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虎溪夜月”是廈門二十名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虎溪巖又名虎溪巖寺,寺為唐陳儔所建。明萬歷年間紳士林懋時集資拓建。清康熙年間,元飛和尚應福建水師提督吳英之請來廈門主持該寺,并大興土木,重建大雄寶殿,增建垂云樓、大悲殿、一嘯亭、伏虎洞。經三十多年苦心經營,才頗具規模。</p> <p class="ql-block">明萬歷年間,廈門人林懋時在虎溪巖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個大石洞,取名“棱層石室”。石室里居有一虎,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因而又名為“伏虎洞”。當年,伏虎洞前流泉成溪,曰“虎溪”。</p> <p class="ql-block">虎溪巖滿山巖石,盡皆奇險天成,大若虎踞,小如羊蹲。山上巖寺,也名虎溪巖寺。</p> <p class="ql-block">在寺之左側,有夜月洞,叫伏虎洞,洞頂刻"棱層"、"嘯云"四字,洞中伏著一只泥塑老虎。每年中秋,月光照到泥虎頭上,只見它雙目炯炯,眈眈注視洞外,令人望而生畏,故名"虎溪夜月"。</p> <p class="ql-block">左側有一石門,門外磐石夾峙,稱'夾天徑',即'一線天'。從夾徑可攀上'虎牙洞',勢若猛虎張口,洞口繞以石欄,與虎牙無異,又有古榕攀繞'虎牙',緊貼'虎頷',宛若虎髯,而氣根飄垂,恰似虎髯。虎口上齦刻著'劃然長嘯'、'凌空一漱'八字,下齦蹲著兩只石虎,造形生動。</p><p class="ql-block"> 再從虎牙洞轉彎,可達玉壺洞。石壁有林爾嘉詩刻:'幾度匡廬過虎溪,歸來還愛此山低,一登絕頂能觀海,不似云深路易迷'。</p> <p class="ql-block">從虎溪巖寺上去,有一個小門可以進入白鹿洞寺。</p><p class="ql-block">白鹿洞創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一七○四年),開山祖師為葦老和尚。明萬歷年間,廈門名士林懋時開拓巖洞后,在洞側營建文昌殿,祀朱熹神像,并以朱熹在廬山建白鹿書院故事,稱「白鹿洞」。后人在洞內雕造一只白鹿,并加以美化傳說,乃有「白鹿銜煙」之說,為廈門小八景之一。白鹿洞內泥塑的白鹿,口向洞外,每當春末夏初,炎熱蒸溽天氣,水氣上升,便有煙霧涌出,縷縷可見,故稱" 白鹿含煙"。</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寺內的兩處文物,是兩處摩崖石刻,一處是“明天啟癸亥(1623年)十一月二十日,廣陵朱一馮以督師剿夷至此”,另一處是“天啟癸亥,晉陽趙紆督師到此”,這兩行石刻具有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寺的白鹿觀音。</p> <p class="ql-block">寺內數十處摩崖石刻清晰可見,元果法師舍利塔,弘法樓,原石雕刻的地藏王菩薩雕像,白鹿觀音雕像及觀景臺,臥佛,半山涼亭,階梯圍欄,六合洞、朝天洞,殿堂樓閣整潔有序。</p> <p class="ql-block">從白鹿洞再上山,有兩條路可走,上次走了通往鴻山公園的路,這次從另一條路走向萬石植物園。</p> <p class="ql-block">萬石巖上,可以看到多處戰爭時期留下的碉堡。</p> <p class="ql-block">萬石植物園上唯一的一棵楓樹葉子已經變紅了。雖然已是中午,仍有不少人專程前來拍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义马市|
长春市|
南皮县|
彩票|
定南县|
咸阳市|
黄大仙区|
定边县|
承德县|
十堰市|
西青区|
张掖市|
天峻县|
郧西县|
玉林市|
青田县|
比如县|
宁都县|
衡东县|
永新县|
荥阳市|
浪卡子县|
天门市|
扎赉特旗|
武定县|
靖西县|
乌什县|
白城市|
株洲市|
郓城县|
江川县|
麻江县|
瑞金市|
武冈市|
商丘市|
文登市|
开封县|
泰来县|
长沙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