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暖風吹醉老兵心</p><p class="ql-block"> —— 盤山療養側記 (羅克利)</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7日清晨,夏風習習。薊運河紅光碧染清波流霞。歡樂的浪花聲中,四十五名霜染雙鬢的退役老兵登上了旅游大巴車。</p><p class="ql-block">這是來自區內八個街鎮的退役老兵,曾分別在陸軍、海軍、國防科委等多個軍兵種服疫。今天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安排下,前往盤山天津市榮復軍人療養院療養。</p><p class="ql-block">大巴車駛上了津薊高速公路,碧綠的原野,明亮的河塘從車窗匆匆閃過,車內老兵們高談閱論群情激昂,圍繞的自然是不朽的軍旅主題。那遙遠的鐵馬冰河,生命的高光時刻蜂涌眼前。</p> <p class="ql-block">有人十幾年如一日開鑿山洞,建設預設戰場,夏天著棉衣晴天穿雨靴,夜以繼日摸爬滾打在掌子面,數不清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p><p class="ql-block">有人駐扎在深山禁區,住草棚點油燈,吃窩頭啃咸萊,為大國重器站崗放哨。四、五年沒看過一場電影,一千多個日夜沒見過一個老百姓,更沒見過一個異性同類。</p><p class="ql-block">有人在山區冒雨趕修護坡,被突發的泥石流沖出幾百米遠。被救后相貌比鬼怪還猙獰十分。</p><p class="ql-block">有人撲救山火,上山時一身齊整的軍裝,下山只剩一件褲頭。因為軍裝被灌木叢和喬木枝椏掛成了爛布條,爛布條被火苗燎成了灰燼。回來申請補發,手續又太繁瑣,干脆自掏津貼費價撥。</p><p class="ql-block">有人在南國的夏夜里站崗,身體被蚊蟲咬成了血葫蘆,倒臥病床。</p><p class="ql-block">有人在北方的雪夜里站崗,險些成了冰雕雪塑。埋骨青山……</p><p class="ql-block">一件件傳奇式的往事妝點著昨日的激越,滄桑的容顏鐫刻著往昔的輝煌。這一切當然沒有人質疑,共和國軍人就是這樣在激越與凝重中演繹著鐵血風流,塑造著時代圖騰。</p><p class="ql-block">傍午時分,大巴車駛入了燕山余脈。白云青山下,一座園林式建筑撲入服簾,天津市榮復軍人療養院到了.</p><p class="ql-block">大門開啟,左側是一幅鮮紅的標語:“熱烈歡迎寧河區榮復軍人來我院療養”,車前是一排身著軍便服歡笑鼓掌的年輕服務員。</p><p class="ql-block">車剛停穩,她們便迅疾跑到車門兩側,依次攙扶老兵們下車。溫言暖語似燕在梁間呢喃,真誠體貼似嫡親兒女迎接爹娘。燕山腳下,呈現了一幅蹣跚老者兒女相攜的“孝行圖”,老兵們瞬間感動了。曾遍歷華夏名山大川的趙樹歧老兵說:“我把人民幣上畫的地方的犄角旮旯都走過了,五十六個民族都見過了,從未見過如此溫馨的地方,我們真有福啊!”</p> <p class="ql-block">資料介紹,療養院座落在清朝靜寄園山莊遺址上,占地一百畝,建筑面積一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四千萬元,享有多個市、局級“文明示范窗口單位”菜譽稱號,是個耀眼的明星單位。</p><p class="ql-block">徜徉其間,但見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木扶疏樹影相織,芳草萋萋巨石矗立。隨坡栽植的草本植物本就綠透心田,又給以立體的視覺沖擊。踴路旁的植物墻,或筆直或蜿蜒,修剪得鏡面一樣平,裁紙機裁的一樣齊,墨線繃得一樣直,仿佛閱兵場上的步兵隊列。</p><p class="ql-block">這里為什么管理的這么好?竟與平日常見的園林管理狀況天壤之別。</p><p class="ql-block">療養院副院長趙衛東先生如是說:“我們的底子好,首任院長是張家口守備師轉業師長,他以軍旅風格實施管理,員工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走有走相,堅守全心全意為兵服務的理念。