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人畫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畫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亂涂亂畫隨感集(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6、畫畫的風格是借古借今,有計劃有準備地慢慢完善的。是一個漫長而有計劃地達成目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7、學畫,動手比空談強,但有好的方法比亂畫好些,理論結合實際更強些,能不斷學習一些中國畫論畫史和西畫的知識等,更能少走彎路和掌握更全面的技能和方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8、畫者先胸中有畫,即所謂“意在筆先”,作畫之前,畫家對世界的總體看法,也就是他的整體的美學觀,早已凝聚胸中,是幾十年對世界的整體認知的積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9、所以學古是手段,也是必經之路,但學會了古法就要變法,為我所用,為我所能,為我為法,形成自己的個性和筆墨語言。凡有點成就的畫家無不是有個性的。也傳遞出一個信息的答案:為什么古人有怎么多的山石皴法,因為藝術是排他性的,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0、吳冠中和潘天壽形成筆墨之爭長達幾十年。但二人都是大師級人物,為中國的繪畫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認為不管用什么方法,把畫畫好就是最好的方法,有時我也用油畫筆,用油畫筆也有一種特殊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1、陳少梅的人物小畫,大道至簡,了了幾筆,便畫出了心境、情境和詩境。他的筆墨洋溢著和諧的節奏和優雅的旋律,從生活的細膩出,提取出藝術的美來。在他筆下,人物和背景相互襯托,相得益彰。他筆下高士,有品位、有文化、有思想,有趣味;他筆下仕女,有情趣、有詩意,清麗又清雅。觀其作品,一股清逸淡雅的畫風和詩意的生活棲居氣息迎面而來,讓人感觸生活之美。陳少梅無疑是非常有藝術才華的畫家,可惜英年早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2、山水畫是慢功夫,溫火燉豬蹄。急不來,有一個反復修改的過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3、山水畫千萬不要亂加紅色!就是有些大畫家的畫一加紅色也俗氣了。要加紅色就學李可染、關山月的黑墨打底,干脆紅一片,也好看。還有畫牡丹花也一樣,花色不要多,一多就俗氣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4、中國古代講究“琴、棋、書、畫”,他們是相通的。學習古琴就是山水畫的皴法的節奏和墨色變化旋律。棋(圍棋講氣眼和布局和中國畫要留白,不能堵氣眼一脈相通。)書法和篆刻同修,寫的書法有金屬味。把筆當刻刀寫,拿刻刀當筆寫,相互相承,書藝、篆刻共同進步。所以篆刻也促進了書法的精進。有了書法基礎,花鳥花進門就容易多了,有了花鳥花的筆墨處理關系的基礎,山水畫又方便進門了,他們之間互相促進提高。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詩情畫意,中國畫的意又離不開詩。所以中國畫是民族文化的代表,集中展示和宣傳了中國文化……以后中國要進一步擴大世界的影響力,國畫必將得到國家的極力鼓勵和支持、發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5、積墨法,要學黃賓虹的厚重華滋的繪畫方法。學黃賓虹的“五筆七墨法”。黃賓虹講:一張畫起碼要運用三種以上墨法,這張畫才漂亮,破墨、焦墨、宿墨、淡墨、濃墨,黃賓虹運用得恰到好處,宿墨用在什么地方,焦墨什么時候用都是有講究的,否則亂糟糟一團糟了。學石濤也要多分折,他是怎么畫的,破解他畫畫的技巧和方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7、畫畫上水也很重要,一幅畫干巴巴,就沒有氣韻,但上水也非常講究,否則跑墨,沖掉了筆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8、白雪石的畫非常講究線條的美,沒有扎實的書法功底根本畫不出他的味道。網絡上有很多白雪石的畫在賣,一看就是假的,線條的功力不是一天二天可以做得到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9、中國畫上色彩是一項高難度的學問,就是大師上色都是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張大千畫潑彩山水畫,最累的是上色,勾線布局對這些大家根本不是問題了,難的是上色,他一般潑彩山水畫要畫幾個月,都在作色彩(包括墨色)的調整。色彩沒有絕對的套路和程序,都是畫得多了積累經驗多了。當然基本的色彩學知識是必須要明白的。我們先易后難,從水墨,淡彩入手,以墨為主,先畫一個色調的畫,好控制色彩。特別要主意加紅色,多數畫都是紅色加壞的。就是一些老畫家也敗在這里。所以中國畫上色難,“難于上青天”。