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十一)神奇的帕米爾高原</b> “云雀唱著歌在天上飛,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云雀唱著歌在天上飛,帕米爾啊 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牧場青青牛羊肥,青稞飄香惹人醉,卡拉蘇清泉水,月亮湖,紅玫瑰,鷹笛聲聲吹,駿馬草上飛,啊..!.彈起熱瓦甫唱起歌,豐收的日子多甜美,十五的月亮這般明媚,帕米爾啊,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巍巍的冰峰閃銀輝,寂靜的山谷晚風吹,塔合曼聯(lián)防哨,冰大版巡邏隊,千里邊防線筑起鐵堡壘,啊...!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無限美,我永遠為你來陶醉,啊...!”這首由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的一首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將我們的心帶到了神秘的帕米爾高原。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拍攝地就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帕米爾高原的一座神奇美麗的小城。。<br> 六年時間,因工作關系我記不清楚自己到過多少次帕米爾高原,因為那高原之巔的塔縣就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我的辦公室對門同事肉孜·古力巴依任現(xiàn)職前就是塔縣縣長,全國人大代表。他不但是一位領導干部,還是一位著名的塔吉克族作家,被譽為塔吉克族作家的領頭羊,他的家鄉(xiāng)就在那杏花盛開的塔縣大同鄉(xiāng)。到現(xiàn)在我們還是好朋友,始終保持著聯(lián)系。<br> 塔什庫爾干,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的意思,因城北有一座古代石頭城堡而得名。它位于新疆西南部,西北、西南、南分別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相連,邊境線長888.5公里。縣境東西長484公里,南北寬329公里,行政區(qū)域面積25000平方公里, 縣城海拔3100米,2019年末,戶籍人口為41188人。 有塔吉克、柯爾克孜、維吾爾、漢、回等民族。全縣轄2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其中1個民族鄉(xiāng))。<br> 從喀什到塔縣420公里,開車大約需要8個小時左右,但是如果旅游,就沒有時間概念了,因為一路的景點數(shù)不勝數(shù),到新疆旅游和在內地旅游不一樣,在內地旅游就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在新疆旅游不是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而是你就在一個景點內游,人在景中游,一座山,一條河,一棵樹,一朵云你都流連忘返,不忍回頭,所以有人說到新疆旅游最好就是自駕游,隨心所欲。<br> 首先經過的就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境內的奧依塔克森林公園,奧依塔克是古突厥語名稱,意為“群山中的洼地”。公園風景區(qū)縱深十多公里,三面環(huán)山,高山險峻,冰峰冰立,河水滔滔,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高山游牧。景區(qū)風景優(yōu)美,集雄、奇、雅、幽、險于一身,聚自然、人文、歷史、生態(tài)景觀為一體,國內外地質學家稱為“西域第一生態(tài)景觀”,是新疆自然景觀最集中的風景區(qū)。我們只是順道而行,就已經讓人的心情亮了,激情也迸發(fā)了。那天空是湛藍的,碧空如洗,藍的真切,尤其是藍天在雪山之巔、冰川之上,藍白之間是那么分明,又是那么和諧自然。鮮花雖好,尚有綠葉映襯,藍天再藍,也離不開白云。如果說藍天是廣袤的沃野,那白云,就是沃野中盛開的艷麗花朵。你看,白云似云似霧又似風,悠閑自在,無拘無束,在藍天中翱翔漫游;你看白云又柔情似水,多愁善感,圍繞冰川之巔,似繞膝游子,唯恐失去愛的樂園。潔白;輕柔;無恨;自在……。