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萬事開頭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特內里費島(Tenerife)是大西洋中加那利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地理位置上靠西北非洲,距非洲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特內里費島對中國游客來說是極為陌生的,但在歐洲是一個很著名的火山旅游島,每年要接納500萬游客。</span></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9日,一條火山爆發的消息引起了國人對它的關注,爆發的火山是在距特內里費島約80公里的拉帕爾馬島上。火山口噴出橙色巖漿,冒出滾滾濃煙,非常壯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我們是在火山爆發前四個月去那兒旅游的。在媳婦的安排下,2019年5月5日晚上,我們從德國乘瑞安航班去西班牙特內里費島。瑞安的機票相當便宜,兩個人(法蘭克福——特內里費島)往返才257美元(約合人民幣1722元)。飛機原定19:15起飛,不知什么原因起飛晚了35分鐘,經過3個半小時的飛行,23:20才降落在特內里費島南部機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南部機場距我們旅店所在的圣克魯斯市還有8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知道機場到圣克魯斯的班車最后一班是23:35,若錯過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了。我們心急如焚,下了飛機后沿著機場漫長的通道,一路快步疾行,拼命向機場出口處的公交車站趕去。我們乘坐飛機的旅行也不少了,但從來沒有如此緊張過。就這樣等我們拖著行李氣喘吁吁趕到公交站時,剛剛過了23:35,一打聽公交班車要晚點10分鐘,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我立即給房東發信息,讓他等我們。坐上公交時天已漆黑,只知道公交大巴是沿著海邊公路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1個小時后到達圣克魯斯市的汽車總站,按照手機導航指引很快找到了我們預訂的公寓。此時已是深夜1點,街上空蕩無人,這是一座8層樓的樓房,我們訂的房在7樓。不管我們怎么按門鈴,就是無人應答。我給房東又是發信息,又是打電話都是毫無反應。最后向Booking訂房網打電話求助,竟然是電腦值班,聽到手機那頭冰冷的錄音,真是無奈至極。偶爾路過的一個年輕人非常熱情,他仔細檢查我們的訂房信息和公寓地址,然后用西班牙語四處打了一通電話,可依然聯系不上房東。我們實在不好意思再麻煩他了。我們在街邊的長椅上靜靜地坐著,看來今晚只有露宿街頭,等到天亮再說了。好在島上的氣溫還算溫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難道房東沒有收到我們發給他的信息?為什么手機不接電話?就算是我們晚到了一個小時,也不應該這樣呀!”正當我們坐在長椅上胡思亂想地等待天亮時,手機突然響鈴了,房東終于出現了。他不停地道歉,然后告訴我們15分鐘內趕過來。凌晨2點多我們總算住進了公寓。房東的解釋是“以為我們趕不上最后的班車”。由于讓我們在街上流浪了一個多小時,原計劃因深夜到而多給他50歐元小費也取消了。</span></p><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網上顯示這套公寓是閣樓,7天的住宿價格要便宜100歐元。可進來后發現它</span>不是閣樓,而是很寬敞的公寓,房間設施一應俱全,餐廳和客廳很大,廚房還備了許多烹飪的佐料。</h5> <h3>寬敞的客廳<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雖然疲憊至極,但總算不要露宿街頭了。心情好了許多。我們洗了個痛快澡,美美地睡上一覺。