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拾糞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時期人們一種簡單的勞動,通過拾糞,不但可以收集到很多的糞土,當天然肥料用在地里,供莊稼生長用,而且最重要的是通過拾糞可以換取更多的工分而獲得各種補償。</p><p class="ql-block">記得我上小學三年級時,那時我大概9歲,每年寒暑假還有忙假(那個時候,每逢收麥季節,學校都要放一周假,命名割麥假,讓學生參加勞動鍛煉,幫助家人勞動,或許與老師家里也有麥子關系很大的),我們受家里人的催促,早上要起來早早的,把提前約好的幾個小伙伴一喊,每個人胳膊上挎個小籠,肩膀上扛著一把鐵锨就岀發拾糞了,最多的是把小籠掛在肩膀上的鐵锨把上,這樣感覺平衡又舒服。</p><p class="ql-block">那個時候,拾糞不分季節,一年春、夏、秋、冬四季都拾糞。拾的糞主要是牛糞、羊糞、馬糞、驢糞、雞糞、狗糞,這些家蓄都是那個時候農村家家飼養的。由于那個時候,化肥少而又貴,人們溫飽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就用飼養家蓄采集的土糞來做莊稼地里的肥料,經濟實惠,天然好收,當然也有人糞,只是人糞感覺太臟太臭了,所以幾乎沒人拾,除非干成一片才有人拾。那個時候的牛、馬、驢、豬、雞、狗等多數在家里圈養,糞也就多數拉在了自家圈里,所以平常想在外面很難拾到牛糞、驢糞等,除非趕這些家蓄出外放養或耕地時,拾糞才有可能。</p><p class="ql-block">“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記得那個時候家家都拾糞,家家都有收集拾下的小糞坑,待小糞坑拾滿了,然后要統一交到隊上,隊上是用秤稱斤兩的,然后才能兌現成工分。而拾糞一定要起來早點,尤其是熱天,天明的早,人們常常乘涼去干活。那個時候,主要是拉牛、馬、驢耕地種地,牛、馬、驢似乎也和人一樣,每天早上要上廁所,所以往往會在去田地的路上拉屎拉尿,這樣就給人們創造了拾糞的機會。在所有糞中,只有牛糞坨最大,也不怎么難聞,所以拾牛糞是我們最搶手的事兒。每當初春和夏秋季節,人們都集中耕地時,牛糞也最多,運氣好的一路上下來就可以拾滿一籠糞。所以我們一群小家伙常常跟在牛、馬、驢后面等的看它們拉屎拉尿。有時候幾個人發現有一堆牛糞、馬糞,常常會爭先恐后的去搶,但搶先一步的小伙伴也拾不安穩,隨后幾個小伙伴也不示弱,齊伙聲上去用各自鐵锨擋住糞坨,然后都相互不讓,至少需要疆持一會兒,最后幾個人將糞坨一平分啥事就沒了,這種拾糞的場面與快樂,現在想起真的是奇樂無窮。</p><p class="ql-block">牛、馬、驢、羊在路上邊走邊拉屎尿是最平常的事兒,要是有牛、馬、驢、羊尾巴開始翹起,我們都知道它們馬上要拉糞了,所以我們小伙伴們又常常爭先恐后的把鐵锨放在牛、馬、驢、羊它們屁股下接糞,你接在牛馬驢屁股上面,我也接在上面,所以往往在一頭牛、一匹馬、一只驢屁股下,鐵锨放了好幾層,都等著接糞,也常常跟著牛、馬、驢丶羊后面飽……要是最上面的誰接到一鐵锨糞了,就高興的不得了,而下面幾個伙伴故意用自己的鐵锨抜搶那糞塊,要是盛糞的锨頭被弄翻了,糞塊掉在地上了,大家又相互爭搶著拾。有時候由于在牛、馬、驢、羊它們屁股上放鐵锨動作不慎,你掀我擠,常常會引起牛、馬、驢、羊一陣猛的驚跑,也常常把走在前面、拉他們的大人嚇一大跳。有時候牛、馬、驢、羊只是一拋長尿,拉出濺在鐵锨上、濺在我們身上、甚至濺到我們臉面上,好讓我們哭笑不得,只能用尷尬的笑一笑而過,一笑了之。牛、馬、驢糞坨還大,拾起來好拾。而對于羊糞就很難拾了,由于羊糞一般小,多而光滑,人們常稱“羊糞蛋蛋”。羊拉糞時也常常邊跑邊叫邊拉,一拉也是一串串,并非象牛、馬、驢糞一堆一坨的,用鐵锨不好拾,我常常瞄準一锨下去,鏟不到多少羊糞,所以我們也常常最多的是用手去直接拾了,也都顧及不到臟與臭了,后來在家人的建議下,我們出門拾糞時,把原來的"鐵锨、籠”兩件套變成了“鐵锨、籠、笤帚”三件套,主要用來拾掃羊糞蛋蛋呢。當然牛、馬、驢在耕地、碾場時,也對不對拉糞,我們常常說是由于牛、馬、驢掙的、累的不行,用拉糞給人提示,它們要休息一下的。</p><p class="ql-block">到了冬天,拾糞就很難了,牛糞、馬糞、驢糞幾乎不岀圈,所以很難拾到糞,外面最多的是羊糞、狗糞了。由于羊人們還成群放出吃山上、田間地頭、菅埂上的干草,所以羊糞蛋常常會凍在地上。而狗由于到處亂跑,所以狗糞相對多點。要是下了雪,羊糞、狗糞常常被雪覆蓋著,雪下的薄,還隱約可見,要是雪下的厚了,羊糞、狗糞就直接看不見,除非是羊、狗剛拉的糞,還能看到冒著熱氣。記得有好多次,我明明看到是一堆狗糞,用鐵锨鏟不下,說用腳踩開,我霉準用力狠狠的踢了幾下,不但沒有踢下那堆狗糞,反而把我腳踢疼了,鞋被撞飛了好高、好遠………拾糞最多的路是村上“羊圈路”,這條路是村上羊出外吃草的必由之路,也是人們常常拾糞、能拾到糞的最佳的路,至今還保留著。</p><p class="ql-block">后來有好多人為了“肥水不外流”,竟然給牛、羊屁股上拴著一個小布袋,以防止把糞拉在地上被他人收走。由于牛糞多數為草,所以后來也有好多人把拾下的牛糞曬干,捶打成粉沫狀,用來燒土炕、煨炕,</p><p class="ql-block">拾糞和拉糞一樣,都反映了一個時代,代表著一個時代,這也是我一直想寫的話題之一,今天早上終于一氣呵成。盡管寫的不是多好,多么完美,但拾糞給我們帶來生活上的救濟、接濟,形成的天然有機肥料,助推莊稼生長、豐收,促使無毒無害蔬菜的產生與發展,意義深遠。拾糞時的累、苦、無奈……卻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幸福……拾糞時那種辛苦、執著、焦急、快樂、無奈……,讓我們回憶無窮,記憶猶新,但愿也能引起我們同齡人的共同回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进贤县|
巢湖市|
霍林郭勒市|
兴仁县|
萨迦县|
永春县|
南皮县|
仪陇县|
新绛县|
青岛市|
呼玛县|
延长县|
安化县|
赤壁市|
南陵县|
新闻|
永福县|
日喀则市|
宁强县|
遂溪县|
岚皋县|
修武县|
广河县|
康乐县|
长垣县|
石楼县|
孙吴县|
铁岭县|
海宁市|
徐闻县|
都江堰市|
新竹县|
庆云县|
宣化县|
南澳县|
洛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祁阳县|
安阳市|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