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踏雪尋梅</p><p class="ql-block">文案/漢晉齋</p> <p class="ql-block">碧綠而闊大的槲(hú)樹葉子,葉緣曲線狀,具有天然裝飾的味道,當地人們又叫它波羅葉。革質而不乏柔韌,憨態而可愛,像一把撲扇,常常被大人采一枚哄幼童,說要撲蝴蝶用,像一把工藝小傘,能夠遮陽遮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這樣一山一山,一坡一坡的,形成綠色的海洋,翻動在家山的砂土上。像一幅幅油畫展示著歲月的靜好和感動,反射著流年的恒久和滄桑,平添了家山一道迷人的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它的功用卻是非同尋常,和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就是包粽子的用葉。</p> <p class="ql-block">因其葉大,沒包粽子之前,就有一股自然之清香,其一是耐煮,不容易爛,其二就是葉子包上粽子,煮過以后散發出一股濃郁的米香和葉香的味道!就在平常用作籠梯布蒸饅頭,饅頭上也彌漫著葉香,使人心生喜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地理位置和環境的不同,包粽子的用葉還有箬(ruò)葉和蘆葦葉,這在我國南方普遍使用。我的家鄉盛產槲樹,自然因地制宜,用其葉來包裹。但有一點是共性的,一般用料以糯米和紅棗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時侯,盡管山村的生活條件和地理條件受限,但是臨近端午節,村里的供銷社還是盡力組織貨源,進來大量糯米和紅棗。滿足鄉人們包粽子的基本用料,足見鄉人們對于端午節的重視程度。</p> <p class="ql-block">記得端午的前一天,鄉人們就煮一下槲葉,使其軟和,泡好米,準備好紅棗,白糖。包粽子時,一般一次用兩個葉子左右交疊一下,放進餡料。包成一個飽鼓鼓的三角狀物,用一種帶有韌性的草扎緊。這便是家鄉獨特的粽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人們包,小孩子們在一邊看,覺得包粽子不復雜,于是感到好奇,就去試試,卻怎么也包不好。正應了那句“看著容易做起來難”的諺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大人們說:不要添亂,等著吃粽子。小孩子們一哄而散,喊道: 吃粽子啦,吃粽子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來,看著大人們忙端午,盼著吃粽子,也是童年的一個深刻地記憶。</p> <p class="ql-block">當然,大人們也趁機講述端午的來歷。說道: 古代一位大詩人屈原在端午這天,因自己的國家被侵略而悲憤跳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一曲愛國詩篇,人們感其愛國情懷,怕江中的魚類破壞其身,隨投米喂養魚類,后來成為紀念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再后來各地演化成一個風俗習慣:吃粽子、插艾草和桃枝、掛菖蒲、制作香囊,賽龍舟等活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在我的家里,端午這天,天似乎亮的格外早。我的奶奶和母親早早的把粽子煮熟了。還沒出太陽,就把桃枝和艾草、菖蒲插到門楣上,接著吃粽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剝開墨綠色的槲樹葉包著的糯米和紅棗,只見糯米團子雪白,大棗鮮紅油亮,淡淡的米香、葉香、棗香撲鼻而來,使人忍不住就是一口……</p> <p class="ql-block">在遠古時代,端午時節南北風俗各異,“五月”,在北方中原稱之為“惡月”,有邪氣。而桃枝、艾草、菖蒲、傳說是植物中的靈草,具有辟邪去穢的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天的早晨,不滿周歲的孩子,手腕上系上一圈紅頭繩,取吉祥之意,據說紅頭繩也是辟穢的;這天早晨吃雞蛋,據說百天之內不生疥瘡,又因雞蛋屬于橢圓形,具圓滿的寓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吃粽子,因香米粒粒給力,紅棗顆顆甜蜜,粽葉包裹著這么多的吉祥,可見傳統的粽子食品,嫣然是一種歷史節慶的美食之一,它積淀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已根植于國人的內心,從而演化成為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端午吃粽子的風俗也流傳到世界其他國家。</p> <p class="ql-block">其實,話說的有點遠。再說到家鄉的端午節,我更喜歡用家鄉的槲樹葉子包裹的粽子。因為它翠綠的闊葉始終油亮清新,像一面面鏡子,映照著人生四季的風雨,像寬大的胸懷,包裹著家鄉生活的人文故事和綠之希望,包含著歌聲與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那晨暮中老屋的剪影,那一棵棵棗樹成景,那一枝枝桃樹皆春色,那山上的一片片艾草芳香,連同我的童年對于端午節的美好回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關于端午的點滴記錄和思緒,濃縮成“端午安康“,這是我對朋友們的深情祝福!</p> <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欣賞!</p><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支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榆树市|
始兴县|
安岳县|
金昌市|
古丈县|
吐鲁番市|
永州市|
通州区|
临颍县|
大荔县|
屏南县|
贵德县|
姜堰市|
宝兴县|
巴楚县|
左权县|
瑞昌市|
东莞市|
神木县|
苏尼特左旗|
宜城市|
马尔康县|
天祝|
新河县|
呼伦贝尔市|
杭锦旗|
太仓市|
桂林市|
十堰市|
会同县|
章丘市|
安乡县|
泌阳县|
郓城县|
万年县|
开封县|
绥化市|
灌云县|
丰宁|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