等我們醒來,太陽已升起,走到窗邊一看,驚訝地發現這居然是一個絕佳的觀景房。我們樓層高視野開闊,五顏六色的樓房鱗次櫛比,向遠處的山坡延伸,在金色的晨光下,呈現一幅絕美的城市畫面。夜間吃盡辛苦,一覺醒來竟然意外地全數彌補,真是禍福相依。</p><p> 這是從公寓窗戶拍攝的幾張城市風景照片。</p></font></h3> 還讓我們驚喜的就是公寓旁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農貿大市場,名字很怪,叫“圣母拯救非洲市政市場”,蔬菜水果品種豐富,而且價格十分便宜,肉類奶酪雞蛋應有盡有;地下一層還有一個超市和一個新鮮魚市場。生活出乎意料的方便。 <h3><font color="#010101"> 市場的大門口有一個小漁船下海的雕塑,推船的漁夫栩栩如生,不禁感動了我們也融入其中,同舟共濟,愿為“拯救”添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們又發現這個公寓到城市公交總站只需步行5分鐘,圣克魯斯乃至到全島的公交大巴都從這里出發。交通特別便利。我們在公交總站弄到一張詳細的全天發車時刻表,有了它就能精準地安排行程。</font></h3>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美麗的海濱城市</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這個城市并不算大,但歷史很悠久,航海家哥倫布就是從這里啟程他的南美新大陸探險。13世紀西班牙開始統治這里,將島上原有的土著帕帕爾人趕到山上,從那以后城市建筑就帶有濃厚的西班牙風格。<br> 在一個街角的小廣場,有一個飛魚在海浪上騰躍的金屬雕塑,坐落在刻有碑文的巨石上。飛魚張著大嘴在吶喊,甩動尾巴擊打浪花,那征服大海的氣勢躍然而出。從吶喊的飛魚雕塑中,我似乎感受到海島居民的血性和追求。<p></p> <h3>吶喊的飛魚</h3> 飛魚雕塑的后面是一個我從未見過的形狀古怪的樹,樹干像布滿了血管,向上延伸, 噴射出的血液凝固成巨大的樹冠,它叫“龍血樹”,是特內里費島特有的象征。傳說史前世紀,大象和巨龍在島上叢林中搏殺時,受傷的巨龍噴射出血液灑在大地上而生長出“龍血樹”。這種樹受傷后會淌出紅色的樹液,“龍血樹”名稱由此而來。<br><br> <h3>龍血樹</h3> 沿著這條主街繼續向北走,在三岔路口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粉紅色三層建筑,典型的巴洛克的建筑風格,每一個柱面都有精細的雕刻裝飾,弧形的窗戶配有弧形的陽臺,顯得十分協調和秀美。 不遠處便是圣克魯斯文化中心,文化廣場上有一座現代風格的十層高樓,很是醒目,每扇窗戶外都有可以收放的遮陽窗簾,這種窗簾很特別,它不僅可以掛下來遮陽,也可以斜伸出去遮陽,可以根據天氣狀況靈活選擇。 網球俱樂部的樓房十分精美,是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的結合,墻面裝飾十分講究,布滿精美的白色雕塑,尤其是第三層兩座方型的塔樓,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波浪的紋飾和圓形的小窗,巧妙地揉進了大海航船的元素,其奢華和工藝具有皇家建筑的風范。 像其他西班牙城市一樣,圣克魯斯也有自己的西班牙廣場。它的西班牙廣場位于海邊國際郵輪碼頭附近,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廣場。在零散的樹蔭中,有一個巨大的噴泉水池,池水清澈見底,讓人忽然萌發跳進去戲水的沖動。據說它是瑞士人設計的作品。西班牙廣場四周有特內里費市政廳(正在維修)、憲章宮和商業大廈。 <h3> 廣場的一頭是一個高聳的方形十字紀念碑,石碑上有圣母拯救受傷勇士的塑像和自由女神像,用于紀念在守衛特內里費島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石碑底部兩側有特島戰爭的雕塑畫。</h3><h3> 1495年特內里費島歸屬西班牙,1797年英國艦隊在海軍上將內森指揮下襲擊特內里費島,圣克魯斯成為抵御英軍的指揮部,經過激烈的戰斗,大英帝國的軍隊被擊退,內森將軍也失掉右手臂。紀念碑還有兩個手扶長劍的裸體勇士的塑像,象征著特島人民抵抗侵略者的精神。