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長湘憶之二十九:《“姑嫂合墓”的傳世佳話》文/吳老滿

吳老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姑嫂佳城”合墓》</i></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生前不離左右,逝后塚合西東</p><p class="ql-block"> 慈親姑母恩情重,玉池湖崥德峰高</p><p class="ql-block"> 母恩姑德垂千古,孫孝子賢繼萬春</p><p class="ql-block"> 以上對聯都是我的大姑爹寫給我們的娭毑和二姑娭毑的。因為葬在這里的一個是他的岳母,另外一個是他的姑姑。現在這些對聯都銘刻在她們“姑嫂佳城”墓地兩旁的石碑上,仿佛在給我們敘說著一個絕世傳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的清明節,我從珠海回到了湖南省汩羅縣玉池山下的老家,位于川山坪鎮的大屋吳村。我們遠方的好多親友們也都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回來了。今年的清明節,回來的親友們特別的多,主要就是為了一起前往重新修繕好的娭毑和二姑娭毑的合塚墓,在那里舉行一個祭祀儀式。</p><p class="ql-block"> 就在前一年的清明節,我們回鄉下掃墓,我們的父輩們見到了娭毑與二姑娭毑的合塚墓年久失修,他們就商量著盡快把它重新修繕一下。我們作為娭毑的子孫后代,聽到消息,大家都是積極捐款集資,很快就將娭毑與二姑娭毑的合塚墓重新修繕好了。并且我們的大姑爹還親自寫了好幾幅對聯刻在了墓地兩旁的石碑上,并把這座姑嫂合葬墓地題名為“姑嫂佳城”。用鐫刻的石碑記錄下這段絕世佳話,以供我們后人永遠的緬懷悼念。</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都說婆媳難相處,其實很多時候,姑嫂之間的關系比婆媳還要難相處。婆媳之間,只要雙方都謙讓一點,還是可以相處得比較融洽的。但姑嫂之間就不一樣了,怎么看,雙方都會有不對眼的地方,小姑子總覺得嫂子是一個“外人”,自己和娘家人才是親人。而嫂子也會認為小姑子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出嫁后就最多只能算娘家的“客人”了。如果她們相處得好了,最多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如果相處得不好了,就很有可能成了相互之間埋怨不休的“對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姑嫂佳城”合墓全景》</i></p> <p class="ql-block">  當然,人間百態,世事無常,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總是會有不一樣的存在。就像姑嫂之間的關系,也總會有相處得好的,比喻說我們的娭毑(奶奶),自從她嫁到大屋吳與我們的嗲嗲(爺爺)結婚后,和她的二姑子,也就是我們的二姑娭毑(二姑奶奶)就相處得親如親姐妹。</p><p class="ql-block"> 說起我們的老家汨羅縣川山坪鎮大屋吳村,在解放前也可以說是當地一個大村落了,整個屋場有近二百戶人家都姓吳。從上屋走到下屋,家家戶戶都是由青麻石板鋪路連接在一起。哪怕是下雨天,走家串門都不會打濕了鞋弄臟了腳。在村落前有一條清澈見底叫擔水壩的小溪涓涓穿過。我記得每次清明節來到鄉下,只要是鄭州的三伯伯回去了,他就會帶著我們一邊往娭毑的墓地走去,一邊一路上給我們講大屋吳的歷史。每當經過擔水壩時,他就會指著壩頭邊上一棵歪脖子老榆樹說: </p><p class="ql-block"> “振武伢子,小時候我和你爸爸就經常從這棵樹脖子上面跳進壩子里去游水。我們小時候這棵樹就是這個樣子,幾十年過去了,我們已經老了,這棵樹還是這個樣子。這人真不能跟樹比啊!”我們這個鄭州的三伯伯是一個家鄉情結特別深厚的人。他最喜歡給我們講他們幾兄弟小時候在鄉下的故事。每次走到一個地方,看到一處景象,他就會跟我們講起那些難忘的童年往事。我對大屋吳的了解,有很多都是他告訴我的。 </p><p class="ql-block"> 在大屋吳的村頭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樟樹,村后還有一株綠蔭如蓋的老楓樹。這兩棵歷經百年滄桑的古樹,樹根粗壯,四五個人用雙合圍都抱不過來。有一年,我們的堂姐吳志平帶著我們爬到那老楓樹旁,幾個人真的手牽著手試著把它圍起來,那確實是要好幾個人才能合圍起來的。這兩棵古樹是我們大屋吳村的風水樹,每當它們枝繁葉茂的時候,我們大屋吳村就人丁興旺。但只要它們枝枯葉黃,我們大屋吳村就必將有災難臨頭。它們真的是我們大屋吳村的保護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姑嫂合墓后面的石碑》</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實這大屋吳村的興旺,主要還是靠我們的歷代長輩們的艱辛努力創建起來的。