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翠鳥(學名:Alcedo atthis):小型鳥類,體長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體重40-45克,壽命15年。外形和斑頭大翠鳥相似。但體型較小,體色較淡,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較藍,下體較紅褐,耳后有一白斑。雌鳥上體羽色較雄鳥稍淡,多藍色,少綠色。頭頂不為綠黑色而呈灰藍色。胸、腹棕紅色,但較雄鳥為淡,且胸無灰色。幼鳥羽色較蒼淡,上體較少藍色光澤,下體羽色較淡,沾較多褐色,腹中央污白色。</p> <p class="ql-block"> 小翠鳥人們最熟悉的捕魚鳥之一,它上體金屬淺藍綠色,體羽艷麗而具光輝,頭頂布滿暗藍綠色和艷翠藍色細斑。眼下和耳后頸側白色,體背灰翠藍色,肩和翅暗綠藍色,翅上雜有翠藍色斑。喉部白色,胸部以下呈鮮明的栗棕色。頸側具白色點斑;下體橙棕色,頦白。橘黃色條帶橫貫眼部及耳羽為本種區(qū)別于藍耳翠鳥及斑頭大翠鳥的識別特征。雄鳥上嘴黑色,下嘴紅色。虹膜-褐色;嘴-黑色(雄鳥),下顎橘黃色(雌鳥);腳-紅色。</p> <p class="ql-block"> 小翠鳥喜歡單獨或成對活動,性孤獨,平時常獨棲在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巖石上,伺機獵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鳥扎入水中后,還能保持極佳的視力,因為它的眼睛進入水中后,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捕魚本領高超,是小型魚蝦的殺手。</p> <p class="ql-block"> 小翠鳥在湖南為留鳥,一般多停息在河邊樹樁和巖石上,有時也在臨近河邊小樹的低枝上停息。經常長時間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水面,一見水中魚蝦,立即以極為迅速而兇猛的姿勢扎入水中用嘴捕取。有時亦鼓動兩翼懸浮于空中,低頭注視著水面,見有食物即刻直扎入水中,很快捕獲而去。通常將獵物帶回棲息地,在樹枝上或石頭上摔打,待魚死后,再整條吞食。有時也沿水面低空直線飛行,飛行速度甚快,常邊飛邊叫。</p> <p class="ql-block"> 小翠鳥常棲息于有灌叢或疏林、水清澈而緩流的小河、溪澗、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主要棲息于林區(qū)溪流、平原河谷、水庫、水塘、甚至水田岸邊。繁殖期5-8月。通常營巢于水域岸邊或附近陡直的土巖或沙巖壁上,掘洞為巢。洞圓形,呈隧道狀,洞口直徑為5-8cm,洞深50-70cm。洞末端擴大成直徑10-15cm、高10cm的巢穴,巢穴內無任何內墊物,僅有些松軟的沙土。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5-7枚,</p> <p class="ql-block"> 拍攝地點:湖南東安縣蘭家村</p><p class="ql-block"> 拍攝時間:2022年4月17日</p><p class="ql-block"> 攝影:風雅俠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旺苍县|
岳普湖县|
射阳县|
山阳县|
茂名市|
长武县|
康定县|
伊金霍洛旗|
宜宾县|
江孜县|
乾安县|
潢川县|
甘谷县|
渝北区|
安泽县|
池州市|
盐边县|
玛纳斯县|
潜山县|
茶陵县|
义马市|
梧州市|
舟曲县|
金平|
河津市|
土默特右旗|
威信县|
尼勒克县|
民勤县|
江口县|
华阴市|
东兴市|
崇仁县|
芦溪县|
湖州市|
泰来县|
铁岭县|
高邑县|
青海省|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