<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圣克魯斯的主教堂看上去十分普通,它沒有雄偉的氣勢和復雜的建筑工藝,白墻紅頂的普通磚瓦房和一個四方形的鐘樓,如果不是這個方形鐘樓的標志物,你怎么也不會想到它就是圣克魯斯主教堂,這個主教堂還有一個俗稱,叫“無玷始胎堂”。主教堂的對面就是“自然與人類博物館”,有島上發現的木乃伊,每周二免費開放。</font></h3> <h3> 圣克魯斯主教堂</h3> 從西班牙廣場出來,沿著海邊大道向公交車總站方向走,很快就可以看到形狀像雞冠,又像武士頭盔的奇特建筑,即特內里費禮堂(也稱圣克魯斯歌劇院)。 <h3><font color="#010101"> 它的建筑設計出自于西班牙著名建筑師卡拉特瓦之手,1997年開工,至2003年建成,落成時西班牙王子費利佩親自主持剪彩揭幕。特內里費禮堂被認為是西班牙和歐洲最重要的現代建筑之一。</font></h3> 特內里費禮堂以它那獨特新穎的外形曲線,一下便讓人聯想到悉尼歌劇院,兩者都在大海邊,具有神似的建筑風范。西班牙的建筑設計,以高迪為代表,享譽世界,他們獨特的創意總會讓人遐想聯翩,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h3><font color="#010101"> 我還是更樂意用“圣克魯斯歌劇院”這個稱謂,它與悉尼歌劇院絕對有的一比,只是地處相對偏隅罷了。</font></h3> 坐在“圣克魯斯歌劇院”的咖啡廳,一邊品嘗真宗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制作的西班牙咖啡,一邊眺望一望無際的大西洋,讓情緒隨著輕輕拂過的海風自由飄蕩,曾經的煩惱此刻都被寬闊的大海和濃郁的咖啡香味融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拉拉古納古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早早地來到汽車總站,乘15路公交去特內里費島第二大城市——拉拉古納。我們住的公寓離汽車總站很近,出游特別方便。 拉拉古納曾是特內里費島的首府,現在讓位給了圣克魯斯,而自己成為以拉拉古納大學為核心的大學城。拉拉古納幾乎和圣克魯斯連接在一起,出了圣克魯斯便進入拉拉古納地界,公交站下來就是拉拉古納大學,大學有3萬名學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拉拉古納大學樓</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拉拉古納市內還有一塊保存完好的古城,曾經的首府所在地,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房東告訴我們,古城內有許多古老的建筑值得一看。</p> 在拉拉古納汽車站下車后,沿著一條現代風格的大街一直走,便是拉拉古納古城。古城的街道非常整齊,可見當時建城時就有完整的規劃。 <p class="ql-block"> 古城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受孕圣母教堂(恩特拉教堂),它的鐘樓呈四方形,和圣克魯斯主教堂的鐘樓一模一樣。建筑年代要追溯到大航海時期(1511年)。方形鐘樓墻體發黑,顯示了它年代久遠、歷經滄桑。登上鐘樓可以俯瞰整個古城。但教堂要到下午才開門,所以未能登上鐘樓頂部。</p> <h3><font color="#010101"> 教堂旁一個神父和信徒的塑像。</font></h3> 我們沿著古城的街道漫步,經常可以看到形狀奇特的龍血樹,有的看上去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樹齡。 <h3><font color="#010101"> 古城內還有一座新的圣母受孕教堂(恩特拉教堂),規模比老的要大,是老教堂的重建物,當地許多天主教的宗教活動</font>現在都在新的恩特拉教堂舉行。</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午,從拉拉古納回來后,我們立即去“圣母拯救非洲市政市場”中的海魚市場采購食品(下午2點后關門)。