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親走了,真的走了,那個最愛我的男人,替我遮風擋雨的男人,過了一輩子苦日子還沒等我孝敬的男人,永遠的離開了我,父親?。∨畠河窒肽懔恕? </p> <p class="ql-block"> 父親的童年是艱辛的,我奶奶在父親一歲過點就因病去世了,實在餓的哭的不行的時候,太太就抱著她東一家,西一家找有小孩吃奶的奶媽,勉強應付一下,再后來買回個母山羊每天靠吃羊奶貼補,在太太太爺避護下吃百家飯長大,到上小學年齡時太爺是舊社會舉人,有點文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尤其奶奶過世后爺爺又有新家,父親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太爺語重心長叮囑父親要好好念書,父親記在心上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剛上初中就被爺爺拉回家中給家里掙工分,才十三四歲的孩子在當時十幾口的大家庭里,父親為能多掙工分跟上生產隊里在馬場,焦家良上出攤能有八分工,抄沙地干活半天休息半天,他用休息的半天時間還要挖柴、撿拾頭發菜,攢多了借個人力車拉回家,四五十里路多都是些坑坑洼洼的山路,四五道上坡路,父親回憶錄里寫上紅坡線的陡坡時,左挪右挪,跪著往上拉,到山頂都已經是精疲力盡,滿頭大汗,嗓子直冒煙,幾年的勞動下來,挖的燒柴有兩間房子大,十幾口人都燒了好多年。到父親跟母親結婚成家的時候,家里盡連一身像樣的衣服都沒給他制,從頭到腳都是跟親戚鄰居家借來的,母親三天后回門時,父親身上僅剩一件看著發了白脊背都破著吊著爛棉花的一件棉衣,母親每每提起都滿含辛酸的淚,成家給家里多了一個人吃飯,爺爺每天早上的謾罵,太爺實在看不下去,就像鄰居家借了一間草房,分家后的第一天什么都沒有,出門時看見爺爺他們家廚房有趕好的一大張白面條,再回來拿東西時他們盡給父母連一碗面湯都沒留,是鄰居趙奶奶送來兩碗黑面勉強開始度日,這也是母親多年心底最深的哀怨。窮人孩子早當家,在生產隊里,父母都是勞動標兵,太太多病,父親在上工休息的時間,還要經常拉著太太去看病,為了學會方便又不耽擱掙工分,在每次陪太太看病時,父親都會細心觀察配什么藥,怎么服,打屁股針怎么操作,位置在哪里。認真學習大夫配藥,打針的技術,大夫看見父親聰明好學就熱情指導,耐心講些常見病癥簡單處理辦法。 </p><p class="ql-block"> 1960年戰備民兵訓練,父親訓練成績前茅,又會些基礎醫學,被大隊選上在戰備民兵連當隨隊衛生員,父親利用自己平時撿拾頭發菜賣的錢自己買了醫療書籍自學,當時國家組建赤腳醫生服務社員,父親又被抽調到大隊和另外兩個醫生開始從醫,每天為全大隊(東關大隊有六個小隊)百姓診療服務。 </p><p class="ql-block"> 1962年上山下鄉,父親在東關大隊得到北京醫療隊大夫的幫扶指導,醫術大有長進,縣上機關單位抽調干部下鄉,扶貧時縣衛生局耿斌局長看好父親的踏實,勤勞,善良,熱心,給了一份上武威衛校進修三年的推薦表,拿著表回到家的父親看見母親產后虛弱,莊子后面剛搭建不久的小房屋,沒有米面的家,第二天父親把表忍心的退了回去,代替父親去武威上學的人回來以后轉成正式干部,在縣醫院放射科工作,這件事在父親心里一直感到遺憾,沒有上學父親依舊在全大隊每天為百姓出診看病,對行動不便的需要上門輸液打針,父親總是很勤快,老鄉們都信任他,父親為人和善,在工作同時順帶調節家庭矛盾都是常事,是小隊及大隊里難得的和事佬。在大隊當赤腳醫生時父親還兼大隊團支部書記,受到縣委好評,并且代表團縣委出席武威地區先進表彰和獎勵,出席武威地區先進團支部共四人,父親就是其中一員。