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歡登山,登山的過程酷似人生,充滿挑戰和機遇,盡嘗辛勞與舒暢;我更喜歡登亞武山,因為我的家鄉就在亞武山下的沐珠峪囗。</p><p class="ql-block"> 亞武山位于豫西邊陲靈寶市豫靈鎮堡里村泔澗峪里十多公里處,屬秦嶺山脈華山東延部分小秦嶺中部的一座較高的山峰,五座峰海拔在1800米以上。經亞武山南門,向東南穿越十多公里,可達屬于故縣鎮境內的中原之巔—老鴉岔垴,海拔2413米。在那里,西與華山遙遙相望,北可俯瞰黃河。五一前后,那里的千年高山杜鵑競相綻放,吸引著眾多游客。亞武山周邊多為已開采的貴重金屬資源區,只有亞武山還是一片凈土,山清水秀,實屬難得,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格外恩賜,也正如明代詩人崔譽詩中描述的:“石上寒泉嶺上松,白云深處有仙蹤。東風雨足春云雯, 卻望中條無此峰”。</p><p class="ql-block"> 近期在許多平臺欣賞到贊美亞武山的美文,也常收到身臨其境同學拍來的美照,喚醒我與這座聞名遐邇的道教圣地多年的春秋往事。</p><p class="ql-block"> 記得1974年前后,我在堡里中學讀初中時,學校曾組織過兩次與亞武山有關的勞動。一次是全校師生到亞武山砍柴,用于校辦工廠燒磚。記得砍柴的地方就在如今玻璃棧道下的山坡上。當時水庫正在籌建,上山的路就在河道邊。那屆同學劉漢璋、馬竹琴、王學瑛、陳桂技、杜項虎等都應參加了。第二次就是學校組織師生到當時的泔澗峪水庫(后稱亞武山一庫,現稱明鏡湖)建設工地扛方石,當時還聆聽了負責水庫工程建設的大隊干部蔣昌林先生的介紹:“壩體全部由方石水泥砌成,壩高21米,兩邊與巨石山體相連,弓形石壩在水的巨大壓力下,咬緊頂住兩邊的山體;壩體下部有足夠的寬度向上逐級收窄至3米左右。”1976年前后,我們高一班同學在靈寶六中班主任老師余海藻的帶領下,參觀了這座峻工不久的水庫。水庫管理者為大家展示了開閘放水的壯觀景像,壩體上“毛主席萬歲”和“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學大寨”紅色大字剛勁有力,異常醒目,與雄偉的大壩融為一體。站在大壩上,似乎看到了“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宏大氣勢。水庫建成極大緩解了堡里、吳村等下游村的灌溉和飲水困難,同時也極大激發了廣大干群興修水庫的熱情。一庫建成不久,建設者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支持下,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走進亞武山深處,在玉鎖關又建成了第二座水庫(現稱玉鎖天湖),創造了群眾建壩奇跡,歷史性地改變了亞武山下的農村面貌。</p><p class="ql-block"> 我與這山這水從大壩建成開始結下了緣。每年的假期、外出求學回家都會和幾位要好的伙伴一起去水庫游泳或釣魚。我的游泳就是在一庫學會的,同村孫保平游泳水平高,跳水、潛水都在行。從庫尾到庫首,從兩邊到中游,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但是在深水區游玩,前提必須是水中有漂浮著的粗壯木頭,累了可以爬到木頭上休息,確保安全。在炎熱的暑季,躺在水中,仰望著藍天白云,“迷花倚石忽已暝”,那感覺真乃終生難忘。釣魚更是簡單有趣,把大頭針尖擰彎,扎上細線,系上小蚯蚓,放入清澈見底的水中,石縫中小魚(周身粗細一樣那種野生魚)見后直奔誘餌,待有魚咬住后猛向岸上拉摔,撿起放入瓶中,一次抓個十條八條不算難亊。以后雖然也釣過魚,但那種情景再末顯現。</p><p class="ql-block"> 亞武山的魅力在于登上頂峰,它的頂峰與眾多名山一樣,有著雄、奇、險、秀、野的壯觀景色,不登頂,如同去華山沒登五峰,游武當沒到金頂。亞武山頂的情景小時聽大人講過,父親曾講述他青年時和村上人一起去亞武山頂峰背鐵路枕木,去一次要兩三天。村里幾位膽大的年輕人趁上山砍材之機也去過亞武山頂,講述古廟的見聞。因為路程太遠,所以那時登上頂峰的人屈指可數。我最早走近亞武頂峰是去亞武壕采山野菜,當時有位胡先生一家人從外地來到亞武壕,以廟宇為家,以道士為鄰,開荒種糧種菜。他家男孩胡啟品在我母親任教的峪囗小學讀書。