魚市場里的海產品品種豐富,一些說不上名的海魚,我們從未見過,海魚海蝦都非常新鮮,而且價格便宜。</font></h3> <h3> 圣母拯救非州大市場中的魚市場</h3> <h3> 幾個來自亞洲的女孩稱了一些新鮮的大海蝦,看著魚老板現場烹飪,然后坐在餐桌上有說有笑、有滋有味地品嘗。</h3><h3> 我們的公寓有完備的廚房,直接稱上一條新鮮海魚回去煎烤。<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鸚鵡海洋公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特內里費島的“鸚鵡公園”是名氣很響的海洋動物公園,我們必去的景點。早晨,我們背上相機包和三腳架,在汽車總站乘坐7:10的103路公交大巴去位于克魯斯港的“鸚鵡公園”。</p><p class="ql-block"> 克魯斯海港位于特內里費島西北部,它是特內里費島也是西班牙的主要港口,有連接歐洲、非洲和美洲的航班。</p> <h3><font color="#010101"> 克魯斯海港的清晨。</font></h3> <h3> 美麗的克魯斯港灣</h3> <h3> 克魯斯海港有非常漂亮的黑沙海灘。獨特的黑沙子源于島上的火山,你還可以看到海灘旁有許多火山石。<br></h3> <h3> 此時還是淡季,海水較涼,但還是有游客下海。</h3> 在克魯斯港公交站下車后,沿著海邊大道步行20分鐘到達鸚鵡公園大門,正好開門,我們是第一個進公園的游客。圖的就是此時游客稀少,可以十分從容地游覽、攝影。 <h3><font color="#010101"><p> 鸚鵡公園沿著山坡而建,它巧妙地利用地形,由低而高一層層地布局海洋動物和其它飛禽和走獸的展館。園內鳥語花香,枝繁葉茂。公園的鸚鵡有幾十個品種、上千只,但對我們來說最有看頭的還是企鵝、海獅、海豚、虎鯨等海洋動物的表演,當然也有鸚鵡表演。我們按照它們演出時間,合理地安排了游覽路線。</p><p> 最先游覽的是企鵝館,人造冰山上成群企鵝不停地抖動著短短的翅膀,等待喂食;有些企鵝從巖石上用很滑稽的姿勢,栽入冰水中,引來陣陣笑聲。 </p><p> 離海獅表演還有15分鐘,我們已在海獅館選好最佳拍攝位置,架好三腳架準備錄像。果然我們拍攝到了十分精彩的海獅表演。 </p></font></h3> 海獅絕頂聰明,它那靈活滑稽可笑的動作,以及和馴養員極為幽默的表演,不斷地引來游人的捧腹大笑。 <h3><font color="#010101"> 海獅裝死,愁壞了馴養員。</font></h3> 從海獅館出來,沿著一條綠蔭道,盤旋登上一層山坡便是海豚館。此時游客越來越多,但我們總是先人一步,找到拍攝的好位置。海豚館比海獅館更大。參加表演的海豚有8只之多。 <h3><font color="#010101"> 海豚被稱為大海驕子,不僅是海洋中游泳健將,而且還是最聰明的海洋動物。據科學家研究,在有些方面比人腦還發達。海豚的表演內容很多,它那高超的飛躍動作、和馴養員配合的水上舞蹈,出神入化,令人贊嘆不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圈中躍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輕松穿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水上齊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高空騰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驚險的水上駕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配合默契的花式游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高難度的水上芭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尤其是一只海豚拖著坐著小男孩的小船在水面上疾馳,另一只海豚追著小船不時地躍出水面,令人仿佛身在童話世界。這絕對是一場美的超級享受。</h3><h3> 小朋友問海豚:“你們可以帶我去海上樂園嗎?”海豚發出“嘎嘎”的叫聲,似乎說:“好啊,好啊。”</h3> 虎鯨館在山坡頂上。虎鯨也稱逆戟鯨,是海洋中的巨無霸,體重達9噸。