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人李覯詩:"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我以為用來形容平如游子思鄉(xiāng)的心情是非常貼切的。酒是陳釀香,情是故鄉(xiāng)濃。拜讀平如的憶舊文一一這可以稱為城市風情散文,給我第一印象是對故土深深的眷戀。其去國38年非但往亊不會如煙,反而越到晚年感情越真摯熾熱。"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東山永遠是心中解不開的情結,怎不教人纏綿悱惻?平如文筆很好,他筆端下的文字宛如一條流淌的小河,是那么蜿蜒閃光,又仿佛是一首抒情樂曲,旋律優(yōu)美動人。讀他的《彩園往事》系列像似在讀魯迅《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我們似能聞到彩園白蘭花的香味,又更能體會到作者對主人深切感情和命運的哀痛。如泣似訴,與讀者共情,這是梁文最成功之處。 </p><p class="ql-block"> 平如憶舊文給我另一大印象是其超強的記憶力。在《走在龜崗大馬路上》、《這就是廟前直街》等文記敘的東山各種店鋪、食肆、學校、人物、掌故,如數家珍,就像在我們面前展現一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山市井畫卷,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如《廟》提到的文苑食品店,從地理位置、店內陳設、面包出爐場景和氛圍、店鋪老板身世都作了細致入微的描述。其實文苑老板高伯就住在我家對門,可以說抬頭不見低頭見,可我從來就不知道他的身世,這固然可以歸因平如與高家關系親近,但也與平如觀察記憶深刻相關。特別是孩子們進入文苑食品店的生動表情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p><p class="ql-block"> 平如有博大胸懷,重感情,善交際,懂感恩,會寬恕,這是我讀梁文的第三大印象。仍以《廟》文為例,在《學府》一節(jié)描寫了少年之家抽煙的杜老師、教芭蕾舞的"肥婆張"老師、署小表情嚴肅的譚老師、七中低頭慢行的李老師……他們似從立體電影的銀幕向讀者走來。盡管有的老師在動蕩年代只帶過10個月的班,有的老師甚至沒教過,只因母親一句"一定要尊敬"的囑托,遂使平如心有所系,每次回國都到校尋訪拜謝。他結交的朋友形形色色,既有大富巨賈,也有普通屌絲,既有志趣相投者,也有立場迥異人,不以勢結交,不以貌取人。甚至一些以往有過節(jié)的人也能和解寬恕。例如前面提到的X夫二弟,后來就冰釋前嫌成朋友。這些情況平如系列文中也有提及。 </p><p class="ql-block"> 夾敘夾議,分析論述入木三分,邏輯自圓,這是我讀梁文的第四點印象。如《記憶中的文昌北》一文敘述吃燒鵝油牛肉腸經歷,你絕對以為他是資深美食家。連腸粉皮的厚薄、豉油成色、蒸牛肉時間、腸粉的層次都論到,讓人眼界大開食指大動。又如《一點見解》文談到87年到白天鵝賓館飲茶的體會,簡直就是一場美食評論秀。議及餐廳環(huán)境、服務水準、各式茶點出品、茶水溫度及味道,有彈有贊,非常中肯,讀者不會覺得被帶節(jié)奏。 </p><p class="ql-block"> 可惜逝者長已矣,今后再無東山少爺梁氏美文,我也失去靈魂相通的街坊摯友。惜哉!痛哉!發(fā)小梁平如一路走好! 李龍章鞠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谢通门县|
赤峰市|
米脂县|
乌审旗|
新干县|
自治县|
蕲春县|
贵港市|
北碚区|
五莲县|
封丘县|
原阳县|
兰溪市|
星座|
叶城县|
柳林县|
寿阳县|
琼中|
辰溪县|
山东省|
木兰县|
平山县|
石泉县|
吉首市|
常州市|
平乡县|
平罗县|
潜江市|
临城县|
普兰县|
正阳县|
嘉荫县|
柞水县|
沁阳市|
洛南县|
勃利县|
鲁甸县|
龙游县|
乐山市|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