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老家,把媒人叫媒婆,而且被大伙冠以媒婆媒婆撮吃撮喝的"美譽",其實媒人只是婚姻嫁娶中起著牽線搭橋作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說起媒人,由來已久,在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經出現,所謂“男女非有行媒不相問名”、“男女無媒不交”、“女無媒不嫁”、“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等古訓和俗語就是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如今,世界各地許多民族擇偶還是通過媒人介紹而實現。</p> <p class="ql-block"> 兒時記憶中的媒婆都是年長的“潑婦”,性格外向,做事潑辣,能說會道,熱心快腸,人緣關系好。</p><p class="ql-block"> 計劃經濟年代,我們大隊有個媒婆,中等個子,體態豐腴,臉上常掛著微笑,親和力極強,是方圓數十里的名媒婆,經她牽成的紅線百而上千,她不姓萬,但大家都形象地喊她“萬婆婆”。</p><p class="ql-block"> 萬婆婆做媒是個很用功的人,她雖然不識字,但在受人之托牽線之前她會做很多功課。比方說雙方的家庭條件,個人的身高、身材、長相、文化水平、性格以及勤勞等等都要摸底。</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講究的是家庭成分,萬婆婆視雙方家庭成分為第一,把古人的“門當戶對”歸結為“貧農配貧農,富農配富農,地主配地主”,即貧農家的子女嫁娶貧農家的子女,富農家的子女嫁娶富農家的子女,地主家的子女嫁娶地主家的子女。話雖這么說,但現實劃分沒有那么簡單。就一個地域而言,階級階層并不是按比例均勻分布的,有的村同一宗族的地主、富農子女多,而附近村能結親的地主、富農子女少,這就會產生富余的成分不好的子女,這常常讓萬婆婆犯難。萬婆婆是個聰明人,她靈活運用心里學,把這個天然不平的秤巧妙地調平。</p> <p class="ql-block"> “男才女貌”自古以來是人們心目中最理想的婚配模式,她把這個模式進行創新,讓天生漂亮而出生不好的女子嫁給出生好但長相平平的男子,讓出生好長相一般的女子嫁給出生不好帥氣的男子,她的這個妙計成就了無數出生成分不對等的適婚男女。</p><p class="ql-block"> 萬婆婆的成功之處還得益于她的吃苦精神,在牽線搭橋之前,除了詢問受托男女雙方家庭基本情況外,還要不遠數里步行實地了解當事人的擇偶標準以及性格和品行,不放大雙方的優點,不隱瞞雙方的缺點,當她認為般配時,才正式牽線,所以成功率高。</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顏值沒有現在值錢,值錢的是勤快會勞動。 在農村,農活是干出來的,所以雙方很在乎對方干農活的能力。這就要求男的身強力壯,會耕田、能挑重擔,女的會種田、擅長針線活。萬姿婆把這個條件也放在了重要位置,這讓成功配對后的鴛鴦為她樹立了鮮活的例子。</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從學校畢業分配到省城工作,一米七五的個子,二十出頭,還算長得帥氣,工作也不錯,頭幾年,大多是女生追我,但都沒有緣分,不知不覺成了大齡青年。后來,身邊不少熱心媒人關心我,給我牽線搭橋,直到三十歲那年才找到了現在的她。至今,當年知情的朋友還調侃我,說我曾談過一個排,雖然說的有點夸張,但確實經歷了不少風雨,都是因為媒人沒有“萬婆婆”出色,功課做得不扎實造成的。究其原因是缺乏對雙方擇偶標準的基本了解,不過還是要感謝那些熱心人,一是讓我告別了單身,二是懂得了如何去做“媒人”。</p> <p class="ql-block"> 說起自己做媒,那還是近十余年的事,純粹是一個巧合。有一天我值班,下午六點鐘,我去單位食堂的路上,碰到近幾年分配來的兩個男生也去食堂吃飯,便邀請他們一起吃,其中的小陳單身。到了食堂,因為是我主動請客買單,便點了年輕人喜歡吃的糍粑魚塊、水煮肉片等。在等待上菜的過程中,進來兩個當年職校分來的漂亮女生。