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煙波寨地處湖北省蘄春縣向橋鄉。她自被撩開神秘的面紗至今,一波又一波的外地游客紛至沓來。生于斯,長于斯,覺得不去看看,像是欠下一筆債似的。3月26日,風和日麗。我和朋友一覽煙波勝景。 </span></p> <h3> 早晨6時剛過,我們便出發了。由于路況不熟,我們邊走邊問。摩托車停在依山帶水的楓樹村,但見小樓座座,雞犬相聞。行走在田野上,如同走進了一幅鄉村油畫中,金黃的油菜花點綴其間,三兩農夫耕作。我們歡快的心情不言而喻。</h3> <h3> 沿著村民踏出的山道,蜿蜒向上攀登,一路有活潑吟唱的溪流和清脆的鳥鳴相伴,更有滿目蔥綠的清香沁人心脾,不時還有紅艷艷的映山紅印入眼簾。這無不讓人神清氣爽。</h3> <h3> 我們翻過一道僅能通過一人的山口,走進煙波亭小憩。高大的樟樹,古樸的石亭,穿越千古的感覺油然而生。眼前是一個方圓半里的盆地。一條清澈的小河穿盆底而過,夾岸林木染上了新綠。兩樹梨花格外精神,芬芳撲鼻,連我這山野之人也覺得賞心悅目了。河西,以前是一片農田;如今栽上了密密的楊樹。楊樹挺秀,滿枝椏的嫩黃恣意張揚出勃勃生機。河東有兩座瓦房,門前雜草叢生,早已人去房空,更顯靜謐。他們也許以為山外的世界很精彩;但在我看來,山里的空間也別有洞天。目睹這一切,同行的朋友大呼“真是一個世外桃源”。</h3> <h3> 該攀登了。沿著崎嶇的羊腸小道上行,經過三塊巨石天然壘成的可容七八人的風雨洞。洞如其名,作用不需贅述。隨后的攀登都是循著踩踏過的痕跡,蜿蜒攀升。抵達一塊巨石,就來到扼守著山寨的第一道關口。</h3> <h3> 再上攀不遠,有一段用厚重的條石筑成的石墻和門洞,橫亙于山腰的險要處。路牌指示這是山寨的西門。雖經歲月風風雨雨的侵蝕,已是苔痕斑駁,卻依然堅固異常。置身門洞,俯視山下,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h3> <h3> 我們進寨門,一鼓作氣,登上山頂。</h3> <h3> 山頂兩丈見方。東南兩面有數個條石壘成的房子的遺跡。房子不大,傳聞是當年英豪在此安營扎寨時屯糧所用。</h3> <h3> 那遠望如巨蛋的巨石,屹立在600余米的懸崖邊,欲傾欲墜,讓人心驚膽戰。端詳巨“蛋”,花崗巖質地,直徑3米余,約莫百來噸,千百年來歷盡滄桑,穩如泰山。</h3><h3> 關于這塊巨石,有一個當地人口授相傳的傳說。煙波寨與東邊的古角寨遙遙相望。一天,古角寨要和煙波寨賭長兒(就是生余脈)。煙波寨沒有聽清,以為是賭長個兒(就是向上長),所以就一個勁兒地往上長。不多時就直抵天庭,把正在玩疊石子的兩個侍女嚇了一大跳。她們趕緊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看也驚詫不已,慌忙撿起一顆石子壓上去。煙波寨猝不及防,頭上似有萬鈞之物壓下來,瞬時下跌,成為現在這個樣子。那顆天上壓下的石子穩穩當當地立在山頂。</h3><h3> 傳說只不過是聰明的山民們豐富的想象罷了。巨石壓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h3> <h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無限風光在險峰。佇立在陽光燦爛、山風呼嘯的山頂,極目視野闊,只見群山蒼莽,山路彎彎,河流如帶,公路似蟒,阡陌交通,民房點點,一派和諧的鄉村景象。過去,由于此處偏僻,交通不暢,信息閉塞,煙波寨養在深閨人未識。今天,有識之士為其奔走引薦,得以讓遠方的客人一睹其芳容。</h3> <h3> 通往峰頂的路上,不時地傳來游人的笑語喧嘩。攀爬在原生態的山野里,既放松心情,又鍛煉身體,還培養了探險的精神,不亦樂乎?我唯一的希望是游人們能呵護煙波寨的原生態。</h3> <h3> 汗水漸漸干了,山風吹來涼颼颼的,該下山了。 我們原路返回,一口氣到山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枣阳市|
肇庆市|
夏津县|
娄烦县|
额敏县|
上栗县|
郁南县|
五华县|
合川市|
祁连县|
苗栗县|
景宁|
大名县|
安化县|
富顺县|
芒康县|
东乡族自治县|
彩票|
南投县|
剑河县|
临澧县|
封开县|
鹤岗市|
南涧|
都江堰市|
揭西县|
凤阳县|
福清市|
磴口县|
乌恰县|
苍梧县|
嫩江县|
延庆县|
理塘县|
上杭县|
新晃|
横峰县|
南投市|
洞头县|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