他們一代又一代省吃儉用,勤耕勤作,靠著一點點積少成多,然后買田建房,才終于形成了現在這么大規模的大屋吳村。但由于長年累月的兵翻馬亂,連年戰事不平,到了我嗲嗲這一代,這個大家族已顯衰弱之態勢。</p><p class="ql-block"> 我的娭毑剛嫁到大屋吳村時,我爺爺就把家里面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她來打理,當時她與二姑娭毑年紀相差不了幾歲。我們的二姑娭毑從小生活在這個比較富裕的大家庭,是一個聰明能干,但又有點任性的姑娘。而我娭毑卻是一個天性善良,凡事都能容忍,寬容的人,她從來不會與人爭吵,在這個家族里人緣很好,更是對自己的這個小姑子特別的關愛,故倆個姑嫂之間相處得親如手足。</p><p class="ql-block"> 后來經媒人撮合,二姑娭毑嫁到了我媽媽老家那邊的洞沖虞村一戶普通人家為妻。哪知因為夫家確實是太窮太苦了,加之她丈夫的脾氣性格又不好,她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滿,倆口子經常性的爭吵打鬧。時間長了,她實在是忍受不了那種貧困生活和丈夫的暴躁脾氣。婚后沒有幾年就獨自跑回娘家來了。那個年代也沒有什么離婚之類的麻煩,只要你不愿意返回去,對方也覺得這大富人家的姑娘不好招扶,我養不起你,反正又沒有生小孩,他不來找你的麻煩,那么就這樣好說好散了。拖了一段時間,這婚姻也就自然解除了。</p><p class="ql-block"> 而我們的嗲嗲娭毑也不愿她在那邊吃苦受累,當然也就不希望她再回丈夫家去了。再則這個時候,我娭毑接連生下了五男二女,她根本無心也無力來操持這么一大家子的事務了,這小姑子回來了,正好可以接掌這一大家子的家務。這二姑娭毑也確實精明能干,她一個人把這個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雖然后來也有人上門說媒,但她斷然拒絕了所有勸其改嫁的好意,決心終身不再嫁人,就這樣她一直留在了大屋吳村。但天有不測之風云,等到解放后劃分家庭成份時,她因為是吳氏家族里面的總管,說她有房又有田地,最后被劃分為地主成份。而我嗲嗲一九四六年就去逝了,我娭毑實際上只是一個中年喪夫的農家婦女,也不知怎么搞的,最后她也被劃分為富農成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姑嫂合墓前面的對聯》</i></p> <p class="ql-block">  我總覺得,當年的那些劃分階級成份的衡量標準多少帶有點隨意性。我娭毑劃為富農,是說我們家里雇有長工,是剝削者。但是這個叫秀滿嗲的長工自己都不承認自己是被剝削者,而是我們大屋吳的家人。他是很多年前從外地逃荒逃到到大屋吳來的。當時來到大屋吳時他已經餓得皮包骨,連路都走不穩了。正巧被我嗲嗲看到了,覺得他太可憐了,趕緊把他扶進家里,給他飯吃,并安排地方讓他歇息。還對家里人說,不要急著催他,等他休養好一點來再走。但是當他緩過神來,卻說自己現在無家可歸,說我嗲嗲是一個好人,央求我嗲嗲把他收留下來,他愿意留下來幫我嗲嗲做農活。他說只要能讓他留下來,讓他干什么都可以。我嗲嗲也實在不忍心趕走一個走頭無路的人,就這樣,他最終還是留在了大屋吳。秀滿嗲也確實是一個老實人,也是一個做事特別認真努力的人。時間長了,我們吳氏家族的人都把他當作自家人一樣看待,而他自己也真心實意的融入到了這個大家庭。</p><p class="ql-block"> 只到有一天,政府告訴他解放了,再也不受地主富農的壓迫剝削了,他可以自由回到自己的老家去了。可他卻急了哭了,死活不愿意離開大屋吳。他說他不是大屋吳的長工,在這里他沒有受到壓迫和剝削,而是受到了吳家人的支助與關愛。大屋吳的人就是他的親人,大屋吳這個家就是他永遠的家,他愿意一輩子呆在這里。我要說,不管當時是一個什么狀況,但秀滿嗲確實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秀滿嗲繼續留在了大屋吳,仍然與我們大屋吳的家人們生活在一起。他一生未娶老婆,逝世后,我們大屋吳的人把他當作吳家人,就把他葬在了我們的祖墳山上。我母親當年生我哥哥時,在鄉下坐月子。她說秀滿嗲對我哥哥特別好。每天都會燒好熱水給我哥哥洗澡,有空的時候他都喜歡抱著我哥去玩耍。因此,每年清明節們我們回鄉下掃墓,我的父母親都會叫我們去他墳上掛一個繡球,放一掛鞭炮,把他當作是自己的長輩一樣去給他祭拜掃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姑嫂合墓前面的對聯》</i></p> <p class="ql-block">  后來的大屋吳,再也不是過去的大屋吳了。我們這個大家庭只留下大伯伯守在老家,其他六個兄弟姊妹都陸續的離開了大屋吳到外面工作去了。我娭毑跟著大伯伯生活在一起。因為二姑娭毑無兒無女,無依無靠,我大伯伯就叫她跟著他的大兒子克武一起生活。如今的世道變了,家族里面的生活狀態也跟著變了,這倆姑嫂真的是相依為命了。我娭毑臨終前還叮囑她的兒女們,二姑娭毑一輩子無兒無女,你們一定要好好扶侍好二姑娭毑。二姑娭毑也多次說,我除了嫂子以外,這一輩子就沒有比她再疼愛我的人了,如果我哪天死了,請你們把我和嫂子合葬在一起,讓我們在地下再好好相依作伴吧。