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個普通家庭的老照片,是一家人的回憶與情感,也是一代代人的回望與情懷。它讓光陰留痕、讓時光定格、讓畫面凝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老照片里的故事,穿越時空、穿越記憶,重新喚醒和解鎖了影像中,寄存的那一段段時光、歲月;倘徉記憶深處的那一些些溫馨、回憶;牽動著難以忘懷的那一份份心心、念念。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謝那些年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羊城晚報“老兵故事”欄目版的多篇登載和分享,讓我們在一張張老照片里,細品人生往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憶著那年、那時、那人、那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述說著悠遠時光的瞬間,卻又如記如初的故事。沉浸著、感嘆著、享受著,那些曾經(jīng)絢爛的時光和歲月記憶。</span></h1> <h5><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濤聲依然 風(fēng)采依然 </b></h5><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 </b><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2年6月30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發(fā)黃的照片拍攝于65年前。(1937年)其中戴著禮帽,穿著長袍的是父親姜賀林,而短發(fā)過肩,同樣長袍在身的是母親孫萍。當(dāng)時他們都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以小學(xué)教員的身份為掩護進行革命工作。</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22px;"> 據(jù)母親回憶,當(dāng)時敵占區(qū)的這家照相館也是他們向組織傳遞情報的一個接頭點。為了不暴露身份完成任務(wù),他們合影了這張具有時代風(fēng)格的照片。而現(xiàn)在,如果不是有這張歷經(jīng)65年歲月之久的老照片存在,我們這些后輩,真的無法想象年邁的父母如火的青春……</span></h5> <h1> <b>團聚:天涯共此時</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載于1998年10月31日羊城晚報“老兵故事”2002年12月28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親姜賀林,母親孫萍于20世紀(jì)30年代投身革命。結(jié)婚后,由于抗戰(zhàn)各奔東西,在戰(zhàn)火中互相失去聯(lián)絡(luò)近十年,彼此音訊全無。但雙方都信守著心中的那份摯愛,互不放棄,直至臨近全國解放,才在黨組織的幫助下得以相聚。這張拍攝于1949年的老照片,真實地記錄和見證了他們的重逢和愛情。</span></h1><h5> </h5> <h1> <b>摯愛一生 </b></h1> <h1> <b>父親在他鄉(xiāng)</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載于1998年11月9日羊城晚報“老兵故事”2001年6月2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半個世紀(jì)前,父親隨大軍南下。這張照片就拍攝于一九五〇年的七月一日。那時,父母親為慶祝全國解放和黨的生日,懷抱半歲大的稚子,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在當(dāng)時的部隊營房留下了這張合影。</span></h1> <h1> <b> </b></h1> <h1> <b>最是難忘戰(zhàn)友情</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3年5月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世紀(jì)五十年代初(1951.5.1)一對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在惜別之際拍下了這張合照。</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照片中,我的父親姜賀林(右者)和他的戰(zhàn)友史文仁(左者),一身戎裝,神采奕奕,別看他們是那么的年輕,但卻都是南征北戰(zhàn)多年的老革命了。他們南下時同在第四野戰(zhàn)軍,轉(zhuǎn)戰(zhàn)湘西剿匪時又在同一個部隊,在共同的戰(zhàn)斗、工作中結(jié)下了深厚的戰(zhàn)友情、同志情,幾十年情感不變??上Ш髞泶蠹一ハ嗍ヂ?lián)絡(luò),直至通過廣州日報一張老照片故事的牽線,兩個人才得以重新相聚。</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這張照片在留住崢嶸歲月的一瞬間,也伴隨了他們幾十年,見證了父輩們戰(zhàn)火中的青春和友誼情深。它帶給我們許多感慨和回憶。</span></h1> <h1> <b>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2年2月10月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中,一直沒有清晰的爺爺奶奶印象。但在這張拍攝于1954年的相片里,我卻與我的爺爺奶奶有個合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中戴著帽子的是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隨解放大軍南下進駐湖南長沙后,我的爺爺奶奶從北到南,不遠萬里來看我們這三個還未謀面的孫兒,拍下了這張難得的全家福。當(dāng)時倚在我爺爺懷抱里的是我哥哥,我父親抱著小弟,而我才兩歲,被其中的一個阿姨抱著。 </span></h1> <h1><b> 我的兄弟姐妹們</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載于于2002年9月1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被擺放在小藤椅上的BB女,瞪著一對清澈的大眼,正是我百日的尊容寫照,同時也是我50年人生中最早的一張照片。站立在旁邊的,是比我大兩歲的哥哥,他手扶坐椅,一臉嚴(yán)肅,似在努力地尋找當(dāng)哥哥的感覺和責(zé)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重溫當(dāng)年,照片中的兄妹情誼早已融入50年的歲月之中,不論是在幼兒園、小學(xué)、中學(xué)住宿學(xué)習(xí),或是大家在工作中互相鼓勵,點點滴滴,歷歷在目。