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寫在前面</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上海生活多年,總想要到滬上的大學去轉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于是,在一個春風駘蕩的季節,花了不少工夫,乘地鐵,坐公交,拉網約,差不多走遍了上海中心城區的大學校園,尋覓歷史文脈,聆聽文化故事,陶醉美麗風景,感受教化熏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于是,有了下面的圖片,文字,足跡和記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如果您有興趣,讓我們一起,循著書香,沿著教育的脈絡,踏著文化的足跡,穿越大街小巷,走進滬上的那些大學校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復旦大學篇</b></p><p class="ql-block"> 復旦大學建于1905年,原名為“復旦公學”,據說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百年積累,源遠流長,復旦如今已發展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世界“雙一流”的“985”和“211”大學。</p><p class="ql-block"> 復旦大學原址徐匯,20年代初,遷址江灣,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邯鄲路校區。</p><p class="ql-block"> 百年之后,校園里,簡公堂仍在,奕柱堂依然,相輝堂前,畢業季的學生在此留下青春的倩影,光華樓拔地而起,雙峰插云,預示著復旦更加美好的未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交通大學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海交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原為南洋公學,是西風東漸,洋務運動的產物,創辦人為盛宣懷。所謂“交通”,并非我們今日之所謂“交通”,實乃《周易》所謂“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這無疑是交大之所以成為交大的精神淵藪和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雖然幾經分化,枝脈旁出,上海交大依然是中國交通類大學的根脈與始祖,并以無與倫比的絕對實力,穩穩地居于理工類大學領跑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海交大的校園很有意思,走進宮殿式飛檐斗拱的大門,看到的卻是錯落有致的中西合璧的洋派建筑,上院,中院,圖書館,體育館,辦公廳等,琳瑯滿目,掩映在法國梧桐的綠蔭下,歷經百年,依然妖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自然,最令交大自豪的還是人家的杰出校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江澤民,錢學森,茅以升,吳文俊,汪道涵,丁關根,蔡鍔,黃炎培,鄒韜奮,張元濟,李叔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濟大學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00年前,德國人在上海設立了一所醫學堂,據說由于德文與滬語的諧音,人們稱這所學堂為“同濟",卻暗合了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的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歷史已去,風煙過后,同濟果然不負重望,如今已壯大成為“雙一流”,“985”和“211”高校,實力不可小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從四平路校門進入,同濟一派大氣的模樣:校訓校標極具特色,南北紅樓分列兩旁,如茵的草坪石柱屹立,圖書大樓如書卷展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很值得一看的是同濟博物館,其中的古橋和建筑模型展示,呈現的是國內一流的建筑設計優勢學科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華東師范大學篇</b></p><p class="ql-block"> 華東師范大學,滬上簡稱為“華師大”,在師范類大學中,是極其知名的“211”和“985”以及“世界一流重點建設高校”。</p><p class="ql-block"> 不是對“華師大”情有獨鐘,實在是和她有不解之緣。</p><p class="ql-block"> 20年前第一次來滬,就曾與之謀面,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不意遷滬后,竟與“華師大”多有機緣。先是妻在此參加化學實驗進修,繼而我等在此接受校長培訓,后來女兒在此完成MPA(公共管理碩士)學業。</p><p class="ql-block"> 此番前來,徜徉在麗娃河畔,不覺莫名親切,思緒萬千:</p><p class="ql-block"> 這“華師大”前身本為大夏大學,建校于1924年,百年學府,弦歌不斷,至今群賢堂,思群堂猶存,立于大夏亭前,麗娃河畔,水榭觀虹,但見:杉林參天,碧水蕩漾,亭軒浮于水面,扶欄遠眺,麗虹橋臥于波上,宛若白練飄然。</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這“華師大”是滬上最美校園之一,以我等偏見,大約也算不得溢美之辭。</p><p class="ql-block"> 啥也別說啦,直接看圖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華東理工大學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該校建于1951年,原為華東化工學院,現為“211”和“雙一流”重點學科建設學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華理徐匯校區主體建筑為上世紀五十年代所建,一律為灰色調,雖無甚特色,但倒也非常統一和諧,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東華大學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東華大學,當年是赫赫有名的中國紡織大學,在高校更名,合并,擴張的大潮中,易名為東華大學。作為較有實力的“211”大學,它的服裝及相關專業,在國內名列前茅,躋身國內“雙一流”,世界一流重點建設學科高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走進東華延安路校區,不到70年歷史的校園雖沒有保護類建筑,卻能突出辦學特色及設計感,最值得一看的是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在這里,探索紡織業的起源,發展及現代科技,了解中國服飾演變的歷史,機上經緯,身上丹青,華夏風采,美雨歐風,可謂一飽眼福,乃此行東華的最大收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財經大學篇</b></p><p class="ql-block"> 該校史溯1917年,是中國最早的商科院校。歷經百年的發展壯大,現已成為“211”和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p><p class="ql-block"> 學校位于楊浦區國定路,與復旦大學毗鄰,同時與葉家花園一墻之隔。校園建筑以紅色屋頂為特征,在綠樹掩映之中,十分鮮明耀眼。其中,國立上海商學院的門樓,雖為復建,卻是學校值得紀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著名經濟學家孫冶芳,曾任上海財大首任校長,校園立塑像以紀念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華東政法大學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這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更是中國第一所政法大學。