其龐大的身軀也需要更多的水面,所以虎鯨館也是公園內最大的海洋動物館。 看虎鯨表演才領略到海洋巨無霸的氣勢。虎鯨最拿手的節目是用尾巴拍水,坐在前排的游客都穿著雨衣,我見狀也立即拿出相機雨衣套在相機上。巨大的虎鯨慢慢地游向游客,突然尾巴一甩,一股滔天巨浪劈頭蓋臉地打向觀眾席,引起一片尖叫聲,沒穿雨衣的游客被淋了個濕透。我幸好給相機穿上了雨衣,雖濕了衣服,卻護住了相機。 <h3> 虎鯨在給游客甩了幾個大浪后,便悠悠地游向馴養員領賞去了。</h3> <h3><font color="#010101"> 夢幻般的水母世界</font></h3> 在歡樂和驚喜中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已到下午4點,我們原路返回,乘4:30的公交大巴回圣克魯斯。<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山上觀景臺</font></b><b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圣克魯斯市的最高建筑要數“托雷斯雙塔”,這是坐落在海濱大道的兩座現代化的辦公樓,在以三、四層建筑為主的海濱城市,算是相當扎眼的。它和特內里費禮堂一樣是圣克魯斯城市的地標建筑。<br></h3> <p> 幾天來,我一直在尋找拍攝整個城市的理想位置。我多方面打聽過,也詢問過房東,最后還是熱心的房東從朋友那里打聽到——在對面的山上有一個觀景臺,但怎么去他也不清楚。經過一番調查,終于弄清楚去這個觀景臺的方法。<br> 下午四點半我們在公交總站乘912公交上山。在一個居民點下車后,沿著盤山公路,頂著烈日,背著攝影器材,步行半個多小時,才到達這個山頂觀景臺。</p><p> 這是一個視野相當開闊的觀景臺,從城市北邊的國際郵輪停泊港口、西班牙廣場,到中部的特內里費禮堂、托雷斯雙塔,再到南部的體育館、工廠區,整個海濱城市盡收眼底。雖然山路走的辛苦,但找到這樣一個俯瞰全城的拍攝點實在太值了。這個視角讓我們真正欣賞到這個海濱城市的美麗風貌,深深感受到它把大海和高山同自己融為一體。我支起三腳架,力求把它帶給我的特有美感留在相機里。<br></p> <h3> 圣克魯斯全景照片。</h3><div> 由于山上交通不便,我們不敢等到日落和萬家燈火起來(通常要晚上9點以后)。拍攝完后,繼續沿著盤山公路步行,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坐上919路公交大巴,下山回到住地。<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登泰德峰</font></b></h3><h3><br> 特內里費島從地質上來說是火山造就的島,包括加那利群島的其它幾個小島都是火山運動的產物。特內里費島的正中心就是一個巨大的火山——泰德峰,而且是一個活火山,最近一次爆發是在1798年。來特內里費島就一定要爭取親眼目睹這個世界第三大的活火山。<br> 我們是星期五去泰德峰的。網上游客說,去泰德峰的交通很麻煩,最好自駕去。所以前幾天我一直在打探去泰德峰的交通問題,直到昨天才弄清楚,去泰德峰其實并不困難,關鍵是天氣要好。<br></h3><h3> 一早起來,吃過早餐后,背上攝影包,步行5分鐘到公交總站,乘103路7:40的那班公交車,8:30到克魯斯港。從克魯斯港去泰德峰的公交要9:30發車,每天就一班,錯過就沒有了。我們提早到就是為確保坐上這班車。</h3><h3> 利用等車的時間,我逛了一下克魯斯港的小街巷。在街道的盡頭,可以望見遠處在云霧中時隱時現的泰德峰。<br></h3> <h3><font color="#010101"> 9:30 泰德峰班車準時發車,汽車在崎嶇的山路上盤旋、爬升,中間經過一個村莊,1個多小時后到達泰德火山國家公園大門。然后買票乘纜車上泰德峰頂。</font></h3><div> 此時,滿目盡是黑灰色多孔的火山石。纜車經過幾個中繼鐵架,花了半個小時才到達山頂。在山頂上有一條在火山石中開辟出來的崎嶇小路,我們跟隨游人順著小路蜿蜒前行。<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這里海拔已在3600米以上,空氣稀薄,高低不平的火山石路特別消耗體力,再加上我還背著沉重的相機包,走不了多遠便要停下來喘喘氣。當然手中的相機是不會休息的。