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傾慕的葉嘉瑩先生</p><p class="ql-block">曾見過這樣一篇文章,中國民國最后十大穿裙子的先生,其中有宋慶齡,冰心等。沒有葉嘉瑩,如果不是因為她2018、2019兩年之中裸捐了3568萬,如果不是董卿的《朗讀者》邀請過她。很少有人會知道她。</p><p class="ql-block">我稱她為先生,非常傾慕她。</p><p class="ql-block">先生走進我的視線是2018年6月,一篇“94歲的學(xué)者葉嘉瑩裸捐財產(chǎn)1857萬。”捐贈給南開大學(xué)教育基金會,用于設(shè)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當(dāng)時的第一念頭就是,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學(xué)者,怎會有如此多的錢? </p><p class="ql-block">從那時起,我開始頻繁的關(guān)注她,我買了她的很多書,看了她的生平,以及書中提及的人物,包括顧隨、白居易、王國維、繆鉞、李白、劉永等作為輔助資料。一時間我對她癡迷成癮,想拜訪她成為藏在我心中的愿望。這個愿望引導(dǎo)著我愛上古詩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們說:“聽她的課有跑野馬的感覺,沒有功底你跟不上她。”先生的課我沒有聽過,看她的書也確實是這樣,似乎是天馬行空,但是很遺憾的是,在很長的時間里,我確實是覺得她的書很難看,很難懂,僅一頁篇幅需要反復(fù)看,有時候還很懵懂。常常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甚至要翻閱大量的典故。</p><p class="ql-block">即看不懂又不愿放棄折磨著我,很長時間,才發(fā)現(xiàn)其實她是有一條線的,可以順藤摸瓜、而且詞喻非常的生動,她如數(shù)家珍的指出這些作品的相似之中的細微差別。而這些差別是她的畢生思考而得。</p><p class="ql-block">這也是我為什么會喜歡上葉嘉瑩,通過她喜歡上詩詞的緣故。更為佩服她的是,在她的傳記里她毫不保留的寫下抄錄顧隨的課,顧隨的課快而無處可尋,書上講的都不講,而先生能一字不漏的記下,這讓我折服和感動,先生告訴我們,幼年的學(xué)習(xí)和積累的確是需要這樣的韌性。正是這樣的積累成就了先生,繼承衣缽的同時讓詩詞沒有國界。</p> <p class="ql-block">我們不禁感嘆先生的博學(xué)和中國古詩詞的魅力,讓人有一如豪門深似海,弱身無法回頭的感覺。《唐宋十八講》在講馮延己的過程中,她無限拓展溫庭筠,韋莊,甚至還引用語序軸和聯(lián)想軸一些概念式的東西,看著非常的累,你必須要不停的翻查資料,不僅如此,一些地方甚至加入了國外文學(xué)的各階段的潮流,比如在西方六十年代,所謂新批判學(xué)派,反對研究作者生平,作品應(yīng)該孤立來看這樣的潮流,這和我國孟子說:‘詠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其實是有所沖突的,所以看她的書,看得累的同時卻很有意思,在拓展中可以磨心,在磨心的過程中,可以感受中國古詩詞的魅力。當(dāng)反復(fù)翻騰突然醒悟看懂的時候,那種知音感就像心底蓮花開。</p><p class="ql-block">他們說,歷代時空中留下的名字符號,最終無不是,在含蓄收斂之中隱含有深摯激切之情,靜斂中也仍有閃現(xiàn)的才華和光彩,無不是對人生深刻的反省與追問,人世的真切感受和關(guān)懷。其語言帶來的驚艷,無不與她們?yōu)槿藶閷W(xué)聯(lián)系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她筆下的每一個詞人,我甚至冥想千百年之前的這些詞人,如果他們讀到這些書,應(yīng)該心生歡喜,宛如知己。先生為南唐后主劉永寫下這樣一首詩,“悲傷一列付歌吟,樂即沈酣痛亦深,莫道前后風(fēng)格異,初心不改是詞心。”她對劉永的評價是生為詞宗死為詞魂,劉永是用血再寫詞。在那個只寫春女善懷的年代,劉永是第一個把春女善懷變成秋士易感。這樣的評價是很難得的。</p><p class="ql-block">她詮釋的馮延已也是獨樹一幟,中正的詞表達的是一種痛苦之前執(zhí)著而且不放棄的精神,悲而不傷,“誰道閑情拋擲久”和李商隱的“錦瑟無端五十弦”,是一曲相同,莫知其為而為,是曹丕的高山有崖,樹木有枝,猶來無方,人莫之知的境界。