藍天白云之下的那一座座山峰連成一片,紅的似火在燒,藍的像水流,綠的如草再長……。<br> 依依不舍的繼續(xù)上車前行,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公路右邊不遠處,在一片碧綠色的湖泊中有一條銀白色的飄帶隨著湖水的波動在翩翩起舞,蔚藍色的天上雪白的云朵在浮動,一瞬間會將你驚艷。那就是中巴公路上一處奇特的景觀——白沙湖和白沙山。白沙湖水,清澈、碧綠、恬靜,令人神往,綠得像一條翡翠色的綢帶。岸邊,是那銀白色的白沙山,潔白柔和,猶如白綢。白沙山由大大小小十余座山崗組成,相對高度多在100米以上,蜿蜒十幾公里。從遠處望去,在遠方的青山和近處湖水的映襯下,白沙山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棱角分明的歐式建筑,還有的像一條銀色巨龍靜臥在碧波蕩漾的大海上。白沙山是帕米爾高原群山中的一座高山,由于長期風化,山頂?shù)膸r石沙化為粉末狀,從上傾瀉下來,掩蓋了山體,所以稱為白沙山。爬白沙山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考驗,似逆水行舟,進一步退半步,沙流人自墜,人墜沙更流,人在沙海中沉浮、游動,愜意而又輕松。更絕妙的是,登上白沙山之頂,向下滑動,便會像阿拉伯傳說中描繪的一樣,沙子奏出不同音效的交響樂,或清脆或竊竊,或優(yōu)雅或渾厚,或如潮退或如松濤陣陣,其聲莫測,其理難窮。據說,《西游記》中所描寫的流沙河就是這里,那這里就是沙和尚的家鄉(xiāng)了。 車行不遠,已經看到不遠處的雪山,天上的白云呈現(xiàn)著各種形狀,似野馬狂奔,像武松打虎,如孔雀開屏,令人浮想聯(lián)翩,帶著青草香味的涼風陣陣襲來,一陣寒意,略微感到氣短,司機說這里已經海拔3600米了,馬上到達卡拉庫里湖了。說話間,車子已經停下,我們迫不及待地跳下車,瞬間豁然開朗,美麗的卡拉庫里湖已經展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太美了”,這是所有人的第一感覺,湖中央碧綠色的湖面紋絲不動,水面映襯著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皚皚,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湖邊,牦牛悠閑的涉水而行,山羊或慢吞吞的吃草,或懶洋洋的喝水,湖面上有幾只水鳥在戲水,猶如進入了人間仙境。“卡拉庫里”意為“黑海”,湖深30多米,總面積10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峰頂?shù)陌}皚白雪,猶如滿頭白發(fā),倒掛的冰川,猶如胸前飄動的銀須,它像一位須眉斑白的壽星,雄踞群山之首,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稱。多少年來,頂禮膜拜者有之,探幽問險者有之,一些國內外登山隊紛至沓來,絡繹不絕。更多的人則是以朝圣者的虔誠來這兒領略慕士塔格峰與卡拉庫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蘊藏在慕士塔格山下,卡勒庫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蘊。湖東面矗立著“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西面雄踞逶迤不絕的薩爾闊勒山脈;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一到夏季來臨,這里水清草豐,湖光山色,碧綠的草地,一頂頂白氈房星羅棋布,與澄澈的湖水中皎潔的冰山倒影相輝映,正如古詩中的“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上牧歌陣陣,湖面上野鴨款款,此情此景,如夢如幻,難怪連公元前10世紀的周穆王至此也大發(fā)興嘆,感慨不已。據當?shù)啬撩裾f,喀拉庫勒湖除湖畔的牧草外,湖中看不到任何生物,特別是其湖水一天之中會不停地變幻著各種顏色,令人迷茫。平時,湖水潔凈碧清,潔如明鏡。但當烏云滿天,電閃雷鳴之時,湖水會神奇般地變成黑色,象灌進了鉛一樣,黑亮黑亮的,成為名副其實的黑水湖。每當清晨日出時,這浮光瀲滟的湖水,又象舞臺上的天幕一樣,不斷變幻著:時而湛藍,時而淡黃,時而桔紅,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是什么原因使這個高山湖泊的景觀如此迥異呢?對喀拉庫勒湖的變色,民間傳說是湖中有水怪作祟,且這一傳說已有一千多年,晉代高僧法顯和北魏時期的高僧宋云稱其為“毒龍池”,是謂湖中有毒龍作怪,唐代高僧玄奘取經從此路過時,稱這里為有巨蛟出沒的“大龍池”。