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0日,剛立夏沒有幾天,連出幾個太陽,在成都市區就感覺有點炎熱了。接受朋友建議決定到成都北邊的什邡市鎣華鎮紅白場避暑幾天。</p> <p class="ql-block"> 說走就走,我們一車五人,簡單收拾了幾件換洗內衣就出發了。驅車走三環路,轉成彭高速,再轉北京大道。從什邡北出去,繼續沿北京大道往北前進。</p> <p class="ql-block"> 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盆地邊沿。走著、走著,看見青山之隈有一紅墻玄瓦,飛檐翹角的寺廟。于是決定過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走近一看,原來這是祭祀治水有功被尊為川主的李冰的大王廟。</p> <p class="ql-block"> 從簇新的廟門以及進門兩邊的護法神像的金身來看,該廟應該才得到了很好的修葺。</p> <p class="ql-block"> 進門后是一尊漢白玉立像雕塑。雕的是蜀中首圣、秦太守李冰。身著秦代官服的李冰,一手握住治水方略,一手拈須,昂首挺胸、目光深邃,維妙維肖的刻畫出了李冰性格堅毅成竹在胸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從廟里的宣傳欄得知,這一帶有許多關于李冰治蜀的遺跡。如李冰導洛通山治水發展農業的高景關;制鹽發展經濟的鹽井灘;參星禮斗祭祀河神、山神的禮斗峰;李冰功德圓滿后的飛升之所飛仙臺……等等。</p> <p class="ql-block"> 再進去有一座有許多開間的大殿,坐落在八級臺階之上。正中是無極大殿。</p> <p class="ql-block"> 正殿、偏殿、兩廂及殿前廊下供奉了許多各教天尊神像。</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有關公;</p> <p class="ql-block"> 觀音;</p> <p class="ql-block"> 天官大帝;</p> <p class="ql-block"> 真人、天師;</p> <p class="ql-block"> 彌勒、佛祖;天尊祖師、王母娘娘、太上老君……。</p> <p class="ql-block"> 總之儒、釋、道三教圣人應有盡有。且金身彩塑神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廟宇莊嚴整潔。</p> <p class="ql-block"> 面貌清新。</p> <p class="ql-block"> 出了這個全國獨一無二以祭祀李冰為主的大王廟,繼續開車進山。很快就到了高景關。</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這里停車拍照。憑吊了一下中華民族治水先驅大禹。據傳說大禹出生于四川阿壩州羌族地區。這一帶也是他早期導江治水的地方。我想不管是大禹還是李冰,只要治水有功,造福人民。人民世世代代都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德。</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有一處江澤民的提詞寫的是:“創科學治水之先例,建華夏文明之瑰寶。”對大禹治水給予了很高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 繼續前進看見了穿心店地震遺址的指路牌。于是又停了車。獨自一人進去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 看見一座被地震震斜的房屋在鋼架的支撐下保留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這里原來是一座化工廠。震后垮塌的廠房、辦公樓、和倒塌的化工塔形設備遺物,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清走。成為了一個廣場。</p> <p class="ql-block"> 在廣場一邊修建了一堵“中國五.一二地震詩歌墻”。</p> <p class="ql-block"> 在墻上鐫刻了許多名人為那場慘烈天災書寫的詩歌及題記。</p> <p class="ql-block"> 在廣場的另一頭修了一座5.12抗震紀念碑。建在12級臺階之上的四方形碑座,一面鐫刻著碑名。</p> <p class="ql-block"> 另三面是抗震救災場景的浮雕。高大尖利的碑身上書胡錦濤同志的提詞:“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p> <p class="ql-block"> 紀念碑一側是一面山形的水泥墻,墻體上有一組抗震救災時的典型場景的浮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 有救援官兵手持工具,齊心協力施救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有成功從廢墟中救出正在外抬傷員的場景和被救少年在擔架上給解放軍敬禮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有地震那一刻,學校老師不顧個人安危,組織學生有序逃生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廣場中還有相對兩組歪歪斜斜的鋼架。不知是原來廠房的框架還是現代派的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整個廠區只在靠河邊一方還有一棟較為完好,但空蕩蕩已成廢墟的二層小樓。</p> <p class="ql-block"> 在下往河邊的石階縫隙中長出了一束野花正孤獨的開放,使這里顯得更加悲哀荒涼。</p> <p class="ql-block"> 一條鐵路從廠區的邊沿穿過,靜靜地躺在那里,不知是否還在使用?使人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惆悵感覺。</p> <p class="ql-block"> 離開地震遺址繼續往北沿洛水峽谷進山。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紅白場的泰源鄉村酒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辦好入住后,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p> <p class="ql-block"> 飯后我們在街上轉了一轉。</p> <p class="ql-block"> 了解到紅白場原來是個鎮。2019年12月11日,撤銷冰川鎮和紅白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于鎣華鎮管轄。