那年春上,胡啟品父親約我和同村王森輝去亞武壕采一種可做酸菜的石金菜。那天我倆很早就出發了,過水庫來回都是乘木伐擺渡的,過了水庫我們又走了三個多小時才到。石金菜生長在的泔峪河發源地的河岸,環保的沒法說,多的采不盡。那天最大的收獲不僅是采到了純真的山野菜,還眺望到亞武山頂峰的壯美雄姿,吃到了胡媽媽做的濃香的玉米粥(玉米塊很大的那種,那里不缺柴,水是礦泉水,玉米是深山里長的),很是難忘。</p><p class="ql-block"> 亞武山走進大眾視野應該在90年代初。當時《豫西報》刊發一文《西岳小妹亞武山》(作者系原靈寶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詳細介紹了亞武山的歷史傳說和壯麗景色,雄、奇、險、秀、野好像就是由此在讀者的心靈留下了烙印,也讓登山愛好者對這座神密的“小妹山”充滿了探險與向望。從那個時期開始,當地政府對亞武山的南北山門和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集中開發建設,鼓勵民眾登山旅游。數年后政府開始引入民資開發亞武山,首次投資是豫靈鎮安頭村的戴先生接捧管理開發,修通了北門到玉鎖天湖的沙石公路,增設景點,優化環境,為景區建設奠定了基礎。2007年前后,從亞武山走出的胡啟品先生攜夫人為回報家鄉,接過亞武山開發建設重任,打通了北門至亞武壕的水泥路,景區觀光車可直達亞武壕,游覽時間從過去的早進晚出約10個多小時,縮短為6個多小時可登頂返回。接著景區開發又融入中旅資源,增設玻璃吊橋、高山漂流等景點,景區建設快步發展,環境面貌不斷創新,游人數量續創新高。</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機會,我登上了亞武山。那是1992年前后,省廳組織的農村犯罪研究課題組到靈寶調研,當時我有幸陪同調研人員在一個周末去登亞武山。進山是乘車經文峪礦區至亞武山南門,走進南門便可近距離仰望到亞武山頂峰,我們一行用了4個多小時才到達主峰。因為是第一次,印象較深。說有路,但全被灌木藤條覆蓋;說沒路,可向導說這是唯一能走的路。汗水滲透了衣服,背上還有重重的行囊,陡峭路段真可謂一步三歇。那時向導講了為何行路難的緣由,傳說亞武山頂峰建廟宇時(現只有南天門和中峰天一宮較為完整,其它只能看到廟宇的基石和斷瓦殘垣),一磚一瓦都是靠山羊一次次駝上去的,這條路就是當年山羊上山的路,你說能好走嗎?這個傳說的真偽只能從登頂見廟才可研判。談笑間,登山過半,忽然眼界大開,群山美景一覽無余。“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這幾句詩最能體現當時的心境。爬上頂峰游遍東西南北中五峰,然后,躺在大石上,靜靜欣賞近在眼前的彩云,觸摸伸手可及的薄霧,花在叢中笑,風吹佛面來,滿滿的輕松和暢快蕩漾在心中。“天上飛的是什么,鳥兒還是云朵,我把自已唱著,你聽到了沒;風里漂浮的是什么,花瓣還是露水,我把歡樂散布,你收到了嗎……。”北峰的避靜宮,是亞武山標志性的景點,是前人在南峰幽僻的巨大石體中間的凹處開鑿的一孔石窟,上連絕壁,下臨深淵,想要游覽此地,須從南峰頂端,憑鐵鏈拽拉下行至崖石平臺,再貼絕壁直行10余米方可到達(和華山南峰長空棧道很是相似)。傳說真武大帝常在此修練,后出家去了武當山。那天向導帶我們找到了避靜宮的位置,由于領隊處于安全考慮,沒能同意任何人下去,我也只能好作罷。在山頂我們享受了高山野餐,恢復體力后,便下山了。下山走的是北路,途經亞武壕和兩個水庫,直達北門。返程約用時3個多小時。途中,有位譚姓領導遇到陡坡總摔屁股,他說是他的鞋不防滑,有位和他鞋碼一樣的年輕領導立馬和他交換,結果他還是摔。下山后,這位領導說,真服了這山路,更服了這美景,值。</p><p class="ql-block"> 在此后的十多年間,我又數次去了亞武山,兩次走南門,四次走北門,或陪友人或做向導。有一次是工作,那年市局、市電視臺在靈寶錄制專題片《群防群治之路》,攝制組決定去亞武山拍外景。時任豫靈所的陶所長親自組織,攝制組領隊和專業人員一道,頭頂烈日,肩扛器材,經嚴謹構思,精心選景,把亞武山獨特的自然風光,融入平安建設的大畫面,送進了千家萬戶。</p><p class="ql-block"> 隨著登山條件的不斷改善,亞武山登頂難己成過去,我也如愿以償攀到了避靜宮,看到了它的歷史滄桑和精美石刻。大約是1994年的春天,我和同事組團又去了亞武山并登上主峰,那次是從靈寶市區出發,8點前就經亞武山北門徒步前行,11點左右在亞武壕暫短休整后,開始盤山而上。