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風雨人生路 相伴同學情

富武

<p class="ql-block">  [原創]</p><p class="ql-block"> [出鏡]羅渡中學高七五級部分老師、領導、同學。</p><p class="ql-block"> [圖片來源]詹瑤瓊、唐富源、朱躍瓊、袁光富老師、羅渡中學高七五級微信群、網絡。</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樂]《我愛祖國的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文字]唐富源、富武</p><p class="ql-block"> [編輯制作]富武</p> <p class="ql-block">羅渡中學原校園繪畫</p><p class="ql-block"> 1973年7月,羅渡轄區各公社第一屆初中畢業,即初七二級。這一年級是非常特殊的,由于從1966年文革開始初中就停止招生,一直到1970年各公社開始招收初中即初七二級,實際這一屆初中是四屆小學畢業生組成的。從初中臨近畢業時學校傳達縣招生辦的文件得知,整個羅渡轄區初七二級畢業生為1080余人,羅渡中學招收104名高中新生。我們能進入高中學習,曾經歷文化考試,政審,體檢,并且當年未滿十八周歲。</p><p class="ql-block"> 1973年9月,我們這個年級的同學進入羅渡中學,開始兩年的高中學習生活。</p> <p class="ql-block">  羅渡中學高七五級共兩個班117人(包含后來從其它學校轉來的同學),其中一班58人,二班59人。 兩個班已聯系上100人,未聯系上5人,已英年早逝12人。</p><p class="ql-block"> 詹瑤瓊同學發的我們高七五級二班學工留影照,經過逐一辨認核實,共有二班同學56人,現將按照片順序與同學姓名排列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排:</p><p class="ql-block"> 左起楊世珍、蔡奇瓊、王淑蓉、戴亞蓮、詹瑤瓊、伍家玉(賽龍糧站工作人員)、唐玉華、楊順英、胡冬梅、卿照瓊、張玉華、伍素芬、段美麗。</p><p class="ql-block">第二排:</p><p class="ql-block"> 左起唐志忠、糧點人員、糧點人員、糧點人員、糧點人員、陳光隆(校醫)、尹克召(賽龍糧點點長)、胡克禮(賽龍糧站工作人員)、李富成(賽龍糧點會計)、糧點人員、蔣宗凡、文柯朝、尹志強。</p><p class="ql-block">第三排:</p><p class="ql-block"> 左起柴兵榮、嚴師傅、雷遠明、舒清貴、唐登福、唐 宏、尹國強、唐富源、詹廷軒、羅昌榮、何文才、唐遠游、彭興龍、杜全貴、趙建華、唐生福。</p><p class="ql-block">第四排:</p><p class="ql-block"> 左起陳世方、劉道剛、文守靜、王友建、王方云、屈人愚、譚興志、譚世雄、嚴禎勝、賀學民、韓開銀、張嘉才、唐富義、劉和平、蔣宗南。</p><p class="ql-block">第五排:</p><p class="ql-block"> 左起江俊杰、賀學勤、李泉斌、吳仁貴、吳清彥、袁永海、戴鳴川、胡修平、陳耘耕、張岳民、李學偉、段全民。</p><p class="ql-block"> 未參加拍照1人:夏傳斌</p><p class="ql-block"> 中途轉學2人:蔣春光,申安明。</p><p class="ql-block"> 在以上59人中:已聯系上49人。</p><p class="ql-block"> 未聯系上4人:蔣中南、韓開銀、譙永貴、王方云。</p><p class="ql-block"> 已英年早逝6人:劉和平、唐富億、文柯朝、申安明、屈人愚、張嘉才。</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傳到同學群里也是不容易的,在同學中只有胡冬梅還能回憶起當年學工的集體照,幾年前在同學中打聽多次,都沒有回應還保存得有。是最近胡冬梅和詹瑤瓊聊天時提起這張照片,詹瑤瓊印象中自己好像有,但記不起放在什么地方,就把家里的相冊打開一頁一頁翻看,翻看多次后終于找出來,又專門去相館進行修復,最后把照片發到微信群。這張照片距今已47年了,開始還認不清楚,經過唐富源,胡冬梅逐個辨認,最后才完全分辨清楚。</p> <p class="ql-block">七五級一班同學58人:</p><p class="ql-block">班長:王建新</p><p class="ql-block">副班長:雷生國</p><p class="ql-block">文娛委員:賀雪琴</p><p class="ql-block">學習委員:付明忠,楊明烈</p><p class="ql-block">生活委員:袁道明</p><p class="ql-block">體育委員:李學偉</p><p class="ql-block">勞動委員:詹廷成(已逝世)</p><p class="ql-block">已聯系上的同學51人(含健在班干部):</p><p class="ql-block">孫柳平、魏嗣建、唐富榮、鄒俊才、</p><p class="ql-block">黃傳杰、何建華、張國富、袁遠海、</p><p class="ql-block">鄒光富、劉德平、蘇吉光、屈超明、</p><p class="ql-block">鄒以輝、董麗華、湯世玉、湯才碧、</p><p class="ql-block">張明華、蔡明芳、夏智瓊、賀明清、</p><p class="ql-block">蘇光明、李正明、李富武、楊天華、</p><p class="ql-block">朱躍瓊、嚴素芬、喻明知、蔣有均、</p><p class="ql-block">劉春林、劉國貴、孫昌貴、劉國平、</p><p class="ql-block">陳遠明、彭德良、唐代高、唐科福、</p><p class="ql-block">唐朝福、劉國龍、趙傳茂、張良成、</p><p class="ql-block">賀景瓊、周占軍、何萬錫、蘭中榮。