人無數………,十年西藏的“游牧時光”,我的心智就這樣歷練的更加成熟強大 ,流逝的時光,成為人生路上一盞盞靚麗的航標燈。</p> <p class="ql-block">  看藍天白云,看白雪皚皚,哪怕是一處斑駁陸離的地方,靜靜的不說話,都是心醉的好風光。———我在去阿里途中的路邊景。</p> <p class="ql-block">  這種精神狀態和裝束,大概是我在西藏留下的最“摩登”,時尚的身影了。??</p> <p class="ql-block">  帕拉莊園是西藏具有代表性又保存完好的舊西藏農奴主的莊園。</p> <p class="ql-block">  花點時間參觀西藏歷史的遺跡,多點見識,多點思考,把自己對西藏停留在電影和書本上的認知能提高到一個高度。</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古城堡,千百年與雪山,江河相依相伴,飽經風霜雪雨的經幡已傷痕累累,卻依舊年復一年向世人講著前世今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等凡人也都有一場屬于自己的浪漫故事,盡管有時會像斷了線的風箏流年似水般從指尖劃過,不知飄向何方。但是 ,所有流逝的瞬間,都不僅僅是過眼云煙,經歷的一切都會在“人世間”留下痕跡。</p> <p class="ql-block">  行走,修心,遇見最好的自己。———我在南迦巴瓦峰山腳下的直白村。</p> <p class="ql-block">  這一世,我翻過座座雪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一定要與你相見!——我在索松村拍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藏族人民譽它為“是天上眾神聚會和煨桑的神宮”;“是青藏高原高舉的拳頭,刺破云天的長矛” 。</p> <p class="ql-block">  我和神山似乎很有緣,每次同行的朋友也都說我運氣好。我六次經過南迦巴瓦峰,有五次都清晰看到它的雄姿偉岸,在索松村,在直白村,在色季拉山口……,我與它隔著雅魯藏布江凝視相望,可遇不可求的相逢讓我每一次都都覺得眼睛有些濕潤。</p> <p class="ql-block">  通過西藏部隊的一位藏族朋友介紹,我結識了索松村的村長,一位年富力強的藏族中年漢子。我吃住在他家 ,他的慈祥阿媽和可愛的兒子對我都那么熱情。村長帶我來到村里緊鄰雅魯藏布江的一個山坡上,我們坐在山坡上,吹著江風,看著變換莫測的云卷云舒,這種透徹心扉的舒適唯有此時,唯在此地!</p> <p class="ql-block">  流轉的時光,都成為命途中美麗的點綴,看天,看雪,安安靜靜,不言不語都是好風景。——我住在南迦巴瓦峰山腳下,雅魯藏布江轉彎處的索松村。</p> <p class="ql-block">  這是古老偏遠的直白村,它就在南迦巴瓦峰山腳下(圖片遠處就是南迦巴瓦峰)。我之前看過有關資料 ,這里交通閉塞,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這里以前一直實行“一妻多夫”制,且“夫”都是自家親兄弟。我兩次來到直白村,用我的視角去看這個美麗的地方,用我的內心去感受原始與古樸。</p> <p class="ql-block">  腳下,雅魯藏布江水奔流不息:身后,南迦巴瓦峰巍然聳立,我和同行影友在直白村與子弟兵和藏族同胞合影留念,也許這輩子我們不會再相見,但曾經相見結下的友誼永存心間。</p> <p class="ql-block">  翻開中國行政區域地圖順西而看,就發現西藏的東南面有一個小小的“孤島”,那就是當時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脫縣。2013年10月30號,墨脫正式通車了,通車第三天,我就走進向往已久的墨脫。走過嘎隆拉隧道,我們在雪地里跳呀唱呀,這條隧道的貫通讓墨脫人民世代被茫茫雪山阻隔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我在墨脫</p> <p class="ql-block">  別忘了答應自己要去的遠方,無論有多難,無論有多遠。——這是2013年11月 第六次進藏,為期半個多月“墨脫,丙察察之行”的同車影友,廈門的吳老師,蔡老師,北京的曉坤老師,還有廣東的邢剛老師(盡管我們沒有合影,但墨脫之行后,我們多次結伴而行,友情至今延續)。一路上我們收獲了無數珍貴美麗的圖片,還有更加珍貴的友誼。上圖是我在去察隅翻越海拔5000米的德姆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走下高原,回顧雪域那夢幻般的旅程,正向回顧人生的旅程一樣,美麗而迷茫。