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 母親遺照</h1> <h1></h1><h1> 母親是2001年離開我們的,記得大約是2014年亦或是2015年,我寫了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發出。<br></h1><h1> 今年算起,母親離開我們已經是21個年頭。這21年來,一直想把對母親(包括父親)的這份愛,這份深情,這份思念,找一個安放的地方---寫一本懷念父母的冊子。遺憾的是,2016年7萬多字的初稿完成后,由于一些主客觀原因,再未修改。今天,心里再次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完成!<br></h1><h1> 母親出生于太原市一個普通的市民家庭,外祖父就職于報館,外祖母在家操持家務。不幸的是母親不滿4歲時,外祖父病逝,外祖母費盡千辛萬苦,先后拉扯大4個、9個月至10歲大的孩子……<br> 由于家庭負擔重,母親只上了小學一年,外祖母便讓母親輟學。后來聽姨媽講,母親在班里學習很好,不想輟學,執意要去,外祖母嫌母親不理解她的艱辛,將母親打的鼻子嘴里流血,母親無奈只得放棄!<br> 家中生活的確窘迫,沒辦法,母親11歲時到別人家做了女傭---原本也是孩子的她卻要負責幫主人看小孩,做家務,直到16歲,母親才離開主人,回到了自己家。<br> 翌年,經媒人介紹,母親去相親。那時相親,去時要有女方家長陪伴,沒曾想,外祖母與祖母認識,祖母曾是外祖母家的房東。尤其是外祖母對父親十分了解。父親2歲,祖父去世,當時祖母僅有20歲,祖母沒有改嫁,帶著父親艱難度日。<br> 父親十分懂事,小小年紀就開始撿煤核、賣報紙,平時也從不在外面玩耍。只要有時間就在家里背字典(父親只讀了小學一年多,失學后就在家里背字典,他幾乎能把一本字典背下來,包括字典里的字和講義)、練字。7、8歲時,父親已能給別人抄寫小楷文字賺點錢補貼家用。因此,他從小就是全院小朋友的榜樣!<br> 鑒于此,相親后,沒多久,外祖母就答應了這樁婚事,盡管當時父親家一無所有,家徒四壁,床上還躺著患病的祖母。但外祖母相信,憑著父親的那份勤奮,他們結婚后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的!<br> 時隔不久,母親便與父親結婚了?;楹螅改赶群箴B育了5個孩子,4個男孩、1個女孩;可惜的是有兩個男孩不幸夭折,而剩下的3個孩子中,唯獨我一個女孩,排行老小。</h1> <h1> 這是母親生了我們5個孩子后與父親的留影</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大哥兒時的照片</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二哥兒時的照片</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我兒時的照片</h1> <h1></h1><h1> 我們三兄妹在母親的辛勤付出、精心哺育下逐漸長大。但有很長一段時間,祖母半身不遂再次患病臥床,而此時,父親工作被單位派往了外地,我們兄妹仨年齡又小,沒辦法,母親只好遵從父親的意愿辭掉工作,回家專心致志照顧病中的祖母。</h1><h1> 在母親的精心服伺下,祖母的病情沒有惡化,多年維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尤其幸運的是,祖母臥床7年,沒生一點褥瘡。院中鄰居看到母親對祖母的盡心盡力,無不夸贊母親是孝順的好兒媳!母親就這樣陪護祖母7年,直至祖母去世……</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父母中年時的留影</h1> <h1></h1><h1> 文革中,母親隨父親2次由城市下放到了農村,第一次是1966年遣返黑五類,第二次是1970年的干部下放。母親從小生長在城市,從未到過農村生活,在農村經歷了她人生的許多第一次,那份艱辛,可能只有母親能夠感知!父親多年蒙難,母親毫無怨言,有的,只是默默陪伴……</h1><h1> 艱難中,我們兄妹也漸漸長大,我們相繼工作,相繼成家。</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大哥</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大嫂</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二哥</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二嫂</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我</h1> 這是我的先生 <h1> 隨著我們兄妹三人婚后孩子的出生,母親又相繼照看了3個孫輩。</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母親照看的孫女貝貝</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母親照看的孫女亮亮</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母親照看的外孫女榮榮</h1> <h1> 母親照看倆孫女貝貝、亮亮時,條件所限,沒有留影,只有照看外孫女榮榮時,條件好轉,有了幾張難得的留影:</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母親的孫子鴻鴻</h1> <h1> 鴻鴻出生時,母親正照看著貝貝,無法將鴻鴻接來一塊照看,為此,母親常懷愧疚!</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這是父母老年時的留影</h1> <h1><p></p></h1><h1> 辛勞一生的母親,晚年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此,母親飽受了9年的病痛折磨!<br> 母親一生,正直、勤勞、善良,記憶中從未與人發生過口角,即使文革中那些翻臉比翻書快的人,母親也從未記恨他們,母親認為那是大環境使然!即使生活賦予她再多的磨礪,她也是習慣性得默默的為他人付出。<br> 21年前,母親帶著疲憊、帶著病痛,離開了我們,留給兒女的是無盡的思念……隨著母親離開的時間越久,這種思念反而越加強烈!<br> 遺憾的是,母親離開我21年,卻只走入我的夢鄉兩次,而且僅僅是看我兩眼就飄然而去,我多想告訴母親,“媽媽,我多么渴望能與您促膝長談呀!哪怕僅僅只是在夢里……”<br> 在此,我想祈求上蒼,能讓我的母親走進我的夢鄉和我說上幾句話,因為我有許多心里話想同她講……<br> 媽媽,今天是母親節,女兒好想您……<br> 女兒:瑛瑛<br> 2022.05.08.</h1> <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平定县|
柘荣县|
阳朔县|
兰西县|
恩平市|
桓仁|
平定县|
屯昌县|
富宁县|
三河市|
登封市|
于田县|
阿巴嘎旗|
济南市|
封开县|
阳东县|
京山县|
禹城市|
石泉县|
大丰市|
壶关县|
蓬安县|
珠海市|
克东县|
厦门市|
冀州市|
琼结县|
赤水市|
十堰市|
伊川县|
大同市|
沛县|
义乌市|
古丈县|
静宁县|
深州市|
闽侯县|
江达县|
澜沧|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