</p><p class="ql-block">未聯系上同學1人:陳天樹</p><p class="ql-block">已英年早逝同學6人:</p><p class="ql-block">陳德連、劉偉、劉玉濤、詹廷成、</p><p class="ql-block">朱於文、陳世光。</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學期學工學農,一班的同學多數是學的中醫藥,以中草藥學習為主,并請中草藥醫生教學,實習時在華鎣山上采藥,未留下同學集體照,是我在上自習課時,把全班同學姓名寫在這張成績通知單的背面。這張通知單和在賽龍初中的成績通知單及后來鹽校讀書的成績通知單依順序裝訂成一冊,也分別記錄有初中同學,鹽校同學。這本成績通知單經過多次搬家都一直保存在身邊,有空時又翻來看一下,因此各學習階段的同學至今未忘。</p> <p class="ql-block">學校領導及授課恩師錄</p><p class="ql-block">校長:陽裕安</p><p class="ql-block">主任:彭治民</p><p class="ql-block">一班班主任老師:袁光富,羅崇杰</p><p class="ql-block">二班班主任老師:趙功權</p><p class="ql-block">語文:廖光輝、數學:袁光富</p><p class="ql-block">物理:唐聲福(已逝世)、化學:羅崇杰、陳有明</p><p class="ql-block">英語:陳超瓊、歷史:余中元、</p><p class="ql-block">生物:趙功權(已逝世)、體育:黃華秋、政治:唐云軒(已逝世)</p><p class="ql-block">校醫:陳光隆(已逝世)、后勤管理:伙食團團長:朱明光,后勤管理老師:唐治中(已逝世)。</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四十九年前向我們傳授知識的已故恩師和十二名同學。已故恩師及十二名同學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祝愿他們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學生時代 難忘的永恒記憶</p><p class="ql-block"> 袁光富恩師提供的高七四級、高七五級校宣傳隊集體合影。這是現在我們見到的唯一一張當年學習時教學大樓和藍球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張良成、雷生國、賀明清、羅昌榮</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張國富、袁遠海、鄒俊才</p><p class="ql-block">前排:鄒以輝、朱於文。</p> <p class="ql-block">  從左起:第一排是朱躍瓊,詹瑤瓊,(七五級的)李騰芳,第二排從左到右段良秀,陳興敏(是七四級的三位學姐)。</p> <p class="ql-block">  當年高中語文課文選(存目)</p><p class="ql-block">《觸詟說趙太后》,選自《戰國策》</p><p class="ql-block">《勸學》,選自《荀子》</p><p class="ql-block">《鴻門宴》,選自司馬遷《史記》</p><p class="ql-block">《陳涉世家》,選自司馬遷巜史記》</p><p class="ql-block">《赤壁之戰》,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p><p class="ql-block">《游褒禪山記》,王安石</p><p class="ql-block">《海燕》,(蘇聯)高爾基</p><p class="ql-block">《記念劉和珍君》,魯迅</p><p class="ql-block">《為了忘卻的記念》,魯迅</p><p class="ql-block">《狂人日記》,魯迅</p><p class="ql-block">《孔乙己》,魯迅</p><p class="ql-block">《故鄉》,魯迅</p><p class="ql-block">《阿Q正傳》,魯迅</p><p class="ql-block">《井岡翠竹》,袁鷹</p><p class="ql-block">《記一輛紡車》,吳伯簫</p><p class="ql-block">《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p><p class="ql-block">《蜀道難》,李白</p><p class="ql-block">《我留學生痛斥肖洛霍夫》評肖洛霍夫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又譯《人的命運》)</p><p class="ql-block">注:編寫語文課文選目錄,更能回憶起當年的求學時光。