她認為馮中正的詞最是盤旋郁結(jié)情致,遠高于溫庭筠的秀,韋莊的直。閑情,無端涌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她詮釋的姜夔,和人們說姜夔的詞如孤云獨飛,去留無跡,清而空,幽而雅,冷而香,如人生別久不成悲,二十四橋,波心蕩,冷月無聲。也是有延展的,她筆下的姜夔是把宋朝江西詩派做詩的方法用到詞中,“難說處一語而盡,易說處莫便放過”,就是變個方法說出來,這是姜夔的一大特色。受周邦彥的影響,用時間空間跳轉(zhuǎn)的不連貫的方式,用語言學(xué)、符號學(xué)的語碼的暗示來寫,比如昭君是語碼意旨北廷后宮。但并非只如此,辛棄疾用典故,王國維評價“句句有境界”。姜夔也用典故,但他的典故是內(nèi)心對典故的感發(fā)和興發(fā),他的典故是用思力來安排。再如人們說姜夔是用點染之筆,而葉嘉瑩認為姜夔是旁敲側(cè)擊,是從旁邊想起的關(guān)系的事典來寫。</p><p class="ql-block">葉嘉瑩筆下詮釋的任何一位詩詞作者,他們用這樣一段話來詮釋,涉淺水者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這就是葉嘉瑩。而今95歲的葉嘉瑩晚年的生活很樸素,人們用莊子的話形容她“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p> <p class="ql-block">葉嘉瑩1924年生于北京,1948年去了臺灣,1966去美國哈弗,1969到1989年在加拿大溫哥華用英語講詩詞。1979年利用假期回國在南開大學(xué)教詩詞。從教70余年,其中38年是南開大學(xué)度過的。人們這樣形容她,“世界都是身外物,唯有詩詞常駐心。”。而她自己這樣形容自己“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p><p class="ql-block">而我在搜尋很多有關(guān)她的報道后,有這樣一個認識,先生一生流離憂患,卻能傳遞一種在痛苦之前執(zhí)著而不放棄,一種悲傷中纏綿忠愛的志氣。1948年離開故都,1974年第一次回故都還能見到故宅,2003年察院胡同23號拆毀,鄉(xiāng)根被鏟車鏟斷了,早已神州非故土。2005年先生在內(nèi)蒙古寫下“已是故家平毀后,卻來萬里覓原鄉(xiāng)。”到“家園具足于天地,故土即在于心間。” 如《莊子》所言,一生所追尋的“故鄉(xiāng)”是精神的,而非地理的。 最終也是實現(xiàn)《莊子》逍遙無待,身后牛衣怨亦恩。剩將書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余將剩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3月25日,葉嘉瑩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70余年,教授古詩詞,晚年將畢生的財富捐贈給社會,老子說“公而忘私,反而,成就私”。葉嘉瑩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寫下的多本古詩詞的書籍,將成為一代代熱愛古詩詞的人們指南針,而她必將載入史冊,定格在歷時的長河中,經(jīng)久不衰。</p><p class="ql-block">而先生也像榜樣一樣根植我的內(nèi)心,弱德、堅韌、執(zhí)著、勤奮都是激勵我成長的風(fēng)向標(biāo)。每每欲頹廢懈怠之時,總是翻開書本一次又一次的激勵自己。</p><p class="ql-block">我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是自己向優(yōu)秀邁進一步,以便有一天能見到先生。</p><p class="ql-block">后來才發(fā)現(xiàn),見不見都在我心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杭县|
昭觉县|
长乐市|
永济市|
仙桃市|
会同县|
金阳县|
三亚市|
堆龙德庆县|
新郑市|
望江县|
威海市|
马山县|
荣昌县|
西昌市|
保靖县|
茌平县|
临朐县|
霍山县|
普兰店市|
鲁山县|
平原县|
沁源县|
澜沧|
南汇区|
金阳县|
山东省|
太仆寺旗|
宁蒗|
安仁县|
石城县|
汾西县|
静安区|
阳泉市|
玉林市|
扶风县|
叶城县|
东丰县|
高邑县|
名山县|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