但是怕是沒用的,只有不斷嘗試,去試錯,畫得多了積累的經驗就多了,犯錯的概率就少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0、黃賓虹華滋的山水畫又另當別論,他恰恰是局部把墨和色彩混合,形成濕潤的效果,待干后用濕染點苔法和焦墨法層層疊加,才形成獨有的色彩效果(青銅器銹蝕的黃斑青綠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1、上色要牢記一條:墨稿必須干透或者接近干時。否則墨稿化了和色彩混合在一起,容易貳了臟了。但也有未干時上色的,一般表現雨蒙蒙的天氣,用水多,用色不能反復涂抹。表現天晴一定得等墨稿干了上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2、大寫意山水畫上色變化比效豐富一些,幾種顏色可以同時上色并在畫未干時再疊加上色,使色彩的融合度比較好,能使色彩過渡得比較自然,并出奇不意地得到一些特殊的色彩效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3、分層上色的目的是色彩透切、漂亮。簿簿的一遍又一遍的上色,待干后再上色,工筆畫就過樣,寫意畫也有多次上色的方法,一般上色次數多顯厚重,但易紙發畺硬和臟、灰。主要是自來水的漂白粉等在損傷畫,所以自來水最好放幾天再用。上色也要分步上色,別想一次到位。一般分三次上色很正常的,工筆山水畫和工筆花鳥畫上色更多,不斷分層涂色用清水筆過渡,再統染統罩一下,畫面統一后再分染,到一定程度又要統染一二次,再復勾,加強局部點染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4、為什么我們古人畫的山水畫山上有許多的小石頭?如王蒙、沈周、黃公望等。看了非洲原始部落的落后地區的照片(全是小石頭),也許中國古代也是這樣不發達的山區境況……。我們現在怎么也不能理解古代的山水畫有這么多的小石頭,也許非洲的山石能給我們以啟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5、多數上好色還需要醒墨的,就是用墨局部復勾和點苔,才能漂亮起來。所以墨稿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醒墨的墨都用完了,墨稿太黑了,就沒法醒墨了,并且容易畫僵、畫臟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6、看黃賓虹的山水畫的山石幾乎都是和“花生豆”和“香榧子”一樣,一顆顆光滑而又立體感。觀看了很多黃山的風景照片后突然明白過來了,原來黃賓虹一直在畫黃山......據說黃賓虹九上黃山,一直以黃山為主要的表現主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7、入畫的多種方法:一般起草山水畫,傳統的方法是中墨枯筆入畫,先比較干、穩、松、勁的筆力(中鋒)入手,然后再濕、潤的筆去皴去染,并層層加深加濃,但都是一筆到底,干、濕、濃、淡有變化,無需去刮筆,把濃、淡、干、濕恰當地運用到需要的地方。用筆一定要見筆力,力透紙背,筆筆有力,一般染也是見筆的。另有焦墨入畫和濕筆入畫法,但不管怎么畫,畫面最后一定要有干有潤,濕處見筆力,干處不燥,整體感覺濕潤有韻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8、中國著名人物畫家史國良說:畫人物要在“動態”中捕捉對象,這比“靜態”生動,而有感情色彩的“情態”對動態要求更高一層,而最生動的人物畫是“偶態”,是自發流露的情感和動態,不做作又另有偶發性的情緒狀態,又是切入主題的人物狀況是最好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9、寫意山水畫要求著重表現在“筆意”、“筆力”、“筆韻”和“筆趣”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0、為何“畫意攝影”仍然達不到水墨畫的趣味呢?雖然它逼真、細膩,但它沒有書寫性和特有的中國畫的審美情趣,韻味仍不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注:“畫意攝影”就是在PS中,將不同照片中所需要的某些元素,扣出來重新構圖,再用橡皮擦及畫筆加以渲染,就構成了一幅幅具有國畫般意境的圖畫。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畫意攝影,它具有似影非影,似畫非畫的效果。</b></p> <p class="ql-block">本人畫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畫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畫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畫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人亂涂亂畫隨感,僅供參考。望能得到各位老師、朋友的批評、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孝感市|
衡山县|
澄城县|
昌图县|
南华县|
搜索|
延寿县|
清涧县|
深泽县|
宣武区|
峨山|
龙江县|
文水县|
黑山县|
龙州县|
永兴县|
襄城县|
蒲江县|
通城县|
罗城|
伊金霍洛旗|
乃东县|
文山县|
同心县|
麻城市|
察隅县|
马鞍山市|
佳木斯市|
渭源县|
宜阳县|
邵东县|
清涧县|
连云港市|
清徐县|
石门县|
沿河|
邢台市|
凤凰县|
巴南区|
柞水县|