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教師在活動中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從而全面提升我園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優質教學,落實《綱要》和《指南》精神,根據縣教育局發廣教箋[2022]14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園保教工作計劃,我園于4月25日—4月27日開展了“社會、健康、藝術(音樂)”領域的課堂教學診斷暨教研活動。通過這種形式,使教師在觀摩中研討、交流中反思,切實解決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p> 合理安排,制定方案 <p class="ql-block"> 課堂教學是幼兒園集體教學的主要形式,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診斷,并為之開出“治療的良方”,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開展園本教研、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園成立了以田春香園長為組長的課堂診斷教研小組,要求分管教學的領導作為“課堂教學研究”的第一責任人,要直面教師發展的現實問題,構建“學習共同體”,以鉆研教材、問題會診、教案分析、反思交流等為主,引領教師共同進步發展。要求全體教師利用不帶班時間積極參與聽評課教研活動,積極觀摩研討、交流反思。</p> 精彩課堂,真實呈現 社會領域 <p class="ql-block"> 根據活動安排,首先進行社會領域的課堂觀摩,由我園四位社會領域的代課教師進行授課。</p><p class="ql-block"> 馬秀蓮老師帶來的中班社會活動《走丟了怎么辦》,通過情景表演、圖片展示等方式直觀的讓幼兒了解了外出走丟怎么辦以及一些自我保護的小常識,加強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p> <p class="ql-block"> 馬彩萌老師的《各種職業的人》,環節緊湊,師幼互動積極,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到各行各業的工作性質,體驗了各種職業的辛苦,并懂得尊重每一種職業的人。</p> <p class="ql-block"> 馬蘭老師的中班社會《為我們工作的人》,在導入環節通過本地真實的視頻再現,讓所有幼兒以及聽課老師深刻的感受到疫情期間為我們工作的人的大愛無私,引起情感共鳴。</p> <p class="ql-block"> 馬美玲老師的大班社會《小書包》中,教師準備充分,在讓幼兒認識書包結構以及學習整理書包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小朋友的自理能力,還讓小朋友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是一次貼合實際且很有必要的幼小銜接課程。</p> 健康領域 <p class="ql-block"> 健康領域的馬小海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生動的健康活動《換牙了》,活動中通過猜牙齒—畫牙齒—認牙齒,引出主題“換牙”,讓幼兒了解了換牙的過程和一些保護牙齒的好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p> <p class="ql-block"> 馬玉梅老師帶著大家到戶外玩了一次歡快輕松的健康游戲《花樣跳皮筋》,孩子們在闖關過程中體驗到戶外游戲的快樂,也鍛煉了他們身體的協調性和團隊合作意識。</p> <p class="ql-block"> 新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馬巖老師的戶外體育游戲《跳房子》,正是帶著這種理念開展的。活動中通過自由探索、模仿練習、相互交流、玩游戲等方式,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了跑跳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性,并加深了幼兒對探索我國傳統民間游戲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而在馬俊梅老師的《身體動動動》這堂健康活動中,我們又有新的體驗,課堂氣氛輕松和諧,馬老師鼓勵每位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使幼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快樂的學習,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p> 藝術領域(音樂) <p class="ql-block"> 活動最后一天以精彩紛呈的音樂活動完美落幕。馬蘭花老師的打擊樂《大雨小雨》,設計新穎別致,采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鼓勵幼兒音樂創造,進行制作圖譜、演奏音樂,充分體現了自己的教學特色,讓幼兒感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在藝術活動中得到快樂發展。</p> <p class="ql-block"> 馬軍蘭老師帶著一首節奏明快、生動活潑的《健康歌》,和小朋友一起創編舞蹈動作,根據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演歌曲,整個活動中,給予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在動聽的音樂旋律中幼兒身心都得到釋放。</p> <p class="ql-block"> 本次最后一堂課堂教學活動中,趙孝珍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開展音樂活動《愛護小樹苗》,通過歡快的入場調動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學唱歌曲的同時懂得要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大自然,選材應時應景,注重音樂與自然的結合,提高了幼兒對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出色的完成了本次音樂活動。</p> 互動交流,獲取經驗 <p class="ql-block"> 在交流研討環節,首先由授課教師進行自評,然后由聽課的老師們分別從課堂教學行為“教學目標確定的準確性”“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學習方式的靈活性”、“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四個維度,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診斷和剖析課堂教學行為。最后要求教師結合自我反思、同伴的診斷互助、園領導的實時點評,再重新設計教學活動并要求在平行班級進行第二次教學,這種聽—診—研—改的模式,受到了教師的歡迎,激發了教師自主參與教研活動的愿望,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團隊互助的作用,教師也在活動中快速成長。</p> 反思不足,調整方向 <p class="ql-block"> 通過聽課、交流,我們也認識到課堂共性存在的不足之處,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1.課上多進行有效提問和溝通,一定要做到語言精煉、引導語到位。多學習富有童趣的語言,語調抑揚頓挫,充分調動孩子的能動性。</p><p class="ql-block"> 2.在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的同時,更要關注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況,靈活處理和回應突發事件,及時調整自己的方法,提高課堂應變能力。</p><p class="ql-block"> 3.在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所教學的內容應符合幼兒年齡段,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寬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讓我們明白了無論是幼兒還是老師,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嘗試,因為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收獲,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對于我們的專業成長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要把不足之處作為我們不斷提高的動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做到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流暢,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多探索、多發現、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動情境,放開自己,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p> 寫在最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泰宁县|
遂川县|
天祝|
北宁市|
门头沟区|
屯昌县|
高青县|
叙永县|
新邵县|
上栗县|
津市市|
河池市|
咸阳市|
凤城市|
阆中市|
佛坪县|
高阳县|
霍州市|
江达县|
民和|
武城县|
拜泉县|
永登县|
东宁县|
怀柔区|
鄂州市|
石景山区|
彰化市|
临夏市|
鄢陵县|
修水县|
萨迦县|
东宁县|
公安县|
阿合奇县|
新巴尔虎右旗|
延寿县|
马尔康县|
张家口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