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吃粽子,聽母親講屈原的故事,雖然我聽得懵懂,但還是盼望著,能經常吃到軟糯香甜的粽子。</p> <p class="ql-block"> 上學時,在課本中知道了端午節吃粽子,是和偉大的愛國者屈原息息相關。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政治家,因受到朝廷小人的排擠,兩次被流放數十年,但他始終熱愛忠誠于楚國,把自己的生命與國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時,他也是一位詩人,在流放期間,體恤民情,憂國憂民,尋找造福國家的道路,寫下了不朽的流傳千古的愛國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創造了詩歌新的體材~楚辭。當他知道楚國被強秦滅掉時,含恨跳入汨羅江,以身殉國。他死后,百姓搖船在江中尋找他的尸體,防止魚蝦咬壞他的身體,向江中投放米團。每到他的忌日,百姓到江邊祭祀他,從此,端午、屈原、汨羅,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流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 工作時的那些年,每到端午節的前夕,有要好的同志為我包粽子。她包的粽子,個大,粽繩捆扎結實。粽子煮在鍋里,飄出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屋子,這是粽葉的淡香、糯米的微香和濃濃的棗香,融為了一體的清香,沁人心脾,回味無窮。在這絲絲的粽香中,我感受到了同志之間的深情厚誼。……</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為了讓外孫、孫女,過端午節時,能吃到好吃的粽子,我決定學包粽子。剛開始時,包的粽子,模樣笨拙,無角無形。煮熟后,包在粽葉里的米,又流淌了出來。隨著年復一年的端午節,我包粽子的技術,越來越嫻熟,包出的粽子,有模有樣了。外孫、孫女吃時,也贊不絕口。</p> <p class="ql-block"> 端午節有許多民間習俗,過節時,我為外孫、孫女講屈原的故事,講門上掛艾草,配戴香包的習俗喻意:是驅蟲避邪,保佑天下蒼生,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 我告訴他們端午賽龍舟發揚的是:大家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勇往直前、取得勝利的精神,鼓勵他們做好祖國建設的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國家的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交通南來北往,物流發達,粽子早已經成為百姓舌尖上的美食。端午節前,超市里賣的粽子,口味多樣:棗粽、肉粽、豆沙粽、八寶粽……供人挑選,但我最愛吃的,還是自己包的純糯米紅棗粽。</p><p class="ql-block"> 端午吃粽,紀念屈原,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屈原雖然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弘揚傳承屈原持之以恒求索真理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前進動力。不崇洋媚外,堅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把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p><p class="ql-block"> (全文中插圖作者一李寶珠)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大方县|
六枝特区|
桃源县|
朝阳县|
巴塘县|
新疆|
海盐县|
乡城县|
军事|
肇州县|
广安市|
新竹县|
江源县|
桐乡市|
安庆市|
曲阜市|
澄江县|
轮台县|
大名县|
涞源县|
襄垣县|
年辖:市辖区|
上林县|
靖西县|
绵竹市|
巴塘县|
黄梅县|
建瓯市|
松阳县|
建昌县|
通化县|
闻喜县|
长白|
云林县|
曲松县|
比如县|
双牌县|
胶南市|
宁国市|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