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說起蜂虎,是云南“鳥類王國”里珍貴的野生物種。到目前為止,云南發現了5種蜂虎,分別是綠喉蜂虎、栗頭蜂虎、藍喉蜂虎、栗喉蜂虎、藍須蜂虎。清晨和傍晚,是蜂虎們最活躍的時間,在柔和的陽光下,身上泛著耀眼的金屬色,羽色略有不同,只只顏色艷麗,體態各異,神態優雅,精靈無比。蜂虎們在滑翔時,就像脫線的小風箏瀟灑飄逸;在近處的枝頭上,面額就像京劇里的臉譜,特別是小眼睛炯炯有神;在遠處的竹桿上,威風凜凜,一轉頭一撲身把飛舞的蜻蜓叼在嘴巴里,露出了冷面殺手和“虎”的真功夫。</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也叫藍須夜蜂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屬的一種鳥類,體長約30厘米,是綠色林棲型蜂虎,藍色的胸羽蓬松,嘴厚重而下彎。共2個亞種。人們稱其為鳥界“美人”。胸部中央羽毛特長而色艷,尾略凸形,與翅幾等長。夏羽,上體自額至頭頂前部輝淡藍色,余部及頭頸兩側、翅、尾表面草綠沾藍色,外側飛羽具黑褐色羽端及黃色內緣,側尾羽內翈具赭黃色的基部和黑褐色的先端。</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下體自頦至胸二側與背同色;喉中央淡藍色,前頸至上胸的中央(長形羽)轉暗藍色;自下胸以下赭黃色,除尾下覆羽外,各羽具綠褐色的中央條紋。冬羽,頭頂、背、肩部及喉側均無藍色沾染,上體僅額部沾有藍色。虹膜是明亮的橙黃色,嘴黑褐色,腿腳呈灰綠色,爪黑色。</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該物種見于山地或丘陵地帶,經常出現于附近或山脊上的稀疏植被中。從海平面到1600米,分布在茂密的森林和闊葉林中,在那里它優先選擇有陡坡、溝壑和溪流的植被的山麓。是一種生活在茂密森林的鳥類。但在茂密森林中,一般都停留在林間喬木中層或樹冠。也活躍于草地上或山坡、溝谷、河邊、村旁等靠近溪流、小徑、倒下的樹木和不時出現的巖石露頭。</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成對生活,似乎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不活躍。它們棲息在樹上很高的地方,在樹葉的陰影下,或者在樹冠附近的陽光下。站在花序旁,花蜜豐富時也會啄食花序。當它們棲息時,會像一只垂釣者一樣不斷地抬起尾巴。該物種是留鳥,但在尼泊爾和緬甸有一些當地的種群會進行季節性遷移。有時棲于樹梢上,見蟲飛過即騰空而起捕食,不論成功與否均馬上以一弧圈形滑翔而下回至原位;有時盤旋于樹冠之上或穿飛于樹叢之間以追捕昆蟲,常且飛且叫。</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在樹木上活動時,它們會緊緊抓住樹干或樹枝,緩慢而笨拙地移動,檢查樹葉,捕捉昆蟲。也會捕捉一些飛到自己身邊的蜜蜂,這些昆蟲只所以會被吸引到藍須蜂虎的身邊,是因為將它們的胡須當作一朵花。該物種會將飛行中捕獲的大昆蟲帶回棲息地。并不是所有的昆蟲都被全部吞食,大甲蟲類只有腹部被吃掉。</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每年繁殖期因地而異,在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繁殖季節為2-5月和8月,在尼泊爾是4-10月,在緬甸是3-10月,在泰國4-5月份。巢穴是父母雙方在叢林小徑或道路附近的斜坡上、溝壑或山體滑坡的墻壁上挖的,常挖于林間峽谷的岸壁或坡地盤山道旁的陡壁上。這項工作在產卵開始前一個多月開始。巢穴是孤立的,盡管挖掘巢穴的墻壁上經常有洞,這些洞可能是前幾年的洞穴或巢穴。</p> <p class="ql-block"> 藍須蜂虎,主要以昆蟲性為食。亦以蜂類為多,主要以2-3種蜜蜂和一些黃蜂科為食,其中最大的有時長達40毫米。其中有蟬和鞘翅目昆蟲,還吃象甲、甲蟲、蜻蜓、白蟻等,甚至在它們的胃中還發現了雀形目鳥類和梭子魚。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6年,無危。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阿亮《小小鳥》</p><p class="ql-block">拍攝地:云南玉溪、盈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常熟市|
襄樊市|
新河县|
大关县|
三门县|
平潭县|
夏河县|
靖边县|
吉林市|
尼木县|
施甸县|
惠州市|
横峰县|
绥化市|
永城市|
东港市|
河东区|
榆树市|
华亭县|
武隆县|
屏南县|
白城市|
凤翔县|
信宜市|
玉山县|
疏附县|
绥芬河市|
伽师县|
尤溪县|
汉阴县|
龙江县|
遂川县|
岚皋县|
阳西县|
乾安县|
乐至县|
溆浦县|
镇安县|
滦平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