我的高中語文書畢業后就有沒上高中的初中相好的同學借去自學,借了后就一直沒還。這些課文都是后來回憶記起的,提到這些課文,還能回憶起廖光輝老師給我們講解時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在校學習期間部分重大實事政治與文化教育回顧</p><p class="ql-block">1973年</p><p class="ql-block">4月25日,毛主席稱李慶霖為“反潮流"的代表。(編入政治教材)</p><p class="ql-block">6月,張鐵生成了“白卷英雄”。(編入政治教材)</p><p class="ql-block">7月10日,發生“馬振撫公社事件"。</p><p class="ql-block">8月5日,毛主席評述歷史上的儒法斗爭。</p><p class="ql-block">8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p><p class="ql-block">10月,江青發動“反擊右傾回潮"運動。</p><p class="ql-block">12月12日,全國掀起“破師道尊嚴”的浪潮。</p><p class="ql-block">12月21日,批判“智育第一”的惡浪掀起。</p><p class="ql-block">1974年</p><p class="ql-block">1月15日,首批工農兵大學生畢業。</p><p class="ql-block">1月16日,八年來首次上映國產新故事片。故事片《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開始在全國各地陸續上映。</p><p class="ql-block">1月18日,“批林批孔”運動開始。</p><p class="ql-block">1月30日,安東尼奧尼和他的《中國》受到批判。</p><p class="ql-block">1月19日,進行西沙自衛反擊戰。</p><p class="ql-block">7月,秦始皇兵馬俑開始挖掘。</p><p class="ql-block">8月2日,《人民日報》批判《園丁之歌》。</p><p class="ql-block">11月29日,彭德懷元帥含冤逝世。</p><p class="ql-block">12月21日,全國掀起學朝陽農學院教育革命經驗運動。</p><p class="ql-block">12月23日,毛主席贊揚鄧小平人才難得。</p><p class="ql-block">1975年</p><p class="ql-block">1月7日,小說《第二次握手》作者被捕。</p><p class="ql-block">1月13日,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舉行。</p><p class="ql-block">1月,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p><p class="ql-block">2月,“農村版圖書"陸續出版發行。</p><p class="ql-block">3月17日,特赦釋放全部在押戰犯。</p><p class="ql-block">4月4日,張志新被殘酷殺害。</p><p class="ql-block">4月5日,蔣介石在臺灣病逝。</p><p class="ql-block">5月,開始整頓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8月14日,全國掀起評《水滸》運動。</p><p class="ql-block">11月3日,“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開始。</p><p class="ql-block">11月26日,我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并回收成功。</p><p class="ql-block">摘自《我們的1970年代》,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p> <p class="ql-block">  在校學習期間部分文學作品及課外書籍(存目)</p><p class="ql-block">《朝霞》上海文藝叢書第一集(文革中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說散文集)</p><p class="ql-block">《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曾在后來評為感動共和國五十部書之一)</p><p class="ql-block">《魯迅小說詩歌散文選》青年自學叢書</p><p class="ql-block">《吶喊》魯迅</p><p class="ql-block">《彷徨》魯迅</p><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魯迅</p><p