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古人詩中的夏荷,是我鏡頭里的像,我鏡頭里的像卻是我心中的詩。愛荷花,一年四季的愛,匯聚到夏荷的季節,就成了一首長長的詩,一卷綿綿的畫,一股濃濃的情。<br> 古人在詩里是這樣描寫夏荷的:“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边@是漢樂府的民間歌謠,把江南蓮鄉的氣勢與蓮女勞作的辛勞贊美之至。<br> 而王昌齡在《采蓮曲》中卻浪漫開來:“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睂懗隽巳藗冑p荷的無窮樂趣。<br> 宋婉約詞派詩人李易安卻又是另一種風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笨匆娤闫G的荷花逐漸凋謝,一股凄涼油然升起,殘荷總是給人萬般無奈與憂傷,再加上詩人此時愛人遠去,獨守空樓,怎么不觸景生情,滿懷傷感呢?<br>而真能白描荷花的,贊美夏荷的,我喜歡楊萬里的《曉出凈慈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氣勢恢宏,大氣回蕩,其實,夏荷就是這樣的汪洋恣意的迎日綻放的。她的美麗她的堅毅她的清白她的忠誠,不因為夏日的毒辣,暴雨的殘忍,狂風的恣意而消弱,夏荷就是這個季節最熱烈的火!<br> 宋周敦頤只是個七品小官,為官30年,斷案無數,卻生活清寒。周敦頤在精神生活上是光明、正直的清高的儒家君子,在物質生活上確實是比較清寒的。正因為自己的身正清白,才能夠寫出那么正氣昂昂的《愛蓮說》!<br>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br>荷花,在周敦頤的眼中,不再是花,而是一位中正高潔的君子!<br> 夏荷,不管古人把它描寫成綠衣粉蘿的深情女子,還是正中潔白的謙謙君子,它依舊保持自己自然的姿態,讓歲月的滄桑在它的生死輪回中涅槃。<br> 我想佛教中對蓮的獨愛,就是因為蓮的生死輪回吧? <br> 記得小的時候,我生活在深山中,貧瘠狹隘的生活視角,使我對蓮花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古人的詩詞中,停留在慢慢長夜里那無邊的遐思里。年歲的渺小直觀被譯為無知。在那個知識、見識都貧乏的年代,造就了我們對外面世界的向往,也促成了我們探求知識考出大山的無邊力量。<br> 如今的孩子,再沒有了我們那個年代的短視了,他們僅僅依靠9寸銀屏,一個手機,就能了觀世相,享受知識的快樂。<br> 而在我們贛西北的靖安,再也沒有了缺少賞荷的季節,人們只需一部車,或者一部自行車,甚至邁開雙腿就可以隨意地來到一片荷田,一池蓮花,正靜靜地等待賞荷愛荷的來客呢!<br>靖安,如今賞荷的地方遍布山上山下,城里城外,一片一片,滿是的。<br> 離縣城最近的要數東部夢幻城,這里一池荷花,足有2畝吧,一口半月形的荷塘,被一條木板廊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荷花,另一部分還是荷花,人們可以站在廊橋上邊走邊賞,也可以下到荷塘邊,看它的倒影,與蜻蜓豆娘嬉戲,與錦鯉逗趣,此時此刻,藍天、粉荷、綠葉就融為一體了,如果點綴朵朵白云,那賞荷人就要詩意大發了:"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br> 今年還多了幾處賞荷的地方。一是水口鄉來堡村,這里全是紅荷,然而顏色卻深淺有別,粉紅,紫紅,淡紅,像霞像云像錦綢,點綴在田田的圓葉中,紅綠相映,很是耀眼。百多畝的荷田中,沿著田埂,小心走著,忽而立定,忽而彎腰,被夏荷牽扯著,一天的光陰就不知不覺變成了美麗的荷花,變成了喜悅的心情。<br> 這里的荷花是結蓮蓬的,那顆顆像翡翠樣的蓮寶寶就安分地坐在母親做的搖籃里,隨風搖擺,快樂地唱著歌謠。“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lt;br> 二是仁首鎮的石下村,荷田安居在萬黃省道的兩邊,駕車穿行期間就猶如在荷花叢中蕩舟,別有一番畫中游的感覺。這里距離縣城很近,賞荷花的人自然不少,這里的主人很友好,用柵欄圍住的荷田兩邊都開了進出的口子,中間修了幾條寬寬的賞荷花徑,人們賞荷歸來還可以順帶在入口處買幾個蓮蓬或吃或送朋友親戚,很是劃算。