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山碑材遺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湯山以西七公里處的陽山南坡。</p>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城東湯山以西七公里處,有個地方叫"陽山",這里是600多年前,明成祖朱棣為頌揚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開鑿的神功圣德碑遺址。</p> <p class="ql-block">沿著山間石筑臺階路前往陽山碑材遺址地</p> <p class="ql-block"> 我來到采石場,席地而坐,欣賞當年開鑿碑材時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 在到達陽山碑材遺址之前,還要再走一段石筑臺階山路,等來到碑材面前的時候,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汗如雨下。當我看到碑座時,萬萬沒有想到碑座竟然是一座巨大無比的石頭山被劈開了。</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當時朱棣皇帝費了多少精力來做這件事。陽山碑材的碑身是一塊很高的石頭鑿出來的。碑額是用一塊較小的石頭鑿的。</p> <p class="ql-block"> 沿著山路逶迤向上,終于見到沉睡了600多年的陽山碑材。碑材由碑座、碑額、碑身三部分構成并分兩處棄放。</p> <p class="ql-block"> 碑座位于古采石場的山坳中,三面脫離山體、一面與山體相連,石材高17米、長23米、重達1.6多萬噸。碑座左下方有三塊非常清晰的方孔,是為了當年方便運輸特地留下來的,整個碑座一部分與山體相連,一部分則完全脫離,清晰的鑿痕猶在,仿佛能聽到當年工匠們奮力砸石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 我從資料里查到,陽山碑材是世界第一大的碑材,總高度78米,相當于一棟25層高的樓房。總重31167噸,舉世罕見,碩大無比。難怪開鑿以后放在原地沒有運走。</p><p class="ql-block"> 清代文學家、詩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驚嘆:“碑如長劍驚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在我看來,一點不假。陽山之行,讓我大開眼界,驚嘆不已,真是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明初永樂三年至四年(1405—1406),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孝陵,在湯山以西7公里處的陽山“皇家采石場”雕造“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p><p class="ql-block"> 石碑分碑座、碑身、碑額三大塊,散布在陽山西南麓。碑座高16米、厚30米,寬12.2米,重15577噸;碑身高52.5米、厚4.1米、寬13米,重7443噸;碑額高6.5米、厚10米、寬18米,重3112噸。碑座、碑身、碑額通高75米,重量達26132噸。后因客觀運輸能力限制和政治形勢變化等原因,這三塊尚未雕鑿完成的巨型石碑永遠留在了湯山,南京東郊的明孝陵另選了一塊“大明神功圣德碑”,高度只有陽山碑材的約十分之一(通高8.87米)。</p> <p class="ql-block"> 陽山碑材于2007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定為“世界最大碑材”。</p> <p class="ql-block"> 碑材系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屹立于陽山之巔,故稱之為陽山碑材。</p> <p class="ql-block"> 此石材又為何遺棄不用?說法有二:一說明朝國勢漸衰,朱棣又遷都北京,故不用;二說因不適古代的滾木與冰運方法,無法運輸而不用。</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碑</p> <p class="ql-block">大明文化村</p> <p class="ql-block"> 大明文化村,村口的八字門墻壁上分別書寫著胡廣的《游陽山記》和袁枚的“洪武大石碑歌”,以告知人們陽山碑材的由來和體積的碩大。</p><p class="ql-block"> 村中的建筑全為明代建筑風格,以石材、木頭為主,豪放粗獷、古樸自然,鐵匠鋪、石匠鋪、鏢局、當鋪、酒坊、賭坊、戲臺等鱗次櫛比。走在文化村里,恰如置身明代人民日常生活的歷史場景中。</p> <p class="ql-block">日月坊</p> <p class="ql-block">衙門</p> <p class="ql-block">衙門大堂</p> <p class="ql-block">司撫鎮</p> <p class="ql-block">陽山書院</p> <p class="ql-block">古祠堂</p> <p class="ql-block">濟世堂</p> <p class="ql-block">御藥坊</p> <p class="ql-block">禮有湯</p> <p class="ql-block">豆腐坊</p> <p class="ql-block">頭飾店</p> <p class="ql-block">如意典當坊</p> <p class="ql-block"> 吉祥賭坊:當年參加開鑿碑材的石匠、工匠、勞工是不準回家的,他們將官府發給的工錢拿到賭坊進行賭錢,但賭坊是官辦的,進了賭坊只有輸錢,沒有任何人能贏錢。</p> <p class="ql-block">金陵標局</p> <p class="ql-block">聚寶客棧</p> <p class="ql-block">日月生輝牌坊</p> <p class="ql-block">長廊</p> <p class="ql-block">陽山勝跡牌坊</p> <p class="ql-block">關聖殿</p> <p class="ql-block">祈福牌坊</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 古泉井挖掘于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直徑1.2米,深6米,距今已有六百多年。這里住著石匠、工匠、勞工、監工等,他們飲用水全靠這口古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乐东|
凤冈县|
辽阳县|
简阳市|
巫溪县|
嵊州市|
扬中市|
托克托县|
绵阳市|
杭锦旗|
泉州市|
淮阳县|
上饶市|
永修县|
濉溪县|
明水县|
鞍山市|
梨树县|
白山市|
白朗县|
沾益县|
剑阁县|
定襄县|
天水市|
西吉县|
平江县|
依兰县|
图木舒克市|
榆社县|
大兴区|
兴义市|
苗栗市|
高安市|
巴马|
龙门县|
康平县|
酒泉市|
进贤县|
海原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