女生的到來,瞬間吸引了小陳的眼球,很快,兩個女生買了份飯落座在離我們稍遠的餐桌邊,小陳轉過身不停將目光投過去,而且盯著個高的那位。我見此,有了想做“媒人”的沖動。</p><p class="ql-block"> “小陳,你看中了那個?”“啊……我只是瞄瞄,像是新來的”,小陳不好意思臉紅著回轉身來。此時,服務員正給我們上糍粑魚,我靈機一動,“小陳,把糍粑魚送過去!”小陳很聽話,起身快速將糍粑魚端了過去,還沒等女生道聲謝謝又如閃電般歸來。小陳這般舉動,著實讓我啼笑皆非?!熬瓦@樣回來了,是你買單還是我買單?去把糍粑魚端回來!”小陳聽我這么一訓,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其不知所措的時候,高個女生起身要將糍粑魚撥些端過來分給我們吃。我趕緊要小陳沖過去攔截,并命令道“陪她們一起吃,電話號碼不要到手,就別回來!”從那天起,小陳和那個女生形影不離,成了人們眼中天生的一對,這亂點的鴛鴦譜,沒想到還修正了正果。</p> <p class="ql-block"> 近幾年,我又撮合了幾對,其中一對記憶猶新。我所在的科室,有一個大學生,出生在西北的偏遠地區,人精明能干,只因工作忙和生活圈子小,沒有談女朋友。大前年的春夏,一朋友拜托我,其侄女年約23歲,大學畢業,家住市里,家庭經濟條件不怎么好,想找一個家庭經濟條件好的男朋友。我遲疑了半天,接下了這個單。當即他把侄女邀了過來,我問了問其擇偶的標準,她幽默地回答我三個字:潛力股。她言談舉止端莊大方,長的很機靈,頓感與我科室的男生般配,</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班,我把女生的電話告訴了男生,男生主動加了女生的微信。時隔三個月,男生告訴我一個秘密:他和女朋友談得很投機,彼此都很滿意,但她媽媽說她家的經濟條件不好,找了經濟條件不好的我。語氣中飽含著對方母親的不滿意。隨后我問:“你見過她家的大人嗎?”“沒有”,“她家誰當家?”“都聽她奶奶的"。聽他這么一說,頓時我有了主意:有時間請她奶奶一起吃個飯聊聊家常不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是個精明人,我這么一撥真還靈了。他選了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她倆把奶奶請到一個安靜優雅的餐廳,點了奶奶最喜歡吃的菜。老少三人邊吃邊聊,小伙知書達理,有禮有節。一會兒給奶奶夾菜,一會兒給奶奶倒茶,一會兒給奶奶講喜聞樂見的故事,吃一頓飯的功夫,小伙子給奶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吃完飯,奶奶拉著小伙子的手說:“以后就別跟奶奶客氣了,有空常來家里玩"。</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在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她倆走了紅地毯,幸福的美酒陶醉了前來道喜的所有賓客?,F在,小伙子事業蒸蒸日上,小日子過得甜甜蜜蜜。</p> <p class="ql-block"> 時代在發展,媒人不再是職業的。如今,婚戀方式千千萬萬,有同學相戀的,有青梅竹馬的,有親戚朋友介紹的,有各種聚會鐘情的,有在工作中相識相知的,有網戀和婚戀平臺交流走到一起的,還有雙方父母談天說地撮合到一起的……可謂千個姻緣千線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泸溪县|
沅陵县|
宁安市|
丘北县|
侯马市|
松原市|
肥城市|
潢川县|
广水市|
安宁市|
儋州市|
九龙坡区|
类乌齐县|
永昌县|
盐源县|
青铜峡市|
台南市|
景泰县|
元江|
玉屏|
三都|
南木林县|
聂拉木县|
台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新泰市|
红河县|
青州市|
金山区|
新巴尔虎左旗|
垣曲县|
尖扎县|
绥宁县|
祁阳县|
大竹县|
南岸区|
嵊泗县|
富民县|
小金县|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