</p> <p class="ql-block"> 這是原鎮政府所屬機構。</p> <p class="ql-block"> 可能還未到避暑旺季,街上略顯冷清。</p> <p class="ql-block"> 這里特產為豆腐及豆腐制品。如豆腐干、豆腐乳等。因此有一些做豆腐宴的餐館。還有豆腐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 街上有些傳統制作豆腐使用工具程序的雕塑作品。如石磨、土灶、過濾、壓箱等。</p> <p class="ql-block"> 了解到這一帶處于石亭江(洛水)的源頭處。匯入了頭道金河、二道金河、通溪河、連山灣河,屬沱江水系源頭之一。可能是這個原因,這里有一條路叫金河路。</p> <p class="ql-block"> 看見了白場標牌,上面文字已褪色看不出內容,但知道一定還有一處叫紅場。</p> <p class="ql-block"> 待同伴回賓館打麻將時,我獨自又到街上另一側轉了轉。</p> <p class="ql-block"> 在街邊公園的廊亭里,看見了宣傳牌介紹這一帶屬于鎣華山,西羌古道的咽喉要道。</p> <p class="ql-block"> 這附近有個紅峽谷是茶馬通關古道之一,現在峽谷里修復了部分棧道供人們旅游憑吊。</p> <p class="ql-block"> 廊亭里還介紹了當地特產如:紅豆腐、紅白茶、豆腐宴等。</p> <p class="ql-block"> 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個橫跨峽谷的廊橋處。該橋叫“明陽”橋。在橋上宣傳欄里看了許多介紹當地人文歷史的文宣摘要。</p> <p class="ql-block"> 據考證,這一帶的地名許多都與古蜀“三星堆”、“金沙”文化中崇鳥敬日有一定關系。所謂紅場是指以紅廟、太陽寺、太陽山為核心的祭祀太陽的場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果然過橋后,在一廣場邊有一景觀石上書“紅場”二字。</p> <p class="ql-block"> 廣場兩側立有類似三星堆文化的圖騰柱。柱頂有鳥頭及羽毛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面羊皮鼓雕塑。反映出此地古時為汶山郡統治,什邡之先民,即是汶山遷來之羌氐。從松潘、茂汶岷江河谷沿九頂山山口經由冰川鎮(原八角鎮)一帶山區下到盆地,由游牧游獵轉為漁業農耕。因此這里至今尚可窺見羌氐遺跡,尚留羌族之遺風。</p> <p class="ql-block"> 廣場另一側的臺基上有一既象玉壁、又象羊皮鼓,也象太陽形的標志。中間有一道裂縫和圓孔,似乎用于對太陽的觀測。后面是一碉樓狀的崇鳥圖騰柱。</p> <p class="ql-block"> 在廊橋上還了解到,古蜀先民除崇拜太陽外,同樣也崇拜祭祀月亮。在紅白場的白廟場中街原有古廟《齊天宮》(又稱白墻廟),就是古時候祭祀月神的場所。可能就是前文所提白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看了廊橋上宣傳的文字內容就基本上了解了一些古蜀文化和紅白場的來歷。</p> <p class="ql-block"> 轉了紅場返回時又去轉了街邊公園另一處叫“品第”的廊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廊亭的楹聯。上聯為:“父母為先立好樣”;下聯是:“子女隨后應自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這座長亭里介紹了當地特產豆腐的制作過程。并將每一步過程與修身做人的道理結合起來,很有教育意義。</p> <p class="ql-block"> 從“選豆”開始,依次為“泡豆”,“磨漿”,“熬漿”,“濾漿”,“點漿”,“壓榨”,到“成形”。每一步都對應了一個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 看完亭里的文宣專欄,經紅白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返回賓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賓館晚餐菜品依然豐富。</p> <p class="ql-block"> 晚飯后與大家一起散步。</p> <p class="ql-block"> 跨過峽谷里的大橋。</p> <p class="ql-block"> 又過了一道叫幸福橋的橋。</p> <p class="ql-block"> 過橋到了峽谷對面。發現對面是綿竹縣的金花三江村。</p> <p class="ql-block"> 山村有多條峽谷。峽谷上有橋相連。</p> <p class="ql-block"> 村內自然風光宜人,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漂亮民居。</p> <p class="ql-block"> 特別是一家叫三江云庭的別墅式民宿比較引注目。</p> <p class="ql-block"> 院里花園花卉豐富,打理專業。</p> <p class="ql-block"> 室內裝修擺脫了簡單的川西農家民居特色。頗有一點歐化和小資個性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參觀后覺得各方面條件不錯。決定明日移往此處居住。</p> <p class="ql-block"> 就這樣原路返回紅白場泰源鄉村酒店。回去後寫了如下詩句記之:</p><p class="ql-block">避暑鎣華紅白場,</p><p class="ql-block">洛水兩岸禹跡茫。</p><p class="ql-block">大安王廟香火旺,</p><p class="ql-block">儒釋道尊像貌光。</p><p class="ql-block">地震遺址穿心店,</p><p class="ql-block">高碑詩牆訴徬惶。</p><p class="ql-block">青山漸掩歷史蹟,</p><p class="ql-block">鷹鵑聲聲貴貴陽。</p> <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來避暑情形,請持續關注下篇游記內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石嘴山市|
光泽县|
宣化县|
广水市|
佳木斯市|
清远市|
额尔古纳市|
深圳市|
波密县|
南昌市|
贡山|
安图县|
甘洛县|
明水县|
临沭县|
怀柔区|
丹阳市|
广元市|
通海县|
莱西市|
绵阳市|
望都县|
囊谦县|
渝北区|
水城县|
柳林县|
松原市|
青河县|
多伦县|
增城市|
红河县|
江油市|
仪陇县|
宣汉县|
盖州市|
宣化县|
庆城县|
诸暨市|
长宁县|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