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平添了揚州這座古城名邑的無限風韻,使人們的腦海中保留著揚州陽春三月最美的遐想。揚州,是古詩詞里吟詠最多的城市。揚州的月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的橋是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薰”……揚州這座城市無需宣傳,它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沉醉之鄉,是游人過客仰慕之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時空的古街—東關街</p> <p class="ql-block"> 東關街位于揚州最繁華的古城區,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寫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所描繪的就是東關街。時光飛逝,如今東關街仍舊是揚州的商業重地,匯集了當地傳統色彩濃厚的手工藝、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整個東關街,享有“揚州第一商埠”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高大宏偉又飽經滄桑的城門,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地面清一色的石板,鱗次櫛比的古屋,耀眼的紅燈籠,繁華喧鬧的小商鋪,構成了這車水馬龍、摩肩接踵的繁忙地帶。</p> <p class="ql-block"> 青磚黑瓦飛檐翹角老屋,東關街是一條貫穿東西的大街緊連著四周窄窄的小巷,就好比魚的脊骨連著兩側的刺骨那樣。</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多姿多彩的燈籠亮起來,古街更顯熱鬧繁華。</p> <p class="ql-block"> 來到“皮五書場”吃晚餐,這里可以邊聽評書邊品嘗美食。評書是方言講述,我聽不懂。但首次品嘗淮揚菜感覺還不錯。淮揚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發源于揚州、淮安。以頂尖烹藝為支撐,以本味本色為上乘,淮揚菜刀功精細,菜品細致精美,格調高雅。2019年,揚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繼成都、澳門、順德之后的世界美食之都。</p> <p class="ql-block"> 文思豆腐羮是揚州特色菜,乾隆年間由叫文思的人所創制。用豆腐和熟火腿等燒制而成,豆腐細嫩,湯汁鮮美。此菜需將豆腐切成發絲般的粗細,精湛刀工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淮揚炒軟兜,其實就是鱔魚。</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夜游古運河</b></p><p class="ql-block"> 京杭大運河開掘于春秋時期,完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揚州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奠定了揚州運河之城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關古道牌坊</p> <p class="ql-block"> 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古運河清除了淤泥,河水清澈。</p> <p class="ql-block"> 馬可波羅塑像,揚州人最引以自豪的是據說這位外國人曾經做過三年揚州總管。</p> <p class="ql-block"> 東關古道牌坊下有一幅大型壁畫,再現隋煬帝三下揚州的盛況。</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兩岸燈光璀璨,乘著畫舫,觀賞造型各異的橋梁,兩岸繁華熱鬧,恍然如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移步換景瘦西湖</b></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里的美景后,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汪亢把杭州西湖比成唐朝美女楊貴妃雍容華貴,而揚州瘦西湖則是漢朝美女趙飛燕輕盈苗條,自此保障湖改稱瘦西湖。</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橋景區是因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絕唱“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而得名,由熙春臺、望春樓、小李將軍畫本和二十四橋等景點組成。</p> <p class="ql-block"> 熙春臺碧瓦飛薨,氣勢雄偉,再現北方皇家園林之氣概。</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也曾手書杜牧的詩。</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橋是一座由山澗棧道、單曲拱橋、三折平橋和吹簫亭相連而成的組合橋。山澗棧道由黃石壘成,雄渾古樸。單曲拱橋為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此橋長24米,寬2.4米,欄桿24根,上下各24級臺階,與二十四橋對應。欄板上的彩云追月浮雕,橋與水銜接處巧云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運用云、月、水、花與“二十四橋明月夜”意境相映。</p> <p class="ql-block"> 小李將軍畫本,匾額為清代鄭板橋所書。小李將軍指的是唐朝宗室李氏父子二人共創唐代金碧山水畫派,此地景色與小李將軍的山水畫意境十分接近,故取名“小李將軍畫本”。從內向外借窗觀景,窗為畫框景為畫本,猶如一幅賞心悅目的山水畫卷,設計匠心獨具,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 漆雕是一種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紋的技法。元、明時期傳入北京。經漆雕藝人們的辛苦鉆研,漆雕技藝逐漸成熟,漆器成為具有北京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北京漆雕與湖南湘繡、江西景德鎮瓷器齊名,被譽為“中國工藝美術三長”。多年來,漆雕以其獨特的工藝,精致華美而不失莊重感的造型受到海內外漆雕藝術愛好者的青睞。</p> <p class="ql-block"> 到了午餐的時候,這里很多小食店,大多是揚州地道美食,我們來到一家做文思豆腐的店鋪,據店主說她曾在中央電視臺表演過該菜式的制作,她很樂意現場展示給我們看,雙手的協調,刀具的穩當,和足夠的耐心才能把握這巧究的刀工,她說現在酒家的文思豆腐都是機械切的,而且豆腐質地比較硬。</p> <p class="ql-block"> 店家邊切邊介紹,原來文思豆腐這道菜的名字是乾隆皇帝享用時得知是名叫文思的人制作,就把這道菜命名為文思豆腐。</p> <p class="ql-block"> 文思豆腐和黃橋燒餅解決了肚子問題,同時又目睹了制作技藝,開心在于享受過程。</p> <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從西門進入,在往南門途中經過楊派盤景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疏林觀風,位于楊派盤景博物館外,有一四面環水的島狀區域,花木掩映,景色秀美。</p> <p class="ql-block"> 五亭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建筑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評價說: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秀美的、最富藝術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此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惜恰逢修葺難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 五亭橋南面就是白塔,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式樣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最上是銅質葫蘆塔頂,金光閃耀,塔身因刷白色而得名,是瘦西湖著名景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 “錦泉花嶼”原是清乾隆年間的私人別墅,園分東西兩岸,中間有水相隔,水中雙泉浮動,波紋粼粼。園西有水牌樓,鐫刻“錦泉花嶼”額,創意別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系微縮園,以古城揚州水系為雛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化處理,形成溪水、瀑布、緩流等水系形態,同時將揚州的重要景點如五亭橋、白塔、雙峰云棧等以抽象的形式置入園中,沿途種植不同花期、不同色相的草本花卉,小徑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瘦西湖回歸寧靜,但翹角飄檐的大門流光溢彩大氣端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泰来县|
托克逊县|
交城县|
临洮县|
长海县|
乌鲁木齐市|
镇坪县|
亚东县|
连江县|
镇巴县|
肥东县|
唐海县|
靖边县|
彰化县|
布尔津县|
开封县|
东港市|
江源县|
梓潼县|
甘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象山县|
泌阳县|
蒲城县|
论坛|
新安县|
通江县|
吐鲁番市|
三江|
彝良县|
临西县|
阿巴嘎旗|
都昌县|
宾阳县|
米林县|
拜城县|
井陉县|
霸州市|
新闻|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