但有一點自己十分清醒,那就是天高地迥的雪域高原、神秘西藏,人類是不可窮盡的。——上圖我在米堆冰川,下圖我在念青唐古拉山腳下。</p> <p class="ql-block">  西藏是離天最近的地方, 所以有了天堂的美譽。 在這人間天堂,我邂逅一張張高原紅的笑靨, 勝似初綻的艷麗梅朵。</p> <p class="ql-block">  上圖在阿里,下圖在波密遇到挖蟲草的藏族姑娘,吃著她們的青稞面。</p> <p class="ql-block">  上圖在南迦巴瓦峰山腳下的村莊與放學回來向我這個游人敬隊禮的藏族小姑娘合個影;下圖在納木措湖邊遇到一位洗衣的藏族女子。</p> <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 我走阿里南北線,經過日喀則時,正值青稞收獲季節,年楚河谷已經遍地金黃、青稞飄香。金色的農田里,村民們利用收割機和手工搶抓農時收割青稞,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  五次到達“羊卓雍措”圣湖,每一次都是戀戀不舍的離開。最后一次去西藏,我下決心要爬上山頂去看羊湖全貌。我上去了,但確實付出了代價,在高海拔的地方負重爬山也真不是吹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白居寺,很有特點,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夏魯派,格魯派共處一寺的寺院,具有塔寺結合的顯著特征。寺中有塔,塔中有寺,渾然天成,相得益彰。寺院主要建筑有措欽大殿和白居塔,白居塔(又稱十萬佛塔)。因為它的存在使白居寺更富有勝名,更具有魅力。白居塔重重疊疊共九層,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佛殿,據說有十萬佛像之多,進到里面,猶如進入迷宮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年華在歲月蹉跎中漸漸老去,曾經明鏡的心如同燈塔般忽明忽暗,心在何處泊岸?無需太多的言語,說走就走,短暫“逃離”迷失了自我的城市,走進那個伸手就能觸天際的地方。———這是第二次到達米堆冰川 ,比第一次去米堆冰川身體與精神狀態都要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岡仁波齊峰。我和它太有緣了 我三次到岡仁波齊,三次都看到它雄姿偉岸的全貌。2018年第十次進藏,第三次到岡仁波齊不僅僅拍到“日照金山”,還拍到“神山星軌”。</p> <p class="ql-block">  離開岡仁波齊神山的那個早晨,仿佛內心有一種顫動。雙眼默默注視這披著金色外衣的岡仁波齊神山,心境覺得一下子變得如此開闊。雖然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凈化心靈的方式,但在我心里都替代不了西藏神山對心靈的洗禮!岡仁波齊山鉆石般的光芒,能撫平你心中所有的波瀾。</p> <p class="ql-block">  險峻的天路上,那些感人的傳說讓我們肅然敬畏。“傾我一生,許你一座花開不敗的城;盡我一世,予你一場萬年不醒的夢。”——這是電影《紅河谷》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五次進藏的同行影友,也是我的第一次阿里北線攝影行程。這次經歷在我人生旅途中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結下的友誼最為難忘。南京的慶翔妹,朱捷兄弟,北京的曉坤妹,陳杰小兄弟,廣東的全老師等,我們的友情至今濃郁。西藏之行后,我們又結伴原班人馬去霞浦,仙本那相聚拍攝,新疆 ,摩洛哥,北歐,東歐……都留下我們相伴共同走過的腳印??。今天看到照片,我又想你們了!在此,我再一次謝謝兄弟姐妹在旅途中給予我的真誠關心和無私幫助!正因為和你們相遇相識,才成就了我旅途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影友邂逅雪山,每天我們都要付出自己的體力精力 ,有時甚至是“極限”。一個又一個預示一個海拔高度的埡口需要我們去翻越。每過一個埡口都會累的氣喘吁吁,但都會有一種“王者歸來”的驕傲。今天“勝利了”,明天才會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  阿里途中,哪一個埡口,海拔高度都超過5000米。