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別人都還有母親,但我母親早就于2004年4月去世了……</b></p><p class="ql-block"><b> 母親生于1931年,童養(yǎng)媳出身,現(xiàn)在的人都不知道"童養(yǎng)媳"的概念是什么,童養(yǎng)媳,即就是家里貧窮養(yǎng)不起,孩童時訂親,並送到婆家生活,等成年了與婆家男孩成親! 這是舊社會貧窮人家的無奈,做牛做馬,無法有婚姻選擇的!</b></p><p class="ql-block"><b> 想想現(xiàn)在的女孩子多幸福啊!</b></p> <p class="ql-block"><b> 后來,解放了,確立了新的婚姻法,廢除了童養(yǎng)媳,1952年,為支援抗美援朝,我母親和姐妹們挑蔬菜去義賣,遇見了在糧庫站崗的民兵隊長父親,在熱心人撮合下,和父親組成了家庭!</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家里窮,沒得錢照相,母親生前並沒有留下什么照片,好不容易找到二張年輕時的圖片,但因保管不善都霉壞了!</b></p> <p class="ql-block"><b> 其實,母親這個稱呼,不知道為什么,或是地域習(xí)俗,從小我們姊妹們都把母親媽媽這個稱呼為"娭毑”。</b></p><p class="ql-block"><b> 娭毑離開我們20多年了,期間,我經(jīng)常和娭毑在夢中相見 。記得有一次,我夢見我探親回家,發(fā)現(xiàn)娭毑並沒有去世,身體很好,還在看鄰居打牌,我很奇怪,問娭毑,"你不是有病嗎,看起來身體怎么那么好” 娭毑在夢中神秘的笑道,"你為什么不給我燒紙錢啊” 我一驚,夢就醒了,我趕忙推醒我妻子,一五一十的數(shù)落著夢境,這么靈啊!第二天便趕忙去買紙錢,仰天下跪,以告慰上天之靈和思母之情!</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說,母親在,家就在,還有人說母親是“桶箍”,母親走了,桶箍也就斷了,家也就散了,當(dāng)然,這不能對所有的家都進行這樣的栓釋。</b></p><p class="ql-block"><b> 不過,但凡有母愛,都會有一個可以回味,值得追憶的幸福童年。</b></p><p class="ql-block"><b> 其實,回味我的童年,并不在甜蜜的生活中長大,四姊妹我是老大,由于家庭貧困,我從八歲開始就當(dāng)上母親的幫手,幫磨豆腐到市場去賣啊,放學(xué)回家要砍柴挑水啊,同時,還要照顧帶好弟弟妹妹、撿拾豬草等。 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母親不識字,父親每每寄信回來都是我大聲唸給她聽,然后,按照母親要求,她說一句我就寫一句,回信給老爹,我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我的母親娭毑也是很"年輕漂亮”的。</b></p><p class="ql-block"><b> 童年的幸福,來自于母親的笑臉,來自于母親和兒子在家中的相互守望。</b></p><p class="ql-block"><b> 小時侯,我就像一個野孩子,總想玩,只有餓了、累了的時候,才知道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母親,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喊"娭毑”。</b></p><p class="ql-block"><b> 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聽到了娘的應(yīng)答,心便安定下來,于是,便開始到處找吃的,廚房里,碗柜上,灶臺邊,只要蓋子捂著的,布裹著的,我都要打開看看,那時沒有冰箱,母親為防蟲叮鼠擾,就在房樑下高高的勾掛著一個吊籃,有時放點吃的東西,我放學(xué)回家,就經(jīng)常搬張凳子上去摸一摸,吃飽了,喝足了,又再跑出去玩。