<br> 賞荷確實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啊!<br> 還有一處賞荷佳處,在靖安縣的官莊鎮石境哨前村,這里海拔近千米,那荷塘就像是懸在天空中的一個大花盆。近幾年的美化鄉村振興建設,人們在那彎曲層疊的梯田里,栽滿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品種豐富,極具觀賞價值,因為是人工培養的觀賞荷花,所以,它的蓮蓬比較小,卻很獨特,我喜歡得不得了。奇石、梯田、古老的石板路、農家傳統的土筑的黃泥巴小屋,一彎清涼的山間小溪,構成了山里田園的賞荷特色。假如你時間充足,又愛好荷花,那你早早的來到這里,趁薄霧還未隱去,露珠還在荷葉上游戲的時候,邀2、3好友,邊品賞邊獨步,那種神清氣爽悠然自樂是神仙也羨慕的生活。<br> 我不禁又想起了古人描寫賞荷的詩來了,清人鄭板橋是我國古代最見風骨的詩人之一,“難得糊涂”詩句世界人都知道,但是我們只知道他愛竹卻不知道他對蓮花也鐘情“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lt;br>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蹦铣娙松蚣s的《詠芙蓉》詩句也能讓我暗暗傾慕。 <br> 在靖安,還有一處原生態的賞荷的去處不得不提,那就是仁首鎮茂埠村那一彎綠綠的藕河了,這是早年種藕時藕農們散落在河里的藕節經年累月形成的自然景觀。仁首人不種藕多年了,因為挖藕的艱辛,不是賞荷人理解的,寒冬臘月,滿田已褪去了綠色的錦緞,唯有褐色的莖稈與枯黃的荷葉,在靜靜等待挖藕的人,將那肥膩膩的污泥中,粉嫩潔白的,胖乎乎的藕節一根根掏出來,洗凈就成了食客們餐桌上上等的美味了。藕的營養價值很高,生吃鮮藕能清熱解煩,解渴止嘔;煮熟的藕性味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故主補五臟。這里水質清澈,塘泥豐睨,所以,蓮藕就這樣自自然然的長成了一河了,為這里的濕地環境的形成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采。還成為那些勤快的農人時不時下河掏藕的一塊自由地。冬春季節是挖藕的旺季,然而水已經冰涼,藕農們為了賺個好價錢,下河掏藕,早早得將白白胖胖的藕兒送到人們的餐桌上。<br> 如今的仁首人也大都與其它地方的人一樣,進城打工了,藕田荒廢,而曾經洗藕時不經意丟失在河塘中的藕節卻經過數年的繁衍,變成了如今一望無邊的藕河,人高的似傘如蓋的綠葉,挺直如腕粗的藕莖,還有白如雪的蓮花,沿著潦河兩岸蜿蜒生長,遠遠瞧去,滿河皆綠,煞是壯觀?!熬旁陆匣ㄊ滦?,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苯闼拇蟛抛又坏奈恼髅?,性格內向,性情卻高雅,夏荷不賞,卻在花事已休的秋季賞荷,他必定是鐘情于白白的胖乎乎的蓮藕了。長在河中的蓮花,夏季雖盛開,但沒有別處荷花的艷麗張揚,然而它的靜美與孤芳自賞的高傲許是很多清潔之人的癖好了?!扒嗪缮w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很好地透露了此時賞荷人的秘密。想必,這段潦河上的翡翠一定中這些詩人的心懷吧?<br> 人們愛蓮花,詩人愛荷花,農人愛藕花,那都與這亭亭玉立的荷花有關了!<br> 如今賞荷,生態優越的靖安秀美鄉村應該是最佳選擇吧!<br><br><div><br></div><div> 作者 邱京華<br>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一枚退休在家還喜歡敲鍵盤的俠客。<br>電話 13970573686<br><br><br><br><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同江市|
股票|
汉沽区|
昭觉县|
通榆县|
定安县|
麻江县|
靖江市|
莒南县|
盐津县|
绍兴县|
屯留县|
梓潼县|
富锦市|
崇左市|
新民市|
竹山县|
惠来县|
大洼县|
安远县|
柯坪县|
平阳县|
林周县|
SHOW|
开封县|
湘阴县|
乌鲁木齐市|
延安市|
勃利县|
安平县|
金乡县|
康乐县|
永胜县|
犍为县|
治多县|
龙门县|
同德县|
永宁县|
辽中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