同時,院落房間要時刻潔凈如洗,草坪容不得一根野</p><p class="ql-block">草,被子要疊成豆腐塊兒,修剪植物墻要拉線作業,水平尺驗收……相習成風,這里就有了軍旅風格,從而固化并提升了我們的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喜出望外,我們這些兵心未泯的老兵竟然回歸了“軍營”。而軍營的氣息并未止步于此,那悠揚的軍號,溫婉的擁軍背景音樂,草綠色的慰問袋,還有象部隊醫院護士一樣的為我們量血壓送藥品的保健員們,無不似曾相識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久違的開飯號聲響了,老兵們當年的利索勁兒神奇的回歸了,兩分鐘不到即集合列隊完畢。舉目望去,身著療養院統一配發的紅色襯衫的隊伍象一條霞光輝映的河流。盡管沒有了“紅色的帽徽紅領章”,但仍不乏“紅色的戰士紅思想”的遺韻。用療養院工作人員的話說:“當過兵的人永遠是軍人。”</p><p class="ql-block">走進富麗堂皇的餐廳,不少老兵面露驚訝,好家伙,葷菜素菜十多個、主食五六種、粥湯三四樣,雞鴨魚肉應有盡有,蘑菇木耳樣樣俱全,這是什么級別的招待標誰啊?太豐盛了!</p><p class="ql-block">餐桌旁不少老兵打開了話匣子,他們說這個伙食標準每人每天不會低于一百元,相當于當年部隊伙食標準(四毛七)的二百倍不止。那時我們的主食是糙米飯窩頭,菜品是蘿卜土豆大白菜,就這樣第一碗吃慢了第二碗還盛不上。</p><p class="ql-block">話語間,晶瑩的物質在眼里閃動……</p><p class="ql-block">5月19日,療養院邀請了薊州區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隊和薊運花文藝創作工作室的演員和藝術家們到場,與老兵們聯歡。</p> <p class="ql-block">療養院的多功能廳歡聲如潮,畫家現場為老兵作畫,歌手引吭高歌,舞蹈演員與老兵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觀眾席上的老兵們思潮洶涌,聯歡會的場景在記憶的長河里已經非常遙遠了,遙遠了。只有浩渺的天際還殘留著一縷淡淡的落霞。在艱難苦卓絕的歲月里,演員們用歌聲撫摸我們的滄桑,用舞姿擦拭我們的心靈,傳導著黨、國家和人民對子弟兵的無垠大愛。然而,我們解甲歸鄉幾十年了,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應當淡出國家記憶和民族記憶了。今天的榮景再現說明著什么?說明黨、國家和人民沒有忘記我們,歷史的承諾化作了九鼎之言,我們此生無憾!</p><p class="ql-block">5月20日清晨,朝霞映紅了燕山余脈的峰頂。療養院大廳墻壁上習近平同志的語錄牌格外醒目:“要關愛退役軍人,他們為保家衛國做出了貢獻……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p> <p class="ql-block">在院方工作人員的歡送下,老兵們帶著滿滿的幸福感踏上了歸途。 </p><p class="ql-block">一個多小時后,薊運河出現在了視野,河水波光粼粼,象一條白色的緞帶伸向天際。不意間,我想起了趙衛東副院長給我講的地理知識:“薊運河航道北端的終點是薊州,薊州的泃河,州河是薊運河的支流”。驀然,我心有所悟,浩浩河水來自薊州,如梭的舟楫如林的帆檣聚集于薊州,為我們送來了燦爛的燕山文明,此行又賦予了我們新的內涵: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汽車載著歡聲笑語輕快前行……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阿巴嘎旗|
鹤峰县|
武陟县|
霍州市|
安丘市|
西平县|
健康|
北流市|
汾西县|
桦川县|
黄陵县|
浦江县|
三门峡市|
喀什市|
仁怀市|
武安市|
定南县|
吴川市|
洞头县|
望城县|
文登市|
德庆县|
罗山县|
万山特区|
加查县|
宜兰市|
铜陵市|
林甸县|
富阳市|
黑龙江省|
扬州市|
公主岭市|
深泽县|
开鲁县|
开封县|
额敏县|
山阴县|
岢岚县|
仁怀市|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