</b></p><p class="ql-block"><b> 小時候我們沒有玩具,幾個小伙伴玩的是一種名叫"磨磨芯"的游戲,四個小伙伴分別在各自兩家的家門口,中間一人扮磨芯,相互使眼色,與磨芯人搶位置。另外,小伙伴如果多的話,我們就玩另一種叫"打牢"的游戲,數(shù)10來個小伙伴分為兩邊,一伙抓另一伙數(shù)人,另一伙人則來劫"獄" ,只要在街邊沖進去接觸一下被圍著的同伙的手掌時,同伙即可四散沖出去就算贏了,那時候大家玩的都是這樣的抓抓躲躲的群體游戲!可熱鬧啦,可好玩啊!母親來找我的時候,小伙伴們還把我藏起來,想起來,我們的童年真的很快樂!</b></p> <p class="ql-block"><b> 再大一點了,弟弟妹妹接著出生,母親就把我當(dāng)大人使用了,首先是一根背帶捆在背上要背弟弟妹妹,鄰居們笑稱我這是"牛軛上頸"了!</b></p> <p class="ql-block"><b> 但兒時貪玩心重,一玩起來就忘記回家做事,因此,時常受母親責(zé)怪,如惹母親生氣,就要吃"毛栗子"了。母親的"毛栗子" 就是用手指頭敲打我的腦袋,要我長"記性",不可頑皮。我母親的家教是,你在外不可惹事,無論你欺負(fù)人或被人欺負(fù),回家都得"吃毛栗"。所以,我們姊妹四個從不在外惹事生非,有時不懂事,惹大人生氣時,隔壁鄰舍的長輩馬上就唬道"你是不是又想吃"毛栗子"了吧!”</b></p><p class="ql-block"><b> 雖然如此,那時,只要踏進家門,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娭毑,依然是嘴饞,依然到處找家里有沒有吃的東西。</b></p><p class="ql-block"><b> 說到吃,那個時候家里確實窮,沒得吃。家人把豬板油切成若干小塊腌在鹽壇子里,炒菜時把扒鍋燒熱,夾一小塊豬板油把扒鍋擦得亮亮的,又放回鹽缽里,叫炒"辣扒鍋" ,炒得十來次,板油炒干了,成油渣了,趕快塞到嘴里,香香的,脆脆的,那才好吃啊,以致于現(xiàn)在,我都喜歡油渣炒蘿卜,炒酸豆角,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我妻子說我是"兒時情節(jié)",沒辦法啊,那時沒得油吃,肚子特別餓,什么東西都好吃,特別是希望家里來客,有客人來就有好吃的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上學(xué)讀書遠(yuǎn),每天要帶飯,家里沒米飯,只有母親從山里"垃"來的紅薯加點霉豆腐,中午,學(xué)校負(fù)責(zé)蒸飯,每次從蒸籠里看著其他同學(xué)帶的是香噴噴的白米飯,而自己卻是幾個紅薯時,心里就饞死了,以至于現(xiàn)在我都很討厭吃紅薯,也不吃紅薯,看到吃紅薯,就聯(lián)想起自己過苦日子。</b></p><p class="ql-block"><b> 那時,為了填飽肚子,母親還拉著我進山里挖野菜。我記得最清楚是跟她到山?jīng)_去挖"芭蕉兜"(一種類似香蕉樹的植物根莖) ,回來后,用"對坎"(一種腳踩的石臼) 沖成漿狀,然后和著米糠打成粑粑,放在熱扒鍋里烤成餅狀,由于沒得糖,又沒得油,吃到嘴里是又粗又澀,雖然很難下咽,但最終伴我度過了60年代初的那苦難歲月。</b></p><p class="ql-block"><b> 后來大了,有10多歲了,讀書懂事了,看到母親為撫養(yǎng)我們幾姊妹這樣辛苦,父親長年累月又不在家,我便開始主動幫家里干活,特別是挑水磨豆腐,砍柴火,也算是家里的主要勞力可以掙錢了。記得那個時候,只要讀書空閑時,我就去砍柴火掙錢交自己的學(xué)費,滿山滿嶺爬遍了水口鎮(zhèn)的大山,什么貝江沖,高灘坳,仙姑潭,野鬼口等,十幾幾十里的山梁山脊上都留有我的足跡。