在入黨考察期間,父親由社黨委選派到最落后村當隊長,三年期間他帶領知識青年抓生產,干活無人能比,前年還有七八位老知青來尋訪看望父親,感激的場景我是親眼目睹了,那個年代的艱辛父親向關照自己孩子一樣照顧了他們,老知青臨走時要我們去北京或蘭州一定記得聯系他們,父親一句話都好都好。 </p><p class="ql-block"> 1984年包產到戶父親因為是個多面手,啥都會些,在當時社會上也算是個能人,除了看病,每年鬧社火他是大隊社火頭頭,父親還會會計、每年春節給莊子上人寫春聯,鑿五福,做燈籠,誰家過白事父親都被請去做紙扎,蘆陽商店賣的“飛鴿”“永久”牌自行車基本都是父親組裝的、木匠、泥水匠、鐵匠等,以致于我的初中同學調侃我是匠人之后,進了大隊辦的醫療站父親還要干榨油,磨面、壓面,旅社登記的活,每月才42元,每天早出晚歸,從不抱怨。蘆陽二中學校在醫療站對面,校長賞識父親的踏實能干,詢問父親是否愿意來當個校醫,比當時父親工資能高18元錢,接到縣文教局聘用書后父親成了一名校醫,到學校工作的父親熱情倍增,在做好每天學校內外消殺工作之余,他還操心宿舍住宿生草鋪鋪的薄不薄,床板擱的平不平,對每三天學校水井投放漂白粉消毒的濃度是否達標規范操作,提議水井口放置專用打水桶。十幾年父親工作細致周到,認真負責,學校衛生從來都是最好,受到縣教育局表彰并參加了靖遠縣舉辦全省優秀校醫培訓會,獲得省文教廳頒發的優秀校醫榮譽證書。 </p><p class="ql-block"> 甘肅出臺民辦教師轉正政策是84年12月前,只因父親是86年3月進的學校,辭退后離開學校的父親又被鄉上聘請去做村獸醫及相關防疫工作,一個自行車父親又跑了十幾年,家家戶戶都有父親的足跡,也深得百姓的愛戴,縣農牧獸醫局頒發父親特等獎一次,一等獎兩次,榮譽證書三次。 </p> <p class="ql-block"> 常年的奔波勞累,父親馬不停蹄,我和哥哥弟弟們也相繼進了大學,上了中專出來陸續參加了工作,成了家,父親膝蓋腫脹走路變形,不得已2009年在省二院做了膝關節置換術,術后恢復起來的父親開始在家照看孫子孫女們,由于童年的缺失,父親格外疼愛自己的孫子們,操心我們同時手把手從呀呀學語幼兒開始教育我們的子女,告誡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待人要寬厚仁慈,生活要勤勞質樸,工作要認真負責,不論在家還是在外面都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父親不善言談但他的為人處事言談舉止在潛移默化中都傳給了我們,文剛參加工作,航和桐也進了名牌大學,今年迪又參加高考,后面順,星,玉,妮一個個品學兼優,父親每天都要到我們幾個家里轉轉看看送些吃的,疫情管住了他,出不了小區門,他不甘寂寞,在家開始認真寫他的經歷,寫蘆陽的元宵節,還分別專刊寫母親的鐵姑娘精神,寫哥哥的懂事勤儉,寫我的任勞任怨,寫弟弟們的聰明能干,寫新冠疫情縣城按下的暫停鍵……</p> <h3> 父親??!你一生都在為我們付出,你扶我長大,我卻沒能陪你到老,好日子開始了你卻走了,子欲孝而親不待,女兒心痛啊,“凄風苦雨青山荒,目睹新墳痛斷腸”風一更雪一更,天堂路上伴青燈,父親您安息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方山县|
左权县|
巩义市|
额尔古纳市|
兴义市|
白玉县|
尤溪县|
正阳县|
邮箱|
东港市|
南漳县|
昂仁县|
长葛市|
云梦县|
修水县|
高要市|
娄底市|
衡南县|
吉隆县|
德庆县|
青田县|
奉化市|
伊金霍洛旗|
中方县|
天台县|
云林县|
新建县|
凤山市|
梧州市|
金湖县|
五常市|
太原市|
二手房|
大姚县|
汕头市|
三河市|
台南县|
隆回县|
陵川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