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鳳凰山殉難烈士紀念碑,位于今扎魯特旗白音他拉蘇木鳳凰山村。1947年5月以前扎魯特旗歸昭烏達盟管轄,扎魯特旗白音他拉努圖克當時也是阿魯科爾沁旗管轄的三區,鳳凰山村屬白音他拉努圖克的一個小村莊。</p><p class="ql-block"> 1946年11月底,阿魯科爾沁旗委警衛班公開叛變。家住三區即白音他拉乃木葛根村的阿旗委警衛班班長魏明德等叛匪,路經白音他拉努圖克鳳凰山村時,殺害了正在那里開展減租減息和征集戰馬工作的旗委工作團主任王世清及通訊員趙元,帶領30多人逃到開魯投靠了國民黨李守信部。1947年2月底開魯解放時我軍將魏明德捉拿歸案。年底魏明德與三十五團叛匪首領額勒登格在阿魯科爾沁旗政府所在地査布嘎廟街東門外執行死刑。</p><p class="ql-block"> 1947年2月24日,駐守在白音塔拉努圖克鳳凰山的蒙漢聯軍新33團副團長兼1連連長斯沁(也寫作欽)朝克圖、副連長西冷嘎等21人,被額勒登格所部天林支隊十三團團長阿日本嘎叛匪500多人包圍,激戰6小時,終因寡不敵眾,斯沁朝克圖等18人在戰斗中英勇犧牲,2人被俘,1人逃出。</p><p class="ql-block"> 鳳凰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始立于1947年10月,是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為在鳳凰山村殉難的旗委土改工作團主任王世清、通訊員趙元和在鳳凰山犧牲的斯沁朝格圖等18烈士而建立的紀念碑。 因為當時戰事吃緊,阿旗政府只立一簡易木制紀念碑。1948年3月,昭烏達盟政府與阿旗旗委、政府為鳳凰山殉難烈士舉行隆重的千人追悼大會,并重新矗立了紀念碑。昭烏達盟和阿旗重立的鳳凰山殉難烈士紀念碑上書:名垂千古。下書蒙漢文:鳳凰山殉難烈士之碑。碑的背面書:殉烈萬世。附有鳳凰山殉難英烈事跡及名單。1967年10月,扎魯特旗革命委員會首次為鳳凰山殉難烈士建立紀念碑,上面鐫刻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次立碑把1948年3月昭烏達盟、阿旗政府所立碑置于前面。其后,由于年代久遠,風蝕嚴重,1996年5月扎魯特旗人民政府建立鳳凰山革命烈士陵園,重修殉難烈士紀念碑。為此扎旗人民政府辟出800平米進行了圍封,形成了便于管理保護的鳳凰山殉難烈士陵園。陵園內主碑上書仍與1967年碑同,即“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阿旗所立石碑前,還立有扎旗所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碑。2018年扎魯特旗民政局三修墓碑。2021年6月扎魯特旗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又一次再修了烈士陵園及紀念碑。到此時,已看不到阿旗所立大理石紀念碑的影子(在扎魯特旗博物館)。碑文雖為阿旗政府1947年所題碑文,但已經用大理石燙金鐫刻而成,顯得更加莊重。但是因為歷經6次大的建設維修,烈士名錄中的20人不知因何變為17人。據我們調查,一說阿旗立石碑時碑文因墓碑短小、面積不足,石匠刻至最后時,有3位英烈名字放不開了,也就放上17人;一說粗心石匠重修時漏掉了。是石料太小?還是碑文漏掉?是阿旗工作疏忽?還是扎旗粗心?總之少了3位英烈是事實。</p><p class="ql-block"> 全文照錄碑文</p><p class="ql-block"> 鳳凰山殉難烈士紀念碑文:</p><p class="ql-block"> 我內蒙古在英勇抗日的八路軍與蘇聯紅軍協助下,拾(始)獲解放。八一五以后,仍有少數民族敗類依附大漢族主義,賣國賊蔣介石重演二滿洲,壓迫人民,我白音塔拉地方人民遭受反動派危害殊深。為了保護白音塔拉廣大人民利益,王世清、斯沁朝格圖等同志奮不顧身,堅持工作,不幸遭遇阿力(日)本嘎、魏明德等匪徒所害。英烈千古,以志后人。