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風吹竹香,時清日長。</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端午到。</p> <p class="ql-block">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p><p class="ql-block">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p><p class="ql-block">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p><p class="ql-block">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p><p class="ql-block">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lt;/p><p class="ql-block"> 美妙的節日代代傳承,連帝王也樂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國務院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p> <p class="ql-block"> 疫情還在全球持續的當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貴州茶鄉一個溫柔的茶空間里,</span>“粽”情著那么一絲安穩,暖暖地訴說著這個時代賦予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一 )采鮮</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一天,從清晨的滴露開始。</p><p class="ql-block"> 被雨打濕后的茶園,空氣帶著泥土和芳草的氣息,沁入心脾,令人心曠神怡。這是我們熟悉的貴州省茶葉研究所種植資源圃,來此摘得數片茶葉,以及路邊五顏六色的小花,一來是走進自然,體會勞動的快樂,二來也是為給今天的一個活動環節提供新鮮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 看著那一張張的笑臉,就知道這又將是茶友們幸福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二)包粽</p> <p class="ql-block"> 從茶園回來,便被茶室旁綠油油的粽葉吸引,今天可是要吃抹茶粽哦,親自動手更能體會勞動成果帶來的滿足感。</p> <p class="ql-block"> 可是,會包粽子的人不多,不是疊壞了粽葉就是扎繩時系散了粽子,幸虧有師傅在一旁指導,不然一定會砸場,浪費掉白白的大米。不過,大家喜歡包粽子的熱情高,總歸是要小試身手的。會包的人就迫不及待地舉著粽子在鏡頭前展示,也有拿著別人包的佯裝自己勞動成果煞有介事地擺Pose的。</p> <p class="ql-block"> 可人的粽子,令眾人喜笑顏開!</p> <p class="ql-block"> (三)品茶</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的環節,簽到、凈手、入席、入境,不變的順序。小小簽到冊,名字落在“粽子”中,描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色彩,很有創意哦!</p> <p class="ql-block"> 品茶環節在孫老師對端午節由來及習俗的介紹和屈原《離騷》朗誦作品選段中入境。</p> <p class="ql-block"> 放松著坐姿,靜閉著雙眼,華美的《離騷》似扣壺長吟,朗讀聲抑揚頓挫、渾厚悠揚,仿佛把人帶到了戰國時期山河秀美的楚國。也不知道茶友們此時此刻意念中也是在采摘木蘭,還是正策馬縱橫,又或追隨屈原的腳步去到汩羅江畔尋找英魂呢?……</p> <p class="ql-block"> “艾葉無華消百病,瑤池仙草墜凡塵”。</p> <p class="ql-block"> 據史料《風土記》記載:“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時為正中節,故作種種物避邪惡”。因此,在傳統的端午節里不僅有吃粽子、包薄餅、賽龍舟等習俗,而且還有取午時水,飲午時茶、上山采集草藥等風俗。用曬干的草藥制成的藥茶<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清熱祛病,也有驅災辟邪的美好寓意,被稱為“端午茶”(又稱“百草茶”)。</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茶會的端午茶,簡易地用黔茶1號的綠茶與艾草配比而成。</p><p class="ql-block"> 喝足三小杯方能百病除哦。艾草的清香,在這個端午異常的濃烈。</p> <p class="ql-block"> 下面,大家還是來復習一下,怎么沖泡好一杯紅茶吧。</p> <p class="ql-block"> 溫杯——投茶——醒茶——泡茶——分茶——飲茶。</p> <p class="ql-block"> 認真、專注、規范,尚好!有模有樣哦。</p> <p class="ql-block"> 各位,你手中的茶湯,滋味如何呢?</p> <p class="ql-block"> 兩道香茶入口,神清氣爽地好好聆聽一下孫老師的力作《湄潭八景》伴誦小伍賞心悅目的茶藝展示吧。</p> <p class="ql-block"> (四)手作拓印</p> <p class="ql-block"> 剛才采摘的各種花草葉鮮材,經過分揀來到了這里。在加上明礬的水里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便成為今天手作拓印的原材料。</p> <p class="ql-block"> 茶會的每一步都是繁鎖的手上活兒,小伍辛苦啦!</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造化就是美啊,花兒嬌艷欲滴的樣子,令人情不自禁有想呵護的沖動。如果它們的色彩和汁液被印跡在一張純凈的絹布上,又會留給我們怎樣的風景呢?</p> <p class="ql-block"> 小錘、膠布、剪刀,一塊小小的白布,簡單的工具整齊就位。</p> <p class="ql-block"> 還有桌上迎面撲來的濃濃的端午味道。</p> <p class="ql-block"> 尖尖的抹茶粽,翠綠黏韌,散發著箬葉與茶的清香,入嘴香甜,滿口生津。</p> <p class="ql-block"> 還有茶葉蛋、白米糕,低調的高顏值,儀式感地打動和溫暖著人心。</p> <p class="ql-block"> 我選擇了這幾片花草葉,但拓的效果不是想像的那么好啊!嗯,事后總結,畢竟第一次做嘛。</p> <p class="ql-block"> 瞧大伙兒的認真勁兒!有的反復嘗試,就想盡善盡美。</p> <p class="ql-block"> 不錯哦,雖各有一番心得,但重要的是拓得一個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 端午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廣泛,端午節入世界級“非遺”,得益于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意義。更讓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充滿無限向往,對民族偉大復興滿懷堅定信心。</p><p class="ql-block"> 端午節里流傳的祈福安康,已成為了一種樸素的文化現象。同時,端午節里的文化風俗,更在于它傳承著屈原那志存高遠、心系國家、情懷高潔、忠君憂民、堅持真理的愛國主義精神。即屈原精神!</p> <p class="ql-block"> 所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便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由串串的粽子,享嫻靜的時光,展優雅的笑容,感謝楚辭給予我們的浪漫與優美。</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藉今天的端午茶會,遙祭屈原,向他“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高尚人格與風范致敬,在“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中奮發作為,書寫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樂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扎赉特旗|
通州市|
同德县|
沂源县|
竹溪县|
嵩明县|
桐庐县|
黄大仙区|
景德镇市|
满城县|
从化市|
台南县|
嘉兴市|
新干县|
凤庆县|
通河县|
昌宁县|
广宗县|
桓台县|
团风县|
夏河县|
麦盖提县|
同德县|
宝鸡市|
高清|
康保县|
乌什县|
金山区|
湖北省|
綦江县|
大关县|
德庆县|
织金县|
新和县|
绵阳市|
翁源县|
丽水市|
秀山|
邯郸市|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