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商城縣伏山是文化之鄉,這里奇山峻峰,重巒疊嶂,猶如一頁頁巨大的史書,記載著悠久的歷史興衰和社會演變,這里人杰地靈,英雄輩出,古跡遍布。這里每一處古跡景點,都有著沉甸厚重的歷史或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讓人無限神往!</p> <p class="ql-block">莊頂山</p><p class="ql-block"> 莊頂山又名撞頂山,位于商城縣伏山鄉楓香樹、徐堰、鮑沖、余子店、燕灣等五個村之間,現有從余子店經院墻、趙灣、雷灣的小土路(可通三輪車),通往嶺頭獅子峰廟,距余子店街3公里。一出商城城關往南看,便可見到一座平頂山峰,距城關18公里處,這便是莊頂山。據說此山從前與金剛臺比著長高,快到超過金剛臺的時候,這里來了一位修仙得道、金口玉言、法力無邊的“羅衣先生”,他一腳把其山頂撞下來了,這個山頂就落在余子店河西的田畈中間,名叫“墩塘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墩塘包”的方圓大小與莊山頂基本吻合,人們傳說“墩塘包”就是“莊頂山”的山頂,所以此山就叫 “撞頂山”。 </p><p class="ql-block"> 因“撞”與“莊”諧音,所以就演化成“莊頂山”。</p><p class="ql-block">墩塘包</p> <p class="ql-block"> “莊頂山”從北往南看是一座平頂山峰,從東往西或從西往東看則是一條六里長的大嶺,山頂古代有廟宇遺址、抗戰之前張學良的東北軍10師駐扎余子店時,在山頂上建有炮樓,并在炮樓里布置一個排的兵力負責瞭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頂廟宇遺址,古名“西公廟”或“西峰寺”的道觀。據今獅峰廟道人介紹,相傳西公廟道觀曾香火鼎盛,不知是何年代,因道士迷淫漂亮的女香客,一位官家的女兒因受此害,官家一怒之下收監了作惡者,并拆毀廟宇。</p><p class="ql-block"> 后來,里人自發在東南二里獅峰嶺媳公廟下西側山坳重建了西公廟,又名獅峰廟。</p> <p class="ql-block"> 山頂南側有莊頂山石刻,老貓洞。石刻在莊山頂的廟宇遺址南側,有一段高近兩丈的懸崖石壁,石壁上有斗大的石刻空心字 “修身為本,著力修身”和升子大的石刻小字“圓明仲諸明道書”。石刻字體皆為楷書??芍f頂山石刻乃"西公廟”圓明仲等道士所刻。</p> <p class="ql-block">帶有鑿洞的古石</p> <p class="ql-block"> 周圍均是茂密樹林遮蓋的石群。</p> <p class="ql-block">老貓洞</p> <p class="ql-block"> 下山頂往獅峰廟、媳公廟的山路上有牛王石、鴉鵲石、元寶石等石群。</p> <p class="ql-block">牛王石</p><p class="ql-block"> 獅峰廟供奉牛王神像,是否因為這塊石頭和中國農耕文化的影響呢?</p> <p class="ql-block">鴉雀石</p><p class="ql-block"> 莊山頂與獅峰廟之間的路旁嶺頭上,高丈余,形如鴉鵲,過去石邊樹林未長高的時候,千米之外就可見到,現在石邊的樹林長高,遮擋住了視線,遠處看不見。</p> <p class="ql-block">元寶石</p><p class="ql-block">繼續前行,路邊有塊巨石面凹、上大下小,形似元寶。修路拓寬嫌挖另一邊嶺脊費事,敲掉了石頭一邊,實在可惜!</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嶺脊上下,石頭較多,隨拍幾個。</p> <p class="ql-block">獅峰嶺</p><p class="ql-block"> 莊頂山頂南側的一公里處的嶺頭上,即伏山鄉楓香樹村莊山組與燕灣村雷灣組的交界處有一座山峰形如“石獅”。名獅峰嶺,又名獅峰,“獅峰” 是一個長20米、寬高均有10米的圓形石包。石包上有“媳公廟(小廟)”、“地圖石“、升仙石”、“神水泉”、“油鹽罐”,北側下有棺石洼,石包下有“打兒窩”等古跡和獅峰廟。</p> <p class="ql-block">獅峰落石</p><p class="ql-block"> 該石位于媳公廟右下,獅峰廟東口。南側上口缺角相傳古時被一石匠砸去做石舂,沒做成人就病死了,從此沒人再敢毀去此石。</p> <p class="ql-block">媳公廟</p><p class="ql-block"> 是建在“獅子峰”頂上的一座約四平方米的小廟,據說當地有個十分孝心的兒媳婦,孝敬年老多病臥床不起的公公,因而感動天地,得道成仙,媳公均得升天。此廟就是為紀念他們而建的。</p><p class="ql-block"> 孝行為本,立身之道。父母乃世間最大之福田,恩情之大,難以言盡。子之孝,不如率婦以為孝,婦能養親者也。公、姑得一孝婦,勝如得一孝子,故遺孝風以教化人!</p> <p class="ql-block">媳婦石像</p><p class="ql-block"> 古時媳公廟內現存世的舊物件,現在的媳公廟為近年來所建。