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年黑山書法展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六日,黑山縣書法協會在縣文化館三樓展廳舉辦了書協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高規格的展覽。是由縣保險公司贊助的。</p><p class="ql-block"> 在展覽之前書協于正月十五在一高中先舉辦了個筆會,算是這次展覽的籌備會吧。參加的人員有主席李碩夫先生,副主席趙立人先生,秘書長張學銘先生。其他人員:一高中書記王泰權、校長蹇魁忠,還有一高中的三位年青教師:賀振彪(現錦州某區書協主席)、劉偉(后來做過黑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另一個不知姓名。社會方面的有:原一高中書記楊貫一,原北關校長楊加興,原檔案局副局長閆志明;原縣保險公司辦公室主任林植楊,還有:方秀明、耿俊嶺、史寶華、郝廣濤、李福華、孫興明、蘇紅日、錦州第二師范一個姓崔的老師。此次活動三個議程:一是增補蹇魁忠、閆志明二位先生為黑山縣書協副主席,增補林植楊為縣書協理事;二是由李碩夫主席做書法講座;三是筆會。上午進行前二項議程,第一項議程結束后,林植楊先生宣布保險公司決定贊助書協500元錢搞一次書法展。要求是每位作者必須有一幅宣傳保險內容的作品,聽到這個消息大家群情振奮。李主席代表書協向縣保險公司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第二項議是李主席講座,他在開講之前說了這樣一段話。今天由我主講,然后由蘇紅日做補充。聽到他這么說我當時有點懵逼了,由我補充,在這些前輩面前我怎么補充?那天與會的我年齡最小,先聽他講吧。他講了一個多小時有關筆法及創作中常見的問題,然后就讓我來講。當時我正讀《草法金針》這本書,是由黃忠龠、黃寶馴夫妻所著。里面的干貨挺多,我結合這本中給大家分享了“印印泥、錐畫沙”。當時我很崇拜在錦州服兵役的張坤山,那時他的作品集36元一本,我毫不吝嗇地買了。他有些作品學紹興書法家徐生翁,字寫得即丑又拙而又生辣。我把他的學書方法說給大家:每一天臨習二到三本字帖,行書、楷書、隸書;或者草書、楷書、篆書。(二十年后我對張先生有了新的認識了,書法與其他藝術同參禪一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在你心中永遠的藝術家不能說沒有,終生不淘汰的可能不多)</p><p class="ql-block"> 當時我講完這些學書方法后,下面的反應各不相同,尤其是上年紀的那幾位。而我師傅明顯是贊同不住點頭,他老人家觀念始終不落后,跟得上時代的潮流。楊加興老爺子直和旁邊的人打聽我的來歷,(人都是這樣,包括我自己,見到一個生人首先要刨一下祖先。多余,古人說英雄莫問出處!)我大約講了半個多小時,然后就上廁所了。那時一高中的廁所還是樓外露天的那種,離筆會的樓挺遠。郝廣濤先生和我同去的,我第一次見到他。上次書協成立舉辦的展覽中拜觀過他的篆刻作品,而我從學書的那天起就是書法與篆刻同修的。一路上共同的愛好談了不少關于篆刻方面的話題。我問他和省里、市里的篆刻家們有無聯系?他說和王丹有來往。回來后閆志明先生正在講授他在無錫書法藝專學習時專家們給他傳授的知識。說實在的,我當時對無錫藝專的大多數教師并不感冒。</p><p class="ql-block"> 上午時間差不多了,去一高中教師食堂吃飯。看起來蹇校長下了不少功夫,菜很豐盛。酒水也很充足,白酒、啤酒、果酒都有,而我當時滴酒不沾。王泰權書記和蹇魁忠校長敬酒時只喝了一小盅葡萄酒。</p><p class="ql-block"> 下午開始筆會,我帶來的是二只加長的長鋒羊毫。不少人看我的筆有點新奇,都圍了過來。先寫一幅四尺對開的對聯:文章史漢有新法,金石周秦生古香。那時行楷書正學徐生翁,興明和我是同齡人且心高氣傲。但他當時肯定不了解徐生翁,看到了我的作品后,就用顏體楷書寫了:老老實實四個字。這次認識了孫興明,他后來曾經二次有恩于我。(第一次是九六年,記得九月初我給省書協聶成文主席寫了一封信,并隨信寄了一幅作品,目的是想參加省書協每年一次的臨帖班。聶老師收到信時臨帖班已經結束了。那年暑假在興城舉辦的,當時興明參加了。九月十六日興明給聶老師打電話,說是黑山的。聶老師就想起我了,于是就問他說:黑山有個農村的小學教師,寫的挺好,名字記不清了。當時興明一想可能是我,就問是不是蘇紅日?聶老師一下想起來了,就說對,就是他。十八日省書協首屆探索展在遼陽工商局招待所評選,你讓他多帶作品來遼陽一下,但不一定選上。當時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興明放下電話連中午飯都沒有吃,借個摩托車就來四間喬家小學找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是不是給大帥寫信了?那時遼寧的書法人都稱聶老師為大帥。我說是,他告訴我原尾。我已經吃完了飯,當地連個小吃部卻沒有。我只好領他去商店,買了幾瓶啤酒一斤干豆腐。女主人還奉獻給我們她家二顆大蔥,好像是他喝了二瓶,我喝了一瓶。然后他就回黑山了。我九月十八日幾經周折到了遼陽,帶去的二幅作品都選上了。這個后面我還要另文詳述。第二次幫我是九九年的暑期,我想租房子辦書法班。那時我二眼摸黑,誰都不認識。興明再次伸手相助,幫我租下了文物管理所三樓的二室。我在這里一住三年。人這輩子有二件事兒一定要做,一是報恩、二是……。