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堰子”是北方農民對農田擋土墻的稱呼,這在我的家鄉隨處可見。</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地處魯東南山區,丘陵間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地塊,高低錯落,面積不一,這是村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p> <p class="ql-block"> 自我出生時起,家鄉的大多數梯田早已存在,有的已經存在了上百年,亦或上千年,我出生后新開墾的土地并不多。我唯一記得在我小時候,正是“農業學大寨”風行全國的時期,各地都在整修農田、墾荒造田。我村的東嶺還有一片待開墾的“處女地”,在生產隊長的帶領下,老少爺們齊上陣,大力興造新田。</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農民,無論干什么都熱情高漲。工地上處處充盈著“農業學大寨”的口號所激發出來的干勁和力量,迸發著新中國農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和激情。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男女沒有差別,干一樣的活,吃一樣的“大鍋飯”;沒有人偷懶耍滑,都爭先恐后,大干快上。那雙雙粗糙的大手好像有使不完的勁,那飽經風霜的古銅色的面龐總掛著欣慰的笑容。他們既是為自己吃飽穿暖而出力流汗,也為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而不辭勞苦。通過撅刨锨除,放炮打夯,肩扛人抬,修堰筑墻,挖石留土,硬生生地在雜草叢生,石塊遍布的東嶺上開墾出一塊塊肥沃的梯田,成為村里重要的“糧倉”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地堰子”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這些“地堰子”是由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石塊壘成,石塊都是先輩們就地取材,然后找準每一塊石頭的特點,發揮每一塊石頭的優勢,把不需要的角角棱棱用錘頭敲打掉,然后把它們巧妙地摞放在一起,圍成了一道道或長或短、或高或矮、或直或曲的“地堰子”。</p><p class="ql-block"> 讓我一直驚嘆的是,我們的先輩能讓每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物盡其用。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石塊,如果散落在山嶺間,隱藏于草叢中,也許發揮不出它們的價值。而在有經驗的老農民手里,能“化腐朽為神奇”,讓每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都有了為民造福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地堰子”就是鐵打的營盤,而一茬茬的莊稼像流水的兵。在滄桑歲月里,石塊們就像“疊羅漢”一樣,手牽手,肩并肩,緊緊團結在一起,親如兄弟姐妹。它們耐得住寂寞,負得起責任,不懼霜打雨侵,不怕日曬風催,即使傷痕累累,也在默默堅守。有的石塊風化了,那就干脆化作塵土,為莊稼成長再舔一抔養料;有的石塊脫落了,就靜靜等待農人們把它復位,重新“上崗”。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堰子”的小石塊們把微弱的身軀奉獻給了一代又一代莊稼人和莊稼人倍加珍惜的莊稼</p> <p class="ql-block"> “地堰子”是我童年的樂園,也是草蜂、黃蜂等各種“蜂子”(家鄉對各種蜂的統稱)的家園。一群群的“蜂子”會在地堰子的石縫里安家,這些小精靈絕對是筑巢“大師”,經過不斷地出出進進、忙忙碌碌,一個個小如酒杯,大如葵花頭的巢很快就誕生了,它們就在一個個小暖巢里生兒育女。可是,長大的蜂蟲卻是人間美味,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這可是“打牙祭”的好東西啊。只要被我及我的小伙伴們發現,這一家子“蜂子”就遭殃了!我們找來柴草,小心翼翼地堆到蜂巢處,然后點上火,人立馬跑得遠遠的躲起來,怕被激怒的“蜂子”尋到我們,被“蜂子”蟄到,那滋味可是非常痛的。我們眼看著在煙熏火烤之下,有的“蜂子”被活活烤死,有的飲恨而去,直到我們覺得沒有危險了,就跑過去,把蜂巢摘下來,然后帶回家,把蜂蟲取出,用點花生油炒熟,卷進地瓜煎餅慢慢品嘗享用。</p><p class="ql-block"> 現在,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生存環境的改變,在“地堰子”里已經很難找到蜂巢了。但是,即使現在發現蜂巢,我再也不想和小時候一樣用火去欺虐、攻擊、殘害這些可愛的小生靈了,畢竟它們生存的處境已經相當艱難了,我也不能再做荼毒生靈的事。</p> <p class="ql-block"> 我家有幾畝山嶺薄地。農田包產到戶后,由于父親常年在外工作,農活基本壓在娘的肩頭。娘“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個人把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條。農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也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農田。娘對每一塊石頭都了然于心,哪里少了一塊,或動了一塊,她都心知肚明。“地堰子”坍塌了或被雨水沖垮了,娘就及時壘起來。感覺每一塊毫無生命的、冰冷的、硬邦邦的小石塊,在娘的手里都是那么聽話,那么溫暖,那么可愛。</p> <p class="ql-block"> 我想,全國“地堰子”的總長度肯定能繞地球無數圈了吧?比長城不知長了多少倍吧?那雜而不亂,由億萬塊石頭壘成的,浸透著農民兄弟血汗的“地堰子”啊,是先輩們最偉大的“遺產”!是農民階級最偉大的“作品”!當你仰視那一層層梯田,你難道不會發出由衷地贊嘆?難道不會對勤勞勇敢的農民產生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反正,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熱愛、贊美 “地堰子”,它在我心中永遠是屹立不倒的“長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凤翔县|
通榆县|
邳州市|
蒲江县|
大丰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广德县|
宜兰县|
祁连县|
威远县|
长子县|
邵阳市|
库尔勒市|
垫江县|
沁源县|
珲春市|
岑溪市|
固安县|
周宁县|
肥乡县|
宿州市|
枝江市|
六枝特区|
娱乐|
海伦市|
武城县|
万州区|
凤庆县|
海晏县|
洪雅县|
贡嘎县|
西和县|
台湾省|
肇东市|
蒙城县|
涞水县|
绥滨县|
称多县|
泸水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