class="ql-block">《且介亭雜文》魯迅</p><p class="ql-block">《警鐘長鳴》上海文藝叢書第二集</p><p class="ql-block">《歡騰的小涼河》上海文藝叢書第三集</p><p class="ql-block">《艷陽天》浩然</p><p class="ql-block">《金光大道》浩然</p><p class="ql-block">《激戰無名川》鄭直</p><p class="ql-block">《黃海紅哨》創作組集體創作、李伯屏執筆</p><p class="ql-block">《霞島》周肖(反特小說)</p><p class="ql-block">《西沙兒女正氣篇》浩然</p><p class="ql-block">《西沙兒女奇志篇》浩然</p><p class="ql-block">《春潮急》克非</p><p class="ql-block">《劍》楊佩瑾</p><p class="ql-block">《敵后武工隊》馮志</p><p class="ql-block">《保衛延安》杜鵬程(當時為禁書)</p><p class="ql-block">《一雙繡花鞋》手抄本(當時為禁書)</p><p class="ql-block">《紅旗譜》梁斌</p><p class="ql-block">《萬山紅遍》黎汝清</p><p class="ql-block">《青春之歌》楊沫(當時為禁書)</p><p class="ql-block">《沸騰的群山》李云德</p><p class="ql-block">《寫作知識》陜西師范學院中文系</p><p class="ql-block">《列寧是怎樣寫作學習的》[蘇聯]娜、康、克魯普斯卡婭</p><p class="ql-block">《十萬個為什么》科學普及讀物</p><p class="ql-block"> 文革時期,中國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史上優秀的文學作品幾乎全視為毒草,列為禁書。全國省一級文學期刊全部停刊,當時的文學期刊只有《解放軍文藝》和上海的《朝霞》。每個同學各自的愛好和選擇各有不同,書籍來源也不同,看的課外讀物也有差異,這里列舉的只是多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出版的,在新華書店當時能見到的文學書籍。</p> <p class="ql-block">  保爾科察金在烈士墓前的獨白: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獨白和保爾柯察金的故事,激勵著我國幾代青年為共產主義事業沖鋒不息,努力學習拼博,立志報效祖國,有的同學也把這段抄在自己日記本的首頁。</p> <p class="ql-block">  在校學習期間所唱的部分歌曲:</p><p class="ql-block"> 《戰地新歌》第一集,全為文化大革命后新編的歌曲,很多以歌頌偉大領袖毛主席為主題,共出版過五集,其中第一集很多歌曲在全國普及傳唱。</p> <p class="ql-block">1、《我愛祖國的大草原》群力詞、房成水曲</p><p class="ql-block">2、《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于宗信詞、釗邦曲</p><p class="ql-block">3、《革命青年志在四方》陳才靜詞、錢江航運公司業余文藝宣傳隊曲</p><p class="ql-block">4、《我愛這藍色的海洋》胡寶善詞曲</p><p class="ql-block">5、《頌歌獻給毛主席》瞿琮詞,鄭秋楓曲</p><p class="ql-block">6、《我為革命下廚房》陶立民詞、石露曲</p><p class="ql-block">7、《富饒美麗的潞江壩》張學文詞曲</p><p class="ql-block">8、《陽光燦爛照紅旗》洪源詞,傅晶,田光曲</p><p class="ql-block">9、《毛主席,您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高楓詞,雷雨聲曲</p><p class="ql-block">10、《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北京部隊政治部宣傳隊詞曲</p><p class="ql-block">11、《萬歲!毛主席》勤耕詞曲</p><p class="ql-block">12、《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韓允浩詞,金鳳浩曲</p><p class="ql-block">13、《我為偉大祖國站崗》魏寶貴詞,鐵源曲</p><p class="ql-block">14、《歌唱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集體詞、王莘曲</p><p class="ql-block">15、《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曉星詞、戴于吾曲</p><p class="ql-block">16、《銀球飛舞花盛開》張士燮詞、朱正本、羊鳴曲</p><p class="ql-block">17、《歌聲飛出心窩窩》段伶詞、李衛才曲</p><p class="ql-block">18、《我送報刊走得忙》楊志明、王紅路詞、楊志明曲</p><p class="ql-block">19、《南京知青之歌》任毅詞曲(當時為禁歌)</p> <p class="ql-block">《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潘月寧演唱</p> <p class="ql-block">  羅渡渠江大橋</p><p class="ql-block"> 在校學習期間,部分同學冬季愛上晨練,常跑步到大橋上沖刺,跑完后回轉。