喀拉庫勒湖中的水怪和帕米爾高原上的雪人之謎一樣,都給游人留下了難解之謎。來帕米爾探秘,探索變色湖之秘,給游人增添無盡的遐想與樂趣。 過了喀拉庫里湖就是絲綢古道金草灘,它位于塔縣達布達爾鄉(xiāng)境內,在塔什庫爾干河兩岸,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片濕地。在皚皚雪山腳下,由于氣候的原因整片草原呈金黃色,頗為壯觀,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水草茂盛,是牛羊的是世外桃源。 大家意猶未盡的上車走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感覺有點耳鳴,司機說從喀什到塔縣是一路上坡,最高時海拔4000多米,然后一路下坡,到塔縣海拔是3100米。忽然左前方山坡下的寬闊的場地上塵土飛揚,馬蹄聲碎,人喊馬叫,好不熱鬧,那是塔吉克牧民正在進行叼羊。叼羊是當?shù)厮俗迦诉M行的一項扣人心弦的馬上游戲,是對馬術和騎術的比賽,也是一種力量和勇氣的較量。叼羊傳情更是青年男女傳情示愛的一種方式,叼羊場上,小伙子將所叼之羊壓入胯下,在圍觀者熱烈的歡呼和掌聲中,繞場一周,然后將自己的勝利品,揚手丟在一位圍觀者的姑娘面前,以這種方式向女孩求愛。 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絕大多數(shù)多數(shù)是塔吉克族,他們被稱為“天上人家”。有人這樣描繪他們的家園——“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塔吉克族為高加索人種,是真正的白種人,剛出生的孩子因為沒有經受紫外線的照射,皮膚白白的,眼睛大大的,長長的睫毛,深深地眼窩,高高的鼻梁,非常漂亮,他們本地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生活在這里的塔吉克民族以畜牧業(yè)為主,過著半游牧半定居生活,春天播種一些耐寒作物,初夏趕著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獲過冬,周而復始。<br> 走進塔縣縣城,給人的感覺就是馬路寬廣,路旁樹木茂盛,鮮花遍地,車輛不多,整個縣城顯得干凈整潔,樓房不高但色彩鮮艷。在縣城的中心,一座高高的白色塔頂上一支雄鷹展開雙翅,成為了塔縣的標志,大街兩側還有不少巴基斯坦人開的工藝品商店。<br> 塔吉克族婦女,頭上都戴一頂“庫勒塔”帽,多是圓形硬殼,頂部和帽沿四周都繡有精美的圖案。婦女喜歡穿連衣裙,多為紅色。已婚婦女外出時常系三角形繡花腰帶,老年婦女則留一條辮子,中年婦女留鬢發(fā),未婚姑娘不留鬢發(fā),辮子上常以小銅鏈或銀鏈連結在一起。女性佩戴的首飾碩大,有的老年婦女在胸前佩戴“阿勒喀”圓形大銀飾。塔吉克族男人,頭上都有一頂“吐瑪克”。里子是用黑羔皮做的,皮帽的頂部和四周是用絨布,帽頂上用紅線繡有一圈一圈的花紋。男人身穿“袷袢”,即一種無領、無口袋、無扣的長大衣。恰袢的腰間還要系一塊三角形的腰巾,腰巾上也繡有花紋和圖案。腳上還穿上一雙紫紅色的喬魯克靴。<br> 塔吉克族住房,一般分為村落住房和牧場住房兩種。其中,村落住房多為石木結構和土木結構。住宅由庭院與住房組成。庭院由圍墻圍護,周圍栽種少量的柳樹、楊樹和杏樹。墻基用石塊鋪砌,墻用土坯砌成。屋頂由主梁、副梁和木朩椽構成。住房一般由門廳、正房、客房、庫房組成。牧場住房多是隨時可以搬遷的氈房,或是長方形的小土屋。<br> 塔吉克族以“吻”作為見面禮。同輩的男人見了面要相互握手并親吻握著的手背,關系密切的要熱烈擁抱;在路上遇到不相識的人要將雙手拇指并在一起道一聲“更艾力麥古卓”;長幼相見,晚輩要急走幾步迎上前去,吻長輩的手,長輩則吻晚輩的額頭;婦女見面時,平輩互相吻面頰,晚輩吻長輩的手心,長輩吻晚輩的額和眼;男女見面一般握手問好,青年婦女見到男性長者也應吻其手心。男子行禮時右手置胸前鞠躬,女子則雙手捫胸躬身。子女與父母相見,要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進餐時,長輩和客人坐上席,其他人圍坐一圈,中間鋪飯單。端茶送飯按座次先后遞送。進餐客人中若有男有女,一般男女分席,但進餐方式和食物相同。<br> 來到了塔縣,就好像到了“人間仙境”。熱情好客的塔吉克禮節(jié)、美味的塔吉克飲食,無不讓人感受到了塔吉克族的純樸、善良、友好。<br> 在縣城邊上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就是阿拉爾金草灘,因那里有一個叫阿拉爾的鄉(xiāng)村,故得名阿拉爾金草灘,因有塔什庫爾干河流經此處,這里水草豐美,牛羊遍地,和遠處的雪山白云藍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猶如人間仙境。