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咔嚓咔嚓。中間要經常停下來等等落后的夫人。我真擔心她會有什么高原反應,也做好讓她“原地臥倒”的心理準備。好在她只是走得慢而已,看著她也在用手機不停的拍攝,心里放心了許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路越是艱難,相伴的手要牽得越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經過200來米的艱難前行,總算到達泰德峰的觀景臺。這里視野極為開闊,你可以盡情地眺望四周的景色。觀景臺的位置早已在云端之上,陽光無遮無掩,晴朗湛藍的天空極目千里,腳下綿延不斷的云海浪花翻滾。云端中露出的山峰像大海中的島嶼,被白色的波濤沖刷著。</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滿山嶙峋的火山石,奇形怪狀,草木不生,儼然是生命的禁區。我倒覺得它是生命的倪端。地球的生命和活力在這里體現,每噴發一次,它就長高一點。這個巨大的生命體以我們這些渺小的生命體難以察覺、難以理解的方式在運動,在生長,在變化。在這個活生生的地質博物館內,你能深切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感受到地球的脈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泰德國家公園獨特的地質地貌還吸引了每年400萬的游客,成為訪問量最大的國家地質公園。3000米以上海拔高度、沒有光污染、且靠近赤道,這些獨特條件使它成為極少數能夠在夜晚同時觀察到北極星和南極星的地方,它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天文臺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壯觀的云海全景圖。</font></h3> <br> <h3><font color="#010101"><p> 科學家們把這里想象成月球的表面,于是美國宇航員在首次登月之前專門到這里進行登月訓練。</p><p> 對風景超凡感覺的導演把這里想象成外星世界,于是一些星球系列的電影、史前世紀的電影、奇異幻想的電影也到這里來拍攝,以創造特殊的視覺沖擊。</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外星人聊啥?”</font></h3> 登上泰德峰,為我們特內里費島之行寫下最濃重的一筆。 在山頂休息拍攝了一個多小時,我們開始往回走。要趕下午4點的返回公交車,每天只有這一趟回去的班車。<div> 在山頂的纜車站附近,我發現有一條小道通向觀景臺旁邊的一個山峰,它比觀景臺還要高出100米左右,這才是泰德峰的最高處,海拔3718米。小路口有工作人員在把守,他告訴我,登這個頂峰要有政府的特別許可。一般要提前一個月在網上提出申請,每天登峰的人數有嚴格的控制。我用長焦相機觀察,發現山峰上有人在活動,而且上去的路也非常陡峭。顯然,不是我們的體力所能承受的。<br></div> 下山后在休息廳等候公交車時,一個西班牙游客的家庭讓我給他們拍全家照,你瞧這一家四口多幸福。<div><div><h3> 回到圣克魯斯的公寓已是晚上7點多了。在公寓附近的一家水果店里,我發現一個當地產的很大的木瓜,約2公斤重,老板給了個優惠價,我把它買了下來,準備帶回去讓孫女驚喜一下。</h3></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充滿激情的圣克魯斯</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圣克魯斯街頭有很多塑像,一個拿著書本的老師和兩個學生的雕塑挺有故事的,年輕老師看上去似乎對他們的學習不滿意,一個男孩背對著老師,抵觸情緒盡顯臉上,我感覺好像缺了點什么,于是讓夫人加入他們,這樣是不是在嚴厲中也多了一些鼓勵和暖意。