當時聽到她這一些話,沒有一個不深受感動的。所以直到她逝世,遵照她的遺愿,她們姑嫂終于合葬在一起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清明節,當我跪拜在娭毑和二姑娭毑的合塚墓前時,看到“姑嫂佳城”那幾個大字,我腦海里就會涌現一幅幅姑嫂在世時,那生動而溫馨和睦的生活畫面。每次我們來給這倆位老人掃墓,都會被她們親密無間的姑嫂情深而感動,也會為我們大屋吳的傳統家風美德而感到無比的驕傲。</p><p class="ql-block"> 一般來說,這個世界上夫妻合葬的比較多,但像我娭毑這樣姑嫂合墓的現象應該是非常罕見的。何況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姑嫂的關系是最難相處的,就算倆個人生前能夠相處得好,但也難以好到死后同穴,合葬在一起的地步啊!她們這種姑嫂合墓的行為,也因此成為了我們老家流傳至今,廣受稱贊的一段傳世佳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通往大屋吳祖墳山的階梯》</i></p> <p class="ql-block">  歲月無聲,時光把很多往事的記憶抹去,我們這些渺小如塵埃的人啊,更是在不經意間就被淹沒在茫茫宇宙之中,不留下一點痕跡。我站在“姑嫂佳城”這墓地前,我覺得我有責任把我們先輩們的那些往事記錄在文字里,也記錄在我們大屋吳每一個后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屋吳祖墳山》</i></p> <p class="ql-block">  有人曾經對我說,像你娭毑和二姑娭毑這座“姑嫂佳城”的合葬墓,它弘揚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優良美德,對我們后人來說,是有著非常好的教育意義的。如果是在古代,是要立功德牌坊的。就是在當下,我覺得也應該可以好好宣傳一下。但是你們家這倆位老人的家庭成分有點特殊,我想……。我當即打斷了他的話,請他別再往下說了,因為我知道他想說什么。在我的心目中,不管她們是什么家庭成分,她們倆位老人永遠都是最忠厚最善良的人,也永遠是我們最親近最尊敬的長輩!</p><p class="ql-block"> 還有朋友對我說,你娭毑與二姑娭毑這座“姑嫂佳城”合葬墓,全國別的地方還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在我們湖南應該是絕無僅有的了。所以你們一定要好好保護,讓這世間難得一見的姑嫂情深的精神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對于他講的,我是深有感觸的,也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真情在,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將會成為永恒!一切崇高的精神都必將會得到傳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5.29于貴陽貝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吳老滿》</i></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 吳老滿,湖南長沙人,本名吳振武。1985年畢業于中央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2000年畢業于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本科。1989年下海,1992年曾創辦珠海星光制藥有限公司。2003年來貴陽創業,現為貴陽福萬家大藥房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省藥品零售行業商會執委,貴州省詩人協會理事,中國書畫院貴州分院總顧問。</p><p class="ql-block">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吳老滿就與友人在長沙創辦《希翼》《田野》等民間刊物。當年曾寫下大量的文學評論,2018年出版文學評論集《隨心而憶》,2021年出版文學評論集《隨心而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寿宁县| 尼玛县| 兴国县| 邯郸县| 晋州市| 连江县| 雷山县| 通化县| 天峨县| 甘泉县| 柯坪县| 榆林市| 丹东市| 麻城市| 晴隆县| 五家渠市| 平和县| 重庆市| 枣强县| 休宁县| 丰顺县| 新民市| 晋江市| 利川市| 宁波市| 延津县| 梁平县| 永新县| 沅陵县| 丹棱县| 都江堰市| 通渭县| 鄂尔多斯市| 永定县| 张家界市| 剑阁县| 卫辉市| 乡宁县| 嘉鱼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