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幾幀照片敘寫了相隔55年的青春記憶,那時我們正年輕,20歲上下,我們是油畫系同班同學。</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沒有電視、電腦、手機、卡拉OK,甚至連錄音機也未時興。課余生活相對貧乏。那時住校,學校雖成立合唱隊、民樂隊,但平時排練不多。學美術的同學喜愛音樂的倒也不少,各個教室,時而會飄出歌聲、琴聲和笛聲。景山和周凱常在油畫系教室里練琴,他倆很正規,完全按照五線譜的要求進行排練,當時他倆已經拉得相當不錯,《海頓小夜曲》、《新疆之春》、《如歌的行板》等優美的旋律常在油畫系教室里回蕩。當年,我擔任學生會文娛部工作,學校的民族樂器幾乎都是我去采購的。我自小學拉二胡,課余時分常與《良霄》、《光明行》、《二泉映月》等樂曲為伴,自得其樂。我和朱德賢也喜歡小提琴,我們都把琴帶到學校,興來時也"解解饞",拉上一曲,不過,我和朱德賢未下苦功,祗是拉拉歌曲而已。一日興起,我提議四個同學一起來個四重奏,當時我選了一首瞿希賢的《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為了豐富音樂,我學寫了幾個簡單的聲部,四把小提琴,各就各位,樂曲響起,倒也悅耳,著實自我陶醉了一番,留下了幾幅珍貴的黑白照片。</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5日,四個"提琴手",在時隔45年后,相約寒舍相聚,那年我們都已六十開外了,敘談很暖心,喚起了學生時代的點滴回憶:從韜奮樓油畫系教室,談到金山搞"四清",從在校睡上下鋪、談到下鄉睡稻草床,談到吃"光榮菜"吃爛糊面,也談到了"文革"……我們經歷了豐富的人生,留下了難忘的記憶。</p><p class="ql-block">2017年10月24日,晴朗的一天,我們再次相聚,五位發小:周凱、夏葆元、李醉、魏景山、朱德賢。那天來一個"歷史重演",我借了兩把小提琴,連同自己的兩把,每人各持一把,依黑白照片位置站立,擺好造型,由葆元按下了快門。</p><p class="ql-block">整整五十五年,老同學的情誼巳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五十五年啊,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衹是彈指一揮,但對人生來說,是多么的漫長!我們從莘莘學子到古稀老人,走過多少艱難的歲月,經歷多少運動的洗禮,留下多少難忘的記憶!在這55年中,不少老同學相繼過世,真是不堪回首。今天,我們都還健在,應該感到慶幸。我們雖入老年,但老而彌堅,依然喚發出青春的活力,心態依然年輕:葆元、景山老當益壯,近年來多次舉辦畫展,展示近年的精品力作,在美術界引起很大的反響。葆元至今寫生激情不改當年,無論酷暑還是嚴寒!</p><p class="ql-block">景山還亮相了他的雕塑作品,人物造型之精準,動態之生動,真讓人叫絕!周凱是深圳畫院著名山水畫家、陸儼少高足,國家一級美術師,退休后筆耕不綴,連續出版多本畫集,最近出版的《縱目天容》大型畫集,傳統筆墨精到,極顯功力!引起業內高度關注!朱德賢教授退休于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多才多藝,除了精于油畫,設計上亦頗有建樹,11屆北京亞運會會徽設計,在全國數以千計的稿件中奪得頭魁!</p><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青春不再,只留下難忘的記憶。我們上海美專油畫系的老同學,都已年過七旬,但還活躍在畫壇上,在灑滿鮮花的陽光路上,我們漫步前行。</p><p class="ql-block"> 李醉(2017年于西郊《醉歌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兴安县|
镇原县|
平果县|
清新县|
建昌县|
佛坪县|
星子县|
鸡东县|
定日县|
金塔县|
碌曲县|
高清|
西峡县|
楚雄市|
关岭|
侯马市|
昌邑市|
延津县|
玉山县|
合肥市|
大田县|
微山县|
遂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措美县|
自贡市|
铜川市|
延川县|
东乡|
沙雅县|
梁河县|
永宁县|
瑞丽市|
汝城县|
江阴市|
灯塔市|
榆林市|
新密市|
临漳县|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