———嘉措拉山和那根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朱捷兄弟在瑪旁雍措給我拍的照片;下圖是慶翔妹子在扎達土林給我拍的照片。我拍完圖片,抬頭看到藍天白云,就大喊一聲:我想擁抱西藏!于是 ,姿勢都是張開雙臂,毫無新意。??????</p> <p class="ql-block">  這是拉孜縣查務鄉附近一處十分有紀念意義的石碑。這里是318國道的終點地,也是318國道和219國道在拉孜交匯,分道的地方。G219國道即新臧公路 ,北起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的零公里石碑,在此與318國道的中尼公路段交匯。318國道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途徑8個省份到達西藏拉孜,全長5476公里。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一條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觀長廊,自然景觀類型齊全并具有多樣性。318國道從海平面的長江口到地球之巔的珠穆朗瑪,所跨越的景觀優美壯麗。站在這個石碑前,我的內心還是很激動的。</p> <p class="ql-block">  沿219國道剛過巴爾兵站,左轉行約8公里,神奇的“五彩山”與“珍珠翠”展現眼前。———我在五彩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  細數在我人生旅途中,有許多值得回味和難以忘卻的往事。然而,能稱得上讓我引以自豪,值得“炫耀”的經歷當屬我十次進藏中三次到達珠穆朗瑪峰的經歷;近距離感受神山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這不僅僅是去過一個有夢的地方,而是在人生路上,我用自身的力量和勇氣實現一個跨越式挑戰!——這是在進入喜馬拉雅山自然保護區大門口</p> <p class="ql-block">  每一個前往珠峰的人,一路上都會激動不已,即使反反復復的告訴自己要淡定,要沉住氣,不要因為過于激動導致身體對高反的不適。但是當你從318國道下來,進入定日縣境內后,眼前群山萬壑的景象紛沓而來,我們誰都“偽裝”不下去了,由衷的激動無語言表。———我在加烏拉山口觀景大平臺</p> <p class="ql-block">  面對著綿延雪山,眼前的一切皆是雪白。站住了,思想也停住。———喜馬拉雅山脈,和珠穆朗瑪峰相連的海拔8000米以上的五座雪山在我面前一字排開。</p> <p class="ql-block">  歷經彎道顛簸和升高的海拔,珠穆朗瑪峰就在眼前時,腦海中竟是一片空白,直到幡然醒悟看到那個熟念于心的神女般山峰,才驚覺自己竟多少有些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在我心里,珠峰是個神。你沒有真正站在它的腳下,沒有親身感受它,就不可能知道它的真正含義。站在珠峰面前,才知道什么叫神圣,什么叫威嚴,什么叫巋然!</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世界屋脊”,我對自己出行旅行意義的認識似乎也有了一個高度,它不是對生活遇到煩心的逃避,而是為了洗一洗身體的塵土和靈魂的污垢,給自己換一種新的眼光,甚至一種生活方式,讓生命之樹增加多一種可能性的叉枝。</p> <p class="ql-block">  傍晚, 看到珠峰被最后一抹夕陽照耀成金色時;入夜,拍到珠峰的星軌,銀河時,那一絲心動才達到了真正的極致……。</p> <p class="ql-block">  這是珠峰邊防部隊的一位藏族營長,部隊派他帶我們來到大本營再上去200米左右的這塊由中國地質局,中國登山隊立的這塊珠峰高程數據里程碑的平臺上。他曾經帶領中國登山隊登上珠峰山頂,并因此立下一等功。———車無法前行,需要爬一個陡坡,海拔5600米 ,一點不夸張,我是四肢并用爬上去的。那十分狼狽一刻的故事夠我用余生回憶。</p> <p class="ql-block">  站在我右手邊,那位頭發白了的是廣東攝影師景平老師,從軍三十多年的轉業軍人,真誠,善良,樂于助人的姐姐。2019年4月,也就是我們去西藏只過了半年多時間,她突發心肌驟停而不幸辭世,這張照片也成了我們永久的回憶!今天我寫這篇文章時很想念景平老師。景平老師酷愛攝影,天上離珠峰很近,愿她繼續拿著心愛的相機,拍出天堂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我也十分感謝此次同行的北京蘇老師,上海的耿老師以及導游司機次多兄弟,阿里南北線,我們朝夕相處半個多月,共同經歷了艱苦和快樂,給予我關心和照顧,今天回顧依然感動。