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汪劍平</p><p><br></p><p>神性荊州</p><p><br></p><p>一</p><p>對于相守半生的古城,我是再熟悉不過的了。直到有一天,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在黃昏里眺望古城遠比我在稀松平常時更有情趣,更令人往返留戀,浮想聯(lián)翩。</p><p>夕陽西下,暮靄沉雄,原本巍峨高聳的古城被一道逆光所籠罩,城郭和城墻的邊緣呈現(xiàn)落日金色的亮光,迷離而奇幻,莊重而深邃。此時此刻,在時間與空間的錯位里,我一下子迷失在洪荒的歲月。在古城的隱喻下,那些曾經(jīng)繁榮的街市,忙碌的人群,穿過城門,又消失在濃重的暮色。他們中有遠征歸來的將軍,背井離鄉(xiāng)的商賈,快意恩仇的俠客,縱酒酣歌的雅士,更多的還是那些為每天生計奔波勞碌,滿臉饑色的庶民。仿佛只要我對他們叫喚一聲,定會有人張望、答應、簇擁,與我稱兄道弟,噓寒問暖,熱淚粘巾。但是,我沒有這樣做,生怕驚擾了他們的營生,也怕驚擾了我的一簾幽夢。</p><p><br></p><p>二</p><p>我無疑置身在了祖先開疆拓土的蠻荒之中,盡管我們的部落地僻民窮,勢弱位卑,但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王,他的名字叫熊繹。穿過崇山峻嶺,荊棘叢生。所有刀耕火種,艱苦卓絕,讓我們勞其筋骨,苦其心志。</p><p>《左傳?公十二年》記右尹子革說:“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篳路、藍縷、柴車,我們愛戴的王與我們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地在荒野里辛勤開墾。從這一刻起,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成為我們生生不息,頑強奮斗,所向披靡,堅韌不拔的秉性。在王的引領下,我們完成了得中原文明風氣之先,取四夷文化之長,帶甲百萬,栗支十年,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千秋大業(yè)。</p><p>我們的王,是眾生敬仰的神,他擁有無所不能的乾坤之力,威震四方的雄渾之氣。接受他的庇蔭,我們的生命煥發(fā)神性的光芒。請記住,并告訴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是王的后裔,高貴的血脈養(yǎng)出的男人虎背熊腰,張弓射日,養(yǎng)出的女人楚楚動人,壟上采桑。</p><p>荊山的巍峨是王的身軀,我們頂禮膜拜,萬民敬仰。祭祀的巫女等待著,身披薜荔,羅帶飄然的山鬼等待著。飛兮、舞兮、歌兮,弦瑟交鼓,擊磬鳴塤,內心呼之欲出的頌歌天地回蕩,響徹寰宇。我們雙膝跪下,合掌捧起祖先的箴言,淚流滿面的與這片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土地保持無限的深情。看啊,太陽升起,百鳥朝鳳,一片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p><p><br></p><p>三</p><p>這一天,將注定被歷史定格。在荊州陳家臺一處銅器冶煉的作坊里,一群楚國的工匠們望著剛剛出模的青銅尊盤激動不已。四周火光沖天,煙霧彌漫,工匠們因灼熱的爐火大汗淋淋。盡管多日的勞累身心疲倦,但是他們一個個興奮異常,情緒高漲。</p><p>眼前的這座青銅尊盤的誕生,是他們采用最先進的“失蠟法”、“鑄鑲法”和焊接技術制造的。這幫技藝高超的工匠,憑著他們的智慧在青銅器的鑄造技術上大膽吸收長于鑄造的諸夏,長于冶煉的楊越,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試驗和研究完成的。他們的成功,把楚國的青銅冶煉技術推向一個時代的頂峰。青銅尊盤口沿剔透鏤空,分為兩層。內外有高低相間的蟠紋,盤的口沿上有兩個方耳,其兩側為扁形鏤空夔紋。這些表層紋飾既彼此獨立,又渾然一體,完美地呈現(xiàn)出玲瓏剔透,節(jié)奏鮮明的藝術效果。它是當時所有青銅器中紋飾最精美,工藝最復雜的曠世絕品。</p><p>煉爐的火光越燒越旺,赤紅色銅水在工匠們靈光閃現(xiàn)的智慧里幻化出一件件青銅器,閃耀著王的子孫們驚天的偉業(yè)和高貴的氣質。憑著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的祖先最終實現(xiàn)了東接千里平原,西控巫巴咽喉,北聯(lián)中原通衢,南臨長江天險的宏圖霸業(yè)。</p><p>我欽佩這群足智多謀,心靈手巧的工匠們,他們鬼斧神工的技能達到了人類智慧的高峰。為此我真想走到他們身邊,和他們一起歡呼雀躍,喜極而泣。