碧綠的草灘,白色的氈房,嘩嘩的小溪,緲緲的炊煙,牛馬在散步,羊群在吃草。 2008年我第一次來到這里時,金草灘還是原生態(tài),2011年開始,縣委提出打造“北有喀納斯,南有塔什庫爾干”的精品旅游縣的新篇章,將旅游業(yè)作為最具潛力和優(yōu)勢的產業(yè)來抓,千方百計加大金草灘濕地旅游景區(qū)的宣傳推介力度,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絲路古堡廣場、石頭城文化景墻、演藝廣場、景觀柱、納依觀景臺、古城夕照看臺、涌泉看臺、親水平臺、木質棧道、跨度50米的驚險吊橋、觀光水車等多種景態(tài),相繼開發(fā)了民俗風情游、自然風光游、生態(tài)游等一系列項目,深受游客喜愛。已經成為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濕地保護的4A級旅游景區(qū)。它的建成,在該縣旅游發(fā)展史上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里是中國最晚看到太陽的地方,當那一縷霞光跨過喀喇昆侖山所有的山坳,照射到這里的時候,那座佇立在高坡上的殘垣斷壁煥發(fā)出圣潔的佛光,關于它的傳說有太多,但人們還是習慣將它稱之為“石頭城”。<br> 據說這里在漢代就已經存在了,曾經是一個王國的城堡;傳說這里是一個美麗公主等待他出征丈夫歸來的地方;傳說這里是唐玄奘取經經過的盤陀國;傳說這里是勇敢地塔吉克人流盡最后一滴血捍衛(wèi)民族尊嚴的戰(zhàn)場。而今,那些傳說都已經成為歷史的印記,不變的是那些依舊佇立在霞光中的城墻,用來自天籟的鷹笛伴奏,一直唱著不變的傳奇。<br> 石頭城屹立在海拔3200米的帕米爾高原上,依著平緩、富碩的葉爾羌河谷,周圍的高大山系環(huán)繞,讓這里成了一片世外桃源,濕地的草總是濕漉漉的綠色,高大的胡楊樹兀自在風中為自己的風景鼓掌。陽光刺破云霄,像一把金色的寶劍指向千百年前,鳩羅人所建矗立在巨大石峰上的石頭城,炊煙裊裊升起!而今,曾經雄偉的城墻只余下殘垣斷壁,用米漿澆鑄的,被歲月和戰(zhàn)火洗禮的殘骸,還蒼白的堅守著自己的承諾,保護著傳說中漢家公主和太陽神所生育的后代,中國唯一真正的白色人種。<br> 雄鷹和著牧歌飛越天際,石頭城在靜靜的看著那些被自己守護了千年的人們,披著一身霞光勤勞勇敢的塔吉克牧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悠閑的遍布在草場的牛羊,預示著幸福和豐裕的生活,長得如同臉盆大小的恰瑪古水靈的像是姑娘的臉蛋。晶瑩的溫泉滋潤的不僅僅是人們俊美的容顏,更是平和的心境。高原的風將這里的人們的臉龐雕刻的如同巖石一般棱角分明、線條剛毅,高原的蒼穹給了他們比星星更明亮的眼睛,高原的礦泉水滋潤出他們比夜鶯更嘹亮的歌喉。每當累了,煩了,只要遠遠的看看那佇立在藍天白云下的石頭城,感受到來自千年的溫暖,那日子便如同葉爾羌的水,只余下了柔軟。<br> 黃昏來臨了,那是石頭城最美的時候,石頭城在漸漸西去的太陽下,靜默成灰黑色的剪影,夕陽和保存了一天的朝霞,從這剪影的身體上噴薄而出,變幻出千萬種色彩,讓人不覺以為這里就是太陽神夜夜休眠的地方,是那九條金龍駕轅,九只鳳凰護駕的太陽車落下了,讓整座城彰顯出它的高貴,它的富麗堂皇,它的無以倫比。暮色中鷹笛的旋律穿越公格爾九峰,帶著慕士塔格的祝禱跨越云端飛躍至于九霄,星星給了這片土地最多的光明,照亮牧人的歸途。石頭城在風中長吟著祈禱的經文,讓這些,神的孩子在睡夢中都只有甜蜜。<br> 是誰寫下這些美麗的神話?在心中刻下對石頭城的眷戀,讓人不忍離去,草甸子漸冷的水珠打濕了褲腳,朋友的催促攪亂了風的方向,不要這樣的催促我吧,讓我,讓我再聽聽玉盤似的月光下的石頭城,還要講些什么故事吧!<br> 塔縣的夜晚是美麗的,明亮的月光下,塔吉克族的姑娘小伙子在石頭城下的舞臺上,盡情展現(xiàn)著他們的熱情,來迎接遠方的客人。塔吉克族民間的舞蹈形式有:拉潑依、恰普蘇孜以及買力斯等,這些大多為男女對舞,還有鷹舞、馬舞、刀舞等。 塔吉克族被稱“王冠的民族,離太陽最近的人”,建筑風格少見高大,因此,塔吉克族人視野十分廣闊,在動物生活比較艱難的情況下,唯見山鷹翱翔天空,常見追逐獵物的自然景象,使當?shù)厝嗣竦男那槭旨优炫龋@也讓他們對鷹十分崇拜并開始模仿,隨著對鷹的習性認知和情感上的不斷加深,他們就會通過舞蹈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塔吉克族的樂器有許多種,主要有:鷹笛、來布甫、巴朗孜闊木、蘆笛、手鼓、沙塔爾、庫木孜、提琴和艾杰克等,其中鷹笛被視為塔吉克音樂的象征,塔吉克語稱之為“那藝”。 