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這是一段塵封的往事。曾經讓無數人的痛苦,如今已被歲月撫慰,漸漸地淡去。然而,存在的合理,盡管逝去其背后肯定有發人深醒的哲理,也不妨炒個冷飯,給后人們說個故事。白石鄉山上有土匪。</h3> <h3>20世紀上半葉,在浙江江山,尤其在塘源口一帶山鄉,流傳著一首民謠:“東向白石鄉,土匪一大班。羅索木殼槍,來了一掃光。”到了解放初期,無腦的土匪被失敗的王朝政治收編,做起了“中興大臣”的美夢。在墻上到處刷著“你有政府,我有山塢”的標語。刷到了縣政府辦公地附近。匪氣十分的囂張,驚動了由浙入閩的張鼎臣同志。報告中央留下四十八師,拔下槍枝彈藥組織民兵,開展剿匪斗爭。</h3> <h3>歷史上的白石鄉,包括現在行政區域的熬村鄉18個村,塘源口鄉18個村,張村鄉4個村,達河鄉1個村,塘嶺鄉1個村,共52個村。位于江山、遂昌、衢縣的交界處。山區、半山區的地形地貌。</h3> <h3>土匪學名叫寇,又叫強盜,響馬與胡子。南方的土匪,特別是白石鄉的土匪與北方的土匪有所不同。他們不像我們在影視劇里看到的,聚嘯山林,占山為王,而是在各自家中生活,白天照常在田里與山上干活,甚至創建實業,開店、辦作坊,只有在風高月黑的夜晚,集中起來劫財劫色,危害鄉鄰。白石鄉最有名的土匪頭子徐子林、洋廣倪,不但有田產、山林權,而且還在長臺鎮開了布店等好幾間,家庭收入靠勞作與經營為主。正是這亦匪亦民,藏匪于民的狀況,增加了剿滅的難度。</h3> <h3>為什么剿滅難?他們如山間野草,一茬又一茬,扎根在這塊貧瘠的士地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江山的匪患從什么時侯開始已無從考。我們的故事從一九三五年開始。上亇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近代史上最混亂的年代,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民風剽悍的白石鄉一帶,各種勢力蠢蠢欲動。這時一個跨村跨鄉的團體出現了。他叫五十兄弟會。由柴谷嶺村人葉仁業,青石村人發起,許多文化人也參與進來,變成了有組織的團體,勢力越來越大,開始了無惡不作的生涯。有一次到遂昌搶劫一個綽號叫“大門板”的富戶,去了幾百人,有的斜挎駁殼槍,有的肩扛長步槍,有的拿梭鏢,獵銃,浩浩蕩蕩,首尾不相見。但這次行動消息瀉露,對方雇了一個連的兵,埋伏在家里。雙方展開了槍戰,土匪無功而返。此后一場更大的血案便發生了。</h3> <h3>三六年,五十兄弟之一的王家本,為惡鄉里,被一個村民劈了。五十兄弟馬上殺上門去。結果那人跑了,五十兄弟就把他房屋一把火燒得精光。事情發生后,江山縣政府曾下今解散五十兄弟會。過后不久,新的五十兄弟會就又出現了,多次去遂昌、衢縣一帶的去搶劫。白石鄉的土匪使用的手段基本上屬于明火執杖。一九四七年初,悍匪毛標進要造房子,硬將達乾人的一塊杉木林說是塘源人的,砍了一大片。達乾人將他們砍下的杉枝椏剃下來挑回家燒火。毛標進就讓達乾人將山上的杉木全部砍了整理后送到塘源,作為偷竊樹枝的罰戒,還要放花炮致謝。不料花炮引然了半干的杉木。毛標進大怒,把人抓到了祠堂,一頓毒打后,準備晚上活埋。一個叫邱華岳的人,跑了出來,走投無路也當土匪,與仇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嘶殺。</h3> <h3>那片土地長出了毒瘤,是那片土地有毒了。新政府用許多年青的生命,他們滾湯的血,為這片土地消了毒。七十多年過去了,我站在如今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向英雄們致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镇安县|
镇平县|
元氏县|
娄底市|
兴安盟|
白朗县|
莲花县|
潞西市|
濉溪县|
白沙|
嘉善县|
中方县|
营口市|
隆昌县|
台中市|
射阳县|
小金县|
遂昌县|
江川县|
咸阳市|
大庆市|
蕲春县|
江永县|
河源市|
麻江县|
萨迦县|
久治县|
西吉县|
马边|
宝兴县|
翁源县|
团风县|
临猗县|
多伦县|
香港
|
吴桥县|
黎平县|
康定县|
信丰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