它的淵源來自1879年創辦的圣約翰大學,也是一所教會學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華東政法是一所歷經坎坷,道路曲折,具有光榮愛國傳統的高等學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令華政驕傲的是,它有一座在滬上獨具風韻,中西合璧的優美校園,就為了再睹她的風釆,初夏的一個黃昏,我等從楊浦大老遠趕到長寧,瀏覽了中山公園旁這座精致的校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華政校園宜人的氛圍,滋養了層出不窮的優秀人才:顧維鈞,榮毅仁,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經叔平,林語堂,周有光,嚴家淦,張愛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可謂代有才人,星光閃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理工大學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每一艘開往上海的輪船,都必須在這所大學的視線里經過。在這樣一個校園里,任何一個有思想的學生,都不能不感恩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大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906年,美國傳教士萬博士在滬東黃浦江畔創建了一所教會學校,名副其實地就叫滬江大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滬江大學的校園遍布著原汁原味的歐式建筑,直到今天還完好地保留了35幢80到110年前的建筑,其中有29幢為上海市保護建筑。在這片極端歐化的校園里,不管是音樂堂,大禮堂,還是思晏堂,思魏堂……都在用自己的洋面孔,講著中國當年教育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碧樹藍天,紅瓦朱墻,徜徉在學院派的哥特式建筑群里,恍若置身異鄉,隔世之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海理工大學,成了黃浦江畔一道百年歷史風景,更是滬上最美麗的校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這樣的氛圍中,自然少不了知名校友(教師與學生)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徐志摩,李公樸,章乃器,李一氓,徐匡迪,孟建柱,雷潔瓊,李道豫,謝希德,黃奇帆,馮亦代,施蟄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海洋大學篇</b></p><p class="ql-block"> 學校原名上海水產學院,是新中國該領域第一所高等學府。</p><p class="ql-block"> 去海洋大學十分便當,小區門口乘1238路公交,只四站路,便到了軍工路校區。學校主體早已搬遷,老校區可看的就是魚文化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海洋大學魚文化博物館,主要展示一頭抹香鯨及其骨骼的標本。</p><p class="ql-block"> 這具標本2001年來自廣西北海,體長近18米,腰圍9米,體重約60噸。面對龐然大物,驚訝不已,自愧渺小,贊自然之偉大奇麗,嘆海洋之奧妙無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體育學院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體是新中國成立后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雖然是近鄰,卻第一次走進上體的校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學校地處五角場,屬于“大上海計劃”核心部位,辦公大樓為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坐北朝南,中式傳統宮殿建筑巍峨壯嚴,綠瓦屋頂熠熠生輝,在舊上海博物館和圖書館的遙相拱衛下,顯得愈發輝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校園布局盡顯體育特色,體育雕塑林立,訓練場館完備,同時不乏小橋流水,兼具溫柔旖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校園內有一座中國武術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術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總面積為1680平方米,現有藏品2000余件,并采用了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展現武術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音樂學院</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梅雨季的一個清晨,走進汾陽路上的上海音樂學院。校園很小,名聲很大:人家本是當年的“國立音樂院”,90年前,由教育家蔡元培和蕭友梅博士創立,蔡元培任首任院長,是中國第一家音樂高等學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建國后,著名音樂家賀淥汀曾長期擔任院長。音樂大師周小燕,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歌唱家廖昌永等,成為這所音樂學府的驕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一片綠蔭下,在一片洋房中,上海音樂學院,弦歌不斷,人才輩出,展示著自己無窮的魅力,延續著輝煌的華彩樂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戲劇學院篇</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戲有多處校區,和其它大學一樣,新建校區均屬同質式發展,最有味道的當屬華山路老校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早年,著名戲劇家洪深、歐陽予倩、熊佛西、曹禺、陳白塵和李健吾等均曾先后來校執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用說,建校70年來,上戲知名校友如滿天繁星,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祝希娟,游本昌,焦晃,魏宗萬,童自榮,奚美娟,潘虹,李幼斌,李冰冰,郭達,郭冬臨,陳紅,陸毅,徐崢,宋佳,董卿,佟大為,雷佳音,胡歌,鄭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其實,上戲不只有表演系,還有許多相關專業,譬如導演,戲文,舞美,創意等十余個專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既是上戲的畢業生,更是上戲的教授,并且成為上戲的院長。所以,校園里有一所英倫風格,上海特色的建筑,就是專為他而設立的“余秋雨大師工作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兴文县|
富民县|
民权县|
云霄县|
师宗县|
敦煌市|
桃江县|
昭通市|
克什克腾旗|
陇南市|
垣曲县|
武夷山市|
西昌市|
敦煌市|
武功县|
分宜县|
溆浦县|
四川省|
苍溪县|
米林县|
白河县|
崇信县|
阿瓦提县|
怀柔区|
新晃|
伊宁县|
中宁县|
乌鲁木齐县|
湘西|
广元市|
阳新县|
宿州市|
普陀区|
怀安县|
贡山|
达州市|
莒南县|
奉贤区|
察雅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