</p> <p class="ql-block">在校學習期間所做早操與課間操,《第五套廣播體操》。</p> <p class="ql-block">風雨人生路 漫長苦求索</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在全國掀起上山下鄉的熱潮。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知青共有一千六百多萬人。</p><p class="ql-block"> 1975年7月我們在羅渡中學高中畢業后,城鎮戶口的同學上山下鄉,大多數在羅渡本區內農村落戶。來自農村的同學回到原籍,參加農村生產勞動,投入我為人類修地球的行動之中,至此全部同學走向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停止上山下鄉運動并妥善解決知青的回城和就業問題,但回鄉的同學就不屬此列之內。</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響應祖國的召喚,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人民解放軍這所大學校里或學得一技之長,或復員后走上新的工作崗位。</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當上民辦教師,經過多年執教后多數轉為正式教師,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因父母或兄弟在單位工作,先后以內招或接班等方式參加工作,加入工人階級的行業。</p> <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重要文章:《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恢復高考的重大決定正式公開發布。</p> <p class="ql-block">  賽龍中學為我們高考編寫的示范作文《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還編寫了各科復習提綱。</p> <p class="ql-block">  1977年12月10日至12日,全國大學及中專招生進行文化考試,中斷10年的高考恢復。</p><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在1977年恢復高考后,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挑選,先后考入大學或中專師范學校,重新回到校園學習,畢業后分配到相應工作崗位。</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通過招干等方式,成為一名區鄉領導或黨務工作者及政府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  極少數的同學繼續在農村勞動,但至少都是村社書記或村長。有的同學經過自己的學習,都有一技之長,也走上致富的道路,比普通農民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  在求索漫漫人生路的征途上,影響最大,沖擊最廣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國有企業改制,一夜之間曾經領導一切的工人階級面臨失業下崗重新自尋就業。這波及到相當一部分同學或親友,有的企業在改制后已不復存在,極個別領導重新安置后,大多數職工沒有工作可做。在我工作單位不遠的一個絲廠因大批裁員,有的家庭全家下崗,為了求生,到附近農村去幫農民挖紅苕,勞動一天后給的報酬就是送一些紅苕,讓其回家充饑。這時曾經榮耀的工人弟兄,有的比農民都不如,因為農民還有一塊土地,而失業的工人一無所有,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提供就業的場所,這是工人弟兄面對的殘酷現實。他們有的據理力爭,也只是比初期提出的安置方案略好點。從網上讀到的一篇文章得知,就是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進入名牌大學學習的一個大學生,畢業后曾任單位總工程師,而七七級大學生一度時期稱為是“天之驕子”,也同樣下崗走再就業之路。隨著時間的推移,黨和政府逐漸采取措施,擴大就業渠道,使下崗工人順利渡過難關。</p><p class="ql-block"> 經過寒冷冰雪世界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陽的光輝。