</p><p class="ql-block"> 烈士芳名列左:</p><p class="ql-block"> 王世清,區主任,陜西省人,中國共產黨員,前任陜甘寧邊區進行多年抗日工作。八一五后,派阿旗白音他拉區發動群眾,不幸遭遇匪徒魏明德等,光榮殉國,年三十六歲。</p><p class="ql-block"> 斯沁朝格圖,二十六歲,阿旗白音他拉人(烏蘭巴嘎蘇人),任內蒙古自治區軍連長,于申戊年率部下二十余名維持地方治安,在鳳凰山遇匪徒阿力本嘎所困,抗擊多時。因寡不敵眾,斯沁朝格圖以下戰士十六(十八)名同志英勇犧牲,英名千古。</p><p class="ql-block"> 雷(西)冷嗄,連副,東科中旗人,享年二十四歲。</p><p class="ql-block"> 木(莫)占(車),二十二歲,庫倫人(當為原籍,時白音塔拉人,排長),在林西畢業后派往自治軍任供給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德木色冷,喀爾沁旗人,享年二十歲。</p><p class="ql-block"> 哈拉(日)喇嘛,原籍喀爾沁旗人,享年二十五歲。</p><p class="ql-block"> 福生嘎(胡興嘎、漢名吳龍),三十五年,原籍喀爾沁旗人(時巴彥溫都人)。</p><p class="ql-block"> 吐木勒,三十五年,阿旗巴力桿營子人(巴彥花白嘎力)。</p><p class="ql-block"> 其木(德)道爾吉,五十歲,阿旗陶海營子人(白音他拉)。</p><p class="ql-block"> 桑迪扎布,二十五歲,原籍敖漢旗人。</p><p class="ql-block"> 白金(建)宮,二十五歲,阿旗沙拉哈達人。</p><p class="ql-block"> 葉扎木薩,二十九歲,阿旗白音花區人。</p><p class="ql-block"> 高力扎布,二十五歲,阿旗白音他拉區人。</p><p class="ql-block"> 蘇尼來,二十五歲,阿旗雙龍鎮人(白音他拉沙日他拉)。</p><p class="ql-block"> 昆都,五十一歲,阿旗雙龍鎮人(白音他拉沙日他拉)。</p><p class="ql-block"> 嘎拉生(僧),二十五歲,阿旗吉利廟人(白音他拉巴彥諾爾嘎查)。</p><p class="ql-block"> 趙元、漢,戰士,與王世清同時殉難。</p><p class="ql-block"> 中共昭盟阿魯科爾沁旗委(員)會、政府敬立</p><p class="ql-block">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月</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七年(丁亥年)</p><p class="ql-block"> 紀念碑上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小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碑文所缺少的鳳凰山遇難烈士3人為:</p><p class="ql-block"> 嘎達,(不詳)</p><p class="ql-block"> 花少布,(不詳)</p><p class="ql-block"> 業喜仲乃,巴彥花區巴彥敖包人。 </p><p class="ql-block"> 距離烈士陵園不遠處,還一處紀念碑。據稱為烈士墓地之上的紀念碑,不知建于什么時間,上書“巴彥塔(他)拉革命烈士紀念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左云县|
宽城|
武鸣县|
襄汾县|
南阳市|
吉木萨尔县|
黄石市|
平果县|
洱源县|
微博|
武川县|
马鞍山市|
城固县|
延川县|
汉中市|
靖西县|
宣城市|
玉山县|
龙游县|
吉安县|
新昌县|
木兰县|
沿河|
基隆市|
文化|
镇安县|
阳春市|
临汾市|
三原县|
什邡市|
平阴县|
乌什县|
江油市|
洪洞县|
建始县|
鸡西市|
平武县|
买车|
福建省|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