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來到了六星街,這里樹木更加高大,濃蔭遮了初露鋒芒的陽光,讓整個街道陰涼而靜謐。槐樹也更高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層樓高,開滿紫色、白色或淡黃色的花,槐花的香洋溢在街道上空,充滿淡雅、香甜的味道。街道花圃內的小花也開了,各式各樣,嬌嬌俏俏地。花圃旁的石錯落有致,隨處可見的各樣花椅更是人工勝天然,與整個街道、樹木、房屋融為一體,呈現出別樣的乖巧。 而六星街最大的變化是店面,店面明顯增加了很多,大都是嶄新的,裝修風格依然以嬌小、雅致、田園風為主,都猶如初長成的少女,穿的、戴的、提的、挽著的都是花籃或花束,襯著略深還淺的藍以及晨霧彌漫過紅黃紫,如錦緞般透出大家閨秀的典雅。更多的店還在加緊裝修,在雕琢拱形的門、花式的廊檐。 此時六星街最讓人驚喜的還是人,明顯是來自內地各省市的游客,大多年輕而富有朝氣,他們三三兩兩,或八九成群,操著南腔北調、吳儂軟語,或背著相機,或提著糕點,在樹蔭下走著。這讓人很感慨,都說有疫情,沒有想到他們還是來了,為六星街帶來了江南風景、內地氣息。 六星街中心區域似乎已經沒有了民居,到處都是花式別墅,五顏六色,雕梁畫棟,窗簾都重重疊疊,繁瑣而精巧,木桌、木椅上都是鋪著的、蓋著的,處處展現出主人的精心和匠心,顯然都是為了招徠游客,而不是自己住的。雖然伊犁的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烏孜別克、俄羅斯、回等民族都有將家收拾得花團錦簇的習慣,并且將廚房及用具藏起來,讓人輕易看不見凡間煙火,但現在顯然更上一層樓,不真實了。 三環、四環之外,民居越來越多,還原了六星街的日常,街道兩邊高大的楊樹、柳樹多起來,柳絮飄飄忽忽,如下雪一般,環衛工人在徒勞無功地掃,堆一起裝進袋子里,可一轉頭,地上又鋪了薄薄的一層。 院子門口的木凳上,有老人坐著曬太陽,并饒有興趣地看著每一個人,隨時準備著給你指指路,或邀請你去他家看看。 還有三天就是開齋節了,女人們在打掃院子,有的在用藍色的石灰水刷墻,刷過的地方藍得更艷、更殷實。有的在用抹布擦欄桿,拿一塊小小的抹布,一點一點地擦;有的在給花澆水或除草,大概因為在樹蔭下,也可能是她們動作太慢,不慌不忙地,看著總像圖畫,而不像在勞作。 這些院落也有好些正在改造,都象在裝修成別墅或庭院,應該都將改造成民宿或游園,裝修風格與其說民族特色,不如稱國際風格,因為現代元素和資金充裕的鋪張無處不在。 變,應該是六星街的風格,在上世紀初葉,六星街就是由德國設計師瓦斯里設計的,運用的是當時英國最新的“田園城市”設計構想,它坐落下來,一直是一個獨特而優雅的存在,它魅力在伊寧爭取歷史文化名城中成為重要加分項。 進入新世紀,伊寧市看到了它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認可了它掩飾不住的稟賦和獨具一格的氣質,決定從六星街的提升、改造入手抓伊寧旅游業。事實證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沒有幾年,六星街就變了模樣,它在征服世界的同時順便征服了伊寧人,讓伊犁的各民族群眾也到六星街來看風景,看經過百年潤色的田園氣息,看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交融,看今天的脫俗與現代。 六星街成為了伊犁旅游業的風向標,它最先暖起來、熱起來,最先吸引游客,也最先滋潤自己。六星街處于伊寧的中心地界,卻以田園的靜和雅溫潤著伊寧人的心靈,也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它因為美而吸引了世界,更因為世界的參與而更加美麗而典雅,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那樣地迷人,讓人看不透、看不夠! 來到六星街,我度過了一個如夢如幻下午,我希望更多的人來到六星街,享受安詳、寧靜、雅致的小時光! 前面圖片為自拍,后面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贵定县|
健康|
方山县|
同德县|
大理市|
庄河市|
九寨沟县|
丰顺县|
崇州市|
岳普湖县|
洪洞县|
凤凰县|
平南县|
阜新|
北京市|
桑日县|
玛曲县|
浏阳市|
屏东市|
含山县|
易门县|
商南县|
池州市|
中宁县|
汕尾市|
固原市|
新乡市|
鄂温|
宁安市|
彝良县|
通化市|
镇坪县|
满洲里市|
乳源|
镇江市|
石门县|
贵州省|
贞丰县|
屏东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