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穹下,山之顛,放飛心情,感受自然,悟自身渺小,也是登山的一種意境。</p><p class="ql-block"> 7月10日這一天花濃樹重,我和妻子帶著孩子去碾子山放飛兒子登山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去碾子山的途中,雨水和霧氣伴隨著我們。我試探著四周歲的奇奇:“有雨水登山危險,怕不怕?”“不怕。”孩子回答的很干脆。</p><p class="ql-block"> 下了火車,雨停了,抬眼望去,石碑山映入眼簾,笑納著四方游客,給游人留下古樸大方的印象。</p> 我們一家三口包了一輛面包車,路泥濘,車搖晃著前行,泥水不時地濺在玻璃上。年青的司機很健談,他說,一下火車,我就知道你們一家三口就是到蛇洞山登山,金蛇灣漂流的,你們市里人就是比我們會生活。“蛇洞山美嗎?”我接著他的話問。“美!蛇洞山還有一個傳說呢!”相傳在上個世紀初,一天,從山上爬出一條巨蛇,大約有500米長,蛇頭扎進雅魯河,暢飲河水,蛇尾還在洞中,那是條母蛇。這時候,一列火車駛過,軋死巨蛇。公蛇大怒,數日在山上昂著頭,瞪著燈籠似的眼睛,直視山腳。又一日,這列白毛子乘坐的火車又打這里經過。巨蛇猛撲過去,掀翻了火車,咬斷了鋼軌,于是,這座山由此而得名。說到這里,兒子問我,“這是真的嗎?”我說不是,那是傳說。“那蛇有《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厲害嗎?”我說,那條巨蛇沒有白娘子厲害。“為什么?”“白娘子會治病救人,替人行善,有孫悟空的本事,會變化,能飛行自如,會水漫金山寺。”“那是神話,對嗎?”“是的,孩子。”<br> 沿途石頭多,路的兩側堆積著河流石、碑石、道邊石,還能看到手持鑿子,手掄錘子的工匠,叮當作響的聲音不時傳入耳中,使人聯想到開天辟地的盤古。<br> 蛇洞山,草木豐美,山水俊逸。<br> 到了蛇洞山山腳下,孩子歡呼雀躍,拉著我和妻子的手往山上走。抬眼望去,一座山峰佇立在眼前,涼亭隱在其間,白白的扶桿順勢而下,給碾子山增添了幾分氣勢。登階而上,約10余米,一塊石碑在眼前一亮:黃山歸來不看岳,別有仙境蛇洞山。看來碾子山人是自信的。<br> 蛇洞山怪石多,有不渝石、希望石、蟒蛇石、守山犬、鷹振翅、疊羅漢。我比較喜歡蟒蛇石,蛇頭巨大,眼睛深遂,憂郁,充滿著滄桑。在蟒蛇石的左側一塊石頭上盤著一條用“綠巨蟒”纏繞成的飄逸的蛇字。精彩之作,隱在樹叢,乍見,你一定會驚慌失措的,然后,你就會贊嘆碾子山人的鬼斧神工。巨蟒石的左側就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蛇洞山遺址。天然形成的洞口,弓著身體才能進入,但在轉彎處便沒有了去向。據山里人講,先前這附近是有深洞的,往里投石頭,能夠聽到長長的咕嚕咕嚕的響聲……<br> 在山上我們攀登了3個鐘頭,孩子始終靠著雙腳和那雙小手,努力著,我和妻子暗暗為他高興。從龍蜂下來,我們一家三口是唱著《打靶歸來》下山的,孩子的臉漲得通紅,汗水流滿了脖頸,唱到“一、二、三、四”時,惹來了山上游客滿眼的羨慕,隨后,紛紛送來了香蕉、李子、香瓜,沒被山嚇怕的孩子卻羞澀地躲在我身后,惹來一陣笑聲。 下了山,我們又來到金蛇灣漂流,行程5公里。<br> 漂流是一個有趣的項目,我們三口之家是一個最小的集體,一條橡皮船、兩只槳便是我們的工具。孩子需要照顧,我一個人劃槳是很困難的。這時想起了笛福的作品《魯濱遜飄流記》中的星期五,此時,我多么希望有星期五這樣的好幫手,金蛇彎的老板猜到了我的心思,讓一個30歲的年青人陪同我一起劃船,我很高興,就叫他星期六,他不知我的意思,只是笑,他同我年齡相仿,愛說,愛動。<br> 在雅魯河漂流,使我們有凡爾納筆下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中格里那凡爵士等人在新西去尋找格蘭特船長一樣刺激的感覺。我和星期六嫻熟地擺動著雙槳,那種感覺真好。白云朵朵,在陽光的照射下,晃人的眼,星期六說,要下雨了。沒不久,果然天空降起了大雨。天暗、水深、雨點密布,幾十只橡皮船無處藏身,我們早有準備,妻子和孩子撐起了雨傘,我和星期六穿上了雨披,皮艇繼續前進著。遠處,水流湍急,激起無數浪花,浪花順著水流形成一道道浪墻,別說真有點大江大河的氣勢。星期六說,是水淺和石頭多的緣故。當橡皮船劃過時,果然不假,石頭像無數個暗礁隱藏其間。<br> 雨來的急,去的快,10幾分鐘的功夫,雨過天晴了。