正是他們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使原本普通的事物有了神性的光芒。不是嗎,經(jīng)由他們鑄造的青銅器物要么成為象征王權的立國之鼎,要么成了與天地神對話的祭祀禮器。我想,只有具備神性的民族才能創(chuàng)造出神性的器物。這些不朽的工匠用他們巧奪天工,詭譎奇異的才華成就了不老的傳說。</p><p><br></p><p>四</p><p>我常常感嘆時間轉瞬的妙處,這一過程里,王朝更迭,江山易主,生命輪回始終都是一個無法厘清的悖論。一座古城的存在是偶然,還是必然,我不得而知。何許是冥冥中的王,借此為我們傳達著某種神諭和信息。那是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與之相隨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耀感。于是通過對古城的探秘和追尋,自然理出一條歷史傳承的血脈。</p><p>荊州紀南城是楚國的國都,屈原生于斯,長于斯,在這里為官二十多年。兩千多年過去了,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定信念,依然對我們產生深遠的影響。</p><p>屈原的作品以其《九歌》最為神奇。他把神作為詠嘆的對象,既有回味無窮的審美韻味,又有令人著迷的文化意蘊。</p><p>《九歌?東皇太一》的詩篇開頭四句,先交代祭祀的時日——因是祭春神,故時日當選春日的吉時良辰。人們恭敬地祭祀上皇——春神——東皇太一,讓其愉悅地降臨人間,帶來萬物復蘇,生命繁衍,生機勃勃的新氣象。主祭者撫摸長劍上的玉環(huán),整飭好服飾,恭候春神降臨。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祭祀所必備祭品、瑤席、玉瑱、歡迎春神的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釀美酒。這一切,配合著繁弦急管,曼舞浩唱,告訴人們,春神將要降臨了,整個祭祀氣氛開始進入高潮。</p><p>而《九歌?東君》先刻意描寫了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那溫煦明亮的光輝,仿佛昏暗的劇場突然拉開帷幕,現(xiàn)出明艷的背景,把整個氣氛渲染得十分濃烈。提到現(xiàn)場觀看的人,引出隆重熱烈的迎祭日神的莊嚴場面。人們彈起琴瑟,敲起鐘鼓,翩翩起舞。于是,東君和他的隨從無不感動。</p><p>詩中沒有兒女情愫,,有的只是崇高的博愛,沒有濃郁的芳香,有的只是炙熱的情懷。各章歌辭之間承轉自然,在輪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貴、雍容、威嚴、英武的美德。讀到這里,我真不敢相信這些詩篇和文字是人力所為,這分明是在神的授意下書寫完成的。詩篇汪洋恣肆,清新幽渺,沉郁頓挫,意象雋永,彌漫浪漫主義氣息。為此我無不感嘆詩人鬼斧神工的無窮想象和藝術魅力。</p><p><br></p><p>五</p><p>黃昏里的古城,以他雄壯的視覺沖擊,無聲地講述冷月西風,落日長雁的曠遠與深邃。城墻的坍塌與斑駁提醒我們關于過去、現(xiàn)在、以及未來的思考。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兼收并蓄的創(chuàng)新精神,篤定真理的探索精神是荊州這片土地獨有的精神光芒,成為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內在動量。</p><p>縱觀天下,沒有哪座古城能有如此厚重的歷史積淀,沒有哪座古城具有如此悠長深刻的啟示,更沒有哪座古城產生如此幽微靈秀的神性。</p><p>虎坐鳥架鼓彰顯楚人不畏強暴,傲視蒼穹的豪邁。做工考究的漆器巧奪天工,嘆為觀止。高貴華麗,花色斑斕,薄如蟬翼的絲綢,盡顯楚人高貴華麗的氣質。</p><p>得虧祖先非凡的想象,我們的身體長出羽毛、翅膀、利爪、尖銳的喙。荊山不缺荒涼,一群開啟山林的人,脫掉長風,穿上藍縷,餓了餐風,累了露宿,渴了瓢飲。需要勵志,太陽是頭頂一顆懸著的苦膽。大地深沉,篝火隱現(xiàn)神鳥的蹤跡。樂歌之邦,霞光祥瑞。這一過程,我們歷經(jīng)了五內俱焚,向死而生,借用鳳之涅槃,我們一飛沖天,一鳴驚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临城县|
广灵县|
台安县|
淮南市|
永寿县|
天峨县|
康平县|
丁青县|
宿迁市|
家居|
邵东县|
平山县|
洛阳市|
三都|
汝阳县|
长宁县|
天气|
黑山县|
霍山县|
腾冲县|
娱乐|
永城市|
岐山县|
邢台市|
嘉荫县|
东兰县|
贵港市|
施甸县|
赞皇县|
库尔勒市|
丹阳市|
沅陵县|
黎平县|
洛隆县|
桐梓县|
延安市|
安顺市|
茶陵县|
甘洛县|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