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張廷祿,1939生于北京,196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6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后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美術學院教務處長、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并有中美協會員等多種身份。</p><p class="ql-block">張廷祿師從盧沉、白雪石、田世光、俞致貞等諸多名師,成就卓越,作品曾被天安門管理處、中美協等機構收藏,并多次赴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展出,獲獎無數。在理論方面,出版著作《新編山水畫技法》、《張廷祿作品選》等書,并發表中國畫方面的論文多篇。</p><p class="ql-block">張廷祿受過西式的素描教育和中西結合的寫生訓練,有扎實的繪畫根底。新時代開始,張廷祿將重心轉到中國畫方向。當時,他們一家五口擠在十一平米的小房子里,沒地方,他就在辦公室作畫。經濟條件好點后,他像當年的徐霞客一樣,帶著滿懷的“煙霞之癖”,用二十多年時間,踏訪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的諸多美景,黃山、泰山、雁蕩山、峨眉山、黃果樹、漓江、長白山、三峽、敦煌等等地方,都被他走遍。</p><p class="ql-block">他曾說:“畫家要充滿激情地面對自然,去發現捕捉大自然的瞬息變化”。他筆下的大自然,超越了自然實景,也不同于前人所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p><p class="ql-block">國畫中,寫意與工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筆法,前者強調暈染;后者強調細描。張廷祿的畫中,卻能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他將工筆畫法繼續發展,在其中加入西方素描的技法,形成了他最有特色的線條描物之法。傳統國畫重視意境之深遠,常忽視物體之實形。張廷祿的國畫,不僅有意境之妙,也以道道細密的線條,勾勒出物體的具體形態。他的《春山圖》中,道道清晰的線條勾勒出山石的嶙峋,遠處的山峰,好像突然擁到觀者面前,紋理、脈絡,層層畢現,極為震撼。成片的綠樹如青衣一般,覆蓋在群山之上,也隨著山勢的突然涌來,把勃勃生機推到人的眼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舒城县|
兰考县|
阳西县|
新巴尔虎左旗|
拜城县|
新泰市|
辽源市|
澄江县|
泰顺县|
汉阴县|
高邮市|
江津市|
安泽县|
茶陵县|
沧源|
上栗县|
西安市|
中阳县|
乐平市|
天柱县|
克拉玛依市|
新津县|
民勤县|
兴城市|
诸城市|
防城港市|
威远县|
漾濞|
通河县|
安福县|
鹿邑县|
淮北市|
邵武市|
桂阳县|
安岳县|
久治县|
宁蒗|
和平区|
巴林右旗|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