這段以臺階陡坡為主的盤山路最拼體力和意志,只要能過此關,登頂的希望便不再渺茫。時間過去兩個多小時,終于在體力難支的的時侯,到了倚天門,真可謂“陽光總在風雨后。”下段路,已接近主峰且坡度稍緩。當然,汗還會不停地流,背包的水也在不停地少。只要信心在,再堅持一個小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定會展現在你的眼前。那次登山有三個未曾想到,首先是擔心孩子們上不去,結果卻是孩子一路領隊。其次是無人掉隊,團隊精神很珍貴,在個別同事中途退卻走不動時,團隊精神發揮了作用,相互鼓勁,戰勝了困難。再者就是在類似以攀巖的方式探險避靜宮時,不僅有男士,還有女士。有位膽大心細的雷姓女同事,加入了探險避靜宮的隊伍,憑著她剛毅的性格和自信,出乎意料地攀登到了亞武山的最險之處,成了那次登山的難忘記憶。下午3點左右開始返回,下山還是比較省力的。如果感到腿部不適,那也是次日的亊,因此不必擔心。</p><p class="ql-block"> 亞武山有著深奧的歷史文化底蘊,頂峰的廟宇承載著古人的歷史文明和智慧,大山中的水庫蘊含著后輩的創業精神和希望。亞武山不算名,但因真武大帝在此修練,與武當山有深厚的道家淵緣,可能因沒有武當山的規模和山勢,而屈為亞武山。“華山小妹”的妮稱也是貼切,雖比不上華山險峻,但有著與秦嶺相同的地質構造,足可與華山媲美。閿鄉縣縣志是這樣記載的:“泔澗峪正峰為亞武山,壁立俏拔,挽鐵索而上,大類太華,相傳真武先居于此,因亞于武當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亞武山似一幅幅畫冊,任讀者翻閱,使閱者回味。</p><p class="ql-block"> 人生留白,景色更美,生活不宜安排的太滿,留些時間去山里走走,也許是不錯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以下圖片多數為自拍和王會林同學提供)</p> <p class="ql-block">亞武山北門</p> <p class="ql-block">明鏡湖</p> <p class="ql-block">玉鎖天湖</p> <p class="ql-block">亞武壕</p> <p class="ql-block">南天門</p> <p class="ql-block">亞武山頂峰</p> <p class="ql-block">避靜宮</p> <p class="ql-block">亞武山頂峰</p> <p class="ql-block">亞武壕</p> <p class="ql-block">玉鎖關</p> <p class="ql-block">下山路上</p> <p class="ql-block">中原之巔</p> <p class="ql-block">太白山</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華山東峰</p> <p class="ql-block">亞武山頂峰</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頂峰</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金殿</p> <p class="ql-block">太白山</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p> <p class="ql-block">華山</p> <p class="ql-block">華山長空棧道</p> <p class="ql-block">亞武山風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怀安县|
鹤山市|
康定县|
罗甸县|
黄梅县|
武安市|
东平县|
龙门县|
峨眉山市|
西宁市|
深泽县|
禄劝|
紫阳县|
江孜县|
罗江县|
定陶县|
兖州市|
新野县|
高阳县|
桂东县|
太康县|
香港|
无棣县|
朝阳县|
白朗县|
赣州市|
固阳县|
和田市|
湘乡市|
白城市|
淳化县|
扶沟县|
久治县|
潜江市|
石河子市|
射洪县|
武邑县|
威远县|
香河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