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167efb">俞源李氏發祥地俞源村</font></h5> 2011年至2017年,筆者有幸參與了由宗親李志堅先生牽頭發起的、間隔了66年的俞源李氏宗譜續譜工作。初次接觸族譜,極有興趣,尤其是看到譜中本族始祖為李邕時,就有了去了解始祖是怎么樣的人物的沖動。但結果卻迷惑了。<br> <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ff8a00">一、 歷史中李邕的兒孫和俞源李氏宗譜中李邕的兒孫,名字沒有一個相同。</font><br> 李邕,(678年—747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漢江夏區)人, 唐朝大臣、書法家,曾括州(今麗水)刺史,后轉任北海太守。后來被中書令李林甫構陷,含冤杖死,時年七十。李邕為處州府第13任刺。下為李邕家族世系圖。<br> <h5><font color="#167efb">2011-2017歷經6年時間,完成了66年未經續修的《俞源李氏宗譜》的續修工作。圖為各房藏譜人員領取族譜</font></h5> 此圖摘自2008年3月第11卷第一期,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校報刊登的,《李善、李邕籍貫及世系考辨》一文,作者劉會勝、李婭;其中劉是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講師。以上世系圖是該文作者,參酌李邕及其孫李正卿等4篇墓志和李邕之子李翹墓志的有關記載,所考知的世系圖,到目前為止應該算是最權威的了。<br><div><br></div> <h5><font color="#167efb">俞源李氏分支之一大萊村</font></h5> 下圖是俞源李氏世系圖 以上兩圖對比后可看出,兩個李邕的子、孫兩代,名字沒一個是相同的。尤其是四子璧的兒子李冰陽,疑問更大。李冰陽是趙郡(治今河北趙縣)人,曾任縉云縣令,為唐朝詩人李白族叔。明顯不是李邕一族的人,何況李邕僅有三個兒子,就是同名都沒這個可能。 <h5><font color="#167efb">俞源李氏分支之一陳弄村</font></h5> <font color="#ff8a00"> 二、李必、李繁也不可能是李邕的后裔</font><br> 按照俞源李氏世系圖的排列,李泌、李繁也是李邕的后裔。<br><div> <br></div> 歷史中李泌、李繁是父子關系,但并不是李邕的后裔,李泌的祖上要比李邕顯赫的多。李泌的六世祖名叫李弼。<br>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北朝時期北朝將領,八柱國之一。<br> 少時遠大抱負,體力過人。永安元年(528年),為爾朱天光別將,隨軍西征,因功升任征虜將軍,又與賀拔岳討敗萬俟丑奴。作戰時,總是沖鋒陷陣,所向無敵。爾朱天光前去洛陽,李弼隸屬侯莫陳悅,任大都督。<br> 永熙三年(534年),投靠宇文泰,任秦州刺史。后隨宇文泰擊敗竇泰、收復弘農,征戰沙苑。又與賀拔勝攻克河東,平定汾州、絳州。大統十四年(548年),平定北稽胡的反叛,官升太保,加柱國大將軍銜。<div> 北周明帝元年(557年)去世,享年六十四歲,追封為魏國公,謚號為武,配享太祖廟庭。<br></div> <h5><font color="#167efb">俞源李氏分支之一松溪村</font></h5> 李弼后裔至李繁連續七代多為官:<br>? 兒子<br>李耀,李弼長子,封邢國公,官至開府。<br>李輝(一作李暉) ,李弼次子,娶宇文泰之女義安長公主,襲封魏國公,官至柱國、梁州刺史。<br>李衍,李輝之弟,封真鄉郡公 ,官至柱國、安州總管。<br>李綸,李衍之弟,封河陽郡公,官至司會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br>李晏,李綸之弟,封趙郡公,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br>李椿,出繼叔父李檦,封河東郡公,官至大將軍、右宮伯。<br>? 孫子<br>李寬,李耀之子,封蒲山郡公,官至上大將軍。<br>李故鄰,李耀之子,襲封邢國公。<br>李裕,李耀之子,封猗氏縣公。<br>李仲威,李衍之子,襲封真鄉郡公。<br>李長雅,李綸之子,娶隋文帝之女襄國公主,襲封河陽郡公 ,官至河州刺史、秦州總管。<br>李憬,李晏之子,襲封趙郡公。 <br>李匡義,李椿之子,襲封河東郡公。<br>? 曾孫<br>李密,李寬之子,襲爵蒲山郡公,隋末瓦崗軍首領。 <br>李檀,李曜之孫,封敦煌郡公。<br>? 四世孫<br>李暕,李檀之子,襲封敦煌郡公。<br>? 五世孫<br>李承休,官至吳房縣令。<br>李鎬,李暕之子,襲封敦煌郡公。<br>李元素,李密之孫,官至御史大夫。<br><font color="#ed2308">? 六世孫</font><br><font color="#ed2308">李泌</font>,李承休之子,唐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宰相,封鄴侯。<br>李澄,李鎬之子,封武威郡王,官至刑部尚書、義成軍節度使。<br><font color="#ed2308">? 七世孫</font><br><font color="#ed2308">李繁,李泌之子</font>,襲封鄴侯,官至亳州刺史。處州府(麗水)第四十任刺史。<br>從以上可看出,李泌、李繁完全不是李邕的后裔<br> <h5><font color="#167efb">2015(甲午)年版宗譜修編主要人員合影</font></h5><font color="#ff8a00"><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三、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未有找到一支同宗后裔。</font><br>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萊村婺劇團到麗水方向農村演出。劇團大部分演職員都是姓李的,在麗水的洪度、西溪演出時,當地李氏后裔,極為熱情,都認為大萊李氏和他們是同宗的。在這次修譜期間,我們曾到過當地,和他們的族譜一對照,發現并非同宗。我們也按照譜中注明的遷徙地,到過縉云一個叫馬蹄灣的小村子,那里雖然也有李姓家族,但族譜也對不上號。<br> 起源于麗水城內,繁衍了上千年,這么大的一個族群,怎么會找不到一支同宗支脈呢,是衰弱絕后了,還是我們俞源李氏的族譜出了問題,誰能揭開這個謎?<br> 上篇完 <br>俞源李氏二十世孫大萊李建民撰<div> 2022年4月25日夜<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吕梁市|
沈丘县|
井陉县|
靖边县|
措勤县|
安阳市|
清水河县|
繁昌县|
格尔木市|
从江县|
陈巴尔虎旗|
韩城市|
安平县|
铜山县|
万年县|
楚雄市|
苗栗县|
莱芜市|
张北县|
安图县|
皮山县|
略阳县|
涞源县|
夹江县|
安阳市|
临洮县|
宜昌市|
沁水县|
新干县|
浦江县|
博客|
咸阳市|
锡林郭勒盟|
蕲春县|
溆浦县|
秦安县|
云南省|
康乐县|
宁波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