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文/編:鄧成</h3> 鑒江流域位于廣東省西南部,流域面積9464平方公里,是廣東省第三大水系。鑒江發源于廣東省信宜市,經高州、化州流入吳川。鑒江流入吳川后,經梅菉、振文、黃坡、吳陽沙角旋注入南海,全長231公里,其中吳川境內占46.3公里,流域面積占770平方公里。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問渠哪得清如許</div> 《大清一統志》載:“鑒江水清如鏡,故名。”那么,“問渠哪得清如許?”答曰:“為有源頭活水來”。也就是說,鑒江水之所以清沏如鏡,是因為其上游發源于廣東省信宜市的東江和西江。東、西兩江匯合成的“竇江”流至高州與左岸的大井河和曹江河匯合后始稱為“鑒江”。可見,鑒江的源頭活水非同小可。 1、鑒江發源于信宜的集雨山之一 2、鑒江發源于信宜的集雨山之一 3、鑒江發源于信宜的集雨山之一 4、鑒江在高州的集雨山之一 5、鑒江在高州的集雨山之一 6、鑒江在化州的集雨山之一 7、從化州流入吳川鑒江段的河流之一 8、鑒江吳川段的河流之一 9、鑒江吳川段的河流之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沿江風景美如畫</div> 可以說,鑒江之水天上來,所以沿江風景美如畫。看吧!兩岸不但有古樸的農村,更有那千年古剎、暮鼓晨鐘、擎天石柱、金山溶洞、嫩草斜陽,綠地如毯。 1、鑒江兩岸的信宜 2、鑒江兩岸的信宜 3、鑒江兩岸的高州 4、鑒江兩岸的高州 5、鑒江兩岸的化州 6、鑒江兩岸的化州 7、鑒江兩岸的吳川 8、鑒江兩岸的吳川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江岸輩有才人出</div> 千百年來,鑒江水就像奶汁一樣,孕育著兩岸的兒女。在鑒江出海口的吳川境內,有“左江出文官;右江出武官”之說。可不?進士林永,解元李凌云,狀元林召棠,駐美公使陳蘭彬,詩翁李文泰,瓊州督撫彭玉,廣東水師提督竇振彪,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龐雄,愛國將領張炎,名將張世德,廣東省國民政府主席李漢魂,把“廣州灣”更名為“湛江”的李月恒等。這些文官武將,都是鑒江水孕育出來的。 1、鑒江岸邊的林召棠故居 2、林召棠出生的房間 3、鑒江岸邊的狀元坊 4、鑒江岸邊的林召棠紀念館 5、林召棠夫婦遺像 6、飲鑒江水長大的張炎將軍塑像 7、將軍廣場 8、飲鑒江水長大的革命烈士龐雄遺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鑒江的歷史豐碑</div> 由于鑒江發源于崇山峻嶺,溪流多且落差大,原來由此引發的水災十分頻繁。從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至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鑒江中下游(化州、吳川)就曾經發生過特大水災39次。直至2008年,湛江市筑建“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后,鑒江才消除一切災害隱患。因此,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可謂為一座“鑒江的歷史豐碑”。廣東省、湛江市的領導以及兩級水利部門的相關人員出席了工程奠基的剪彩儀式。 1、2008年6月3日,湛江市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在吳川吳陽沙角旋村和坡頭乾塘滘口村的交界處舉行奠基儀式 2、慶祝奠基儀式的樂隊 3、湛江市(縣、市、區)參加奠基儀式的各界代表(左一是當年市水利局局長——龍漢) 4、時任廣東省水利廳廳長的黃柏青在作奠基儀式開幕詞 5、時任中共湛江市委書記的陳耀光在奠基儀式上作歡迎詞 6、時任廣東省副省長的李容根在奠基儀式上致辭 7、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黃華華在奠基儀式上講話 8、湛江市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奠基現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雙龍戲珠”呈大壩</div> 鑒江供水樞紐工程,除肩負著解決湛江鋼鐵基地、中科煉化兩個航母級項目的用水需求;解決湛江東部160多萬人的飲、用水;為東海島發展大工業保障供水的重任之外,還是一宗兼顧著“供水、擋潮、排洪、蓄淡、灌溉、航運”以及改善水環境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因此,必須筑建一座水閘大壩。這座水閘大壩由包括一座300噸級的船閘、32孔水閘、以及連接1278米的土壩組成,全長1822米。而這座大壩的壩上,又由東、西兩“龍”和中間的一顆“明珠”組成,故取名為“雙龍戲珠”。這座水閘大壩于2013年建成。 1、壩上“雙龍戲珠” 2、壩上“東龍” 3、壩上“西龍” 4、壩上“明珠”東向 5、壩上“明珠”西向 6、壩上“明珠”南向 7、壩上“明珠”北向 8、供水樞紐工程碑記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桃花源里可耕田</div> 鑒江供水樞紐工程設計日供水量為60萬立方,其中湛江鋼鐵項目25萬立方日;中科煉化項目8.5萬立方日。包括160多萬人的飲、用水,年均供水量為2.8億立方。工程自2015年全面竣工,充分發揮了“供水、擋潮、排洪、蓄淡、灌溉、航運”以及改善水環境的綜合性功能之后,鑒江的中下游可謂“桃花源里可耕田”,真正成為了漁米之鄉。“悠悠鑒江水,濃濃鄉梓情”的歌聲此起彼伏。 1、鑒江下游(化州)田園風光之一 2、鑒江下游(化州)田園風光之二 3、鑒江下游(化州)田園風光之三 4、鑒江下游(吳川)風光之一 5、鑒江下游(吳川)風光之二 6、鑒江下游(吳川)風光之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一江春水向東流</div> 自2015年“鑒江供水樞紐工程”全面竣工后,悠悠的鑒江水“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然后注入南海。特別是那些穿城而過的河流,可謂為“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 1、吳川鑒江東流水 2、花紅柳綠一江春 3、醉翁亭下水勝酒 4、閱江亭前春更濃 5、春水穿越振江橋 6、極浦亭前轉彎流 7、含羞擁抱狀元橋 8、東流春水融百川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簡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鄧 成</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湛江市攝影家協會會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德钦县|
临清市|
巴林左旗|
伽师县|
恩平市|
合作市|
泗水县|
马山县|
筠连县|
道真|
健康|
专栏|
泽州县|
璧山县|
营山县|
江孜县|
博乐市|
探索|
安泽县|
普陀区|
鞍山市|
收藏|
扶绥县|
宜昌市|
麻栗坡县|
巩义市|
新干县|
鸡西市|
阿拉尔市|
聂荣县|
新密市|
绥滨县|
大兴区|
宁河县|
宝丰县|
马公市|
南宁市|
海宁市|
东乡族自治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