在漫長黑夜中探索的人,最懂得珍惜黎明的曙光。正如八十年代整黨工作開展之時,一個在五七年劃為右派的大學生曲嘯,工作很短一段時間就坐牢幾十年,出獄后所說的,兒女怎能怪母親的過錯。曲嘯提出,如果組織認為我這幾十年在牢中的表現還可以的話,請批準我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來他如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安排到遼寧省委宣傳部工作,學習他的事跡的文章是《一個真正的牧馬人的自述》。</p> <p class="ql-block">退休逢盛世 同學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本是同林鳥,紛飛竟失群。誰憐一遍影,相失萬重云。同學們從畢業走向社會后,各自走著不同的人生路。為了愛情、家庭、事業、繼續學習而艱苦奮斗,互相往來聯系是極個別的。隨著時間的流失,進入2000年代以后,岳池與廣安的同學因隔得近,有的在同一城市,互相逐漸聯系上。到2010年后,因手機、QQ及網絡的普及使用,外地的同學逐漸聯系上。聯系同學方面,最早是朱於文了解到同學電話號碼最多,一段時間要找哪個同學都去問他,后來唐富源建起羅渡中學高七五級QQ群,幾年后在詹廷軒同學的提議下,鄒光富同學又建立起羅渡中學高七五級微信群。經過唐富源等同學的繼續詢問了解,才知道同學的聯系電話,大家有婚慶或其它聯誼活動時,互相歡聚在一起。經過劉春林(2016年4月8日)、李學偉(2017年4月12日)、胡冬梅(2018年11月1日)等邀請的幾次大的同學聯誼活動和王建新等十多名同學組織的畢業45周年同學會(2020年10月24日),留下了一些同學歡聚珍貴影像,特展示于后。</p> <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第二位是田繼萬,袁光富老師,楊學萬,羅崇杰老師,彭治民主任。</p> <p class="ql-block">  后排左二起依次是李沛臻(羅中數學老師),劉大學(羅中數學老師,后當過羅中校長),羅崇杰老師,田繼萬,袁光富老師。</p><p class="ql-block"> 這是2021年5月羅中81級同學聚會時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集體合影</p><p class="ql-block">人生道路不平坦,互看須眉盡染霜。</p><p class="ql-block">知足寬和心氣爽,通名恍悟笑相忘。</p><p class="ql-block">歷程各有蹉跎曲,事業多銘燦爛章。</p><p class="ql-block">最喜暮年逢盛世,相期余熱法霞光。</p> <p class="ql-block">人間處處有真情,同學感情最真誠。</p><p class="ql-block">勸君萬事莫在意,享受生活在今生。</p> <p class="ql-block">對酒當歌 舉杯祝愿</p><p class="ql-block">舊日同窗聚一堂,</p><p class="ql-block">今宵把盞話滄桑。</p><p class="ql-block">提名驚詫如初見,</p><p class="ql-block">共憶青春酒兩觴。</p> <p class="ql-block">同窗相聚笑依然,</p><p class="ql-block">兩秩風霜鬢染邊。</p><p class="ql-block">把酒一杯情萬里,</p><p class="ql-block">幾多感慨話當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駒過隙六十秋,</p><p class="ql-block">青絲漸退變白頭。</p><p class="ql-block">同學聚會真情訴,</p><p class="ql-block">休分貴賤勿論侯。</p><p class="ql-block">敞開心扉開懷飲,</p><p class="ql-block">別似官場虛應酬。</p><p class="ql-block">古稀已過逐事放,</p><p class="ql-block">隨心所欲順水舟。</p> <p class="ql-block">韶光兩秩各西東,</p><p class="ql-block">久闊重逢誼更濃。</p><p class="ql-block">回首當年年少事,</p><p class="ql-block">萬千感慨酒一盅。</p> <p class="ql-block">文娛聯歡 歌舞升平</p> <p class="ql-block">  K歌廳即興表演唱:《萬歲!毛主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柏乡县| 桐梓县| 酒泉市| 长子县| 双桥区| 龙海市| 环江| 黄浦区| 西充县| 任丘市| 桑日县| 延寿县| 荆州市| 伊金霍洛旗| 信宜市| 镇雄县| 区。| 旅游| 垣曲县| 梅河口市| 莆田市| 高安市| 临朐县| 保康县| 修武县| 孟州市| 浦江县| 五常市| 手游| 灵寿县| 循化| 留坝县| 宝鸡市| 鄄城县| 滨海县| 北辰区| 古丈县| 阜南县| 宁河县|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