這話不是我說的,有一部網絡小說《撿漏》,寫的真好。《紅樓夢》被稱為百科全書,而這本書知識量是《紅樓夢》的n倍。挺長的不到4700集,我現在是正看第三遍呢。)</p><p class="ql-block"> 有點扯的太遠了,接著說筆會。我的第二幅作品寫的是草書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芳,那時我正臨《書譜》。當時蹇校長到我面前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哎呀,這個寫的跟別人不一樣啊!吃完飯李碩夫主席就沒來筆會現場,我寫完二幅作品被賀振彪老師他們掛在事先掛好的鐵線上了,大家陸續有寫二幅也有寫三幅的。方秀明和耿俊嶺二位先生有事吃完飯先走了,我記億中他倆沒寫字。這時李主席回來了,只掃了一眼掛在上面的字。說了一句話:滿屋匠氣呀。然后一指我的草書作品,就這個是書法呀。他寫了一幅魏碑,內容我記不清了。結束之前他做了總結講話,囑咐大家回去后準備二到三件作品,其中有一件是與保險內容有關系的,寫好后交到文化館張學銘老師處。然后我就騎車回安家河了。</p><p class="ql-block"> 回來后我就著手創作,寫了一幅:參加保險利國利民的四尺條幅,用祭侄文稿的風格寫的;另外二幅是四尺對開,分三段寫的是史記中的《管顏列傳》的局部、另一個是主席的《沁園春雪》。送到文化館后,我就把這事給忘了。</p><p class="ql-block"> 事有湊巧,五月二十六日這天下午,我到新華書店給學校買書。文化館和新華書店彼鄰,前面的大展標很醒目。書法展,我就上了三樓。當時展廳里人很多,正對門的墻邊放著一長排沙發。我師傅和一位白發戴著前進帽的老人正說話呢。李主席也在場,他是看作品呢。我和他們打了招呼也開始觀看作品,那天有不少縣里領導都在場。我主要是找徐連文老師和張毅的作品,遺憾的是徐老師沒有拿作品。我看到了張毅的作品,寫的是《書譜》加點章草味的四尺條幅。為什么找他的字呢?正月十五筆會的時候李主席私下對我說:我問過徐連文,蘇紅日和張毅誰寫的好?徐先生說張毅寫的好。這話我記在心里了,所以特別留意張毅的作品。當我看到了張毅那幅字一下子明白了:徐先生好眼力,佩服!的確是寫的比我靈氣。更主要是受當時省內的一些名家的影響,當,那時遼寧人都寫《書譜》。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真的是比人家差呀!回來后沒別的,找差距之后繼續練吧!</p><p class="ql-block"> 聽說這批作品是在錦州裱的,全是紙裱,而且把作品還都染色了。真的是很好!</p><p class="ql-block"> 過幾天去我師傅家,老人家告訴我說,那天坐在他身邊的是張仃先生。那也是建國后張仃先生唯一一次公開回故鄉,也是最后一次。當時張仃老先生對我的作品評價很好,尤其是他的秘書和女婿好像是比張先生對我的贊譽之詞更好。聽了師傅的話,我沒高興起來。跟他說了張毅的事兒,我師傅對張毅沒什么印像。那天主要是我師傅給張仃先生介紹參展的作者,老人家介紹我時肯定說我和他的關系。這是人之常情,張仃先生夸我或許是盛情難卻吧?</p><p class="ql-block"> 后來很長時間沒有張毅的消息。直到2017年在葫蘆島的黑山藉書法家王大可先生建立群里看到了他,加了微信。現在他在北京賣字,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更加佩服張毅了。能走出黑山到北京發展,并且還能掙錢真的是很了不起。有時往外邁出這一步很難,當年魏哲先生如果沒有江南之行后回來的變法,棄魏晉而專攻明清,也就沒有后來的魏哲了。縱觀遼寧書壇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成名書法家,至今不衰的有幾人?藝術家讀萬卷書更需行萬里路。</p><p class="ql-block"> 上面就是黑山第一屆書協領導人舉辦的唯一一次書法大展。以后黑山書協到九九年,沒有舉辦展覽。再次展覽是一九九九年國慶節,那時張樹人老師已經調到文聯任常務副主席。黑山文聯在二所大餐廳舉辦了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黑山書畫展。我的草書王維《終南山》詩獲一等獎,獎品是慶祝建國五十周年五十六個民族紀念郵票一套。</p><p class="ql-block"> 以上五篇文章,是黑山書法第一個時期的事兒,本人記憶力平平不一定準。望知情者隨時批評指正。</p><p class="ql-block"> 歇一段時間寫第二個:張樹人時期。這里我準備寫三篇文章:一、張樹人時期,二、實話實說的裱師劉利,三、杜志宇先生。</p><p class="ql-block"> 容我再讀讀書,手頭上的貨都賣的差不多了。再進點貨然后來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买车|
连江县|
赣州市|
双鸭山市|
雷波县|
玉林市|
崇阳县|
永胜县|
常德市|
安吉县|
毕节市|
东宁县|
金湖县|
平江县|
克拉玛依市|
时尚|
和静县|
大洼县|
衢州市|
永修县|
张家口市|
行唐县|
重庆市|
和顺县|
北安市|
乌兰浩特市|
马鞍山市|
师宗县|
仙游县|
乐安县|
曲水县|
修武县|
安丘市|
垫江县|
迁西县|
莱西市|
崇州市|
宁蒗|
盘山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