</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家鄉(xiāng)水口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二面環(huán)水,那個時候物流主要是靠水運,河邊經(jīng)常是木排連片,帆船點點,我經(jīng)常坐在河灘上數(shù)著遠(yuǎn)處來往的帆船,非常羨慕船老大和船工們在船上生火做飯的船上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河邊還有一個渡口,連接渡口的是一塊塊青石板砌向街道的碼頭,渡口對岸還有一座寶塔和一座青石板砌起的古涼亭,我每次進山砍柴都要經(jīng)過碼頭過渡,撐渡船的老板姓莫,一個黑坳坳的臉頂著花白濃密頭發(fā)的一個很有精力的中年漢子,每次過渡時我尊稱他莫伯伯,但他對我的尊稱不宵一顧,過渡時他總要等足一船人才撐船,你兩三個人過渡他是不撐的,平常人少時就愛上街喝酒,過渡找不到人,別人動他的船他會生氣,有時滿臉通紅露出一口金牙咧咧地罵人,也不知道他生誰的氣, 我有一次砍柴回得晚了,在河對岸等半天也不見他撐船過河來,夕陽西下,瞪眼望著河對岸遠(yuǎn)處街上的家,這個時候母親出現(xiàn)在了碼頭上,于是她滿大街找到老莫,要他擺渡把我從對岸撐過來,母親也隨船幫我把柴擔(dān)在肩上,母親邊擔(dān)還邊嗔怪"莫老板你死哪里去了,又去喝酒去了吧,船不撐" ,只見莫老板大篙一點,笑道,"小孩子不懂事,曉不得大聲喊渡啊,還怪我咧! " 現(xiàn)在想起來,那個渡口,那個碼頭真有點茶馬古道《邊城》味道,說實話,我到現(xiàn)在都還很喜歡那個到處喝酒,說話率真,很有個性的莫老板,后來水口建了大橋了,這個渡口廢了,莫老板也不知到那里去了,當(dāng)然這是題外的回憶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日久儲多,我砍的柴火經(jīng)常滿滿地堆在家后旁的空地上,足足有二米多高,而且擺放得是整整齊齊,每到柴火堆到我夠不著的時候,母親就叫人來買柴火了。當(dāng)時水口鎮(zhèn)是沒有煤炭的,縣機關(guān)單位有很多食堂及磚瓦廠都很需要柴火,價格在每百斤五角,八角至一元錢之間,賣時我真還舍不得呢!它畢竟是我一根一捆從大山里背出來的,一塊一塊用斧頭砍出來的啊,擺放在屋后也很有成就感!賣了就空空如也了!直到現(xiàn)在,每逢遇到路邊有枯樹枯枝時,我都還在想,呀!這是柴火可以賣錢的啊!</b></p> <p class="ql-block"><b> 久而久之,我十幾歲的年紀(jì),已成為當(dāng)?shù)亟粥徆J(rèn)的能干人,母親也暗暗為我高興,畢竟父親長期不在家,我是能幫母親做事的好幫手了!</b></p><p class="ql-block"><b> 又到后來,高中畢業(yè),我被推薦到湖南省城長沙的湖南師院去讀書,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走出家門,走出水口,第一次出遠(yuǎn)門。我最清楚的記得,那是1971年8月29日的清晨6點多鐘,我娭毑挑著我讀書的兩個木板挑箱,(那時沒有現(xiàn)在的箱包), 趕到水口汽車站行包房過磅托運,由于車票緊張,我買的票是最后邊的30號座位,當(dāng)車要開動時,我娭毑從行李房跑來,邊小跑邊追車,還邊把扁擔(dān)從后邊窗戶遞進來,她滿含淚水在車身邊揮手喊到,"自己一個人在外邊要注意身體啊,要注意安全啊,記得要寫信啊!"我知道娭毑不識字,讀信只能是妹妹弟弟的工作了,第一次看見娭毑動情,第一次發(fā)現(xiàn)母親落淚,我也在車上忍不住了……</b></p><p class="ql-block"><b>(種種原因,暫時寫不下去了……)</b></p> <p class="ql-block"><b>一九八六年春節(jié),母親把親家及家族姊妹們請來團聚,這是我們最快樂的一天,也是兄弟姊妹們最齊整地與父母親們合影留念的照片!</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苍山县|
宣威市|
塘沽区|
玛纳斯县|
江陵县|
河津市|
双桥区|
永吉县|
日土县|
缙云县|
临泽县|
繁昌县|
星座|
广饶县|
红桥区|
原平市|
五大连池市|
深水埗区|
逊克县|
什邡市|
抚松县|
烟台市|
平阴县|
金阳县|
高邮市|
安仁县|
铜梁县|
罗城|
卢龙县|
长宁区|
大同市|
穆棱市|
阳谷县|
新野县|
建始县|
株洲县|
嘉鱼县|
淮滨县|
汤阴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