紅其拉甫口岸,地處祖國西部帕米爾高原的冰峰雪嶺之中,海拔473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素有“血谷”之稱。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50%,風力常年在七八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波斯語中也被稱為“死亡之谷”。“萬山堆積雪,積雪壓萬山”是對紅其拉甫的最好形容。相傳在唐僧西天取經之前,曾有一個多達萬人的商隊因遇暴風雪而全部死亡。至今還有人孜孜不倦尋找那支商隊丟棄的寶藏。它是我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亞次大陸乃至歐洲的重要門戶,紅其拉甫口岸歷史上就是古絲綢之路前往印度、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國與西南亞以及歐洲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從紅其拉甫入境,至塔什庫爾干縣城130公里,至喀什市420公里,至烏魯木齊1890公里;從紅其拉甫出境,至巴基斯坦蘇斯特125公里,至巴基斯坦北部地區(qū)首府吉爾吉特270公里,至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約870公里。與紅其拉甫口岸對應的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區(qū)的蘇斯特口岸。<br> 紅其拉甫哨所崗亭頂上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在國境線上宣布著這里是中國國土,國家主權不容侵犯。這里就是中巴7號界碑所在處。哨所周圍都是高聳入云的雪山,是帕米爾雪域高原的“生命禁區(qū)”,駐守在這里的官兵常年巡邏護邊都是化雪水、啃干馕、戰(zhàn)嚴寒、抗缺氧、耐寂寞。紅其拉甫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軍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它都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法寶。學習紅其拉甫精神,就要做到不管環(huán)境條件多么艱苦,不管需要做出多大犧牲,都要始終保持對工作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甘當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這部機器上的“螺絲釘”,擰到哪里就在哪里發(fā)揮作用,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老老實實、踏踏實實、扎扎實實地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自1982年以來,一茬茬官兵弘揚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扎根高原,抗缺氧,耐寂寞,挑戰(zhàn)生存極限,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出色完成了以邊檢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任務。1994年3月,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被公安部評為“文明窗口”; 1995年5月23日,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邊防檢查站”榮譽稱號。<br><br> <br> <br> <br> <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始兴县|
北宁市|
筠连县|
琼海市|
金川县|
郯城县|
屏山县|
巴塘县|
普安县|
永丰县|
乌审旗|
渭南市|
茂名市|
曲沃县|
姜堰市|
马公市|
新平|
屏山县|
宁阳县|
额尔古纳市|
祥云县|
田东县|
永定县|
临江市|
长阳|
资溪县|
桑植县|
重庆市|
明水县|
台南县|
丁青县|
衡阳市|
张家口市|
夏邑县|
德钦县|
上犹县|
无极县|
金寨县|
望奎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