此時,我再一次向你們說聲:謝謝遠方的朋友!祝大家都健康快樂,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每個人都該擁有屬于自己的 夢想 ,雖然我一輩子都沒有能力登上雪山頂,但我心中一定要有座高山,它督促我要有往高處爬的勇氣,它讓我總要有奮斗的方向,它使我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希望。 當我們不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強大了!———經過希夏邦馬峰。</p> <p class="ql-block">  我兩次來到扎達土林和古格王朝遺址,感受到的震撼是我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我推開古堡斑駁的大門,沿著城堡的廢墟艱難的拾級而上,風聲嗚咽處,仿佛還隱約夾雜著金戈鐵馬之聲。站在城堡的最高處,極目遠眺,整座古堡盡收眼底。遠處山嵐疊嶂,黃土遍地,暮暮蒼蒼。夕陽西下的余光中,藍色的天空下,金黃色的古堡與土山融為一體,這座古老的建筑遺址,還有著最后的輝煌。身臨其境的那種感覺,至今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描述 ,只記得自己站在那里,眼在看,手在拍,心卻在顫。</p> <p class="ql-block">  這位漢子是古格王朝遺址的守護人,家里幾輩人都日夜守護在這片神奇的“廢墟”上,他是接過父輩扛過的“擔子”,繼續履行一份責任。在我第一次到古格王朝遺址之前,中央電視臺正好播放記者采訪這里一位“老守護人”的報道,正是這位漢子的父親。也因為看了這個報道,我尋到門口的守衛室說明來意,表達自己的敬意,并在此留影紀念。他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沒有見識過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但他盡心盡力守護這片土地,讓世界上更多人的看到這精彩絕倫的瑰寶,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偉大!</p> <p class="ql-block">走過“世界屋脊”,進入“天上阿里”。</p> <p class="ql-block">  我和藏族朋友次多兄弟在進入“天上阿里”的界門來張合影。我們的車行駛在G219國道上,像一條黑色的絲帶悠悠然飄向無盡的天邊。</p> <p class="ql-block">  路的兩邊,一側是岡底斯山,一側是喜馬拉雅山,時而跌宕起伏,時而尖峰突起,時而蒼涼悲愴,時而又阿娜多姿。兩座山脈,又像兩頭雄獅,安詳地臥睡在兩側,靜靜地凝望著這天地間的云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  這里沒有時光的追逐,沒有欲望的膨脹,沒有勾心斗角,在這里你只要安靜地行走。———這是我開始進入阿里無人區時,次多教我做的一個動作,意在祈禱神靈保佑,因為后面的路很難走,行程很艱苦。</p> <p class="ql-block">  阿里北線無人區,吃住條件都十分艱苦,有時一天也遇不到一處能購買食物的小店,需要我們做好野外吃方便面的準備。在這種仙境搬的環境里吃包快餐面,那種感覺別有滋味。次多兄弟帶著簡易爐子鍋碗,自己做“糌粑”,從他那里我知道了做“糌粑”的操作流程,我也第一次饒有興味的吃糌粑,有點可可粉的味道,能夠接受。</p> <p class="ql-block">  進入阿里北線無人區,偶遇過幾個游客,其他時間幾乎渺無人煙。那里大漠孤煙,空曠冷寂,卻風光無限。是野生動物的家園,是五彩地貌的博物館,有肉眼能望穿浩瀚天穹,有湛藍碧清的“一措再措”,那是讓我一次次夢回的地方。夕陽西下時,我看到這樣的色彩,腳就像生了根而挪不動步,索性坐在山邊,用長焦拍下金色的田園,思緒隨著天空翱翔的雄鷹飛過雪山草原,穿越村莊曠野,欣賞了雪域高原的廣袤與壯美;體驗了那與世無爭般的古老與寧靜,更感受到遠經幡處傳出的來世期盼和今生虔誠……。———這是在阿里北線無人區的扎日南木措</p> <p class="ql-block">  阿里北線無人區太空曠了,我們五個人走進去顯得太勢單力薄,渺小至極。一到拍攝地又都各自行走,高反比其他影友都嚴重的我又總是被落在后面。所以北線無人區一路,我都沒有幾張個人照片,一是沒有人給我拍,二是拍攝眼前看到的景致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也就沒有“臭美”的念頭了,但今日回憶起來還是覺得有些遺憾。