只見幾只鳥鷹在空中飛翔,猛然間,急劇下降,雙爪猛著陸,捉到一只田鼠抖動著翅膀又飛到空中,不見了蹤影。星期六說,他喜歡打鳥,鳥鷹實際是隼,吃麻雀、吃蛇、吃田鼠。以前這里多的是,這里臘嘴子也多,一只能賣上70塊錢呢!它哨的好聽。<br> 我們在雅魯河飄流著,大約一個鐘頭,便劃入吉新河。只見岸上有幾個人在捕魚,我來了興致,叫星期六快靠岸。河里的魚真是不少,有柳根、麥穗、花梨棒子、媳婦魚,媳婦魚倒是頭一回聽說,它頭大、尾小、氣性大,奇丑無比,叫它媳婦魚真是不可思議。我想,它之所以沒有在雅魯河絕跡,大概是因為我很丑,但我很溫柔的緣故吧!我和妻子加入了捕魚的行列,挽起了褲腿,下了河,后來我們花了五元錢買了一斤柳根,回到了家炸成了魚醬,香的很。<br><br> 在回去的路上,我給奇奇講述了蛇洞山的典故:<br> 清末文人魏毓蘭曾《龍城舊聞》中有過記載:“碾子山有一長蛇洞,洞口有巨石覆蓋。由石縫內窺,洞黑無底,相傳光緒初,一蛇自洞中出,探首雅魯河飲水,尾端尚在洞中,其長大可知。”孩子聽的很認真,問我:“爸爸,魏毓蘭是誰呀?”“魏毓蘭,字馨若,號琴猗。近代東北著名報人、方志家、詩人。”奇奇又接著說:“爸爸,你怎么什么都知道?”“不是爸爸什么都知道,而是爸爸提前做了功課,知識改變命運!”孩子聽了若有所思地重復了一句:“知識改變命運!”<br> 玩了一天,6點多,我們平安到了家。孩子說,奇奇今天表現的勇敢不勇敢?我說,勇敢。勇敢能得小紅花嗎?能得,還應該得一朵大的,孩子高興的不得了!<br> 其實,生活中的快樂有很多很多,只不過你要學會捕捉和營造。<br> <p class="ql-block"><b>后記</b></p><p class="ql-block"> 我,凡夫俗子,如恒河一沙,滄海一粟。《碾子山記游》是于2004年7月25日完成的,今天是2022年5月21日,18年過去了,恍如昨日,一聲嘆息!清晰地記得,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的那段日子我很苦悶--事業受挫。那段日子,為了擺脫煩惱,我瘋狂讀書。古人說的好,開卷有益,是書籍讓我走出了陰影:</p><p class="ql-block"><b> 佛經上說,煩惱是指蕓蕓眾生受本能驅使而在向善的道路上迷失;佛法中的四圣諦也早早就說明了:諸事無常,無常是常;報紙上說,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報紙上還說,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b></p><p class="ql-block"> 我要放飛心情,感受自然,捕捉和營造生活中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于是就有了《碾子山記游》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來,現年過半百。</p><p class="ql-block"> 一天,一位筆友問我:“你為什么寫作?”我是這樣回答她的:</p><p class="ql-block"> 借用我崇拜的詩人、作家馮唐的話,“為了渡己和渡人。換種說法,為了自己爽和別人爽。”我十分贊同。</p><p class="ql-block"> 用我的話講,要讓別人在你寫的文字中看到一道光,閃耀著人性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文字,文字如同暗夜海洋里點亮方向的燈塔,讓人感到有希望,有溫暖,有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2004年7月25日定稿</b></p><p class="ql-block"><b> 2022年5月21日后記</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永宁县|
鄢陵县|
崇义县|
台东市|
舞阳县|
浪卡子县|
邓州市|
蓬溪县|
滦平县|
凤台县|
大渡口区|
塔城市|
保山市|
波密县|
亚东县|
杂多县|
吴忠市|
攀枝花市|
建水县|
嘉黎县|
错那县|
都匀市|
平昌县|
全州县|
建始县|
武穴市|
莱州市|
海宁市|
顺平县|
澄城县|
谷城县|
宿松县|
贺兰县|
延津县|
北票市|
山西省|
旬邑县|
灌云县|
乳源|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