雖然自工作后我們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城市生活,但心中的記掛和感動始終不能忘懷。</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 </span></h1> <h1> <b>融融感親情</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2年1月13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照片拍于1954年,當(dāng)時我父母為百日的弟弟慶祝,專門去照相館照的一張全家福。照片中母親抱著2歲的我,站在我父親旁邊的是我哥哥,全家人其樂也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父母親當(dāng)時都是軍人。他們于30年代投身革命,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使他們夭折了兩個孩子;南征北戰(zhàn),又彼此失散若干年,直到全國解放前夕才在組織的幫助下找尋到對方。全國解放后,隨著我哥哥的出生,我們這個家才人丁興旺起來,我父母的喜悅也溢于言表。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童年獨樂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載于2002年10月12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照片上的小朋友,留著娃娃頭,身穿小花裙,象極小女孩。照片的左上角卻寫著這樣幾句話:同志們請看仔細,這是位假姑娘。其實,這個女孩模樣打扮的孩童的確不是女兒身,他正是我弟弟1歲大時的留影。當(dāng)然,這個47年前的小秘密,如果不說出來,還真是看不出來呢。 </span></p> <h1> <b>幸福的童年</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于2002年2月24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拍攝于1955年“六一”兒童節(jié)的一張照片:命名為“今天可愛的姜家姐妹們在幸福時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實際上,幸福時代是不錯,但三個孩子中只有我是女孩子(右一)中間穿著一樣的小花裙,留著一樣娃娃頭的小“女孩”,其實是我弟弟的男扮女裝。而我的哥哥不離手拿著的,正是他“六一”得到的禮物,一支心愛的小步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天因為父母工作忙,無法與我們共度兒童節(jié),就特意請在他們身邊工作的一位叔叔陪我們?nèi)フ障囵^照相。匆忙中,照相館師傅一個不留神,錯把我們都當(dāng)成了姜家“姐妹”。而由于當(dāng)時我們年紀(jì)小,現(xiàn)在已無法回憶起陪我們照相的叔叔的姓名,但當(dāng)年的喜悅和情景卻被真實地定格下來,成為我們今天幸福的回憶。 </span></p> <h1> <b>幸福的孩子</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2年10月12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照片是我4歲時拍攝的。那是1956年“六一”兒童節(jié)的紀(jì)念照。照片中的我扎著小蝴蝶結(jié),穿著幼兒園發(fā)的短花裙和手工做的小布鞋。如按現(xiàn)在的穿著標(biāo)準(zhǔn),當(dāng)年實在土得很。但如今,每每凝視這個無憂無慮,一臉稚氣的女孩,我都會為自己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而高興。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依依情濃 枝出同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1年9月23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照片中手拉手的四兄妹合影于1956年。照片中的我(坐著的女孩)哥哥、弟弟、表弟,當(dāng)時都在部隊的學(xué)校和幼兒園就讀。我們在部隊營區(qū)長大,又在六七十年代先后步入解放軍大學(xué)校共同體驗軍營生活,保家衛(wèi)國。</span></p> <h1> <b style="font-size:22px;">潤物細無聲</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載于2002年2月24日廣州日報“老照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中穿軍裝的是我父親,當(dāng)時他正在給4個兒女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這在姜家早已司空見慣,卻被當(dāng)時來采訪的一個記者“抓”了個正著,于是就留下了這張難得的瞬間紀(jì)念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光陰似箭,歲月穿梭。35年后,姜家兄妹從東南西北再次聚會,父親卻已去世多年……憶及往事,兒女們感激父母的殷殷養(yǎng)育之恩和拳拳教導(dǎo)之心。對父親的深深懷念,化作了子女們對事業(yè)的不懈追求,大家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奮斗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時間是故事的敘述者,而老照片記錄了這些故事。穿越時光的照片,見證了時代變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歲月悠然,處處回首,昨日之痕,出現(xiàn)在今時、現(xiàn)在,在時光之路的交會中驀然相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思念里的回憶,歲月里的沉淀。用記憶擁抱著過去,用希望擁抱著未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都曾扶著光陰走過,歲月里,我們終會相逢。</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揭阳市|
青铜峡市|
江达县|
慈溪市|
东港市|
咸丰县|
夏邑县|
嘉峪关市|
西安市|
伊春市|
巴青县|
定襄县|
濉溪县|
株洲县|
广安市|
尼勒克县|
宁阳县|
达州市|
河北区|
辽源市|
瑞昌市|
罗山县|
桂东县|
惠东县|
石渠县|
溆浦县|
张家界市|
屏东县|
清流县|
锡林浩特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中宁县|
陕西省|
卓尼县|
汉寿县|
洛南县|
高安市|
龙游县|
鹤庆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