</p> <p class="ql-block">  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途,遇到誰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這張圖片是第十次進藏,行程的最后一站在納木措拍日落時景平老師給我拍的最真實自然的“工作照”,我十分喜歡,也是景平老師留給我的珍貴禮物!</p> <p class="ql-block">  “我用我自己的流浪 ,換一個在你心里放馬的地方;像那游牧的人們一樣,把寂寞憂傷都趕到天上。”——《游牧時光》中的這句歌詞,正是我這張圖片中與牧民坐在一起的心情寫照。</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任何一段旅程,都是一條自己主動選擇的道路,那么它應該還承擔其他的寓意:是時間流轉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間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條堅韌靜默而隱忍的精神實踐的路途。———那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在納木措拍日落。</p> <p class="ql-block">  天涯很遠,一步一腳印,也終將到達。一路走來,我懂得了人生路上,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旅途中,我在月亮升起的傍晚和晨曦初露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  當自己踏入那片高原圣土開始,就對那里上了癮,不愿離開,只想再去。在我心中,西藏是神秘的,隱隱約約永遠蒙著一層面紗;西藏是璀璨的,是雪域高原上綻放的美麗花朵;把人間天堂最高點的絢爛給予世人。———清晨,拉薩河面上霧氣蒙蒙。</p> <p class="ql-block">  只有去過西藏,我才了解大山大河的壯觀;只有去過西藏,我才能體驗到天路的遼闊;只有去過西藏,我才感受雪山的圣潔;只有去過西藏,我才明白信仰的力量。到達西藏,能體會到那種超脫的意境,徹底的將身心放空,把自己融入在那里無邊際的壯闊山河中。———我與喜馬拉雅山的約定</p> <p class="ql-block">  我希望再見到的西藏,仍是玉宇澄澈的圣潔天堂。相信你會用你凈化天地的罡風靈氣,掃凈現代化帶來的污塵、市場經濟釋放的濁氣。在蒼茫的宇宙里,你永遠玉潔冰清,風姿綽約。在無限祥瑞的佛光普照下,于極地之巔,永恒微笑。這是我一個普通旅行者的祝福!———我在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  十年西藏路,十次雪域行,我人生這一段“朝圣之旅”就此結束了。朋友留言動情的對我說:“你收獲的不僅僅只是美麗風景那么簡單,去過西藏的人會找到靈魂的歸宿,會被喚醒心靈,會帶著雪山冰川一樣純凈的心情回歸生活。”——我在色季拉山等觀南迦巴瓦峰, 遺憾的是這一次它與我擦肩而過。</p> <p class="ql-block">  其實,回到賴以生存的家,我們原有的工作或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但我真切的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態度悄悄發生著改變,不再糾結那些無聊無謂的瑣事,似乎心胸寬了,處事的格局大了,人簡單了,崇尚樂觀向上的心態占據主流,走過的路,流轉的時光,成為我命途中美麗的點綴,這就是徜徉西藏十年的時光里給予我余生的精神財富!———我在去阿里北線途中</p> <p class="ql-block">  如果我的人生還能有一趟遠行,</p><p class="ql-block"> 我愿意將這一次旅行仍然獻給西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凭祥市| 鹿泉市| 晋州市| 应用必备| 千阳县| 肥东县| 江孜县| 正宁县| 兖州市| 曲水县| 苗栗市| 阜城县| 柏乡县| 双牌县| 华池县| 乌鲁木齐县| 比如县| 平远县| 平定县| 永年县| 克什克腾旗| 长宁区| 灌云县| 龙泉市| 洮南市| 珲春市| 新巴尔虎右旗| 云和县| 都安| 墨玉县| 佛坪县| 开平市| 太湖县| 怀仁县| 林芝县| 焦作市| 襄汾县| 延安市| 确山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