</div></h3> <h3><font color="#010101">讓人百思不解的街頭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島人喜歡把生活打扮的色彩斑斕,連有軌電車也是那么鮮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島上居民新的住宅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島上傳統的老住宅區。與地中海圣托尼尼島的民居十分相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星期六(5月11日)下午,夫人在家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返程,我獨自扛著三腳架去西班牙廣場拍攝夜景。</font></h3> 西班牙廣場緊鄰游艇碼頭,碼頭內靜靜地停泊著許多帶風帆的游艇。它們的桅桿都非常高,大的游艇桅桿甚至是兩節的,這和當地居民習慣借用風的力量來航行有關,當然,這需要有高超的航海技術。我覺得稱它們為帆船游艇更準確些。 <h3><font color="#010101"><h3> 晚上10點,廣場上的街燈才開始點亮,水池中央的噴泉開始噴出高高的水柱。</h3><h3> 通常周末的晚上都是最熱鬧的,但廣場上人很少,沒有什么演奏、唱歌之類的活動,顯得十分安靜,這讓我很納悶。</h3><h3> 我離開西班牙廣場,進入一條步行街,平時熱鬧的步行街上也沒有多少行人,街邊一排排餐桌大都空著。</h3><h3> 我沿著步行街沒走多遠,耳旁忽然傳來一陣樂器擊打聲,似乎有人在集會。我好奇地尋著聲音而去,轉過一個街角,眼前忽然一亮,一個小廣場上聚集著滿滿的人,舞臺上霓虹燈光閃爍,還飄著渲染氣氛的煙霧,儼然是明星演唱會才有的場面啊!</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趕緊擠到前面,想把這個畫面拍攝下來。沒想到我居然能找到一個位子,在不影響后面人觀看的情況下,支起三腳架,架上相機,不僅拍攝到清晰的舞臺畫面,而且能從容地進行錄像。也許是西班牙人對我這個中國游客的特殊照顧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藍天白云的布景下,一排穿著華麗演出服裝的樂手,手持各種樂器,美妙的音樂在他們的指尖飄出。一位男歌手邊彈邊唱,他那渾厚低沉的歌聲在樂器伴奏下非常有感染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著一位披著黑色披風的男歌手走向臺前,他的黑披風上印著西班牙各個省的徽章,他一邊歌唱一邊上下舞動披風,他的歌聲時而緩慢悠揚,時而激越奔放,臺下的觀眾也隨之舞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雖然聽不懂西班牙的歌詞,但卻能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追求。那種強烈而優美的旋律,把西班牙人熱情奔放的天性充分展現出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 演出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隨后有評委給演出者評分,主持人頒獎。現場氣氛十分熱烈。</h3><h3> </h3></font></h3> <h3> 當我打算離開時,后排的一個金發女郎,指指我的相機,要我給她拍照,當我舉起相機,幾個女孩竟然一起擠到鏡頭前,擺好姿勢,享受入鏡的快樂。我再次感受了西班牙女郎的熱情和奔放。</h3> “再拍一張!”幾個西班牙女郎異口同聲。<br> 我暗自慶幸,在離開特內里費島的最后一個夜晚,竟然能欣賞到如此精彩、高水平的演出。這真是一個意外的收獲!<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山西省|
孙吴县|
商河县|
琼结县|
兴山县|
桂平市|
乌拉特前旗|
卢湾区|
南华县|
甘谷县|
中山市|
鲜城|
永州市|
宝坻区|
延安市|
黑河市|
天柱县|
宁晋县|
尤溪县|
盈江县|
抚顺县|
两当县|
无锡市|
湖北省|
九寨沟县|
平乐县|
宜阳县|
建水县|
清苑县|
时尚|
澎湖县|
辽源市|
莱西市|
将乐县|
安新县|
临夏市|
六盘水市|
韩城市|
江华|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