</p> <p class="ql-block">地圖石</p><p class="ql-block"> 在媳公廟后右側較平的大石包,不定期上面透出淺橙色印跡,到時候有心者可細看,有時候是中國古代地圖或中國現代地圖,令人稱奇。故此,香客每登臨媳公廟和獅峰廟均另備香紙,頂禮膜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神水泉</p><p class="ql-block"> “媳公廟” 的左后側有一個小石窩,石窩里常有泉水,所以叫“神水泉”。峰頂小石窩常年能出泉水,著實令人稱奇!</p> <p class="ql-block">神水泉石窩</p><p class="ql-block"> 香客來獅峰廟和媳公廟大多的人會帶一點神水泉的水回去,聽說可以“避邪”或”怯病“,不知真假?</p> <p class="ql-block">油鹽罐</p><p class="ql-block"> 是媳公廟左側石包上一個深約15厘米,直經約8厘米的圓柱形石坑,相傳過去的油鹽罐比它小,但罐里的油鹽可供獅峰廟觀里的人吃,不管是平時廟里人少,還是逢會時廟里人多,都夠吃,且不咸不淡,剛夠吃,也沒有多余的。由于廟觀里的道士貪心不足,想有剩余的好賣錢,就請石匠把油鹽罐打大一些,哪知這一打不當緊,卻使油鹽罐從此就不來油鹽了,僅有空罐而已。</p> <p class="ql-block">升仙石</p><p class="ql-block"> 是媳公廟前東邊的一個長約2米、寬高1米有余的長方體巨石,據說那媳公二人就是從此石升天的?,F有“升仙石”石刻大字。</p> <p class="ql-block">攬月</p><p class="ql-block"> 因升仙石東北面對金剛臺大、小月亮口,前人在升仙石東北角刻”攬月。</p> <p class="ql-block">打兒窩</p><p class="ql-block"> 在“獅峰”的正前方(南面)獅子嘴下有一個長約6米,寬約3米、高約2米的長方體巨石,石上面中部凹下,呈現一窩,名叫“打兒窩”。逢廟會時,年輕的育齡婦女往往都站在“獅峰”上往窩里扔石頭,據說石頭要扔到了窩里,就會生兒,扔到石窩以外就會生女或不生,因此就叫“打兒窩”。</p><p class="ql-block"> 打兒窩分男窩和女窩,(如圖)左邊為方體巨石為男窩。右距男窩約十五米左右相同大小、且相似的方體巨石為女窩。但在二十多年前,女窩巨石被人毀去葬了墳墓。</p> <p class="ql-block">獅峰廟</p><p class="ql-block"> 古時“西公廟”或“西峰寺”。在獅峰嶺右(西)側的山洼里重建后,今又名″獅峰廟",為前、后、左、右各三間的四合院廟宇。廟里修有觀音、華佗、財神、火神、地主(相當于陰司閻王或判官)、牛王等多尊神像,廟外建有戲臺、香亭、化錢爐、孤墳池等配套設施。</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夕,這里曾是郝英、郝協、鄭書亭等老革命軍人的游擊據點。近年來,人們又在東側建了四間專供唱皮影戲用的廂房,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這里都要逢廟會,做會齋、唱皮影戲、花蘭戲,香客不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地主”像</p><p class="ql-block"> 獅峰廟雖不大,相傳在民間道觀廟宇中”級別”較高,其供奉的“地主”統管(河南)整個南五縣,比管商城縣的雙河大廟(今屬金寨縣)高一層級。</p> <p class="ql-block">華佗像</p><p class="ql-block"> 金剛臺動植物種類繁多,被譽為“生物寶庫”。古時金剛臺下的蘇仙市(今蘇仙石老街)曾是中原最大的中草藥集散地。故三國名醫華佗曾來此采藥濟民,百姓感其德在金剛臺建廟祭祀。</p> <p class="ql-block">上山路線</p><p class="ql-block"> 余子店土路越野車可達獅峰廟;可開車進入伏山鄉街見路左有花果山景區牌子的路口往東,行至廢棄采石場沿花果山景區指示牌路口進去。行至花果山景區大門不要進去,走右側路口,經過約90度急轉彎和急陡上坡路前行(中途兩條小水泥路叉道別管,后面那條去里羅城)即可到達獅峰廟,媳公廟,升仙石等古跡。再步行二里,從獅峰廟后土路去鴉雀石、莊頂山,四驅車可直達莊頂山半山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台中县|
秭归县|
苏尼特右旗|
长春市|
阿拉善右旗|
姚安县|
南澳县|
紫阳县|
黑龙江省|
乐至县|
罗平县|
宜兰县|
陆河县|
遵义市|
江孜县|
六枝特区|
永昌县|
贡觉县|
榆中县|
阿坝县|
宜春市|
云和县|
永吉县|
韩城市|
名山县|
炎陵县|
天台县|
额敏县|
洱源县|
利辛县|
任丘市|
罗平县|
松阳县|
高陵县|
铅山县|
双江|
大关县|
五莲县|
南开区|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